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去拜拜吧。”时昭道,“虽然当日菩萨没能保佑到父亲,但如今父亲早已洗雪了冤屈,时家又能堂堂正正地立在这青州府的地界。母亲的诚心,想来菩萨也是听得见的。”
艾叶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自然是要去拜拜的。”
进了寺庙,时昭拿出之前买的一份桂花糕,供奉在大殿的案台上。与艾叶跪在台前的蒲团上,拜了三拜。
这会艾叶才知道,时昭多买的一份桂花糕是要作何用处。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在0点前赶出来。开心(*^▽^*)
第129章 我好像看到陆宝元了
离开静安寺的时候, 艾叶又回头看了一眼天空下静默的寺庙。
要说他和夫君的缘分,他主动留下只是一个契机,六年前那个和夫君为公公祈福出游的日子, 才是后来一切缘分的开始。
六年的时光一晃而过,他没想到时隔多年还会有机会重走一遍当年走过的路,还是夫君特意带他走的。内心的那份感慨和幸福,实在难以言表。
他识字不多,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此刻的感受。能想到的,唯有珍惜身旁之人, 就这样携手, 一直走下去。
夫君还握着自己的手, 他的手掌是那么的宽厚温和, 握着那只手, 他感觉就有了所有的依靠。艾叶觉得这个冬日一点也不冷了, 心里也被塞得满满的。
“夫君。”艾叶的头朝时昭偏了偏,在时昭的衣摆上蹭了蹭,“我们现在去哪?”
“回家吧。”时昭停下来, 给自交小夫郎整了整披风的领子,含笑地看着他,“走累了没?”
“不累。”艾叶重新把自己的手塞回时昭的手掌中, 笑着重复了一遍,“回家。”
回府的时候经过南门, 还未行至城门,时昭就感觉到气氛的不同寻常。他牵着艾叶的手不由紧了紧, 带着疑惑和警惕又往前走了一小段距离。
他发现, 往城南的方向, 越往前走,停滞在街道上的百姓就越多。从停滞的百姓交谈中,时昭得知是今日有大军入城,城南一带的街道和贯通南北的主要街道暂时禁止通行了,所以街上才滞留了很多要跨街的百姓。
“大军入城?”时昭感到奇怪,最近没听说边境有战事啊。
器械局是青州附近边境大军的兵器供给衙门,朝廷打不打仗,会不会在这一带打仗,没有人比他这个青州器械局百工总长更了解的了。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打仗,肯定要先下发武器装备的嘛。而器械局除了前段时间接到一个换装令外,并未接到大批量增加兵器的命令。
“大人,大人你在这。还好,终于接到了您和主君了!”
一道男声打断了时昭的思绪,时昭抬头一看,喊他的人正是穆枫,正从一辆马车上跳下来,驾车的人是穆雷。
穆枫跳下马车向时昭和艾叶迎来:“大人、主君,快请上车。这天寒地冻的,冻坏了吧。”
“还好,一路走着也不算很冷。”时昭拉着艾叶往马车的方向走,边走边问,“你们怎么在这里?”
“大人和主君单独外出快两个时辰还没回,老夫人很担心,让人出来接应一下。家中也无事,我就和穆雷来了。”穆枫答道。
穆雷见了时昭和艾叶,见礼道:“大人、主君。”
时昭颔首示意,他扶着艾叶上了车,坐定后问:“不是说有大军入城,入城的那条街封了么,你们怎么过来的?”
穆枫笑了笑:“大军还没来,李将军见是器械局的车,就让兵士放我们过来了。街道两旁的百姓太多了,我们挤了好久才挤出来。”
“李将军?”时昭问,“哪个李将军?”
“是青州府知府的二公子,李颉。”穆枫答道。
“李二公子回来了?”时昭很惊讶,“他怎么突然回城了?不对啊,他的军队驻扎在青州西北方向的北原城,怎么会从城南入城青州?如今边境不宁,边境大军怎么会从边境撤回城中,且兵士未到,他一个将军先进了城?”
穆枫抓了抓脑袋:“这个我也不懂。刚才他放我们过来的时候,我顺口问了一嘴,听李将军说是回来接兵的。”
穆枫以前毕竟是个江湖侠客,官场和军队调动的事,他还真不懂。李颉怎么说,他听着就是,不像他家大人,能从中发现一串问题,提出一堆问题。
“接兵?”时昭逐渐蹙起眉头,略一思索,便撩开窗帘往外看。透过人群,这会正看到大军入城的景象。
大军从城南入城,自是不可能是北边边境的大军内撤。如此看来,只会是内地有兵力调往边境,今日便是过城休整。
难不成朝廷最近对鲜、狄两国将有动作?时昭思索间,恍然一瞥,好似看到一张熟悉的脸。
他惊了一下,赶紧放下窗帘,转身撩开门帘朝外望去,但入城的兵士已经走过好几行,刚才看见的那个熟悉的身影已经没了踪影。
“大人,怎么了?”
“夫君,你看什么呢?”
穆枫和艾叶几乎同时发问。
时昭撩门帘的手渐渐放下:“没什么,就感觉好像看到一个认识的人。”
穆枫复撩开门帘,左右张望道:“谁呀?大人可要属下去把人叫来?”
时昭失笑道:“是在行进的大军中。你怎么叫?”
“啊?这样啊!”穆枫憨憨地又挠了挠头。
倒是艾叶奇怪地道:“夫君也认识军中之人?”
时昭道:“我好像看到陆宝元了。”
“陆宝元?”艾叶琢磨了一下才惊叫起来,“陆宝根的哥哥?他不是参军去了西南吗,怎么会来青州?”
时昭双手相抄:“我也不清楚,但我想一切很快就会明了。”
时昭嘴上虽说自己不清楚,但心里比谁都明白。如果他没看错,刚才军中那人真的事陆宝元的话,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和时间里,有很多事情正在悄然改变,或者已经改变。
原本敌对的人,或许已经在担忧的人不知道的时候悄然和解。
只是这样的事在一切还没明了之前,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所以,自家小夫郎问起时,他才说不清楚。
陆宝元当初参军的时候,是在文征的势力范围。某种意义上说,陆宝元当的是文征的兵,而不是朝廷的兵。
文征的军队踞守西南,是不该出现在北方大漠之中的青州城的。
但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陆宝元所在的这支原本是属于文征的军队竟然离开老家西南,不远万里一路北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但现在很有深意的是,文征用来对抗新帝皇甫渊的军队为何会离开西南驻地北上?这里面的事儿可就值得多想了。
时昭并未听说这一年来国家有内战发生,那只能说明一点,皇甫渊和文征在某种意义上达成了共识,开始和解。
对于百姓来说,这的确是一件好事。起码大月王朝,特别是西南的百姓不用再遭受内战战火伤害。而朝廷也就有了足够的力量来对付鲜、狄两国。
只是这文征是如何与皇甫渊达成和解的呢?倒是让人好奇。文征把自己的军队交了出来,就不怕皇甫渊反悔,再杀他个措手不及?
时昭看到街道对面高墙上站着指挥大军入城的李颉,很快就觉得自己多虑了。
文征是交出了自己的军队不假,但接手这支军队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李颉,文征的弟婿。如此一来,皇甫渊和文征两人算是互为牵制,真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真不愧是权谋场上的高手!”时昭心中叹道。也只有这两人势均力敌,才能把局势做成这样的局面;也只有如此,才能免去百姓的一场浩劫。
大军进城很是要费些时间,穆枫问:“大人,我们要不要绕道而行?”
时昭道:“城南城中都没有大的军营,能容下如此规模大军的军营,都在城北,此次入城大军一定会穿城而过的。从城南到城北,这主街都戒严了,还能从哪里绕,且等着吧。不着急这一时半会。”
“是!”穆枫应道。
大约在路上堵了个把时辰,几万大军终于进城完毕,城中从南至北的主干道复通。
“驾!”看着前面路口的军士解了禁令,百姓开始流动,穆雷驾着马车跟在人流中穿过路口。
时昭伸手拢了拢艾叶的披风,又把毯子拉上来一点。
等待的时间太久了,艾叶都睡着了。
回到器械局,下车时艾叶才迷迷糊糊的醒来。时昭看他迷糊的样子,生怕他跌了跟头,干脆一把打横抱起,吓得艾叶差点尖叫出声。
“夫君,我自己走啦。”艾叶在时昭怀里摇晃,红着脸道,“别人都看到啦。”
时昭看了一眼身旁的穆枫和穆雷:“又没旁人。”
穆枫和穆雷很识趣地赶忙离开,边走边哈哈笑道:“我们什么也没看见。”
艾叶羞红了脸,把头埋进时昭怀里嗔怪道:“还说没有。”
时昭笑了笑:“没事,现在只有咱俩了。今天走了大半日,又在马车上等了许久,夫君抱你回去休息一下。”
“可是……”
“没有可是,娘那边,我自会去说。”时昭道,“念儿也有奶妈照顾,你好生休息。”
“那好。”艾叶这才羞答答地答应下来。
时昭安顿好艾叶才出卧房大门,就有人送来留在水城老家照看的穆云寄来的家书。时昭拿着家主去了书房。
家书中除了穆云自己写的书信,汇报水城家中的情况外,还夹杂了一封陆宝根的书信。穆云说,是陆宝根委托他送来的。
时昭原本很奇怪陆宝根有什么事不直接跟穆枫言明,直接让穆云转述便是,为何还要单独写信。忽地想起今儿下午在入城的大军中看到那张好似陆宝元的脸,觉得这两者似乎有关。
拆了陆宝根给他的信,果然与陆宝元有关。陆宝根在信中写道,哥哥几日前曾写信回家中,说是大军好似要离开西南北上,不知是不是要跟朝廷打仗。
在信中,哥哥叮嘱他,要照顾好爹娘,倘若他要是回不去了,嫂子和两个孩子也要一并委托他照顾。
陆宝根说,哥哥说他们要北上,但也不知道具体的地方是哪里。陆宝根想拜托时昭,如果方便又离时昭所在的青州不远的话,可否帮他看一眼哥哥,并给哥哥带一句话。
一家人都在家中盼他平安回来。家中有他照顾,让哥哥放心。
时昭看了陆宝根的信,一时沉默。
陆宝根和他家人的担忧,他完全能感同身受。
有诗云: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战争就是如此的残酷。虽然陆宝元所在的大军现在看来不会跟朝廷打仗,但大月跟鲜、狄两国的战争应该是避免不了了。
虽然不爆发内战,可以避免内地百姓生灵涂炭,但不管是哪种战争,参战的兵士都免不了牺牲,这就是普通人的身不由己。
他把陆宝写给他的信重新叠好放回信封里,放进书房的书信盒里。
今日天色已晚,等明日他遣人去大军的落脚地,打听下一下陆宝元,找到人了,再去探望。
第130章 探望陆宝元
不过两日, 就有人给时昭送来了陆宝元的消息。
从南边北上来的大军中,的确是有一个叫陆宝元的兵士。时昭向人问清了陆宝元在军营的具体位置,又问了大军的停留情况。
大军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 也就不用那么着急,他决定后日休沐的时候再去探望陆宝元。
去探望陆宝元,肯定是要知会主将李颉的。时昭给李颉写了封信,说明自己的去意和缘由,交由穆枫亲自送去。
两日后,时昭去到大军军营,李颉已经在自己的大帐外等候了。时昭上前抱拳道:“天寒地冻的, 有劳李将军在此等候。”
李颉微微一笑:“时大人里面说话。”
两人私下交情虽然很好, 但在公众场合, 都是很好的保持着距离。李颉与时昭寒暄之后, 对身边的伺候的小兵耳语几句, 小兵听令而去。
时昭听从李颉的意思进了营帐, 穆枫也跟随而入。
“时兄随意坐,你要找的人在东大营。我已经让人去叫了,稍等片刻便是。”进了营帐, 李颉说话就随意了许多。
时昭在大帐一侧的椅子上坐下:“好的,多谢李兄,有劳了。”
李颉也在时昭身旁的椅子上坐下:“你我兄弟, 说这样的话就见外了。”
随后李颉见到时昭身旁依然站着的穆枫,对他道:“穆枫, 你也坐。”
穆枫往大帐门外张望一下道:“李将军,我还没见过大军营地呢, 可以出去走走吗?”
李颉想了想:“去吧, 但不要随便打听。如果听到什么, 也不要对他人言起。”
“是,谢谢李将军。”穆枫说完对时昭道,“大人,我出去走走?”
时昭笑道:“去吧。”
穆枫把手里捧着的盒子放在时昭身后的架子上:“大人,东子放在这里,我先去了。”
时昭颔首。
穆枫走后,时昭对李颉道:“穆枫是武州人,与灵州云州乾州那边地界相交。”
这次西南大军,多是西南灵州云州乾州籍的将士。大军之中,或许也有穆枫以前的友人。
上次穆枫来军中为时昭给李颉送信,也许遇上没来得及多聊,如今有点空闲时间,他想去探望一下,也属正常,时昭理解他的想法。
李颉颔首,也表示理解。
等候的间歇闲来无事,时昭寻了个话题说:“想来上次说换装的那批兵器,不是边境驻军需要换装。”
李颉点点头:“南来的军士需要换装,也是换装嘛。他们以前山地丛林战的一些兵器,不适合在草原这种开阔的地界使用,换装是必须的。”
时昭叹了口气:“如此看来,我朝与鲜、狄两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了。”
92/100 首页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