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太子殿下只想活着(穿越重生)——金戈万里

时间:2023-08-27 10:29:24  作者:金戈万里
  梁水师没有亲自前往京都,由梁安替祖父上折。
  能听得出这份折子用词考究,反复琢磨过细节,如果梁安能更有感情的朗诵,效果或许能更好。
  唐臻漫不经心的移开目光,看向站在首位的李晓朝。
  程诚先替程守忠去会稽坐镇,梁水师也会立刻前往豫章,李晓朝究竟是赴任,还是遥领,今日必须给出答案。
  如果李晓朝老老实实的赴任,从此安心在闽中养老。
  无论他曾经有过什么心思,只要陈玉没找到他参与谋害安定侯的证据,看在原主至死对李晓朝印象不坏的份上,唐臻愿意像丢垃圾似的忘记李晓朝。
 
 
第150章 一合一
  李晓朝选择立刻去闽中赴任。
  情理之中的决定令许多人面露惊讶,目光复杂的打量正依依不舍向太子道别的身影。
  如果说刚拿出火药包的太子,只是拥有翻身的希望。那么时至今日,不会再有任何人怀疑太子的本事。
  太子已经用事实证明,他有抓住机会的能力,仅需微弱的波澜就能掀起惊涛骇浪。不复存在的东南三省和眼睁睁的看着太子翻身却不得不保持沉默的燕北旗和沈思水是最好的证据。
  这么想,李晓朝的选择也不算奇怪,只是第三个做出妥协的人而已。
  他不如燕北旗和沈思水根基深厚,能够后退的余地自然也少的可怜。
  虽然离开京都,等于放弃过去二十余年的积累,但是用可以预测的越来越边缘化,最后甚至有可能因为不够识趣被太子厌弃的未来换闽中郡守,从此天高海阔,未必不是李晓朝颠沛流离半生的圆满结局。
  昌泰二十六年,二月。
  骠骑大将军主动将京营虎符还给太子,携心腹前往闽中。
  昌泰二十六年,三月。
  北疆军与异族再次开战。
  昌泰二十六年,五月。
  太子称梦遇鬼神指点,要按照神意重新斟酌官制,命令京都朝臣上折献策,补充细节。
  且不提究竟有几个人肯相信唐臻的鬼话。
  年初李晓朝主动放弃京营,离开京都。太子临时起意,要将羽林卫和京营合并,统称京营,皇宫的安全皆由金吾卫负责。
  因为昌泰二十五年的战事,京都的兵力分布发生很大的变化。
  此时京营有九万人,羽林卫只有三万人,金吾卫更可怜,原本只有三千人。岑威又特别固执,不许任何与包括龙虎军在内的地方军有亲缘的人加入金吾卫。导致他接手金吾卫之后,想尽办法的扩军,只是让三千金吾卫变成五千。
  三万羽林卫可以并入京营,五千金吾卫想要代替羽林卫保护皇宫的安全却是强人所难。
  数不清的劝说中,太子再次对朝臣展现他的强势,连下数道诏书,突然改变原本要将羽林卫并入京营的想法。他将羽林卫拆开,半数并入京营,半数并入金吾卫。没等京营和金吾卫安顿好突然砸到脸上的羽林卫,太子又有新主意,让京营再分出两万人给金吾卫。
  半个月后,太子重新召集已经安顿在金吾卫和京营的羽林卫,调陈玉为羽林卫副将,赐羽林府,专门安顿出走半月,归来已经被金吾卫偷家的羽林卫。
  ......
  如此断断续续的折腾到五月,京营、羽林卫和金吾卫终于迎来结局。
  数不清的拆分重组让京营、羽林卫和金吾卫不知不觉的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上至下,皆有今日金吾卫当差,明日去京营打杂,后日去羽林卫巡逻的觉悟。
  金吾卫依旧由岑威执掌,从五千人变成三万人,其中从羽林卫调动一万人,从京营调动五千人,从龙虎军调动一万人。
  岑威确实坚持原则,不肯让地方军加入金吾卫,但是太子态度强硬,非要龙虎军补齐金吾卫的人数,最后妥协的人终究是岑威。
  羽林卫不复存在。
  另设五城兵马司,从京营调三万人,提拔原本的勇毅将军甄福兵为指挥使。
  京营拆分成神机营和五军营,两万羽林卫组成神机营,程诚任提督。五万原京郊大营的兵马归入五军营,梁安任提督。
  拆分重组的过程中,原本出身京营的人,不知不觉的消失十分之一。
  有些人被遣送回家、有些人因为曾经犯下重罪,只能服役赎罪、还有人只是想要离开,经过同意,不知所踪。
  原本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京都或在京都周边驻扎的龙虎军、西南水师、北疆军等皆被驱逐。
  京都范围之内,不许任何没有经过太子同意的军队驻扎。
  城门之内,无论身份,最多只能带百名亲兵。
  直到五月,太子折腾完京都的军队,再次将任性妄为用在朝堂和官制,恶劣的态度更加肆无忌惮,想要看热闹的人终于后知后觉,太子对京都的控制今非昔比。
  从前太子想要杀谁,那个人或许还有逃脱的可能。
  如今......只能想想,否则自身死不足惜还会连累别人。
  昌泰二十六年,七月。
  朝臣翻烂史书典故,绞尽脑汁想出的新官制皆未被采纳。太子又开始频频下诏,颇有继续按照调动京都兵马的方式,只管横冲直撞至彻底满意的意思。
  废除已经施行半年的郡县制,再次变成行省制度,另设御史台,遣三十六道监察御史去各行省巡视,重点在于清军、巡盐、茶马,巡漕、巡关及马政、屯田等事。
  多亏唐臻在去年提拔许多朝臣,否则这么多人派出去,恐怕要无人可用。即使如此,刻意扒拉出沈思水和燕北旗的人,雨露均沾的安排到各个行省,到最后也有些捉襟见肘。
  有关于监察御史的诏书发出,所有被波及在内的人都忍不住为此提心吊胆。
  ......除了远在地图边缘的关西七卫,因为所在的位置过于偏远,没有被波及,包括仿佛与世隔绝的四川行省在内,十二省皆被指派三名监察御史。
  哪怕是有幸站在风口,圣眷正隆的梁安,当时依旧没心没肺,收到家中长辈的回信之后也变得小心翼翼,轻易不肯往唐臻面前凑。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虽然无法猜测唐臻真正的想法,但是也不认为自己能凭借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的情分令唐臻改变主意。安分守己,等待结果至少不会做错。
  昌泰二十六年,九月。
  北疆传来捷报,陈国公亲自率兵大胜异族,带兵深入异族腹地追杀溃败残兵,暂时失去踪迹。
  唐臻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始终缺乏清晰的认识。他既然不会狂妄自大也不会做非要为难自己的傻事,直接问岑威如何看待这场战事的结局。
  岑威的答案,再次出乎唐臻的预料。
  “我希望陈国公能平安归来。”他如此告诉唐臻。
  异族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根本原因并非败在北疆军手中。
  草原的情况比圣朝还要复杂,自从三省总督暴毙,陈国公就能专心的对抗异族。异族却要时刻面对多个不同部落协同作战,可汗的继承人的争斗愈演愈烈等问题。
  焦灼已久的战事突然迎来大捷,不仅因为陈国公治军有方,擅用奇兵,以少胜多。更因为异族内部再次陷入斗争,以至于无法像之前那般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战线,给了陈国公可乘之机。
  正是因为如此,燕北旗不该深入异族腹地去追残兵,尤其不该亲自带兵。
  这是场豪赌。
  燕北旗赌赢,即使战线溃败,异族依旧沉默政斗。他剿灭败军,及时撤回圣朝,至少保北疆十年之内可以休养生息。
  燕北旗赌输,异族发现战线溃败,立刻支援,虽然无法改变劣势,但是在自己的地盘围剿燕北旗却不是难事。如果陈国公死在草原,表面上的世子燕翎在京都缠绵病榻,实际的继承人燕鹄也在京都享受生活,只有病秧子燕鸿能支撑陈国公府......北疆军拦不住异族是迟早的事。
  “如果燕北旗不去追败军?”唐臻若有所思的在地图中相应的位置留下特殊痕迹,漫不经心的追问。
  岑威目光灼灼的盯着北疆送回的折子,根据各种渠道的消息推测北疆真正的情况,语气笃定,“如果这次政斗不会让异族内耗,这次北疆大捷,异族至少要用两年重整旗鼓。”
  部落式政权,□□,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打不赢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如果这次溃败的是不同部落组成的联军,光是确定落败的责任都有可能让这些部落再打几次。输的不仅要向王庭承担落败的责任,更有可能失去所有,牛羊被掠夺,青壮和女人成为奴隶。
  “你想去北地?”唐臻忽然问道。
  岑威沉默良久,坚定的点头。他知道越是强势的人越缺乏安全感,所以从不会隐瞒唐臻任何事,尤其是明知道会让唐臻不高兴的事。
  从他的口中听到,他至少能立刻想办法哄唐臻高兴。
  如果从别处知道,唐臻只会更生气。
  作为枕边人,没人比岑威更清楚唐臻的怒火有多恐怖。
  最重要的是......岑威舍不得唐臻动怒。
  他握住唐臻的手,毫无保留的说出打算,“我只是去看看,如果用不上我,我就顺路将陛下带回来。要是有他们求我的地方,我会亲手将东宫大旗插上长城。”
  唐臻冷笑,盯着岑威的眼睛,直言不讳,“这些都没有你重要。”
  昌泰帝在北地,恐怕乐不思蜀。之前还不确定,从燕北旗这次的决定,唐臻终于能肯定,燕北旗与昌泰帝是一路人。
  安定侯死的太早,方式又过于惨烈,如今只剩下月光般的皎洁。燕北旗贪恋权势,无论有没有感情的儿子,在他眼中都是早晚夺走他手中权力的冤家。昌泰帝太过没用,人至中年,能抓住的只有太子......然而为唐臻无法理解的信念和情怀,他们孤注一掷的走上相同的路。
  唐臻每次想起昌泰帝都会比上次更清楚,他抓不住昌泰帝,如今也不想再抓。
  至于将东宫大旗插上长城。
  争夺权力的心思最后一次出现,遥远的能追溯到上辈子。
  如今正在做的事,只是防止他想要抓住大鹏鸟飞得太高,提前布置木梯而已。
  无论岑威将来变成什么样,只要他想,岑威就要立刻将目光投向他。
  岑威万万没想到会猝不及防的听见这样......表明心迹的话。
  虽然早就发现唐臻对昌泰帝的感情越来越淡,从未真正的喜欢过权势,但是真正眼睁睁的看着唐臻说出这番话,岑威远比想象中触动。
  “你、你不喜欢京都,我就带你走!”他紧紧抱住唐臻,手臂难以抑制的颤抖。回河南,去任何唐臻想去的地方。
  突然被抱住的人无声瞪大眼睛,既不是因为岑威愿意不顾所有,带他走,明明满身期望与责任却只在乎他是否开心的真诚,也不是因为勒得他呼吸逐渐困难的手臂。
  脖颈又热又潮......有人在掉眼泪。
  原来激动也会传染,唐臻清晰的感受到心脏跳动的频率越来越快,逐渐与近在咫尺的频率无限接近,彻底不分彼此。
 
 
第151章 二合一
  昌泰二十六年,十月。
  太子下诏,令金吾卫大将军岑威带领两万兵马驰援陈国公,陈玉为副将。随行带去九千石粮食,算是朝廷为北疆军提供的粮草。
  这些粮食虽然不算少,但是肯定比不上北疆军的消耗,然而距离朝廷上次为北疆军提供军需已经有三十余年......九千石粮食做敲门砖,刚好踩在不至于令北疆军警惕的底线。
  时隔半月,北地尚未有消息传回,京都却悄无声息的兴起妖风。
  ‘金吾卫大将军岑威与其副将陈玉有龙阳之好,因此陈玉才会在知道岑威即将带兵北上之后,立刻去求太子,想要成为岑威的副将。’
  ‘两人在京都尚且有所收敛,离开京都之后,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如今不仅军中尽数知晓两人的情谊,连所经之地的百姓也听到风声,对议论纷纷。’
  ‘岑壮虎亲自前往岑威和陈玉北上的必经之地,想要拆散两人。没想到岑威不为所动,宁愿忤逆父亲也不打算与陈玉分开,惹得岑壮虎大发雷霆。’
  ......
  唐臻对京都的掌控远超从前,这点风吹草动立刻由梁安亲自报给唐臻。
  “臣已经令人去查谣言的源头,必要将其剥皮抽筋,还阿玉和岑兄长清白。”梁安咬牙切齿,眼底满是火光。
  唐臻垂目摆弄腰间的麒麟玉佩,半晌不曾言语。
  他不会因为莫名其妙的流言蜚语怀疑岑威和陈玉,只是费解,始作俑者为什么要散发这样的流言。
  从某些角度看,唐臻和岑威的身上也有共同点。他们都不喜欢委屈自己,更不会让放在心里的人有任何委屈的可能。
  自从去年岑威死里逃生,回到京都,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稳定,他们从未刻意隐瞒过对彼此的心思和超乎寻常的亲密。
  京都聪明人居多,早在半年前就有人发现端倪,试探着提起太子的婚事,劝唐臻早日大婚,开枝散叶。
  虽然没明说,老亲王薨逝,皇族只剩昌泰帝和太子。如果太子出现意外,皇族血脉就要彻底断绝,但是言语之间也不算客气,大有太子不同娶妃纳妾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愧对江山社稷的意思。
  唐臻如今依旧留在
  京都,三分因昌泰帝,七分为岑威,绝不是因为想要听外人的摆布。
  即使已经走出束缚他许久的阴影,愿意去了解保持活着之外的事并从其中获得乐趣。短时间内,唐臻依旧无法学会在他看来过于充沛的感情。
  然而他是个难以安分,愿意付出精力,让生活变得舒适的人。
  与其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不如顺手做点能让岑威和昌泰帝高兴的事,他们高兴之后,自然会空出时间和精力哄他高兴。
  所以唐臻借助所谓的‘天谴’,彻底杜绝东南三省死灰复燃的可能。
  如此不仅陈国公能安心对抗异族,远在北地的昌泰帝也能不再为陈国公担忧,同样也是为岑威报险些断腿的仇。
  虽然是岑威主动带着炸药包去东南三省......那又怎样?
  唐臻并非不讲理的人,但是只认弱肉强食的理。
  这几个月通过频繁的改变政令,陆续收拢手中的权力,仅仅是因为唐臻觉得昌泰帝不想做亡国之君。
  至于唐氏的传承......
  有知无不言的刘御医,昌泰帝的身体状况在唐臻眼中并非秘密。
  哪怕唐臻再多一百个弟弟妹妹,开国皇帝的血脉也不会增加,因为昌泰帝早就因为泡在各种补药中伤了身子,不可能再有血脉后代。
  唐臻开窍之前惯常清心寡欲,从未有过男欢女爱的念头。开窍之后惊觉自己的审美非同寻常,如果不是遇到岑威,恐怕这辈子也要继续清心寡欲,自然也不会有后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