第15章 十五 愁霖
==========================
建安的最后几年,曹操与刘备交战汉中。
这是年过六旬的魏王生平最后一次亲征①,而他昔年青梅煮酒的故人、如今兵锋相对的敌手刘备,届时也已经五十有九。
阳平关,两位须发斑白的老者隔着汉水相望。他们看不见对方,只看见甲兵赫赫、汉水汤汤。
一个时代即将过去。
曹丕留邺城监国。这不是他第一次为父亲留守后方,调度军需、代理政务等事他已是轻车熟路,且魏王太子的身份让他行事更加便宜。但时日渐久,他还是力不从心起来。
尤其司马懿转任军司马,被调离邺城之后,城中事务繁重人心浮动,曹丕又开始彻夜不眠。
也恰在此时,前方传来了汉水战败的讯息。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出斜谷,汉将军赵云领千骑破其军;夏五月,曹操引兵退还,刘备遂取汉中,并于秋七月称汉中王。
曹丕对父亲的战败也并非毫无心理准备,汉川天险易守难攻,定军山一战又可见汉军战心坚毅——而他的父亲老了,尽管父亲依旧能在三军前横槊酾酒,吟诵“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三十年的风雨乱世,父亲如今苍老的壮心,还能一如当初吗?
他放下文牍,窗外夜色如墨,没有星汉西流、没有月光皎皎,压抑沉郁叫人不安。他在想,然后呢,然后会怎样?
曹刘相争,东吴一直作壁上观;如今父亲退兵,孙刘又当如何?
曹丕想起赤壁,他没有亲眼见到那场火,他希望自己永远不要见到那样的一场火。
廊庑下响起脚步声,须臾后门被推开一道小缝,宫中侍从身上带着夤夜的凉气,从门缝里钻了进来。
“何事?”曹丕挥挥手示意那侍从免礼,然后按了按额角。
侍从手托一只竹筒躬身上前:“禀太子,元城令有急报。”
元城令正是吴质,曹丕记得数月前二人有过通信。其实自四年前季重被调任朝歌,曹丕一直与他书信往来,只是在父亲眼皮子底下,这样的往来也不能过于频繁。
季重此番来信是为何事?而且送来的还是公文……
曹丕打开竹筒上的封泥,抽出里面的绢帛展开,其上所书不多,除去程式一般的问候只余四个字:
荆人欲反。
邺城中有多少荆州人?
建安十三年父亲南征,刘琮投降,无数荆州士人随之归附,曹丕记得其中许多人都被父亲授予官职,自此跟随曹氏,眼下留在邺城的不知凡几。
他自己的故人王粲便是当年归附的士人,而今仲宣已故去,但其二子仍在邺城,曹丕平日里对他们多有照拂,若是荆人有什么动向,这两个孩子难道会瞒着自己吗?
曹丕皱了皱眉,他想季重素来谨慎,怎么会写一封这样没头没尾、无凭无据的公文来呢?
他从书信中再瞧不出更多,不过季重既然提到荆人,他便问问邺城中值得信赖的荆人。
次日,曹丕乘车去往王粲的旧宅,故人的遗孀子女都被他安置在此处。他去得不算早,晨起后批阅了一打奏表方才出发,登门时已近日中。
王家的门僮认得太子车驾,旋即开门相迎。这小僮年纪不大,先前曹丕见他机灵,赏过他几次点心。小孩拿了好处,对曹丕也就略亲近几分,他引着曹丕一行人入内,笑道:“太子殿下来得真是巧呢,早间临淄候才来过。”
曹丕脚步一慢:“临淄候来过?”
小僮点头:“是,君侯访友路过,来府中坐了片刻。”
交游而已。曹丕想,子建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魏王太子的名分已定,即便从前子建真的有心同他相争,如今他也不该再耿耿于怀。
但他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临淄候访友,所访何人?”
这小僮就不知道了,只说看君侯的马车像是往永平里去了。登堂落座,再问王粲的二位公子,他们也讲不明白,自言极少去永平里,也不知平原侯为何往那处去。
“刘恭嗣就住在永平里,你们不与他往来?”曹丕看向两个青年,小的在悄悄看兄长,大的恭敬地垂着头,看不清神色。
刘廙亦出于荆州,早年便与王粲相识;其后任五官将文学,又与王粲同为曹丕亲随。以他二人的交情,王粲二子素日里少不得要上门拜会,不该对刘廙家所在的永平里生疏。
“回太子,慈父见背尚不足三年,我兄弟二人斩缞虽除,拜望交游之事却也不宜太过急切。”王粲长子虽无乃父之才,但为人颇沉稳,一番话缓缓道来、有理有据。
曹丕点头:“原是如此,使仲宣有灵,知你兄弟纯孝,足以慰怀了。”
王家兄弟本欲留饭,但曹丕辞以公务,临行前又嘱托兄弟二人好生奉养高堂。
王家少公子神色微微一动,上前半步似乎想说什么,但是被兄长打断,叫他拜别太子。
曹丕登上车舆,回头看了一眼,见那兄弟二人齐齐躬身下拜,小的那个,身形似乎更像当年的王仲宣。
回到魏王宫,又有急件。
曹丕本想小憩片刻再看,但奉上文书的侍从提了一句“是军情”,他只好打起精神。
孙权又又又攻合肥了②。
这叫曹丕莫名光火,东吴果然有动作,也果然找了个好时机。如今汉中陷落,父亲退守长安,关羽正趁机北攻襄樊,这下还要抽调兵力去扬州——孙权给他找了好大的麻烦。
他不得不重新调配粮草辎重,忙到半夜才合衣躺到榻上,茫茫然刚要睡去,天穹之上便轰隆落下一道惊雷,而后大雨倾盆。
暴雨到了,曹丕想,但愿这场雨不要持续太久。
次日雨势未减,曹操传回了军令,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往救被困樊城的曹仁。
荆州也在下雨,一旦汉水潮涨……曹丕意识到襄樊的战况或许比自己想得更为急迫,于是当夜便令人将令书送去平原侯府。
27/56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