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近代现代)——铁马倦倦

时间:2023-10-17 10:25:35  作者:铁马倦倦
  因为编剧导演脑海中的场景很可能与美术、制片等部门不一样,这样的文字是在节省沟通成本。
  另一大块的意见,则是关于如何把戏写的好看。
  比如乔翼桥在开篇介绍主角团的时候,是用台词交待四位囚犯都犯了什么罪、刑期是多少等等……
  但沈肆老师建议,第一场戏就用他们四个想越狱或者达成一个什么小目标来带出这些信息,还能保持趣味性,也更能体现他们每个人的性格。
  最后一方面的建议,是关于这个项目。
  沈肆老师看完其实和乔翼桥自己的感觉一样,整体是不顺的。
  但沈肆老师知道乔翼桥的不顺是来自于哪——他对监狱的不了解。
  比如在介绍监狱日常生活的片段,乔翼桥写了这些犯人对每天早上跑步有多少怨言等等。
  但具体是什么怨言?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怨言?他们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乔翼桥并没有写出来。
  在听完沈肆老师的意见之后,乔翼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所知道的监狱的一切信息,都是来自于查资料和纪录片。
  而沈肆老师在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你不去看看,怎么知道监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这也点醒了乔翼桥。
  是啊,他应该去监狱看看的!
  于是说干就干,他第二天就对司法部提出了想去监狱采风的想法,司法部当然全力支持,当天就下了函,并请天平影视中心的干事小金全程陪同乔翼桥去真的阿坝监狱采风。
  因为萨布里不方便进入监狱,所以只能乔翼桥自己去。
  他和小金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位于川渝的阿坝监狱。
  当地的干警热情的接待了他。
  并且带着二人一起进入监狱查看。
  乔翼桥这才第一次认识到监狱。
  原来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型的小区。
  每个监狱都分成了不同的监区,每个监区通常有200人左右,就像是一个个小的单元。
  而在,每个监区还会分成4-5个中队,下面又有小队,总之就是将整化零。
  每个监舍,类似宿舍,大概有8-12个人。
  十二个人又会分成3-4个“互监组”,即互相监督,在每个互监组里,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要彼此知晓行程、结伴上厕所等等,如果有一个人出现违纪,全体受罚。
  乔翼桥不得不感叹基层干警的智慧。
  看来不管过了多少年,华国人还是最精通“人治”的。
  将外部矛盾转移成了内部矛盾,这样以来囚犯们只会互相约束、互相举报,就很少会和干警们发生冲突了。
  还有很多细节,乔翼桥都一一记录了下来:比如每天点名要蹲好,点到谁谁起立;比如现在他们买东西只要刷指纹就可以了,杜绝了一切现金和卡;比如每个犯人都要完成工厂工作的KPI,积累工分,否则会影响减刑,等等……
  也是在这短短一天的旅程中,乔翼桥受益匪浅。
  他才觉得自己原本设置的角色和他们的行为都不太合理。
  幸亏没拿给司法部看,不然就要贻笑大方了。
  所以回程的车上,他又重新构思了角色。
  主角还是四个囚犯,他们应该都在一个监仓,这样方便做戏。
  而这四个人必须得是重刑犯,这样才能从他们的视角横跨1994-2008年。
  他们犯的罪很有可能是杀人、巨大金额的抢劫、□□组织犯罪等等……
  在想这些角色的时候,乔翼桥也生出了一个想法。
  他似乎知道,应该选谁来做演员了。
  他的帮里,正有一群之前想要抢劫巨大金额,且险些形成X组织犯罪的家伙……
  而且这帮人也都快30了,看上去年龄也相符,而且看着都不像什么好人。
  他又仔细思索了一下,确定了,这些角色只能由姜卫国这帮人完成。
  毕竟他的帮里其他人单是年龄这一条就不符合,如果要特效化妆……
  那不又是一笔开支吗?
  横竖他们几个现在也没事闲着。
  只不过,他们现在虽然很像坏人,但并不是很像囚犯。
  直到乔翼桥回了家,才发现这帮人的确都不像囚犯。
  他们又吵起来了。
  “我都说了,我要住在宿舍最外面!”
  “凭啥你在最外面啊,谁不知道最外面最方便?”
  “你要不服咱俩就打两下,看看谁厉害不就得了!”
  “打两下?你敢不敢跟我动刀子?”
  “谁他妈跟你动刀子啊,你以前学兽医的。”
  “那你还是学生物的呢,也没少解剖。”
  “红毛小孩,你他妈看什么戏呢?”
  “我就看,你有本事打我啊,”
  “……”
  乔翼桥头都要大了。
  姜卫国他们吵架就算了,狄乐还出来看戏,这就更乱了。
  乔翼桥很累。
  他想说点什么,又作罢了,又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他决定用工作麻痹自己。
  但写着又犯难,今天的采风虽然收获很大,但还是有很多细节拿不准。
  写着写着,楼下又开始叮了咣啷一阵乱响。
  又打起来了。
  乔翼桥穿上睡衣,打算去下面稍微管管。
  虽然管不好,但都打起来了,还是得礼貌性管一管。
  一边下楼,他心里一边忽然又有了一个想法
  ——“如果是狱警,会怎么管这帮人?”
  乔翼桥:!
  有了!
  福至心灵,他立即杀了个回马枪,回到了楼上。
  思来想去,给靳主任发去了消息。
  “靳主任,今天的采风受益颇多,但还有很多细节想要继续感受。我想和几位主演一起去监狱住一段时间体验生活,您看行吗?”
  靳主任很快回了消息。
  “行啊,你们看看想去哪个地区监狱,是现代的还是比较老派的,喜欢几个人的监仓,睡硬板床还是床垫,希望能看到风景吗,喜欢园景还是山景……?”!
 
 
第37章 
  一般来讲,进监狱的正常流程如下:
  1.被逮捕,问询,如果确定为嫌疑人则将案卷转交检察院,之后案件移送法院,犯罪嫌疑人会从公安局的拘留室转移到看守所。
  2.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等待判决,判决下来之后再移送监狱。
  但,因为乔翼桥他们是走后门进监狱的。
  所以他们没有经历看守所的流程,而是直接要去那神秘的监狱了。
  阿坝州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地势高亢,四周皆是崇山峻岭,著名的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等等景区都在阿坝州之内,还有可爱的大熊猫的栖居地。
  不过。
  这些美丽的景色和乔翼桥他们完全没有关系。
  他们的旅游目的地只有一个——阿坝监狱。
  经过司法部联系,阿坝监狱表示一定积极配合,于是派了几名干警来到火车站接乔翼桥他们一行人。
  还有……一辆带着铁丝网的大巴车。
  在上大巴车之前,一位中年干警将他们拦了下来。
  “各位好,我接到司法部通知,特意带你们亦正娱乐的十三位工作人员到阿坝监狱完成为期两个月的采风工作。因为你们与司法部都要求,说想要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监狱生活的要求,所以等一会儿你们到了大巴车上之后,一切体验就会开始,请各位做好心理准备哈。”
  “在上车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咱们阿坝监狱的情况。”
  “现在阿坝监狱一共有在押犯两千多人,一线干警二百人左右,分为五个监区,但一会儿咱们要去的是第六监区,这是专门为你们收拾出来的,毕竟不能让你们真的跟犯人们一起同吃同住,但在别的方面,你们和他们的生活会是一模一样的,希望能给各位有良好的体验。”
  “按理说刚入监狱会被分到入监教育队,进行一到两个月的入监教育,但咱们没那么多时间,所以入监教育的时间被压缩至两周,但咱们要完成的工作是一样的,所以请不要忽视这段时间。”
  “至于其他的具体事项,遇到的时候我会再给你们解释,我就是接下来大家两个月生活的负责人,我叫胡建军,是咱们所宣传部的科长,但以前也是一位一线干警,做了三十多年了,你们来这采风,最重要的是安全,请你们都认真听我和其他干警的话,谢谢各位配合了啊。”
  乔翼桥点头:“一定。多谢胡队长。”
  “好了,闲言少叙,”胡队长拿出一个大塑料盒子,“请各位把手机、钥匙等一切个人物品交给我们的干警,我们会替大家保存好,这一步应该在看守所就做了,但你们不去看守所,所以只能这样了。”
  “好吧。”
  乔翼桥带头,然后姜大哥等十几个人也都交出了个人物品。
  出了蒋思盟。
  “我……可以不把小手绢交出去吗?”蒋思盟仅仅攥着自己已经盘破了的小手绢,“我真的很需要他。”
  然后干警冷冰冰的:“请你配合。”
  蒋思盟这小子是学计算机的,很有天赋,也是这一群人里长得最不像罪犯的那个。
  但是他有个小怪癖,一直喜欢揉一个小手绢。
  那个手绢是他从小就一直在搓的,像是一个安抚巾。
  长大了也有点离不开。
  “不行,”胡队长走了过来,“在监狱里只有极少数的个人物品可以允许被带入,你的小手绢就算通过了我们的报备,为了防止细菌和病毒侵染狱内,也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蒋思盟一想到自己的小手绢要受到非人的对待,心都凉了。
  他只能恋恋不舍地把小手绢放到了塑料箱子里:“你们一定要好好对待他。”
  “放心吧,你们的物品我们都会好好保存的,”胡队长说道,“现在,请你们记住,你们已经是犯人了,以后的一切都是统一管理、统一规范,不要做些出格的事,好了,请你们上大巴吧。”
  乔翼桥他们就带着忐忑的心情,各自上了大巴。
  然后。
  咔哒。
  每个人都带上了银手镯。
  这其实不是乔翼桥第一次带戒具,因为之前在警校学习的时候实践过。
  但身后这帮人则是彻头彻尾的第一次,此刻都不免觉得很……
  兴奋。
  姜卫国晃晃胳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哎呦,这还挺沉的……”
  “啪——”
  话音未落,一警棍已经敲到了他的椅背上。
  胡队长一脸严肃:“禁止说话!刚进所就想被关禁闭了?”
  这一棍立即让一群兴奋的“罪犯”回到冷静的状态。
  姜卫国撇撇嘴:“这么凶……”
  而再说出这三个字的结果是他被调去了大巴车第一排,和两名干警并排坐。
  这下,他不但不能再说话,腰背还要挺直,不然就会直接被警官警告。
  就这样,车开了四个小时,姜卫国就认真坐了四个小时。
  还没法上厕所。
  乔翼桥心里一阵暗爽。
  这位最不听话的小弟,罕见的如此老实了。
  但他也知道,姜卫国心里肯定憋着气呢。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作。
  车缓缓进山。
  在山窝之处,灰白色的高墙耸立在一片空地上,高墙上面是铁丝网,四角还有四个高塔,应该是武警的岗哨。
  乔翼桥带着点职业病又看了看监控,发现即使只是大门处,监控都不少于十三四个,而且每一个监控都在定期缓缓移动,完全没有视线死角。
  其实,乔翼桥选择来阿坝监狱采风的原因也很简单。
  这里不仅仅是“千里大转移”的发生地,而且既保留了80年代所建的比较残破的建筑,也有2008年之后新建的部分,华国监狱近四十年的变迁,他们可以全部体验到。
  甚至,风景还很好。
  终于到达阿坝监狱的时候,姜卫国的腰都酸了。
  但这只是开胃菜罢了。
  等他们经历完,换衣服、洗澡,进入了监仓,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首先,这个监仓非常狭窄。
  乔翼桥要求,希望他们能先进80年代建的监舍住两周,也就是入监训练。
  但实在没想到条件这么差。
  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摆了六张上下床,而剩下一个人就是要打地铺才行。
  几个人争执了一下,左德正成为了打地铺的那个人。
  可还没等他们收拾好,胡队长就又过来了,拿着一沓纸,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支笔。
  “我读监规,你们来记,必须全部背下来。这是咱们监狱的监规。我随时抽查。”
  几个人赶紧拿了纸笔,开始抄录。
  “第一条,拥护宪法,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监狱纪律;第二条,服从管理,接受教育,参加劳动,认罪忏悔;第三条,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第四条,明礼诚信,互助友善,勤俭自强……”*
  这监规林林总总加起来有六十条。
  抄完,姜卫国不禁发问:“都得背吗?”
  胡队长瞪了他一眼:“以后说话要先喊报告,重说!”
  姜卫国咬咬牙:“报告,请问这些都要背下来吗?”
  “一字不能差!”胡队长看向众人,“现在,每个人在自己的床位旁边站好,站直,大声朗读、背诵!我随时抽查!”
  一群人赶紧站好,开始背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