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臣子还是朋友,于他而言都只能共苦,不能同甘。
祥初帝治臣御下的手段,承泽帝是一点都没有学到,加之这个皇位到手得太过巧合容易,人便日日过的像是踩在浮木上,自然会生出不少腌臜心思。
非要说他信得过的,只有自己的亲妹妹康南长公主,就像是要弥补幼年的苦楚,朱端继位后,什么好的都先供长公主府,有时规制连皇后都难以比肩,就连康南倾慕晏闻,都能让他短短数年跻身九卿。
为的就是长公主下嫁后依然风光,只可惜这份心软从未落到旁人身上。
他坐稳皇位后立即逼走秦王,又着手清理从前扶持悯太子一党的谢铮,下一个倒霉的是谁?谁也说不准。
唯一能肯定的是,朱端不再像小时候那般信他,不然不会让秦王远至云南曲靖,又派祝襄回了凉州卫驻扎。
两地之间何止千里,种种举动就像是生怕和祝家某日脑子一热,站到秦王那边。
这些年他留在金陵,不敢求高位,不敢参评政事,遇到官员宴饮也是能躲则躲。为的就是告诉世人,揽江军兵权已经交了半数以上到三大营,定侯府后继无力,已无从前风光,彻底废了也可以放过了。
可这次他出手救下谢风野,明面上已经糊弄过去,谁又知道皇帝会怎么想?
祝约抬头对上周皎的牌位,深夜里几盏烛火莹莹跳动,他的声音有些疲惫无助,“娘,我倒底该怎么办?”
第14章 秘闻
谢原在第二日后醒来,他睁开眼看见自己躺在一间简朴的道房里,床边还供着三清祖师的坐像,香炉里点了三支烧了一半的线香。
恍惚中,他缓缓坐起身,盘算着现在究竟是在梦里还是自己已经死了,似乎是听到屋子里的动静,房间的小木门“吱呀”一声被人打开,同时一道热烈的光痕照进眼底,迷得他有些难受,禁不住抬手挡住。
门口的人正拿着扫帚洒扫,见他坐在榻上,竟然“啪”地一声甩了扫帚就往外跑去。
“诶……”谢原刚伸出手想喊住他,问问这究竟是阴曹地府还是灵霄宝殿,那人就脚底生风窜了个没影。
谢原苦笑了一下,身上各处都疼,他跶着床边布鞋勉强起身走了出去。
庭院里被打扫得很干净,这里似乎是半山腰的一处道院,毗邻大片大片的竹海,远远望去,满目青绿。
不复昭狱里的血腥阴寒,他自嘲地想,若这里真的是阴司,不如早死了好。
院外有脚步声匆匆靠近,谢原回头就见院门敞开,走进来身量颀长一人。
祝约穿着一身碧色道袍站在门口,因为匆忙额发都散了几根落下来,微喘着,望向他的神色郁郁。
谢原还是晕晕乎乎的,他望一眼祝约,愣住了,“你怎么也来地府了……”
诏狱失火那日,一根木梁硬生生砸在了他的额角,醒了之后神智也不甚清晰,祝约站在道院门口听他胡话愣了一瞬,沉默过后扶他去屋里坐下,顺道让净澜煮了粥送来。
他并不能在谢原身边呆太久,洞玄观有他的人,自然也有皇帝派来的人。
聆山道院原本是闲亭道人的居所,朱端登基资历尚浅,尚不敢对道门真人无礼,将谢原藏在这里只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
谢原晕了几天没什么胃口,稍微清醒之后也不管那粥,他脸色苍白地抓住祝约,“我父亲呢?”
祝约端着粥碗沉默地看着他,屋子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僵。
谢铮是于羡鹤亲手送走的,承泽帝要谢家父子的命,并且要得名正言顺。谢铮临死前已经奄奄一息,满身都是伤,如果被诏狱逼得写下认罪书,此案将再无翻身之日。
只有让谢铮至死不认,留住谢原才有一线生机。
“我明白了。”
谢原见他这副样子,长叹一声仰面倒在了榻上。
他和祝约相识许多年,有时不用多说一句也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何况他也早就知道在诏狱那样的地方,一个年老体弱的人能活下来的概率微乎其微。
与其如此,倒不如痛快地了结。
“究竟算什么啊?”
也不知他在问谁,谢原喃喃道,“十年寒窗究竟算什么啊?”
从天子学宫到江南贡院,本以为走的是一条光明的登天大道,结果回头一看,当年金陵长街打马走的竟是一条声名狼藉,凄然赴死的路。
“我找人送了伯父一程。”祝约看着他的萎靡之态也不痛快,“你若是实在无处发泄,打我也好,骂我也罢,我该受的。”
谢原不动,一手盖住眼睛,“诏狱是什么样的地方我清楚,上头那位要他死,他逃不掉,你送他一程反倒少了苦头,我还没残到分不清是非。”
“事到如今,你想为谢府平反吗?”
谢氏一族已被抄家流放,谢原这个名字在明面上已经是个死人,承泽帝怨着谢家,平反之路难如登天。
如果谢原放弃,会有人立刻送他离开金陵找一处平安富足之地终老。
祝约望着他,搁下了瓷碗,“告诉我,你想吗?”
他隐隐已有答案,还是不死心问了一遍,谢原也在看他,半晌才缓而坚定的点了点头。
谢风野为人板正,却从不怕事。
“那你就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我一遍。”祝约坐在塌侧,垂目看着半死不活的人,“还有……仔细想想是否有什么学生或者门客蒙过谢府大恩的。”
那夜诏狱的另一拨人是他心里挥散不开的疑云。
参知政事谢铮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祥初帝时以一甲十一名入仕,年轻时游学关外,熟识鞑靼与瓦剌语,被祥初帝殿上直接点入鸿胪寺,后来一路爬到九卿之位,谢原十一岁那年官拜副宰,入主内阁。
此生唯一一件错事恐怕就是宫变那日力主秦王登基。
谢铮是个惜才的人,每年春闱都会亲身到国子监看看有无资质上佳的学生可用。祝约在国子监时,因为谢原的关系常受他照拂,也见他夸赞了很多少年学子。
24/165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