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永乐琐记(古代架空)——苏七

时间:2023-08-20 09:12:13  作者:苏七
  玄清看了眼青瓷的药碗,偏过头去,说道:“不喝。”
  文殊道:“怎么能不喝药?”
  玄清郁闷的呼出口气,说道:“喝了也没用,不想喝。”
  文殊拿到药碗,劝道:“总比不喝的好。”
  玄清合上眼,一脸的不愿意,文殊轻轻摇了摇他的手臂,温言道:“怀璋,听话。”
  玄清极不情愿的叹了一声,坐起来把药一口闷了,然后赶紧漱口吃糖,文殊等他吃完,问道:“今日可有好些?要不要下来走走?”
  玄清打了个哈欠,说道:“和昨天一样,晚上再出去,现在太热了。”
  文殊听他如此说心中的担忧减了几分,拿着折子道:“这都是要陛下批红的,陛下看看吧。”
  玄清扫了眼,大概十来本,他刚睡醒,不太想看这个,问道:“都什么事啊?”
  文殊把折子分门别类的放在床上,说道:“四本是军报,一本是江西的事,还有几本是人事调动。”
  玄清听内容觉得躲不过去,只得翻开一一看了,逐个批示,文殊陪他到傍晚,又去文德殿批折子。
  夜里韩真和李文忠一起进宫,之前玄清要求韩真加强帝都的布防,又要他监管各地地方军,韩真隔五日就来宫中汇报,这几天玄清静养,没有紧要的事就和文殊说。
  李文忠本也在禁军里有差事,可他看自己爷爷去打仗了就想跟着去,之前在铁岭,他和韩真的风头都叫赵芳如压下去了,李文忠极想打出自己的名堂来。
  之前他就求爷爷,可李国公不想带他去,他打算去求玄清,但见不着面,只得来找文殊。
  文殊听韩真汇报了近日的情况,转向李文忠问道:“文忠有何事要说啊?”
  李文忠知道文殊很好说话,见他问自己,兴冲冲的说道:“殿下,臣想跟着爷爷去西安!”
  文殊笑了笑,说道:“国公爷又不叫你跟着,你自己跑去不怕他生气吗?”
  李文忠道:“怕啊,所以才来求殿下,若是殿下允许的爷爷肯定不会骂我了。”
  文殊道:“求我可没用,平叛的事是陛下做主,他许你去,你才能去。”
  李文忠道:“陛下肯定同意!之前在西安的时候他就让我和真真帮着搜山,这次肯……”他话没说完就被韩真暗暗的戳了一肘子,李文忠忽的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慌忙住嘴,然则这更叫文殊起疑。
  文殊刚听到搜山两字时便有些疑惑,西安有什么山要搜?见他突然不说了,意识到这其中定是有事瞒着自己。
  文殊回忆了片刻狩猎时候的事,笑着问道:“陛下让你去搜的终南山?”
  李文忠听他这话一时以为他知道玄清让人摸清秦王死士的据点,只是不知道是他们几个去做的,当下要答应,韩真却抢在他前面开口道:“是,狩猎时陛下不愿叫秦王比下去,让我二人搜一搜终南山上猎物都分布在哪儿。”
  李文忠眨巴眼睛看他和文殊,有些疑惑,文殊见他二人的反应便知道此事必没那么简单,终南山里值得玄清在玄明眼皮子底下搜山的就只有死士的据点,可玄清怎么会提前知道呢?
  文殊脑中前后过了许多事,在河南遇到刺客时玄清就说这是秦王的人,当时文殊认为他武断,可玄清却十分笃定是秦王做的,难道那时玄清就知道玄明豢养死士了吗?
  玄清离开西安时支开自己与玄明说话,玄明当时神色就不对,马车上自己问起来,反叫玄清调笑了一番,现在想起来,若说的真是让玄明送孩子进京,何必避开自己呢?
  可如果玄清早知玄明养了死士意图谋反,为何不提前剿灭了他的据点再赐死玄明,何至于闹到现在两头开战的境地。
  文殊不懂他为何这样做,更不确定他是不是真会瞒自己这么多,一时心头烦乱,连李文忠都能看出他的不安。
  李文忠想想玄清叫他们别说出去时候的严肃,再看看文殊现在脸上的神情,一时非常担心玄清会活剐了自己,小心道:“殿下,您……您想什么呢?”
  文殊抬眼看了看他们两个,一时不确定要不要问,他是想问的,但又不那么敢问,韩真见状,起身道:“殿下,我等还有军务在身,先行告退了。”
  说罢不等文殊点头就拉着李文忠飞快的走了,李文忠被扯出去的时候还叫道:“你干嘛,我还没说完呢。”
  文殊在殿内面色沉沉的想着玄清到底为何要瞒自己这些,也没顾上他们两个。
  玄清白日里睡多了,夜里睡不着,想起文殊之前问自己要不要出去走走,就问李宣什么时辰了,李宣说二更了,玄清想着这个点文殊也该忙完了,就打算去文德殿接他。
  李宣替他换了身常服,束了头发,出宫往文德殿去 ,路上玄清问起锦衣卫在各处查的如何,李宣道:“地方大族素来与各方交好,秦王与他们有来往也正常,何况秦王侧妃众多,现在只查到前几月他确实派人去各处拜会,至于谈的内容,还未查清。”
  玄清负手缓慢的走着,想了想道:“此时正是他们观望的时候,这时候没人会妄动,再等等吧,让锦衣卫到他们府里去看着。”
  李宣想了想,这事办起来不太容易,说道:“是,可是陛下,左右秦王已经谋反,他往日交游广泛,到时清算起来陛下想处置谁都是容易的事,何必现在如此费心呢?”
  玄清看了他一眼,李宣自知失言,忙压低了头,玄清说道:“若是假的,难免落人口实,朕已经叫他们不安心了,文官最会的就是抱团,若再用此事打压地方士族,只怕是不好管了。”
  李宣道:“陛下圣明。”
  玄清叹了一声,不远处就是文德殿,他面上又浮起笑意,脚步加快了些,文德殿前的宫人见到他,忙要行礼,玄清打了个手势叫他们不要出声,自己走进去找文殊。
  文殊在桌前心不在焉的看着折子,没觉出有人走近,玄清挥挥手让殿内伺候的宫人都出去,自己拿了盏茶水递到文殊身侧,文殊随口道:“放着吧。”
  玄清微微挑眉,歪头看看他的神色,说道:“皇叔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文殊冷不防听到他的声音,一侧头见他就在身侧,忙起身道:“陛下,陛下怎么过来了?”
  玄清笑道:“想皇叔呗。”
  文殊看着他的笑颜,想到他在秦王一事上的做法,心头一时五味杂陈,想问个明白又不知从何问起,不由垂下眼。
  玄清看他神色有异,也不笑了,问道:“怎么了?”
  文殊不答,还在犹豫要不要说开,玄清见他不理自己,撇撇嘴道:“朕看皇叔迟迟不归才来接你的,怎么皇叔一个好脸色都不肯给朕?”
  文殊抬头看了看他,玄清面上犹有病容,配上有些委屈的眼神,让文殊什么话都问不出来了,他叹了一声,心想不管什么事等他好了再说,对玄清道:“臣不敢,臣只是……”
  玄清打断他道:“皇叔别敢不敢的,多生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文殊敛眉垂眼,摇头道:“没什么。”
  玄清迟疑了一下,不再追问,只道:“这些折子可批完了?”
  “尚未,还有一些。”
  玄清随手翻了翻,都是些不重要的事,便道:“别看了,跟朕回去吧。”
  文殊看了眼桌上一叠奏章,说道;“可……”
  玄清拉着他往外走,说道:“这些人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也上奏,皇叔有空看这些还不如多看看朕。”
  文殊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好吧。
  --------------------
  ……………………
  喝过中药就知道一口一口喝简直是他喵的上刑,这辈子没喝过不苦的中药,全都巨他喵苦
  不知道有没有高考的小朋友,就是说,蒙的全对!
 
 
第66章 何止(64)
  谢知几站在沙盘前,在沙做的终南山上插下一根根小旗,玄明身边的将领都围在他身侧听他讲如何在山里用兵。
  玄明在一旁蹙眉听着,捧着茶碗却迟迟不喝,谢知几平时不爱说话,一旦开口就会变成中心,两人密谈时这种感觉不明显,一群人谈事时他这个秦王竟有种置身之外的感觉,玄明虽不想,但他着实插不上话。
  谢知几说完,转向他,问道:“殿下以为如何?”
  玄明笑笑,问其他人:“诸将以为如何?”
  谢知几定下的战略是先突围出城与,退进终南山,自终南山绕进洛阳,再从河南打入帝都,虽然绕一些,但山西既有晋王,还有几个军镇,难打太多。
  山里作战灵活,秦王的部曲熟悉终南山的地形,三位将军可以各领几千人,借地利分化李国公的军队,逐批剿灭,山中适合伏击的地点以及如何伏击的战术他和几个将军都谈论过了,他们自然都同意。
  玄明微微颔首;“那就这么打,本王与先生领三千人在前面,三位将军各领九千人,边打边走,到洛阳后再做下一步筹谋。”
  几人应声领命,又商定了突围的战术,谢知几让人在十天内将西安城周围的树木全都砍光,城内的狗也不准叫,而后西安城就陷入了一派死寂,无论白天黑夜都没有动静。
  城内的士兵每天关在军营里训练,早就憋着劲想打出去,城外的军队却需要一整天一整天的监视城内,双方僵持半月,秦王的军队始终闭门不出,李国公派人每日在西安城下叫骂,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朝廷的士兵不免倦怠,即便三令五申也不如一个月前有士气。
  到了八月,西安迎来最热的时候,一个月也没有下一次雨,城外的军队更加萎靡,秦王的士兵侦查后回报了情况,谢知几听后告诉玄明可以突围了。
  这晚是下弦月,月光黯淡,约莫四更天,朝廷的军队将要换岗时西安城的四个门悄悄开了,但因为周围没有林子,惊动不了飞鸟,秦王的士兵摸黑出城没被发现。
  等到朝廷的军队刚刚换完岗,冲天的火把突然亮起来,成千上万的军队仿佛天降一般出现在军营前,士兵们仓促迎战,根本不敌。
  李国公夜半惊醒,及时整军抵御,奈何四个方向都有人,辨不出主力部队在哪儿,双方交战至天明,秦王成功冲出了包围圈,但并未急着往南去,部队再度分成三队,李国公派人在后面穷追不舍,但三队中都有秦王打扮的人,一时不知该追击哪个方向。
  往西往南都有可能,但这两个多月双方没有交过几次手,谢知几明白李国公作战风格十分稳健,只凭实际情况做决断,若不是十分了解的对手绝不会因为臆想不顾实情,因此对三个方向的队伍做了不同安排。
  李国公不知道他的风格,单看情况,往西走的队伍烟尘大上许多,说明人更多,仓促间只能决定往那里追。
  然而直到追上后才发现,往西走的队伍马尾上都拖着大把的树枝,所以烟尘才大,李国公意识到中计后立刻调军往南,然而为时已晚。
  三日后,军报送到了帝都。
  玄清七月中旬恢复了早朝,虽然情况不太好,每日还是忙到一更再回去休息,处理不完的再交给文殊。
  这夜,玄清刚回去,文殊正在看剩下的折子,一个内侍捧着军报匆匆跑进文德殿,呈给文殊,文殊很快看完,当下一阵心惊,拿着东西就去了福宁殿。
  玄清躺在榻上,身上已换了睡袍,看样子已经换过药,李宣正在帮他拆头发,见文殊进来,玄清先是笑了笑,又见神色肃然,问道:“出了什么事?”
  文殊将军报递给他,玄清一目十行的看完,脸色也不太好看,他忍了忍,将军报拍在榻上,一时说不出话。
  文殊帮他顺了顺气,说道:“小心身体。”
  玄清冷着脸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怒气冲冲的低声道:“怎么打成这样!”他从榻上下来,走到外间的地图前,看着终南山附近的地图。
  秦王选了这条路明显是要进河南,若他真到了河南,往北可以突进,往东可以截击,十分麻烦。
  现在铁岭的战事吃紧,军粮军备都要从江浙运到帝都,再从帝都送到前线,若是截击,还会拖累铁岭的战局。
  玄清想了一会儿,说道:“令河南的守军前往商洛堵截,与国公前后夹击,把他们封死在山里。”
  李宣应声去拟旨,玄清又细细看了几遍军报,李国公详细写了突围战的过程,玄清想了想秦王身边的将领,似乎没有哪一个会有如此定力和计谋,叫他心里隐隐不安。
  文殊走到他身边说道:“打了两个月了,不知还要打多久。”
  玄清低声道:“瓦剌和兀良哈难得有机会翻过焉山,秦王也是要与朝廷搏命,都不会轻易罢休的。”
  文殊默了一会儿,说道:“先睡吧,明日还要早朝。”
  玄清神色凝重,但还是点点头,跟他回了里间,文殊看他躺下,解开他的衣襟,玄清伤口上青灰的脉络已经蔓延到了心口,显得诡异可怖,文殊担忧的说道:“不知二哥和雪言现在如何了。”
  玄清握住他的手,说道:“别担心。”
  文殊心想怎么能不担心,若是战事迟迟不能结束,必会耽误玄清的伤势,到时他就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文殊不想在他面前说这些,只道:“臣先告退了,陛下好好歇息。”说罢吹熄蜡烛,出了福宁殿。
  这一月铁岭的战事也很胶着,草原上已经没有大梁的军队,瓦剌又增派了骑兵,十万大军不断攻城,铁岭的城墙上全是血迹和火烧的痕迹,赵芳如派人在城门外又加紧修了一道瓮城。
  她已经知道了玄清的情况,可张雪言和寂空都出不去,暂时在城内救助伤员,文殊和寂空通信时告诉他玄清伤势的变化,寂空按这个速度推算,四个月内必须解决此事,文殊不敢告诉玄清这个期限,但玄清一人身上系着整个大梁,再这样下去,不说也得说了。
  赵芳如明白要尽快回击,但此时正是敌军士气高昂的时候,不坚持一段时间是没有办法拖到他们疲软的,她常常亲自带队夜袭,骚扰消耗敌军。
  瓦剌可汗马哈木发现此事后一面嘲笑她不会带兵,一面又非常高兴,,派人特意埋伏,因为他与秦王商定的条件里他们需要击杀赵芳如,断了皇帝在西北的军事支撑,可惜多次都没能成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