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威轻而易举的被唐臻说服,决定先按照图纸做出新的纺织机,等见到从未听说过的羊绒布再进行抉择。
至于能够快速、稳定的收拢流民的方式,岑威更加谨慎,表示他可以听听,未必会采用。即使最后会采用,也未必答应唐臻想要纺织机三成分红的要求。
唐臻闻言,冷酷的指责岑威试图白嫖的行为。
他告诉岑威,如果纺织机没有做出来或岑威做出纺织机却不打算以此生产羊绒布,没办法达成他预想的利润,岑威就不能用纺织机的三成分红换安抚流民的办法。
两人暂时都没办法说服彼此,只能将注意力放在纺织机的图纸上。
作为曾经的木匠学徒,岑威能轻而易举的找出图纸中不切实际的地方。
在这方面,反而显得拿出图纸的唐臻像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他毕竟是生活在电力时代,能以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根据掌握核心技术的智能纺织机图纸,凭空想象出手摇纺织机的可行方案已经算是竭尽全力。
又一次被岑威问住,唐臻忍不住反问,“你不是将军?怎么还干木匠的活?”
岑威满脸无辜,“我才做将军三年,在此之前,想要吃饱,不能全凭种地,我和岑戎都做过木匠学徒。”
唐臻闻言,目光下意识的落在岑威平坦的腹部,陷入沉默。
在两人的努力之下,纺织机的图纸终于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可以试试的新鲜玩意儿。岑威表示,会在京都秘密制作纺织机,收集羊毛,然后将第一块羊绒布送到东宫。等到唐臻满意,他再考虑是否做这门生意,选择谁成为买主。
唐臻点头,若有所思的盯着岑威的手。
纤细、修长、布满圆润的细茧......看上去就很适合做木匠的活,更不用说这双手还有个立体思维极度敏感的主人!
“不知殿下是从何处受到启发,竟然如此了解下九流的勾当,可否为臣推荐几本书?”岑威忽然转头看向近在咫尺的唐臻,正好望进唐臻的眼底。
太子说是从孤本中找到纺织机的图纸,虽然疑点重重,但是岑威能够接受这样的解释。
因为太子说起纺织机明显只有虚无的理论,图纸的细节也存在很多矛盾之处。可能古书的主人还没来得及完善制作纺织机的灵感和想法,已经遭遇意外,所以图纸才会落到在太子手中。
如今太子想用从未出现过的纺织机做筹码,不肯拿出古书也是人之常情。
岑威更在意的是久居深宫的太子,为什么会对经商之事如此精通?
第73章 二合一
唐臻眨了眨眼睛,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一本正经的道,“或许孤上辈子,曾经是个成功的商人。”
岑威似信非信,“有多成功?”
“嗯......”唐臻沉吟片刻,尽量用对方能够听懂的形容回答,“地位不如奴仆的外室子,凭借出色的能力继承家业、发扬光大,几乎做到对利润最大的市场,形成绝对的垄断。”
然后被无法接受摇钱树降级为饭碗的疯子反扑,变成太子殿下。
岑威虽然没有相信太子状似真诚的胡言乱语,但是有些事,太子不愿意透露,他也没办法强求,总不能强行逼迫太子开口。
他有预感,如果他这么做,看似无害的太子会立刻朝他伸出锋利的爪子。
“利润最大的市场是什么?”岑威虚心求教,试着在太子允许的范围之内,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唐臻哂笑,漫不经心的拒绝岑威的探究,“那是上辈子的事,孤怎么可能记清细节?”
利润最大的买卖,当然是军需。
除了极少部分屹立山巅的存在,有底蕴和心气,从源头杜绝任何被掐脖子的可能性,大部分......都会选择直接花钱,远比投入完整的产业链更经济实惠。
等到手头的东西不再新鲜,市场中又有更高级的设备。
他们通常会将存货折价卖给地位更低的人,然后再添些钱买入当前最高等级的设备。往往只需要按照固定的周期稳定投资,就能维持非常体面的地位,性价比极高。
可惜现在是冷兵器时代,唐臻最熟悉的旧生意只能是个虚无的梦。
诸如软甲重盾、刀枪剑戟之类的东西。先不考虑唐臻是否能琢磨出来正确可行的改进方案,只说这些军需对战场的影响,肯定远远不如唐臻上辈子经营的生意。
因为在这个时代,批量制作新的盔甲和武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更改原有的制式更是任重道远。
期间出现任何差错,哪怕仅仅是走露风声,都有可能为唐臻带来难以预估的风险。
即使他能够克服所有困难,掌握有效更新军需的核心技术,也不会从此否极泰来、万事大吉。
唐臻下一个需要面临的难题是找不到买家。
首先,他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力量支撑,无法直接卖成品。
其次,这个时代的所谓核心技术,肯定瞒不过工匠。
稍有不慎,闹出今日卖给对方武器,明日对方就大张旗鼓造反的笑话,岂不是贻笑大方?
既然如此,又何必拘泥于过去。
岑威拿唐臻明目张胆的敷衍没有办法,提醒道,“我虽然不善于经营之道,但却知道,惯常混迹于下九流的人......鲜少被世俗的眼光束缚,殿下小心被鸟儿啄伤眼睛。”
无论太子迄今为止,对关于商贾之事的种种观念,确实如太子所言,是上辈子残留的天赋,还是有人秘密为太子献策。岑威都能从细枝末节之处,看出献策之人的野心和贪婪,但是他愿意为巨大的利益铤而走险、与虎谋皮。
这既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同样说明他骨子里并不像表现出的那般温和。以小博大的劣根性,始终藏在谦和的外表之下。寻常时安然无恙,只为最迫切的需求雷霆出击。
岑威完全不介意即将面对的风险,但他不想看到太子被深受信任的人背叛。
他知道太子想要承担责任,必须成长。
可是人不能还没学会走路,先尝到因为跑步摔倒的痛楚。
唐臻非常赞同岑威的话,险些将其视为知己。
接连给岑威、陈玉等,出主意的那个人,岂止是鲜少被世俗的眼光束缚?
简直肆无忌惮、不择手段、黑心冷肺......
唐臻嘴角的笑意渐浓,因为这份赞同,难得多出几分耐心,语气中含着说不出的无奈,“你为什么不肯相信,孤有这样的天赋?”
“难道你第一次带兵获胜之前,能在穷乡僻壤的得到名师教导,十几年通读兵书?有多少出身武将世家的小公子,带兵打仗,拍马也比不上你,可见你天生就会做将军。”他以此类比,得出结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接受,孤天生就是个黑心商人?”
岑威不知不觉间眉头紧皱,缓慢却坚定的否认,“不,殿下的想法,有失偏颇。”
唐臻虽然觉得岑威的表情很有趣,依稀能猜到,对方正在因为他精准形容自己的词语生出......类似怜悯的情绪?但是他并不会因此感动。
他甚至有些不知好歹的觉得,岑威帅不过三秒。
所谓仁义道德,只是弱者为更好的生存做出的伪装。
敢于卸下武装,面对真正的自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既能彰显实力,又映证强大的内心,这才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唐臻清澈的瞳孔中冷漠与倨傲交织,忽然意识到,如果按照他上辈子的年纪算,岑威比他小十岁,毛都没长齐。
终究还是太年轻,难以逃脱凡尘俗世的束缚。
“殿下!”岑威的语气忽然变得严肃,“我如果生在太平盛世,祖父是在村中备受尊敬的大夫。父亲和叔父勤劳能干,不仅能伺候好庄稼,还会在农闲时找其他能做的事补贴家用。母亲和姨母会做些不算精细的绣活,在村子里,同样是不小的进项。我是独子,只需要交很少的钱财就不必服役,想来家中不会因此吝啬。”
“如此,我和父亲最大的苦恼,应该是选择安心留在村子,还是去县城闯闯,竭尽所能带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哪里还有什么龙虎少将军?”
如果没有意外,他平凡的一生中,受到的最真诚的称赞,仅仅是身高体壮,吃苦耐劳。
没有所谓的天生将军,自然也不会有天生的黑心商人。
唐臻目光悠长,虽然依旧与岑威对视,眼中的神采却没聚集在岑威的脸上,似乎正在顺着他的话,凭空想象太平盛世中的普通村民。
岑威忽然觉得这样的画面有些熟悉。
他来到京都,最关注的人无疑是太子殿下。
如果传闻中的太子是已经彻底没有希望的枯枝,他真正见到的太子就是伪装成兔子的狐狸。只是表面乖巧,心里全都是坏主意。
每当太子光明正大的发呆,他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太子在琢磨如何使坏。
如今看来却是他误会了太子,太子的发呆,真的是在走神。
岑威几不可见的叹了口气,轻声唤道,“殿下?”
“嗯?”唐臻立刻回神,眼底的冷漠略有消融,态度也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起码不会再因为岑威自以为是的安慰心存嘲讽。
年轻人,难免浮躁,既然岑威没有恶意......他默念和气生财,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打定主意,无论岑威想要说什么。只要无意冒犯,他就大度些,不与对方计较,随口附和几句。
因为肉眼可见的生疏,短短几句话,岑威数次停顿,“殿下天潢贵胃,何必以商人自贬?过去发生的种种事,皆非殿下的过错。即使殿下曾因重压做出至今依旧难以忘却的事,如今也来得及弥补遗憾。”
唐臻垂下眼帘,遮掩其中恍然大悟的色彩,按照原本的打算应付岑威,“你说得对。”
原来岑威是因为商人属于下九流,用来形容天生身份高贵的太子,无异与指着人的鼻子骂最狠的脏话,所以非要否定‘太子是黑心商人’。
岑威眼中闪过懊悔,数次欲言又止却没发出任何声音。
他能感受到太子的态度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巨大的改变,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哪句话或者哪个字说错,导致太子突然变成......平时的模样,仿佛喜怒哀乐皆不过心,只是个精致的傀儡。
这副样子只能骗刚进京的岑威。
如今他已经知道,这代表太子没有余地使坏、不想动心思、懒得理会别人。
小书房毫无预兆的恢复宁静,两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良久之后,岑威眼中的懊悔彻底被无奈取代,识趣的开口,“臣先行告退,趁天色尚明回府中收拾几件行李,以便在东宫留宿保护殿下。”
唐臻点头,随口道,“你先去福宁宫,找程守忠要令牌,孤特允岑戎入宫不必通报。”
经常入宫的人,如李晓朝、燕翎,走宫门如走城门,根本就不会有人特意阻拦。东宫的伴读也被默许,有自由出入宫禁的权利。
既然如此,也不差再多个能给岑威通风报信的岑戎。
毕竟岑威消息灵通,唐臻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些便利。
“谢殿下。”岑威没等到唐臻的回答,悄无声息的起身,朝着门口走去。
感受到刺眼的阳光透过门缝照在脸上,唐臻下意识的抬起手遮挡。
“我不后悔。”他没头没尾的开口,像是完全不在意,半只脚已经踏出房门的人是否能听见他的话,“没有后悔的事,更不会有值得至今依旧难以忘却的事。”
岑威的动作几不可见的凝滞片刻,然后若无其事的走出小书房,不小心忘记被他推开的房门,大步流星的离开。
直到走入狭长的宫巷,他的脚步才逐渐缓慢,神色复杂的回头凝望。
站在这个位置,刚好能将半边已经彻底融成黑色废墟,另外半边却依旧玉砌雕栏的东宫尽收眼底。
岑威无意识的挪动脚步,很快就找到只能看见玉砌雕栏的角度。
谁能想象得到,如此桂殿兰宫,竟然仅剩一处能完美遮挡缺陷的地方。
无论岑威向左还是向右,只要稍有挪动就能看见琉璃瓦边缘的焦痕。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尚未彻底消散的焦木味道再次扩散。
即使站在最完美的角度,岑威也无法再仅凭视觉自欺欺人。
因为岑威的粗心大意,唐臻不得不面对,顺着大开的房门,洒入小书房的日光。他固执的守着软塌,任由阳光烘暖全身也不愿意挪动。
胡柳生和沈风君的冲突,除了见血之外,几乎没有超出唐臻的预期。
如果没有人故意介入,接下来不短的时间里,沈风君都会落于下乘。
唐臻有这样的猜测,并非因为沈风君的靠山不如胡柳生,实乃光脚不怕穿鞋,水鬼无所畏惧。
胡柳生如果不自救,不仅自身会因为施承善的失踪成为最佳替罪羊,正因红莲贼子频频受到各方谩骂的贵州巡抚也难辞其咎。
他先是投奔燕翎,反咬已经亡故的施承善和三省总督。
现在又格外针对沈风君,可以看做借此提醒所有人,红莲贼子虽然是贵州特产,但是他们能顺利在破秋日到达京郊,少不了湖广布政史沈思水睁只眼、闭只眼的纵容。
感受到指尖逐渐灼热的温度,唐臻立刻换只手遮阳。
如今至少在明面上,陈国公、三省总督和沈思水皆派子侄来京都,皆是为依旧被李晓朝软禁在后宫的沈贵妃,端妃和敬妃。
破秋日毫无预兆发生在后宫的动乱,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三位‘诸侯’,在这次京都发生的变故中,需要面对的最大危机。
至少三选一,怎么撕?
沈风君会不会因为胡柳生的恶行,倒向三省总督,劝说沈贵妃和敬妃共同指认端妃?
燕翎如果真的有所改进,应该不会无动于衷。
还有尚未抵达京都的齐黎和施乘德,又会带来什么改变。
唐臻脑海中的念头非但没变得清晰,反而越来越纷乱。
涉及到这件事中的人太多,每个人都有隐瞒的底牌,哪怕是蝴蝶煽动翅膀,都有可能导致情况彻底反转......怎么分析?
他放下手掌,目光幽幽的看向被日光照成金黄色的地面,不得不承认,岑威的话并非过眼云烟,终究还是影响到他的心情。
上一个影响他的心情,令他动怒的人还是施承善。
在日光中昏昏沉沉,彻底陷入浅眠的前一刻,唐臻成功的说服自己暂时原谅岑威的冒犯。
75/155 首页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