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澜摇了摇头“不难做。”
周武帝还要说什么,大太监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在周武帝耳边说了什么,周武帝便起身,看了皇后和韩澜一眼,说:“朕有事先去处理。”
皇后和韩澜起身恭送,周武帝带着大太监快步离开,竟是忘了询问轮椅上的少年郎是谁。
等周武帝走后,皇后的目光就落在了安安身上,余安察觉到带着探究的视线,在意识之中无声呐喊,可惜无人听到。
皇后迟疑道:“澜儿这是?”
韩澜语气轻松的开口,“母后可还记得孩儿之前给您说过的人偶?”
皇后想了下,似乎有这一回事,她刚点下头,就听小儿子又说:“这便是孩儿得的人偶,孩儿叫他安安。”
皇后闻言顿时睁大眼,她以为的人偶,是公主们幼时玩过的带着两团红晕的布偶,或者是穿着衣裳的木偶,却不想竟是如此鲜活的少年郎!
她起身走近了些,仔仔细细看着安安,余安感受着更加炽热的视线,恨不得缩在角落里,可惜哪怕是在意识之中他也动弹不得。
好在那道探究灼热的视线很快从他身上挪开,接着便听见一道惊讶的声音,“世间竟有此物!恐怕只有那等隐士高人,才能做出此等巧物。”
第二十六章
韩澜听见母后的夸赞,脸上的笑容再也止不住,要说他现在除了给安安画衣服图纸的兴致外,就是听到有人对安安的赞美了。
比直接赞扬自己,还要让韩澜高兴。
皇后也觉察到了小儿子的满心怡悦,也知道这份愉悦是因何而起,便仔细询问起了这个人偶从何而来,韩澜省去了不该说的,挑挑拣拣说了个大概。
皇后闻言点了点头,又见天色不早,刚才的家宴让她和小儿子都有些疲倦,便摆了摆手让小儿子回去休息。
韩澜同皇后辞别后,便推着安安出了内殿,往凤仪殿外殿而去。
少了那股灼热的视线,余安稍微松了口气,也不再像刚才那般险些叫出声,这会儿看着逐渐暗淡下去的天光,风吹拂在脸上带来的细微痒意,让他顿时愣住了。
之前他就感觉到了今日有些许不同,但因着先前人实在太多,好多都还是没见过的,社恐发作的他,恨不得能闭上眼,缩在角落里,或是悄悄遁走,然而不能动不能走的他,只能备受煎熬的等着,竟是连这一变化,都给忽视了。
此时再度感应到,他已然确认之前的感觉,并不是错觉,而是他真的能感觉到外界的触碰。
想明白的余安激动得恨不得一蹦三丈高,在脑中翻来覆去,兴奋地不行。
韩澜毫无所查,带着安安回到宣安殿,就像以往那般给安安脱衣擦拭。
以往的余安感觉不到韩澜的触碰,但眼下却是不同,在对方温热的指腹触及安安白皙的颈窝瞬间,那股温热就传递到了他的脑中,紧随其后的便是遍及全身的酥麻,若非他不能动弹,指不得这会儿已经跌坐在地。
韩澜对此毫无所知,依旧认真的为安安擦拭,又给安安清洗了那头乌黑发亮的柔发。他的大掌轻抚着安安的脑袋,指腹穿梭在发间,每一次抚摸都无比轻柔,余安只觉得比起触碰颈窝,头皮的抚摸更是让他舒服的闭上眼。
好在意识中的闭眼,并不能传递到安安身上,否则韩澜看见人偶闭眼,还不得做出什么反应。
韩澜为安安穿上柔软的单衣,雪白的单衣衬托得安安更加白皙。衣物紧贴在身上的感觉,令余安多了些安全感,仿佛意识之中的他也穿了件衣裳。
韩澜像往常一般洗漱后,就抱着安安入睡。
接下来的几日,韩澜不似之前那般带着安安在宫里游玩,而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在书房里作画。
这还是昨日韩澜突然想到的——他想为安安做一些不这般繁琐的衣服,一来方便他带着安安出宫,二来也是陈夫人来信,想让他画些干练却又与短打不同的衣服。
韩澜琢磨了两日,还真就想出来了,等他画好图纸后,就让阿远找人临摹一份,一份带去尚衣局,一份给陈夫人送去。
尚衣局那边很快按照图纸做出了成衣,用料自然是极好的,韩澜看过后十分满意,着人清洗晾干后就为安安穿上。
这款衣服并不是长袍,而是类似长褂一类到膝下的长衫,与往日复杂的绣纹不同,这件长衫上的花纹清秀,并不复杂,稍微有功底的绣娘,就能绣出来。
这件衣服不似寻常长衫,也不似寻常长褂,比一般的长衫短了些,又无衣袖,又比一般的长褂长了些,但整体瞧着颇为别致,穿在安安身上,显得格外简约干练。
韩澜为此还来了兴致,给安安画了好几幅画,又选了几幅画给陈夫人送去。
天气愈发闷热,韩澜早早起来在院中练剑,安安则坐在廊下的轮椅上,安安静静看着韩澜耍剑。
这不是余安第一次看,但每次看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韩澜练了半个时辰,收了剑势,就在凉亭里用早膳。
这日比前几日更热,韩澜只穿了件薄衫也满头细汗,用手帕擦拭后,就看起了阿远从别院中带回的信。
信是陈夫人送来的,上面写着画本已经修改完,特意送来了样本,又问韩澜什么时候发行。
韩澜当即看了起来,一直到日落西山,韩澜才看完第一部 ,当即提笔给陈夫人去信,表示可以发了,又问她可有寻到适合书肆,若是没有他这里有推荐的。他一边想一边把书肆的名字写了上去,最后才道希望《奇物记》第一部画本能在六月初发行。
韩澜看着画本上,安安穿着自己所画的衣服,从最初的几套到后面的几套,又看了看陈夫人修改的地方,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一旁一动不动的安安道:“画本第一部 已经画好了,过些日子就能在书肆中售卖。”
安安依旧没任何表情,韩澜看了一会儿,也不在乎安安是否能听懂,他已经习惯了和安安的这种相处模式。
却不知余安闻言颇为激动,这可是以他为主角的画本啊!而且这种风格跟后世的漫画十分相似,上次没能看到,也不知这次能不能有机会看到!
只可惜他的想法,韩澜毫无所觉。
日子一天天过去,韩澜只有夜里会带着安安在凤仪宫里转转。
这晚清风明月,少了前几日的闷热。韩澜推着安安出了宣安殿,在凤仪宫走动,青石路两旁放着石灯笼,与皎洁的月光相互辉映。
韩澜身后还跟着阿远,这会儿正和阿远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阿远瞧着安安身上的衣服,忍不住赞道:“小殿下想出的衣服精干方便,安安穿在身上也一点儿不减英气。”
韩澜没说话,他觉得阿远说错了,安安穿在身上没有英气,只显得格外俊俏。
与翩翩佳公子相比,安安更适合……可爱一词。
韩澜想到这里,眸光柔和了些许,又想给安安做更多的衣服和首饰。
第二十七章
五月底原本的闷热被一场大雨洗涤而去。朝堂上关于旱灾和避暑一事得到了缓解,诸位大臣不再拿着“今年或有旱”说事。
而是把注意转移到了别的事上。
周武帝也不似之前那般,被众人吵得脑门疼,迎来了几天清静早朝。
而众人也在清凉中迎来了六月。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如韩澜所想那般,陈夫人的书信很快被送来,陈夫人表示她原先是有中意的书肆,只是想到这次的画本会在整个大周售卖,而她所看中的那家书肆,也只在安阳县有,其他府县没有,便让韩澜拿主意。
韩澜便把这事交给阿远去办,别看阿远一直跟在韩澜身边,好似一直在宫里,实际上阿远对这家名为“远斋”的书肆十分了解。阿远一直以来都喜欢看话本,以前跟着宫里采买的大太监偷偷出过宫,就在远斋里买了不少话本,一开始是偷偷摸摸自己看。
后来被韩澜发现了,就将这些话本全给了韩澜,这也是为何韩澜会看话本,之后还知道画本的原因。
阿远跟远斋书肆里的掌柜熟络,表示自己这里有画云青悠的最新画本,掌柜当即喜笑颜开坦露价格好商量。
阿远知道远斋书肆在整个大周有不少铺子,曾经他们的书肆里也有陈夫人的画本,但都是从别的书肆运来的,价格翻了一倍,好在京中不缺富人,价格就比别的地方贵了不少。
如今若是直接从阿远这里拿货,价格自是会便宜些。
阿远道:“我会跟掌柜的签订契书,之后《奇物记》第一部 画本就在远斋书肆出售,我家少爷跟画云青悠相熟,夫人也赞成我家少爷的做法,至于价格方面请掌柜的放心,会比掌柜以前的画本便宜不少,我家少爷希望此画本能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喜欢。”
掌柜笑容满面的点头同意,很快跟阿远签下契书,交了五十两给阿远,就送人出了大门。
阿远揣着五十两定金,马不蹄停回到宣安殿,就见小殿下正在书案前作画,安安乖巧的坐在小殿下身边。
阿远将五十两银子取了出来,给韩澜行礼后说:“小殿下,远斋书肆的掌柜同意了,这是他签下的契书。”
说着他从对襟里掏出契书,双手呈了过去。
韩澜仅仅看了一眼,便道:“银子和契书先放在你那里,这些银子分七成给陈夫人,再以本殿下的名义去一封信,就说先出一千本。”
阿远应下,他也是会识字写字的,就是字迹没有小殿下的飘逸笔走龙蛇,他的字迹工整缺少锋芒,显得中规中矩。他按照小殿下的要求给陈夫人回了信。
余安之前就知道关于自己的画本——《奇物记》要出第一部 。如今知道再有几日就会在远斋书肆售卖,而且听阿远的话,远斋书肆应该很大,相当于后世的连锁书店。
想到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大周的读书人,以及有钱人家的小姐夫人熟知,他就格外激动。
只可惜他的激动无人知晓,即便是离他最近的韩澜也毫不知情。这几日韩澜给安安画了不少配饰,这些配饰也同信一并送去了安阳县陈夫人府上。
韩澜作画时并未避开安安,余安倒是能看到一点儿,只是他能看到的范围未曾变宽,看得并不明了,因此余安更加好奇。在意识之中连连说着软话,“小美人,我想看看你画的,你就给我看看嘛。”
然而那软乎乎的话语,韩澜是一个字都听不到。
等韩澜画完就把图纸交给了阿远,让他拿去内务府制作,阿远双手小心翼翼捧着图纸,看了眼最上方所画簪子的样式,就立马移开目光,迟疑开口:“小殿下……”
韩澜见他吞吞吐吐,似有话要说的模样,便问:“何事?”
阿远踟蹰片刻,才谨慎开口:“内务府那边的大太监说,小殿下每月所能做的配饰已做完。”
韩澜闻言才想起来,这个月的次数已经用完了,他们皇子和公主每月能在内务府做六次,包括修葺、匠活在内的活计,而他这个月已经让内务府做了七次,其中还包括了九连环等小玩意。
韩澜想了下说:“你带着我的腰牌出宫,找一家信得过的配饰铺子做。”
阿远应下,带着腰牌和图纸出了宫,找了一家做配饰的店铺,跟掌柜说好后,就留下图纸和定金,说定了时候,阿远匆匆回宫复命。
数日后,皇后身边伺候的老麽麽从侄儿那里得来了一件衣服,衣服款式新颖,正巧适合这个时节。今日皇后给她放了一天假,她便穿着侄儿送的衣服在凤仪宫里转悠,晃眼就见长亭里坐着皇后,她当即上前请安。
皇后瞧着她的衣服,好奇道:“这是你从何处做来的衣服?”
老麽麽赶忙如实道:“回娘娘这是老奴那小侄送给老奴的,听说这几日在京里十分盛行。”
皇后仔细打量老麽麽身上衣物片刻,而后赞同道:“此衣倒是别致,本宫瞧着哪怕是做活儿也方便,若是寻常百姓穿着也能做家务,干农活,且料子普通,想来价格便宜,哪怕是寻常人家也能穿得起,再则这个时节穿着正适合。”
老麽麽连忙点头,“娘娘所言极是。”
皇后又道:“既然是你侄儿送的,不知宫外还有别的衣裙?”
老麽麽听明白了,急忙道:“老奴明日就让他再送些盛行的衣裙进来。”
皇后淡淡点头,挥手让人退下。
老麽麽恭恭敬敬退下后,皇后身边伺候的一等宫女道:“奴婢听其他宫的宫女说,近来宫外热闹非凡,以远斋书肆为最。”
皇后淡淡扫了她一眼,一等宫女继续道:“可否让出宫采买的宫人为娘娘跑一趟?”
皇后没吭声,一等宫女默默低下头,俨然明白皇后的意思,不敢再出言。
第二十八章
韩澜收到陈夫人来信时,《奇物记》已经在远斋书肆卖了好几天。
这几天《奇物记》画本广受好评,深受众多读书人喜爱。
不光读书人,就连一些富家小姐和夫人也都喜欢看。
京中两处远斋书肆这几日皆是门庭若市,《奇物记》画本刚上新就被抢购一空,富家子弟、千金小姐早早派下人前来远斋书肆购买,但也有不少丫鬟小厮没能抢到画本,回去后被自家小姐、少爷责备了一番,之后每天都会去书肆等着。
远斋书肆的掌柜每日见到这么多客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止过,还特意交代店里伙计在门口摆放了两条长凳,方便众人坐着等候。
阿远今日就奉了小殿下命令过来看看,还没走近就见到书肆门口车水马龙,不少商贩闻风而来,在书肆不远处摆摊卖各种小吃。
那些在店里看书出来的书生或小厮或丫鬟,还会在摊子上买些解暑的冷面。
有的还会给自家妻儿或小姐、少爷带一碗回去,连带着附近的一些吃食铺,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
阿远看着眼前这一幕,脚步一顿,莫名转了个方向去了不远处的一家茶肆。
往日没什么人气的茶肆,这会儿大堂内座无虚席,阿远在二楼找了个雅间,推开窗,正好能看到一楼大堂中的说书先生正说着《奇物记》,说书先生口技了得,包括阿远在内的众人皆听得如痴如醉。
听说书先生讲完这几回的故事,众人也没立马离开,而是继续讨论主角安安,还能想出什么奇物。
12/39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