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醉月楼的地牢时,繁清的目光微微一动,望向了他。
他不是说说而已,这个念头,谢苏从那个地牢的暗门里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想过。他同明无应说过,查完桃花疫的事情,他要回一趟醉月楼。
先前繁清一直在笑,此刻她忽然不笑了。
“毁掉一个醉月楼有什么用?你只看到我们被关在地牢,你知道是谁将我们卖到这里的吗?在南海上做生意,要问过谁才可以,你不知道吗?醉月楼的背后是谁,你难道猜不出来?”
“是沧浪海吗?”谢苏问道,“我得罪他们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管你信或不信,这件事我都会做到。”
沧浪海雄踞于南海之上,借海路之便养了大批船队,几乎垄断了南海上的所有航路,积累了无尽财富。
想在南海的风浪里做生意,没有沧浪海的允许是不可能的。
贩卖鲛人可获暴利,这样轻巧的无本万利的生意,背后必定有沧浪海的操纵。
繁清木然道:“若是你没有遇到我,若是没有这场桃花疫,你会知道醉月楼的地牢里关着什么,你还会这么说吗?我杀了这么多人,才终于让你看到了我们,才终于等到了你,这还不够好笑吗?”
谢苏微微蹙眉。
这一问,他答不上来。
他去过醉月楼的地牢,见过那些浑身是伤、屡遭玩弄的鲛人,见过他们靠吃老鼠活下来,见过繁清原本该是绚丽鱼尾的地方长出伤痕累累的双腿。
他的怜悯也好,因怜悯而作出的许诺也好,全都是自以为是。
就像片刻之前,他想对繁清说,很多年前,他还在永州的时候,也险些被人当作鲛人一样的卖掉。
但他并没有把这话说出口,因为被人待价而沽,被人羞辱和作践的,不是他。
繁清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根本不用再问。
无数的细枝末节在他心中浮现。
桃花疫最先出现也是死人最多的地方在城南,那里居住的都是富贵人家,而金陵城中的权贵向来以蓄养鲛人为乐。
繁清一定要缠着贺兰月带她同去解池,是因为她或许比他们更想知道那所谓的仙药究竟为何能够解毒。
这个念头出现在谢苏心中的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了另一件事,那就是繁清自己根本没有解药。
如果她有解药,根本不需要如此好奇。
方长吉和他此刻试图打动繁清,全都是泡影一般的东西。
明白了这一点,谢苏也就明白了今夜繁清为何来此。
繁清不知道他们后来在天清观中发现那些天魔种的事情,繁清只知道解池池心的天魔血可以解毒。
他们有了解药,就可以为城中所有的人解毒。
繁清今夜铤而走险来到万水之源,不是来跟他们谈条件的。在亲眼看到她摘下风帽之前,他们也不会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她。
她是来下毒的。
清水行宫的万水之源连通九条大河,不止流经金陵城,繁清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活着离开这里。她血中带毒,就是为了来做这件事。
而繁清先前说得不错,她坐在栏杆之内的边沿上,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跳进万水之源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
就算他们现在动手杀了她,她还是会掉下去。
谢苏心中清明,想要转过脸看一看明无应,余光之中,他的身形已经许久没有移动过,也很久没有说话了。
方长吉仍在劝说繁清,谢苏凝神望向明无应,发现站在祭台边的只是他留下的一个虚影。
这个发现让他心中稍稍安定,繁清修为不高,隔着万水之源的水雾,她应当到现在都还没有察觉明无应已经不在此处了。
可是收回目光的时候,谢苏心里忽然一空。
不知何时,贺兰月从他身后消失了。
他站过的地方,兰草凌乱地倒伏着,夜风徒劳地空空吹过。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太快了,快得几乎只是一个念头从无到有的一瞬间,令人猝不及防。
繁清身旁的黑暗中扑出一个瘦小的身影。
狗六儿翻过白玉栏杆,踏在边沿之上,双手紧握一把匕首,向繁清捅了过去。
他脚踩的地方水汽湿滑,根本无法立足,还未触及繁清,整个人就滑向下方深不见底的众水汇集之地。
在掉下去的一瞬间,他被繁清抓住了。
繁清的神情从刚看到狗六儿时的惊讶变为茫然,似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后目光呆呆地向下看去。
一柄长刀从后至前贯穿了她的胸膛。
刀刃的冷光上挂着她温热的血,在繁清身后,是贺兰月面无表情的脸。
万水之源震耳欲聋的水声一瞬间消失了。
几十道奔腾不息的流水好似被冻结,这座汇聚天地灵气的阵法被人强行镇压,灵气滞涩,水源凝冻,如同冰封。
明无应的身影凌空浮现,望着眼前的一幕,缓缓皱起了眉。
繁清觉得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很重,因为到处都不听使唤,手指沉重得连抬起来都不能。
可她的身体好像又忽然变得很轻,因为贺兰月只是手臂一动,就把她拖了下去,抱在怀中。
那个脏兮兮的小乞丐脱了力,坐在一边看着她。
她为什么要救他呢?
如果她没有伸手去抓他,就不会在那一瞬间全无察觉,被贺兰月的刀刺中。她就可以从容地跳下去,比现在这副样子从容得多。
如果一瞬之前,她能够跳下去,万水之源在被明无应强行停下来之前就已经到处流淌她身上的毒了。
可是那个瞬间,她竟然什么都没有想,伸手抓住了那个要杀自己的小乞丐。
是她嘱咐自己身边的侍女,要找一些不起眼的人来试毒,死了也不会有人察觉,最好是找一些小乞丐。
是她杀了城中那么多的人。
她不在乎杀人,不在乎杀无辜的人,因为这世上原本就没有无辜的人。
可是为什么看到小乞丐要掉下去,自己还是伸手抓住了他呢?
就像很多年前,自己已经听说海边的人会骗他们浮到海面上,再用渔网把他们缠住,可是看到那个挣扎在海底,很快就要死去的人,她还是游了过去,抓住他的双臂,把他带到了水面上。
渔网缠住她的时候,她能怪谁呢?
不甘心啊。
繁清的目光开始涣散,唇边溢出鲜血。
有温热的东西落在她的脸上,她想抬起手摸一摸脸,可是没有力气,于是问道:“你是在哭吗?”
繁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看不清身边的人了。
她只听到贺兰月轻微地吸气,他说:“都别过来。都别过来。”
繁清虚弱地笑了笑,她猜得到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子,也确实不想要别人看到。
不甘心吗?这是一定的。
后悔吗?这个没有。
不是他们说要帮她,她就得感恩戴德地接受。她走的原本就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被渔网缠住的时候,被剥光衣服被人骑在身下的时候,被术法割开鱼尾的时候,她流过许多眼泪,想哀求所有人,什么人都行,救救我吧。
一辈子都等着别人来搭救的人,是永远不会得救的。
而这世上有些耻辱,只有用血才能洗干净。
“别哭啦。”繁清轻声说,“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你,只是利用你帮我做事罢了。为一个不喜欢你的女人流眼泪,不觉得丢脸吗?”
她听见自己说:“你说要……要带我去看草原上的日落,我说,要带你去看……海上的日出,我都看不到了,你自己,自己去看吧……”
她的喉咙里咯吱咯吱地吸着气,片刻后,抬起来的手垂落下去,不动了。
万水之源的另一边,谢苏好像树木生根一样立在原地。
他没有来得及过去,就算过去了,发生的一切也已经发生,不会有任何改变。
他只是听到了贺兰月困兽一般的嘶吼,请求他们不要过去。
直到指缝间一片滑腻,谢苏才发觉他的手攥得太紧,手背上被咬伤的地方再度迸裂,鲜血汩汩而下。
在贺兰月的悲声长啸之中,谢苏转过身,看到从行宫宫殿的方向,赶来了一队侍卫。
四面八方都有侍卫赶来,将整座万水之源的阵法团团围住。
方长吉皱了下眉毛,他身前的知昼望着飞身而来的国师,向后退了半步。
国师的身法快得不可思议,谢苏几乎只是刚看到他飞掠而来,就已经跟国师面对面了。
这位鹤发童颜的老者环顾四周,在看到贺兰月怀中繁清的尸体时,神色波澜不惊。
“这里出了什么事?”国师的神情堪称诚恳,“我在行宫之中,察觉此处阵法被压制,看起来,应当是蓬莱主的手笔吧?”
明无应依然凌空站在万水之源的上方,居高临下道:“国师耳聪目明,难道没听见这里出了什么事吗?”
国师微微一笑:“我年纪老迈,如何还能耳聪目明啊?”
“国师一连数日留居行宫,不在金陵城中,我还以为国师是在躲我呢。”
国师叹道:“这是从何说起啊。城中瘟疫肆虐,陛下命我将长公主送入清水行宫,这才耽搁了些日子。”
明无应嘲讽道:“那么这位长公主也知道,自己腹中怀着的是天魔种吗?”
有那么一瞬间,谢苏几乎以为国师要对明无应出手,可是他的脸色只是微微一变,旋即恢复如常。
“这话我可就听不懂了。”
“听不懂没关系,”明无应淡淡道,“金陵城中桃花疫卷土重来的事情,国师心中有数就好。”
国师目光一动,忽然看到了被方长吉扣在身前的知昼。
虽然他克制得极好,但谢苏还是从国师的脸上看到一闪而过的惊讶。
他心头浮现一丝异样,尚且来不及捕捉,就察觉到有一队侍卫靠近祭台,悄悄潜入他身后。
在转身的一瞬间,谢苏看到祭台之下,一个侍卫从阴影中走出,面目模糊的脸上有一种诡异之感。
祭台上长明灯光芒大放,那侍卫的脸上凭空浮现一只漆黑的鬼面具。
他伸出双手,向山河璧抓去。
电光石火之间,谢苏根本没有其他想法,仿佛不需要考虑便已经作出决定。
承影剑铿然出鞘,携着坚不可摧的气势,剑风决然劈下,比鬼面人的动作还要快,径直斩在山河璧上。
玉璧碎裂的声音灌入耳中,好像有什么更深邃,更不可触碰的地方缓缓碎裂。
长风骤起,席卷天地。
谢苏觉得自山河璧的碎裂之处旋转而出一枚巨大的风眼,霎那间到他脚下,将他卷起,令他沉入一片浑浊汪洋。
飒沓流风,一瞬停歇。
山河璧碎为齑粉,谢苏的身影消失在万水之源旁,与他一同消失的还有国师。
所有的人都被吹得东倒西歪,无法站立,乱七八糟地倒在地上,其中也包括方长吉,还有那个戴着鬼面具的侍卫。
他脸上的面具一瞬间消失了,露出下面一张寻常面孔。
只有两个人还站在这里。
明无应淡淡道:“你就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吗,元徵?”
在他面前不远处,知昼缓缓一笑。
第134章 殊途同归(三)
山河璧碎裂的一瞬间,谢苏无端生出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说陌生是因为他好像在霎那间被吸入一个巨大的风眼之中,狂风席卷天际,眼前的一切都随之化为乌有。
风烈如刀,割去他身体发肤,却无痛感,只好像纯然的剥离。
唯余一盏神魂,旁观天地逆转,乾坤倒悬。
虚与实的界限被一瞬打破,他如沉溺汪洋,目所能及之处,银泊万顷,辉光百道。
说熟悉是因为入水之后,他又浮出,变得无比轻盈,来到了,或者说是回到了一个曾经留驻很久的地方。
他的来处。
借聚魂灯的指引,谢苏已经察觉他那一缕缺失的魂魄就在山河璧中。
那由心而发,快极的一剑也不是鲁莽,不只是为了不让山河璧落入那忽然出现的鬼面人之手,而是谢苏心底有一种直觉,他知道他这么做是对的。
那一缕魂魄散在风中,与他融合,随之而来的是浩瀚的记忆,无论他情愿还是不情愿,都似画卷一般铺陈在眼前。
极度的困倦忽然涌来,阖眼之际,是一片微茫的银光。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谢苏仿佛正在经历此生最奇妙的一场幻梦,而他却知道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有空灵而威严的唱诵声,不是响起在他的耳边,而是在他的脑海里。
空明天,天外天,虚静境,澄怀心。
这十二个字被反复地唱诵,在这世上无处不在。
层层叠叠的流云如宝塔一般,最上面则是无法直视的灿然金光,照彻此世的一切,身着白衣披着金甲的武神隐没在流云背后,手中的兵器被上方无尽的明光耀出金痕。
这是谢苏在聚魂灯引起的高热中见过的景象,他曾以为这是幻梦。
而眼前的所有却是真实。
世上一切言语无法形容这里的威严与壮美,金光照耀之下,白云亦被五色神光笼罩,虹影万千,飞架天际。天河倒流,垂落九天。水雾之后是望不到边际的琼楼玉宇,如蜃景一般恢宏绚丽。每一处都气象万千,熠熠生辉。
此处就是空明天,天外之天。
至高无上,泽被万宇。
而天河之水滔滔而下,亘古久长,无人知其来处,无人知其去处,唯见水幕宽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流水如镜,映出凡世春秋。
三千尘世散落天河之中,如星辰繁密,如流水可掬。
天河之下,有一个白衣金甲的武神站在错落的玉阶之上。
他周身光彩流溢,手中有一把寒如秋水的长剑,身后有一盏柔和温润的明灯。
剑名承影,灯名无尘,取天地无尘,山河有影之意。
看清那白衣武神相貌的一瞬间,谢苏微微睁大了眼睛。
那是他自己。
这念头刚刚在他心中升起,谢苏就发觉自己的神魂仿佛一分为二,一半高悬碧空,俯视着空明天,另一半缥缈下落,杳然无踪,只那白衣武神的眉心有一道若隐若现的白光。
117/127 首页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