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社恐穿成人偶后被献给了小皇子(穿越重生)——笑口颜开

时间:2023-11-17 10:53:43  作者:笑口颜开
  红曲是味药。尚药局就有,而羊奶、奶油御膳房里也有。韩澜差人去拿,宫人们很快取来红曲、羊奶和奶油。
  韩澜依照庖长的法子,将黏米浸泡,又用铜舂捣碎茶饼,用了一盏茶功夫才把茶渣研成粗粉,又花了一刻钟彻底磨成细粉。
  韩澜深感庖厨之术不是件易事,难怪不少男子将君子远于庖放在嘴边,估计是不想每天为吃食劳心劳力,说难听点就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
  以前他也觉得众人口中的君子远于庖没错,但若穷苦人家的读书人,还讲究君子远于庖,一心只读胜圣贤书,估计会拖垮整个家。
  因些正真有上进心,懂变通的寒门学子是会在农假时回家做农活。
  韩澜一边想着,一边手上不停地磨红曲,磨黏米,一通做下来,糯米浸泡的差不多,他便按照庖长的步骤,以铜锅烧水,待水沸后,将奶油、细糖、羊奶倒入小碟中,将小碟放于水中、隔水融化。不多时小碟中呈乳黄色,略显浑浊。
  庖长在一旁道:“小殿下需得把糯米粉、黏米粉和面粉放入其中,搅拌至无干粉,约莫半柱香。”
  韩澜搅拌了一刻钟,原本乳黄的乳液变得细滑白净,也没有庖长口中的干粉,这才盖上锅盖,隔水蒸一刻钟。
  一刻钟后,韩澜揭开锅盖,入眼的便是稍显透明的面糊。
  庖长也伸长脖子看了过来,随即道:“回小殿下,这样便算成了,接下来将面糊放凉,再把面糊揉成面团,搓成光滑的不粘手的面团。”
  揉面团要比韩澜想象中难得多,待面团里加入红曲粉、茶饼粉,取白色面团搓圆压扁,再取红色面团压扁置于白面团上。
  黑芝麻铺于最上方,像包乳糖圆子一般,慢慢收拢五指,以虎口推出顶部红色面团,将其渲染。
  裹上一层薄薄的糯米粉,用手轻轻捏出个小揪揪。韩澜拿着小刀,刀背在寿桃上压出一条纹路。
  最后把绿色面团做成叶片,用刀划出叶脉纹路,放于寿桃两侧,上屉蒸一刻钟,再闷片刻即可。
  寿桃熟后,韩澜迫不急待取出铁锅里的瓷盘,刚才还只是稚子拳头大小的圆桃,这会儿竟比成年男子的拳头还要大,且与圆润粉嫩的粉桃一般无二。
  精巧的寿桃正冒着热气,茶粉做成的绿叶也活灵活现,仿佛真就是香甜可口,水分充足的圆桃。
  韩澜不顾烫嘴,一口咬下去,只觉得软糯清甜,唇齿留香与刚才所尝的寿桃口味相近。
  他眼前一亮,又让庖长尝了尝。庖长从寿桃上撕下一小片放进嘴里,这口感这味道,若不是亲眼看到小殿下下厨,他怎么都不敢相信。
  他赞道:“小殿下聪慧过人,心灵手巧,做出来的寿桃比臣所做的,更加香软可口。”
  韩澜不客气道:“我能做出寿桃,还得多亏了庖长,今日之事本殿下先谢过庖长,若以后有需要本殿下的地方,尽管来找本殿下。”
  庖长闻言大喜过望,忙对着韩澜行礼作辑,“多谢小殿下。”
  韩澜摆了摆手,让他不必多礼,又命阿远取来笔墨纸砚等物,在小灶房外的石桌上写起了寿桃的制作步骤。写完后又拿给庖长查看,确认没问题后,才让宫人送庖长离开宣安殿。
  临走前交代庖长勿要泄露此事,得了庖长的保证后,韩澜心情大好的朝对方笑了下,弄得庖长受宠若惊的回到御膳房。
  余安已经有好几个时辰没见到韩澜,身边少了个人,还挺不习惯,等他听到“嘎吱”一声,恨不得立马从床上蹭起来。只可惜现在的他只能听见声音,闻得到味道,看得见一小片,却感触不到这个世界。
  与其他人相比,他仿佛是个异类。
 
 
第二十四章 
  不等余安感慨万千,随着脚步声越发清晰明亮,他的视野随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等余安适应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韩澜抱了起来。
  韩澜心情怡悦,脸上带淡淡的笑意,那笑意直达眼底,看得出来他的确心情不错。
  余安在意识中询问:“寿礼备好了?”
  韩澜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却对安安说出心里话,“我已经会做寿桃了,刚才试着做了个,没想到我做的也这般好吃,母后一定会喜欢,只可惜安安不能尝一尝我做的寿桃。”
  余安听着前面的话,微微诧异韩澜会亲自下厨,听见后面一句,心里思潮起伏,五味杂陈。
  他没想到韩澜竟然还想给他做吃的。可他是人偶,不会饿不会渴,却在此刻渴望能吃能喝,能说会笑。
  这是余安等一次想要变成人。
  韩澜对此毫不知情,摸了摸安安柔顺的发丝,将安安放轮椅上,推了出去。
  五月初八这日,宫人们天不见亮就起来布置凤仪宫。此次宫宴无外臣参与,地点便定在凤仪殿中。这会儿凤仪殿中的宫人们,同内府局宫人、掖庭局宫人,共通装点凤仪殿。
  皇后今日也起了个大早,不等宫人敲锣,便让一等宫女伺候穿衣洗漱,画了淡淡的妆,眉间点缀钿花,唇如樱桃,清雅迤逦,贵气十足。
  已时末,不少后妃带着贴身宫女而来,对着凤位上的皇后行礼,皇后一一见过众人,让她们自行入坐。
  虽说是家宴,却是按照宫宴标准来的,后妃们各有固定席位,两两相坐,身后是伺候的宫女。不多时皇子、公主也来了,纷纷见过皇后,便坐在各自位置上。
  他们没有同自个母妃坐一起,这不合规矩,而是坐在皇子、公主的席位上,与众后妃相比位置靠前些。
  皇后下首坐着贵妃,贵妃是三皇子的生母,待字闺中时与皇后关系亲厚,皇后入宫一年后,她也入宫为贵妃,二人关系依旧如初。任贵妃似乎认定了自己儿子无法继任大统,对好姐妹的大儿子成了储君没半点嫉妒,甚至松了口气。
  而她的儿子,三皇子韩舟同样放松了不少,不得不说二人不愧为母子,都想到一处去了。三皇子性子单纯,不喜欢做费脑子的活,在他看来皇帝太累了,天不见亮就要起来上早朝,还得批阅秦折,他不喜欢看书,更何况是咬文嚼字的秦折了,对他来说简直是折磨。
  还不如以后出宫建府,像小弟一般云游四海,作画看画本。
  午时初,周武帝身着玄衣锦袍,款步而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周武帝穿过众人来到龙坐前,他的一侧便是凤位,此时他扶着皇后起身,怜爱的拍了拍皇后手背,两人成婚二十载,彼此之间虽不说思恩爱爱,轰轰烈烈,但也相近如宾,举案齐眉。
  因着周武帝宠爱韩澜的缘故,对皇后也多了几分“宽容”。
  周武帝拉着皇后来到上首,这才道:“诸位不必多礼,今日乃家宴,自便即可。”
  众人忙谢过皇帝,各自入座后,周武帝才让大太监呈上贺礼。礼官唱道:“陛下赐皇后娘娘一对翡玉镶金镯,祝皇后娘娘生辰安康。”
  皇后接过锦匣,打开盖子看了一眼,红罗中卧着一对凤首凤尾的金翡玉手镯,通体莹润透亮,巧夺天工,实属不凡。
  后妃们瞧见了暗自羡慕,也有感叹皇后得圣宠,也有嫉妒的只能掐手绢的。
  皇后关上锦匣,对周武帝道谢,“臣妾谢过陛下,这对手镯臣妾很喜欢。”
  周武帝笑道:“喜欢就好。”
  接下来是后妃们献上寿礼,都是些不贵重的首饰小玩意,任贵妃送个玉如意。
  皇子公主们也相继送上寿礼,大皇子送的是一幅水墨画,画中之人正是皇后。确切来说是十多年前的皇后,牵着幼年的大皇子,怀中抱着嗷嗷待哺的小皇子韩澜。
  皇后见了感慨万千,险些红了眼眶,对自家大儿子道:“霆儿有心了。”
  韩霆道:“儿臣对母后的用心,不及母后对儿臣的十分之一,祝母后生辰安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皇后连连应好。
  二皇子韩洛送的是百寿图,三皇子韩舟送的是从云山寺大宗师处求来的平安福。
  大公主韩雅送得是亲手绣织的手帕,手帕精致华贵,绣纹清雅,绣工了得,金凤凰栩栩如生。
  二公主韩云梦送得亲手绣的荷包,镂空荷包上同样是个活灵活现的金凤凰。
  等其他公主也送上寿礼。
  韩澜才取出自己的寿礼。
  皇后和周武帝看着面前粉嫩水灵的圆桃,有些惊讶,这个时令可没桃。
  皇后问:“澜儿这是?”
  韩澜浅笑道:“母后这是孩儿亲手为娘亲做的寿桃。”
  在所有皇子公主中只有韩澜叫过皇后娘亲,叫过周武帝爹爹。
  周武帝初次听到时还愣了下,之后便含笑摸了摸年幼小儿子的脑袋。
  韩澜接着道:“娘亲快尝尝,待会儿该冷了。”
  皇后连忙应好,笑容直达眼底,嗓音也愈发柔和。
  她先分了一小块给周武帝,周武帝尝了之后,她才切了一小块自己尝。
  入口软糯清甜,带着淡淡的奶香,与平常点心完全不同,甜而不腻,也不似馒头包子那般口感偏硬。
  皇后询问:“我儿怎么想到做这寿桃的?”
  韩澜如实道:“孩儿在一书中看到,让庖长教了孩儿怎么做后,孩儿这才做了出来,若是没有那本书,孩儿也不知世间还有寿桃这种吃食,若没庖长相助,孩儿更是做不出来。”
  皇后连连称道:“你和庖长都有心了。”
  她看向皇帝,周武帝笑道:“都有赏。”
  韩澜行礼道:“母后寿辰,儿臣还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哪里能得赏赐,若父皇母后真要赏,不如就赏天下百姓。”
 
 
第二十五章 
  韩澜的声音一落,周武帝连说数个好,又对韩澜褒奖了一番。
  “难得你有这颗爱民之心,朕便应允了。”周武帝想了下说:“传朕旨意,皇后寿辰普天同庆,免赋税田税一季。”
  韩澜忙道:“儿臣替天下百姓谢过父皇。”
  一季的赋税和田税虽不多,但也能为平头百姓减轻负担。
  皇后这时也小声和周武帝说了几句好听的,周武帝龙心大悦,恨不得直接减免了今年的赋税和田税。
  余安的听力更胜从前,哪怕此时他离韩澜三人不近,依旧听得清三人说了什么。
  今日皇后寿宴,韩澜将他也带来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家办寿宴,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但又的确该如此。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刚才他看到那些后妃、皇子、公主送上的寿礼,每个都透着精致,对皇后来说不贵重,对余安来说却十分有意思。先前他瞧得认真,心里忍不住想,他现在身上的衣服和头饰都是韩澜给的,若有一天他能控制人偶,站立说话,那他一定要给韩澜准备份独一无二的寿礼。
  皇后是韩澜的母亲,他也会为皇后准备一份。
  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走能动,能说能做。
  韩澜受了周武帝和皇后一通夸奖,才回到安安身边。安安依旧坐在轮椅上,因着韩澜深受宠爱,他的位置在任贵妃下首,太子韩霆对面。
  自打他尝了韩澜做的寿桃后,目光就落在了小弟带来的人偶上,他没想到小弟会带人偶来母妃寿辰宴。
  上次和二皇子韩洛见过安安后,他就想再来找小弟,只可惜东宫离凤仪宫不近。凤仪宫在后宫,东宫则在前殿,后宫与前殿隔了一堵高高的宫墙,他想要去后宫还得绕一大圈,从东侧宫门去凤仪宫,一来一回至少要二个时辰。
  他如今慢慢接触朝堂,平日里除了在东宫,上午也会跟着上早朝,下午多数时候在皇城中的中书省,学着看奏章,想去找小弟也因着没机会而作罢,这会儿又见到小弟,和神似少年郎的人偶,更是心痒难耐。
  除了韩霆瞧见安安了,韩洛和韩舟也看见了,韩雅和韩云雪同样瞧见了,几人纷纷伸长脖子往安安那处看。
  看得人多了,自然其他皇子、公主也都顺着他们的视线望去,只是他们坐的有些远,并不能看清,只知道小皇子身边坐着个少年郎。
  少年郎身着考究,样式轻便却不失华贵,那雪白的皮肤将女孩子们都比了下去。公主们想凑近些看,就听见一声咳嗽,这才猛然清醒,好险,差点就在父皇和众人面前出丑了。
  周武帝也看到了小儿子身边的少年郎,只是他的目光在安安身上扫了几眼,视线就停留在了少年郎身下所坐之物上,但他没立马询问,而是等寿宴结束了,才派大太监将韩澜留下。
  其他皇子公主都知道周武帝和皇后要见韩澜,其他和韩澜关系一般的皇子公主,自然不会凑到韩澜跟前,只有韩霆韩雅几人跟韩澜说了几句,约好过几日一起出宫游玩,这才各自离开。
  皇子想要出宫没那么困难,但公主想要出宫就比较难了,好在有韩霆带头,周武帝也会同意。
  眼看大公主和二公主也到了相看驸马的年纪,周武帝对其他公主不怎么上心,但对大公主和二公主还是上了点儿心。
  之前他就让皇后相看臣子家中的儿子,但皇后觉得不少大臣家中的嫡子都比较纨绔,相反庶出的少年郎则十分上进,但庶子与公主身份相差太大,自然不可能将两位公主许给庶子。
  武将家的孩子倒是不错,可惜他们很少回家,再则一些武将是散官,没有职权,皇帝也不会同意,他还是想靠两位公主拉拢些看重的大臣,而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之子,皇帝也不太愿意,就怕有一天自己的江山坐不稳。
  皇后没挑到满意的,便想等下次殿试后,从青年才俊中挑选,一来他们都是新人好管理,二来还能从一开始培养心腹大臣。
  周武帝也是这般想的,否则怎么可能任由皇后如此拖沓。
  这边,韩澜目送几位皇兄皇姐离开凤仪正殿,才推着安安去了后殿。
  自打知道皇帝把小美人和自己留下来后,余安就格外紧张,在意识里无声呐喊,一张小脸也憋得通红,而他不知道的是,在韩澜没注意的时候,安安的脸上快速浮现一抹绯红,只是眨眼间,那抹红就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韩澜推着安安进了凤仪殿内殿,就见到了坐在上首高塌上的周武帝和皇后,韩澜朝两人行礼。
  周武帝摆手,脸上带笑,“免礼,澜儿不必多礼。”
  说着又让韩澜坐下,视线自然而然落在放轮椅上,韩澜察觉到两人的视线,对二人介绍道:“这叫轮椅,是孩儿随意琢磨出来的。”
  周武帝闻言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轮椅,想着若是腿脚不便的人使用这个,便可以不用一直卧床,他当即询问:“这个叫轮椅的可难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