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励大家树立理想,学校邀请了XX届毕业生阮瞻雪回母校举行讲座。阮瞻雪先生是齐大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在是国内新锐青年作家,作协会员,出版了作品集……”
主持人回顾了一下阮瞻雪的作品出版和获奖情况,然后自然是给大家交流下他当年在一中求学的学习经验,再结合现在的成就和作品讲一讲。
当年阮瞻雪在学校,可是出了名的刻苦,直到现在有些老师还记得他,和学生们提以前教过一个学长,风雨无阻永远比别人早起一小时到教室读书。
“其实那是我的习惯了,我父亲是军人,从小我就习惯了早起。他也曾经希望我从军,只是我还是更喜好文学。”阮瞻雪笑道。
“作为读者,我们还是很感谢你这个决定啊。齐省文学报评咱们阮学长的作品,有这么一段,说阮瞻雪的文字生动,画面感十足,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我看过学长的文章,的确,尤其在描写到食物的时候,每每让我口水长流啊,有些家常菜,我都没想到能写的那么好吃。而写起风土人情呢,又是跃然纸上,不像我,写作文的时候干巴巴的,不知道要怎么描写。”
阮瞻雪也认真教了起来,“看我的文字就知道,我是一个吃货。我本身是楚省人,去齐省求学,毕业后在那边也住了几年,这种地域上的转变,让我遇到不同的事物、风俗,觉得很新奇,忍不住去观察、记录,也成就我最早的投稿作品。其实我们在初高中,已经学到了大部分的技巧,只是在实际写作中,要调动起自己的感官。”
“我刚到齐省求学时,很喜欢那里一道菜,绣球干贝,海鲜水产向来是我的最爱,这道菜又鲜又嫩……”
阮学长缓缓将绣球干贝的做法道来,再仔细描述滋味,和自己是如何下笔的,听得现场同学们一片吸溜声,直呼学长果然有一套。
写作技法学到没不知道,反正谈潇是把做法给记了下来。
孔宣看他做笔记,不在意地问道:“你喜欢吃这个?”
“没有,我是觉得我一个朋友可能会喜欢,记下做法,回去做给他吃。”谈潇回头看他一眼,心说之前做螃蟹,孔雀大神还挺爱吃的,不知道其他海鲜水产怎么样。
这都是谈潇自己心里想的,面上当然还是说一个朋友啦。
孔宣心中也一跳,肯定是在说我,肯定是在说我,他都说回去了。
谈潇在外面听到好吃的,知道记下来做法,回去给他吃,这岂是一般的重视和尊敬?!
可是……
不知道是不是孔宣的错觉,谈潇看他的一眼和说起自己“朋友”的眼神略有不同,没有那么亲切!
他作为孔雀是非常满意的,但是作为“孔宣”莫名感到不快!难道,他作为孔宣的一面完全比不上孔雀么?
孔宣脸色阴晴不定,心中更是在郁闷和得意中反复横跳,想把饭碗甩到谈潇面前,大喊我就是孔雀。
但那也太打自己的脸了……
孔宣正在纠结之际,听到一个有点耳熟的细细声音从前方传来。
……
守饭童子在一中食堂爬上爬下,此处新晋供奉《大灶王》,他特来熟悉新稽查区域,并查看此处有没有饿鬼作祟,忙碌个不停。
忽而,听到遥遥传来被音响扩大的声音“干贝的鲜美,令古人直呼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
种种描述滋味,守饭童子听得悠然神往,忍不住想翘班去一同听讲座。
旁人看不见动静,只听得到先是锅轻轻响动,然后是桌子哒哒哒被敲动一般,一连串的轻响,守饭童子顺着扫帚滑下桌,稳稳落地,朝着讲座的方向狂奔。
到了现场后,守饭童子一眼就在扎堆的人群里看到了一张不一般的面孔……好吧,是他自己留意过灵师的课本,看其在哪里上学。
是灵师!
守饭童子欢呼一声,迈着短腿往(三)班的方向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灵师,你也在这里,我也在这里……”
我们真有缘呐。
而且没有孔雀大神会来作怪。
嘿,那说不定灵师会邀请我晚上一起吃饭!
守饭童子清楚看到谈潇循声抬头,望见他的一瞬间,脸上也露出了一点笑意。守饭童子不禁绽放一个笑容,跑得更来劲了。
也就是这时候,谈潇身后徐徐探出一个原本被半遮住的身影,那张完美的面庞也清晰地露了出来,凤目吊着,臭脸看向守饭童子,心情比之前见面不知要差了多少。
……嗝儿!
为什么他也在!
守饭童子吓得打了个嗝,身体猛然一耸动,便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只思考了一秒钟,想想孔雀大神格外难看的脸色,当机立断选择急刹掉头,溜了。
边跑还边有点不甘心,发出一声嘶吼:“啊啊!!”
……
谈潇迷惑地看到守饭童子狂奔之态,上一秒“我来咯”,下一秒“我走了”,心说这是在干什么??
而且它接近落荒而逃的姿态为什么有那么一点点眼熟……
这时候上头的学长拿出了自己的自制糕点,说要分发给大家。
谈潇立刻有些释然,估计守饭童子是想去闻闻香味吧。
不过食物分量有限,只有少数人尝到了而已。
一场讲座下来,学长从诗词歌赋谈到了人生哲学,从美食谈到了作文技巧,送了一些自己的签名书。大家各有所得,故此,结束时掌声颇为热烈。
纪汇明也领到了书,“书放到图书角啊,大家想看可以自行借阅。”
大家各自搬着凳子回去,“完咯完咯,赶紧吃饭去。”讲座上阮学长描述得大家都流口水了,恨不得快点放下凳子去吃饭。
这会儿的学校很热闹,有像他们一样穿梭在食堂和操场、教学楼之间的,有想错峰吃饭,先趁着休息时间在球场打球的。
“快看快看!”同行的男生忽然小声道。
大家往他说的方向看去,是本校挺出名的一个学姐,学播音主持的,学校很多晚会都是这学姐主持,笑容甜美大方功底深厚,广受好评。此时恰好走在人工湖边,一身干干净净的校服都被穿出靓丽之感,与绿荫蓝天真称得上互相辉映。
……要是旁边没有学姐的男同桌就更好了,俩人走在一起,流淌着奇妙的氛围。
几个男生酸溜溜地看着,一想到学姐要准备艺考,再之后毕业,要看到她就难了,这是见一面少一面啊。
只有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在此时响起——
孔宣问谈潇:“他们这是看什么?”
谈潇也往他们盯着的方向看了一眼,茫然地道:“不知道哎,天气好?”
其他人:“…………”
众人无语凝噎,想要骂他们装,但是看看孔宣的颜值,又把话吞回去了……
谈潇乍一看,并没有注意到学姐,不过多看几眼,他也反应过来应该是看人,哦了一声。因为脸盲,不管是阮学长还是这位学姐,这方面比较难和大家有共同语言。
倒是这下子,学姐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隐隐能听清居然是在凶自己的同桌。
“……还嘴硬,你以为我没看到啊,没点心思会存人朋友圈图片?”
同桌说了些什么,声音有点低,学姐竟是眼睛一红,直接跑开了。
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大家唏嘘几声,都坚信是学姐她同桌的问题,忍不住骂骂咧咧的,这你都不好好珍惜,还敢存别人的图片。
孔宣则很迷惑,没听懂这个关系,因为他知道校规里是写着的,在校生不准谈恋爱。这是和自己同桌关系太好了吗?
林仰向来很仰慕学姐,不到暗恋的程度,但足以令他义愤填膺地连自己一起损道:“网友说得好,男人,只有挂在墙上才会老实!”
谈潇:“哈哈哈哈。”
孔宣:“………………”
这什么话……!
谈潇还笑,他笑不出!
作者有话说:
孔宣:有没有想过真的有鸟住在墙上面具里??
第34章 骑云瑶
南楚一中,教务楼会议室。
“小谈,到时候这灯光,你看看我想的没问题吧?”王晓安问道。
谈潇正在为了校庆表演开会,下周就是南楚一中的校庆了,老早之前班主任就让谈潇报了名。
王晓安就是这次的晚会导演,同样从南楚一中毕业,现在南楚电视台工作,学校特聘请其策划晚会。也是谈家的旧相识——谈潇跟着谈春影也参加过不少南楚的文艺演出,和王晓安曾合作过。
王晓安比较尊重他的意见,毕竟他知道谈家表演相当成熟,演出时间比他做导演时间还早,而且谈春影早就走出南楚,省内外乃至国外都去表演过。
“哦可能还要追光,在我的鼓上。”谈潇要表演的是楚巫鼓舞《羽舞》,他和王晓安沟通一番,定下全盘方案。
“可以,到时候再彩排合一下,走台什么的就行了。”王晓安对谈潇很是放心,到底是专业的,很多节目是为了这次晚会排的,但谈潇的节目是从小练习到大的。
“好的。”谈潇点头。
之前做讲座的阮学长也在,校庆邀请了一些往届毕业生,貌似他们往届毕业生也有一个联唱的节目。
开会完后,学生们得回教室,下午还有课,这些成年人则约着去吃饭了。
“阮老师也去啊,中午吃鱼。”王晓安招呼阮瞻雪。
“我还得回去收拾,”阮瞻雪无奈地道,“我住的地方前两天厨房失火了,还得收拾。”
“不会就是学校旁边那个小区吧?我好像在朋友圈看到视频了。”王晓安惊奇地道,“还是咱们学校哪个老师,也住在那边,拍下来说谁家起火了。原来就是你家……啊这,人没事就好,用火要小心一点。”
“嗯,也是一时疏忽了,我自己住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幸好只是厨房烧了一点,也不是特别严重。”阮瞻雪也很郁闷的样子,想起什么,又道。
“就附近那个小游园不是有算卦的么,我去散步的时候被拉着硬算命,居然还真算出我最近不顺。然后他就说是因为我厨房在西北角,这是什么火灾局,不消解掉以后还是容易失火。我说那难不成我重新装修吗?算卦的说让我改名,改个名字五百块。”
“哈哈哈哈,那地方是很多摆摊算命取名的,你别理就行了,一搭理肯定缠到你花钱为止。”王晓安坏坏一笑,指着谈潇道,“就算要算命,那还不如找我们谈潇学弟,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神棍。”
阮瞻雪看向谈潇,挺感兴趣的样子:“哦?”
“算命的一张嘴巴两层皮,随机应变句句灵,其实不用太信。”谈潇太知道算卦的都是怎么哄人了。
“改名也纯属想赚钱了,五百块行价贵了,摆摊的取名一百块就行!南楚这里讲究要消火灾,是找运气旺的人,去取一块井底的淤泥,糊在灶边。”
“哈哈,有意思。”阮瞻雪听到他说行价就已经在笑了,立刻用手机记下来,对他来说挺有意思的,可以当写作素材,“看来是我不太懂江湖话术。”
谈潇安慰道:“学长不懂很正常,主要是我也学过。”
阮瞻雪:“……”
……
下午第一节是堂地理课,地理老师一进门就让课代表发了一些纸质资料给大家,看着说道:“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咱们要开展地理学科实践活动,在户外……”
才说出户外两个字,整个班上就响起欢呼声。
户外,活动,四舍五入不就是郊游吗?
实践活动是每学期都要做,但方案各不相同,他们之前的都是在室内做模型,画图之类,这还是第一次出门。
“哈哈哈哈,好了,好了。”地理老师自己也上过学,知道他们的心情,“还是按老规矩,大家组队完成,有不同方案选择。我们后天会统一乘大巴,下午在骑云岭开展,用时大概三、四个小时。大家可以提前做些准备工作。”
谈潇看了一下,这方案里面包括了查阅资料、了解南楚土壤及地理工具的使用,选点进行问题观察、土壤采样,拍照记录;或者观察、了解南楚传统民居。都需要回来后完成纸质报告。
“还有得选,太好了。”林仰向来是什么事都能傻乐的,立刻就约起了谈潇,“大佬,你选哪个方案?”
谈潇看了看道:“可能会选土壤采样吧,你呢?”
相比起建筑,他还是挖土好了。
“哎呀,不愧是挖过楚王墓的人,我也跟着你吧。”林仰又忍不住玩这个梗,“就是骑云岭好像有点远吧,我暑假去玩儿坐了好久车。”
没办法,土壤还好说,城区都是都是新式建筑,老房子都少,哪来的传统民居?只有在南楚一些老旧的村庄、乡镇还是有不少传统民居的,甚至是一些保存尚为完好的明清村落,骑云岭就是其中代表。
“孔宣,那要不我们三个一组吧?”谈潇问起来也十分顺口,毕竟大家不但冰释前嫌,纪老师还三番四次让他劝学。
孔宣听得也顺耳,谈潇既然邀请他同组郊游,他本来又想说随意,思考一下微抬脸道:“可以吧。”
“行,那咱们就先做做调查,完成先期工作。”
谈潇收集了骑云岭的资料进行预习,骑云岭上有从前的南楚官道,还保存了完整的古道,被一条南溪河贯穿,到现在也是不少南楚人夏日消暑乘凉休闲的去处。
山脚下有不少民宿客栈。再往山上,还住了不少瑶族,这些过山瑶保留着山居的特点。因为是在骑云岭,本地人也叫他们骑云瑶。
楚地生活了许多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与楚人互相影响颇深。而且无论瑶、苗、侗等民族,巫教文化同样盛行,与汉巫们也是互通有无。
37/108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