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想要一把宝剑,剑刃白如积雪,利若秋霜。当我挥舞它的时候,剑光就像流淌的月光。他凑近他的母亲,悄声告诉她,我会在父亲面前舞剑,展示小时候他教我的那套剑术。
那点儿讨好的心思昭然若揭,但孩子对双亲的讨好是是纯粹的,寻常父母只会认为孩子这样可爱。
甄氏就觉得叡儿可爱,她轻轻地笑了,笑的时候耳上饰着的红珊瑚坠子微微晃动。
曹叡在去往洛阳的马车上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他想起母亲耳下摇晃的红珊瑚珠——那可真漂亮呀,能再看一眼就好了。
抵达洛阳时,曹叡的诞辰已经过去,或许是出于补偿,曹丕在百忙中给他送来一把宝剑。
剑曰飞景,光似流星,锋利华美,世所罕见。
只是曹叡已经不怎么想要宝剑了。
他想要的东西曹丕给不了,曹丕每日都在忙,忙着听报上来的祥瑞、忙着给颍川退田租、忙着把他的挚友吴季重接来洛阳顺带加官进爵。
当然被封赏的人有很多,但曹叡见过的只有吴质,毕竟旁人也不会被魏帝带进内宫。吴季重见到他时姿态很谦卑,头都快低到胸前了,然而此地外臣不得踏足,他再谦卑也是逾矩。
“季重别怕!”曹丕似乎喝醉了,说话颇为随意,“这是叡儿,没什么不能看的,再说等来日……你早晚会见到他。”
他的话里藏着一件往事,那件事是他与甄氏日渐生疏的起点,他就这样当着曹叡的面说出来了。
曹叡不平,刘祯因自己的放浪而受罚,那母亲什么都没有做,为何要被曹丕责难呢?
曹丕让他坐,问他近日书读得怎样,听他答完后又叫他退下。他离开时听见曹丕跟吴质商量,季重觉得这孩子是否乖僻了些?我想给他找个玩伴,就找孙权的儿子……
孙权?江东的老匹夫,呸!
当夜曹丕趁着醉意就给孙权写信了,一封国书,一封私笺。国书里要了一堆他知道江东有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私笺里则向孙权嘚瑟了一番他优秀的儿子,然后表示,希望仲谋能把登儿送来近朱者赤。
曹丕这样写有充足的佐证,从前他给孙权的书信中曾夹带过曹叡的文墨,从中足见曹家家教非凡。但孙权见信,只从曹丕自夸家教的言辞里,看见了十多年前曹操在谯县砍甘蔗的身影,愈发不愿把孙登送去。
“曹子桓,怎么你也在这时候找我的麻烦?”四月刘备称帝,同时剑指江东。这是孙权如今最为在意的事,他想自己如今已向曹丕称臣,再加上二人多年的情分,曹魏怎样都该对他江东施以援手。然而此时曹丕又问他要登儿了,要得相当真诚,若他拒绝,小心眼的曹子桓会怎样?
他召来伯言子瑜等商议,次日告知群臣,迁都的事即刻就办,今日起鄂县更名武昌。
以武而昌,他夺下的荆州,绝不会再让刘备拿走。
不久后孙权就带着一批人西进武昌,中途又分出一支小队伍,作为派往曹魏的使者,北上洛阳。
曹丕对东吴的使者很是期待,由于孙权赶赴武昌时带着王太子孙登,于是便有传言说孙登也跟着使者的队伍来洛阳了。然而真到吴使觐见那天,只有一个赵咨和一堆珍宝被带到了魏帝跟前。
“江东就来了你一人?”魏帝问。
赵咨摇头:“还有数十侍从。”
曹丕快气笑了,好你个孙仲谋!他压着脾气继续问:“吴王遣使,所为何事?”
“刘备将兴兵南下,请魏帝与我主共讨老虏。”赵咨答得坦然且流畅,这就更让曹丕恼怒了。
什么叫“魏帝与我主”?你主是朕的吴王!曹丕此时很想给孙权来一甘蔗,抽完让孙权给甘蔗削皮,然后让他把甘蔗皮都吃下去。
可是孙权不在跟前,曹丕只能为难赵咨:“朕与吴王素不相识,就这样答应相援未免轻率,你说说吴王乃何如主也。”
赵咨不假思索,回道:“吴王乃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皱眉:“何以见得?”
“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过于流畅,曹丕气急,迅速追问:“吴王颇知学否?”
如田忌赛马,当以己之长与孙仲谋之短相比,他就不信赵咨还能把孙权的文才吹出花来!
赵咨能。
他回:“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馀间,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诸生里包括谁?说谁寻章摘句呢!
“吴可征否?”曹丕图穷匕见,言辞愈发凶狠。
“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
“吴惧魏否?”
“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惧之有?”
他说得对。曹丕冷静下来,东吴据江自守,父亲数次东征都未能越过大江,自己想要“植蔗江东”,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他放缓语气:“吴如大夫者几人?”
赵咨口舌流利一如既往:“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曹丕给了他一口箱子,说是赐予吴王的回礼。箱中是他数日来手抄的两份《典论》③,一份给精通《汉书》的大儒张昭,另一份给半肚子墨水的孙权。
此举表意复杂,赵咨也不去揣测,只带着礼物退下,东吴其余来人正候在殿外。
其中一人拍上赵咨肩膀:“怎样,他生气了?”
--------------------
吴王知道,但不学《典论》(与情节无关)
第26章 二十六 朝与佳人期
45/56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