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昭不在意地笑笑:“无事,那就看谁熬得过谁呗。”
捕头警惕地望了他一眼:“别干傻事啊,为了这些山野乡民,不值得。”
时昭哭笑不得:“差爷,你想多了。”
不过时昭不得不承认自己低估了堂三叔一家心狠的程度,捕快们走后,堂三叔家见官府和稀泥,遂有恃无恐,还真把时昭让工匠新砌的墙给推了。
真的是要钱不要命、不认亲的狠毒人。
想到青州府的仇家,时昭觉得自己不能把精力先放在和堂三叔一家较量上。
堂三叔家再混账,也不过是推下他家的墙,如果自己真想动手,一个人打他们一家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只是他不想落下个仗势欺人的名声罢了。
但青州府的仇家不同,他们太强大了,并且到现在为止,时昭都还不知仇人具体是谁。
他打算把密室建好,家里的事情整完,腾出手了再对付堂三叔一家。
时昭只能继续让负责挖酒窖的匠人晚上干活,白天休息。但这样,速度肯定是要受影响的。
在匠人们忙碌的时候,时昭也没闲着,他让冯二他们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自己关在里面忙着做各种机关陷阱,以及机关陷阱需要的各种武器。
做好后,暂且放置,待匠人们离去之后,再行安装。
在建设时就需要安装的部分,时昭除了保证别人看不出自己安装之物为何物,就是要确保那个地方匠人们不会再返工。
做完机关陷阱,时昭给自家重做了院墙大门。院门厚重大气,远非一般乡村院落的大门科比,甚至远甚于一般的县城富户。
匠人们见了,啧啧称叹,都道时昭的手艺远胜他们。开玩笑道,要是时昭跟他们在一个地方也要频次谋生的话,他们的木工饭碗都保不住了。
除了围墙一直没能垒起来,别的事情进展都很顺利。宅子、山林、田地时昭都收了回来;房屋修葺,密室建造也即将完工;租户们种地也没有受到破坏。
而且这次整修宅子,大半木料都是出自自家山林,省了一大笔木料钱不说,取了木料之后的枝叶、边角料晒干后正好可以用来当柴火,能烧好些年,又省了一笔买柴火的钱。
时昭对于现状还是很满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达成。么么哒
第39章 依靠
经过差不多两个月的修葺, 房屋整修终于完工了。
修缮一新的房舍再没有了刚回来时那种无人居住暮气沉沉的感觉,整个宅子焕然一新,给人一种明媚的感觉, 眼瞧着就有了生机。
时昭对自己这次请的匠人的工作成果是非常满意的。完工后的散伙宴好酒好肉的招待了匠人,结清工钱,客客气气地将人送走。
走时宾主双方互相寒暄。
“以后有活会再请诸位。”
“下次再帮东家干活,价钱上肯定优惠。”
所有的事情处理完毕,最后一件事就是给父亲立衣冠冢。时昭决定把父亲的衣冠葬在时家祖坟坟地,但还要请风水先生,看了日子, 选具体的位置。
最后风水先生给时父选了一块时家祖坟坟地最敞亮的一块地方。日子定在九月初九, 重阳节的那天。
墓地落成的日子定下来后, 时昭拿着回水城时买的礼物去拜访了族人宗亲。
时父的衣冠冢按时立了起来。
葬礼那天, 除了跟他争夺家产, 如今没有往来的三家血缘最近的本家, 请到的其他人都来了。
丧礼上,族人宗亲聚在一起,谈论起时昭, 不管心里怎么想,口头上都还是佩服的。
不管时昭是因为什么才回到水城这个小地方,他回来这段时间做的事, 大家都看在眼里。
不说别的,单就他孤儿寡母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拿回了自家的产业, 一般的人还真难做得到。
虽然人都喜欢占便宜,但对于这种轮不到自己占的便宜, 被真正的主人收了回去, 人们心中还是敬佩的。
大家对时昭的看法改观了不少。
这些事一忙两个月的时间就出去了。他们从青州出发时, 还是盛夏,如今已是暮秋。
冯二兄弟和何大虽与时昭无主仆关系了,到达水城后一直在时家帮忙,一直到时昭把时鸿的衣冠冢立起来。
时昭见父亲的衣冠冢已经立了起来,就打算谢过冯二他们,让他们回家。
冯二他们离家已经四个月,他虽不知云湖山庄的人会把冯二他们的家人接到哪里去,想来也是在青州附近,离水城不会近。
他们来时在路上走了两个多月才来到水城;如今回去就算没有行李负荷,脚程快一点,也得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等阖家团圆的时候,也到年底了的。
在父亲衣冠冢立起来的第二日晚上,时昭去冯二他们暂住的厢房里,答谢了他们这两个月来的帮衬,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离家几个月,冯二他们自然也是思念家中亲人,听时昭要放他们回家心下自然是高兴得但想起那半截没能垒起来的围墙,又很不放心。
“少爷,如果我们走了,你更加势单力薄。我怕,我怕那些人会得寸进尺。”冯二很不放心。
当初在时家时,冯二是时昭的专职车夫。除了时昭房里贴身伺候的小厮侯春外,冯二是跟时昭相处最多的仆从了。
这份情谊,自然比旁的仆从来得深厚。
时昭笑笑:“你们忘了你家少爷是会功夫的,哎,已经是前少爷了。”
时昭说顺口了,说完自嘲地笑笑。
“一般的武林人士都不是我的对手,我只是不想把事情搞得那么糟糕而已。放心吧,他们欺负不了我。”时昭笑玩后又严肃地地道,怕冯二他们担心。
冯二一想也对,少爷是没下死手,要真论打架,那一家子也不够少爷打的。这么一想,他们又放心了一点。
冯二兄弟和何大走的时候,时昭除了补齐他们的车马费外,每人另给了五十两银子,并嘱咐他们:“来时路上遇袭,想来是有人欲加害于我。你们与我同行,那人若要灭口,想必不会放过你们。你们此去小心,回程换条道走。”
“当然,为了你们和家人的安全,云湖山庄的庄主已经派人把你们的妻儿从青州府接了出来。回去之后,你们前往我们上次在晋州时落脚的那处云湖山庄的别庄,找云湖山庄的人拿家人的地址。”
“切记,与家人团聚之后,隐姓埋名生活。这些银子拿着当安家费,以后做点小买卖,或者置办个铺子,想来也够谋生所需。以后这种长途跋涉的活就不要接了,一家人安稳团聚最重要。”
三人感激涕零,他们真没想到时昭会为他们考虑得如此周到。不但给了一大笔足以谋生的安家费,还托江湖侠客把他们的家眷接出了青州府。
倘若时昭不提,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和家人会有危险;更想不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时昭已经为他们全部考虑到了。
面对冯二三人连连致谢,时昭很是愧疚:“若不是因送我和母亲还家,你们又何至于沾上这些麻烦以致背井离乡。如今还来谢我,倒是让我愧疚。”
冯二连说:“是那贼人心狠手辣,害了老爷还不够,还要害少爷你。少爷,你在这里也要注意安全,就怕那贼人不死心,追到这里来。”
时昭笑道:“你忘了整修宅子的时候,让匠人做下的酒窖吗?我也一直没闲着,都在做机关呢。放心吧,这宅子里我都会设置机关,大部分已经完工,剩下的就是安置,也花不到几天。就算那贼人真派人来,也不会轻易得手。”
冯二想起此前时昭忙进忙出的事,不禁挠头傻笑,这才算是彻底放了心。
言罢时昭与艾叶给三人送行,直到将三人送出荷塘村的山口才挥手作别。
望着远去的两辆马车,时昭忽然觉得好像生活这才真正的改变了。
冯二他们走了,好像把所有的热闹都带走了,整个天地都仿佛静了好多,静得好像只剩下他和身边的小孩。
而匠人们走的那天,他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匠人的数量是冯二他们的很多倍。
时昭对这样的安静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谈不上好恶,却总有种说不出的别扭,感觉到自己身边好像空空,少了点什么。
这种感觉还真奇怪。
正思绪缥缈的时昭忽然感到衣摆往下一垂。低头一看,却是身旁的小孩揪住了他的衣服下摆。这一下用力,让时昭顿时又感觉身边好像没有那么空了。
“有什么事吗?”时昭看着艾叶揪着自己衣摆的手问。那双小手揪着自己的衣摆,好像自己是他全部的依靠一般。
望着身旁长身玉立的少爷,艾叶忍不住抬头傻笑:“我抓住少爷衣服,就可以和少爷走得一样快了。”
艾叶比时昭矮了一个头,加上时昭武功在身,走路本来就比常人快了不少,这步伐速度悬殊就更大了。
时昭正常走路,他根本跟不上。
时昭听得心里一软,好像心中被什么东西给充满了。他伸手握住那只揪着自己衣角的小小手包在掌心里:“走不快也没关系。少爷等你,一起慢慢走。”
艾叶又高兴地笑了:“我就知道少爷最好了。”
见时昭真的放慢了脚步等他,艾叶说着抬脚踢着脚下的石子玩,还不时望着时昭傻笑。
“怎么还傻笑呢?”时昭笑话他。
艾叶还是一脸傻笑:“因为我很高兴。”
“高兴什么?”
“少爷,我现在都还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艾叶抬头道。
“什么感觉不真实?”时昭问。
“没想到离少爷这么近,还能天天在一起。”艾叶鼓起勇气把话说完,小心地观察着时昭的反应。
这两个月来他每天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把二十多口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匠人们也都夸他厨艺好,还吃到很多云州没有的菜式。
艾叶觉得很有成就感,他也可以帮少爷做事了呢。
时昭没留意到艾叶这细小的表情,戳了戳艾叶鼓鼓的小脸蛋:“你这小脑袋里每天都想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是每天生活在一起啊。”
艾叶又是一阵嘿嘿傻笑。
回到时宅,艾叶从自己的衣物箱里翻出一个小布包。他抽出包里的两张纸看了看,又小心地放了回去,拿着小包去找时昭。
在工作房里,艾叶从自己的小布包里小心地取出两张印着衙门公章的黄纸,把其中的一张交给时昭,另一张撕掉了。
正在调整机关的时昭不解地看着他:“你把卖身契给我干嘛?哎,你怎么把时家给你的放行证明给斯了?”
看到艾叶撕了放行证明,时昭忍不住叫了起来。
“之前已经说好了这契约还给你们。你愿意留在时家,就留下来,但你现在是自由的。以后要是想走,随时可以走。”
自己当初答应的事,还是不能反悔。虽然时昭是很想艾叶留下来,但他也是很真心要给艾叶自由身。
艾叶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不想走,我也不想要那个自由。少爷把卖身契还给我,我心里总是不踏实。如果少爷真的留下我,就把契约收回去。不然我总觉得随时会被少爷赶出去。”
说完特别真诚地望着时昭:“反正现在放行证明我已经撕了,光有卖身契也不顶用。”
时昭啼笑皆非,弹了他一个脑崩:“什么奇怪逻辑。不过,我收下契约你能少点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那我就收下。”
说着时昭把艾叶的卖身契收了起来,还拉着他一起回房,把契约收进家里装最值钱的财物的一个箱子里。
“这箱子有机关的,就算遭了贼,也绝对没人能偷走。”时昭调侃道。
艾叶到不在乎时昭的调侃,他摸了摸箱子,满足地笑了。
之前因为宅子整修,冯二他们又在这里,艾叶一直都是住在时昭的房中,跟以前一样,在屏风外撑了个榻睡;时昭一有风吹草动,他立马就起身伺候。
现在宅子整修好了,房间也有多的,时昭单独给艾叶安排了一间明亮整洁的房间。
艾叶却并没有多高兴,闷闷不乐地道:“我搬走了,要是少爷有事怎么办?”
时昭道:“现在咱们家就三人,就不要分得那么清楚了。你老住在我房里,那多委屈。”
艾叶鼓着腮帮子道:“不委屈。”
“听话,别闹。”时昭道,“你也长大了,该有点自己的空间。自己有个房间,也方便得多。”
这是定了音,艾叶也不敢再闹,心不甘情不愿地把自己的物品搬到新的房间去。同时也因时昭的话小脸有点泛红。
接下来,时昭又花了两天时间,把宅子里的机关设置完成,又把匠人挖出来的所谓酒窖和通道改装成密室和密道,其中也设置好机关。
完成之后,他试验了下,机关的效果非常好,他很满意。
然后他请来母亲,叫上艾叶,带着他们把屋子里的机关熟悉了一遍,还带着他们把家里的密室密道都走了一遍,并演示了一遍假如遇到刺客行刺,如何从各自房中躲进密室并隐藏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时昭跟两人强调,不是情况万分危急,最好不要轻易出密道,就躲藏在密室中应该更安全。密室中他已经备下了粮食和水,备下的食物以后也会定期更换,保证任何时候进来,都能饮用。
如果迫不得已要出密道,也要确定好周围的安全再出去。出去之后的道路他也勘测好了,只要沿着路走出去,加上大山的阻挡,应该不会那么容易被人发现。
时母没想到儿子这段时间做了这么多事,也才明白儿子当初要在嘉裕县请工匠的缘由。
并且从这机关的设置上看出自己这儿子很有家族天赋,一定能将丈夫的手艺传承下来,还可能发扬光大。时母为此很是欣慰。
作者有话要说:
冯二他们走了,又是一场告别。
这下家里真的就只有三人相依为命了。
第40章 节流
搞定宅子里的机关陷阱, 时昭打算带着家人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种点蔬菜。要在乡村长期生活了,种点一家人吃的蔬菜是很必要的。
现在没有收入来源,坐吃山空是不行的。能省还得省, 总不能还像在青州时那样,样样靠买。
26/100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