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社恐穿成人偶后被献给了小皇子(穿越重生)——笑口颜开

时间:2023-11-17 10:53:43  作者:笑口颜开
  “回小殿下,阿远哥出去了,先前宫门守卫来了,阿远哥见过对方后就匆匆离开,柳大人的话,奴婢不知……”小太监越说脑袋埋地越下去,声音也随之越来越小,若不是韩澜耳通目达,还听不清他说的什么。
  韩澜吩咐小宫人传膳,正要交代让阿远回来后来见他,话还未出口,就听见了熟悉的脚步声。
  阿远背了个不大不小的蓝色包袱,穿过拱门疾步进来,猛一抬头就见自家殿下的视线落到自己身上,当即露出一个堪称“谄媚”的笑脸,脚下步子比刚才还要快,几乎是小跑到韩澜跟前。
  “见过小殿下,小殿下可要用早膳?”阿远行礼道。
  韩澜没回答他,而是看向了低垂着脑袋的小太监,“吩咐下去吧。”
  小太监恭顺应下,又赶忙退下,整个过程脑袋都没抬一下,自然没看到阿远背在身后的包袱。
  等人走后,韩澜一边往外殿去,一边头也不回的问:“包袱里是何物?”
  阿远坠在韩澜身后,“小殿下,这是陈夫人夫君带来的,说是陈夫人画好的画本,还有陈夫人写给您的信,您现在就要看吗?”
  韩澜脚步微顿,很快又推着安安恢复成刚才的速度。
  阿远挠了挠头,不明白小殿下的意思。
  正纳闷,清冷低沉的嗓音又从前方飘来,“拿过来。”
  阿远赶忙几步上去,解开蓝色包袱,从里面取出一个木匣,打开木匣,入目的便是一本画本,画本外用小篆笔行云流水写着“奇物记”三个字。
  左边还画了一副画,是个做工精巧的雕花木椅,木椅上坐着个容貌精致,白皙如玉的少年郎。
  正是安安。
  那双眼睛灿若星河,阿远光是瞧了一眼就被引了全部心神,正想再看看时,就听见小殿下清冷的声音响起,“给我。”
  阿远不敢耽搁,忙恭恭敬敬递上去。
  韩澜提着轮椅扶手,将轮椅连带安安,提进外间,才伸手接过画本,在书案前坐下。
  阿远候在一旁,目光时不时落在韩澜手中画本上,又飘忽在安安的那张脸上。
  不多时御厨带着几名宫人布早膳。
  韩澜一边吃着糜肉小粥,一边看着手边画本。
  余安在一旁恨不能伸长脖子瞧一瞧,他在脑中搓手:没想到这么快就画好了,不知道陈夫人给他安排的是个什么身份?
  不仅他好奇,阿远也恨不能眼睛长在上面,只可惜他张望了许久,也没看到一点儿。
  一盏茶后,韩澜用完早膳,也看了好几页内容。
  画本每页文字不多,画面比他之前看过的陈夫人所画更加仔细精巧,人物的描绘活灵活现,仿佛安安就是个鲜活的小少年。
  宫人小心翼翼收拾碗筷,轻手轻脚退了下去,他们动作放得很轻,没惊扰到韩澜。
  韩澜沉浸在画本故事中,此时看得专心致志,自然没注意到他们。等了一个时辰才看完。
  余安从一开始的好奇到抓耳挠腮,到慢慢丧气,再到最后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韩澜毫不知情,他看完“奇物记”画本后,才拆开一同送来的信。
  陈夫人在信上说,目前只画出了第一部 ,她的打算是连出三部,她在信里大概介绍了第二部、第三部的内容,同时也介绍了安安在画本中的角色。
  信中提到她那边寻到十几名信得过的画师,有几名女子的画工不比她差,她同这些人签订了协议,他们不会泄密,同时她并不是按照每人画一本,而是一人画一部分,最后的十页由她来画,如此一来他们也不知故事的完整内容。
  最后陈夫人提到是否有修改的地方。
  韩澜看完信,示意阿远去取来笔墨纸砚。阿远一边研磨,一边小心翼翼问:“小殿下,您这是要给陈夫人回信?”
  韩澜还在想该如何修改,又想到陈夫人所说的,五百文一本,是否可行,听见阿远的问话后漫不经心应了声。
  韩澜提笔沾墨,在宣纸上写下:“陈夫人启:信某已看过,画本的第一部 某已看完,以夫人所言,采用连出三部,定量的方式出售,夫人选的人某自信得过,就按夫人所言继续作画。”
  “只是在安安身份上,除了隐士家族出来的少年郎外,某还希望陈夫人能给安安加上福星的名号,画本中的小殿下可以是杜撰出来的,但像木椅、轮椅等物不是小殿下做出来的,而是安安想出来的。”
  阿远想要偷看,奈何小殿下的字写的飘逸又小,阿远伸长脖子也看不清。
  更不要说悠悠转醒的余安了,以他的角度只能看到韩澜的侧脸,因此并不知韩澜在信中如何夸奖自己。
 
 
第二十二章 
  一张宣纸已写不下,韩澜又在第二张宣纸上写下木椅和轮椅,特别是轮椅的做法,务必让看过《奇物记》画本的人,都能记住轮椅制作的过程。
  原先他的想法是靠着画本的推出,自己在京里或各地开店,又或者把图纸卖出去。
  但实际上轮椅制作起来并不复杂,有几年木工活儿在身的人,稍微一研究就能明白,与其如此不然把法子公开,到时候能做的,自然会做,就算他们卖木椅和轮椅,或买木椅和轮椅,都不会忘记是安安让他们能再度
  在人前。
  亦或是安安让他们靠着卖轮椅和木椅,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安安。
  韩澜在信的末尾提到,先发行的画本里,不忙加制作方法,等第一批画本售空,若是没人做出来,再公开法子。
  等到第二批,画本上再加上木椅和轮椅的制作过程。
  写完后,韩澜又重头看了一遍,确认没遗漏才将信对折装进信封里,朝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阿远吩咐:“你将这封信送去别院,这画本就先留下。
  阿远应下,接过小殿下递来的信和令牌,匆匆去了宫外。
  等阿远把信送到,已过午时,他便在巷口吃了碗馄饨,才回宫,跟小殿下汇报。
  韩澜得知他吃过午食,就让他先下去休息,他推着安安到御花园散步消食。
  另一边,陈家汉子在京里买了些小玩意和吃食点心,就带着韩澜的信快马加鞭回到安阳县。
  即便如此等他到了安阳县,也是第二日夕阳西下。
  陈夫人命下人准备晚食,当着自家汉子的面拆开信看了起来。彼时下人端着做好的鸡蛋面过来。
  陈夫人道:“你先吃,我回书房修改画本。”
  陈夫人的夫君是个沉默寡言的高大汉子,闻言点了点头,又示意她别熬太晚,仔细累着了。
  陈夫人会意后,笑着点头,“放心,我会早些休息的。
  当晚,陈夫人果真言出必行地没熬太晚就回屋休息。
  第二日陈夫人早早起来,和其他画师在前院修改内容,每人负责几页,画本不能偷偷带走,只能在院子里建起的寮棚里修改。
  但凡他们一修改完,下人就会收走,放在陈夫人的案上,一直忙活到中午,一行人吃饱喝足后继续修改画本,等到日落西山,再各自告辞离开。
  陈夫人这边紧赶慢赶修改画本,远在京城的韩澜也遇到了一件难事。
  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五月初八是皇后寿辰,往年韩澜随大流只从外面订做些首饰充当寿礼,但今年他打算做一份简单,却饱含真挚情意与孝心的寿礼。
  如此一来便有些犯难了,韩澜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原本他想让陈夫人帮忙画一幅仙贺图,但担心其他人别有用心,以讹传讹,令母后深陷泥潭,只得作罢。
  又想到可以自己写一幅百寿图,又觉得过于简单随意,而且保不起其他皇子也会想到这个。
  韩澜翻看了些杂书、话本,最后打算给母后做一份吃食。
  他在话本中看到,有一种名为寿桃的吃食,寓意福寿安康,很是适合。
  他立马记了下来,又带着安安去了藏书阁,翻看了一下午,找到数十本记录各地风俗和吃食的杂书,只是上面的吃食不多,以风俗习惯为主,吃食却知之甚少,韩澜看了一下午也没找到可用信息。
  余安见他好似在找东西,又不知道他想要找什么,眼睛也跟着落在书上,然而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他眼花缭乱,头晕脑胀。
  晚上,韩澜点灯继续找,终于在一本杂记中看到了寿桃两个字,他赶紧往下看。
  关于寿桃烹饪过程少之又少,通篇都在介绍寿桃的由来,最后提及寿桃虽形像水灵灵滋/水饱满的桃,却并非真正的桃,而是以糯米磨粉制成。
  韩澜眼前一亮,一把搂住安安肩头,略略兴奋道:“安安,我知道送什么寿礼了?”
  余安也好奇,在意识中,小嘴叭叭的问:“是什么是什么?”
  然而等了片刻也没听见韩澜继续说下去。
  余安:“……”
  有了这个关键点,韩澜忙不迭将寿桃临摹出来,又把需要用上的材料备注,就推着安安匆忙去了御膳房。
  御膳房庖长见到韩澜赶紧行礼,“见过小殿下,小殿下来御膳房可是有何吩咐?”
  韩澜将手中的宣纸递给庖长。庖长是御膳房里厨艺最好的御厨,有他教自己,相信一定能很快学会做寿桃。
  庖长赶紧双手接过宣纸,只见上面画了个水灵灵的圆桃,上面写着以糯米粉为主。
  又见桃左侧写着“寿桃”二字,心思活跃的庖长,已然想到了什么,对着韩澜毕恭毕敬道:“小殿下是想吃这寿桃?”
  韩澜:“不是,本殿下不精通庖厨之术,只能把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了,你是御厨之首,本殿下相信庖长定能琢磨出来,倒是本殿还需向庖长请教一二。”
  庖长赶紧行礼,口称不敢当不敢当。
  韩澜问:“庖长可看明白了?”
  “臣看明白了,只是还需臣先试做一回,之后再跟小殿下禀明成果。”庖长小心翼翼开口,生怕那句话惹小殿下不乐意。
  韩澜点了点头,“行,你自个儿先琢磨,成了再派人过来。”
  庖长立马保证,做好后第一时间给小殿下送去。
  韩澜对庖长的识趣颇为满意,推着安安离开。
  等他走后,御膳房众人才缓过神来,这才想起先前见到的那名似腿脚不便的少年郎,不仅和小殿下关系亲厚,就连身下的坐具也颇为奇巧,几人对视一眼,都明白那名小少年身份不凡,就是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第二天下午,庖长带着做好的寿桃前来宣安殿。
  阿远将人带去了茶室,宫人上了茶水,便出了屋等在外面。
  庖长在茶室没等多久,就敏锐地听见了微弱的脚步声,顾不上品茶,当即起身对着来人行礼,“臣见过小殿下。”
  来人正是一身玄衣绛紫暗纹宽袖长袍的韩澜。他刚才听宫人来报,御膳房庖长来了,便没带上安安,径直过来了。按理说以韩澜的身份,和受宠程度哪能亲自过来见庖长,但皇后生辰临近,韩澜还未学得寿桃做法,自然着急些。
  他朝庖长摆了摆手,“庖长不必多礼,快随本殿下去小庖屋。”
  庖长立马应是,不紧不慢跟在韩澜身后。暗暗咂舌受宠的皇子就是不同,竟能开小灶!
  实际上,宣安殿有小厨房还是皇后向周武帝求来的,周武帝也心疼小儿子用的冷膳,特地让内府局修了一间不大不小庖屋。这几个月小殿下不在宫里,庖屋便没开火,小殿下近来回来后,才每每开火煨上送来的膳食,或小殿下想吃点别的吃食时,厨娘才会开火。
  要说当初周武帝会命内务局的在宣安殿中,修建一庖屋,还是因为阿远。御膳房离宣安殿不近,等宫人们端着膳食回来,有些吃食已经冷了。韩澜没放在心上,他身子骨不错就算菜凉了也照旧吃。
  阿远看不过去,跟皇后娘娘诉苦,得知小儿子吃的冷食后心疼不已,这才有了小庖屋。
 
 
第二十三章 
  韩澜带着庖长七拐八绕终于到达宣安殿西侧的小庖屋。
  虽说是小庖屋却一点儿也不小,足有三、四品官员家的庖屋那么大,庖长跟着小殿下走了进去。
  庖屋宽敞整洁,一应厨具俱全,瓜果时蔬样样不缺,还有些难得一见的水果,也都放在厨柜之中,用珍贵的琉璃碗盛着。
  庖长一见到这流光溢彩的琉璃碗,眼底划过诧异,再次肯定了小殿下的受宠程度。
  庖长收回心神,就听见小殿下漫不经心,却又透着不可抗拒的语气开口,“食材已备齐,也不知具体需要什么,若是不够庖长尽管告诉本宫。”
  “是。”庖长恭敬颔首道,看了看灶台上准备的食材,清点后才对韩澜道:“回小殿下,食材很齐全,这是臣做的寿桃,请小殿下过目。”
  韩澜这才注意到他手上还提着食盒。暗道自己刚才不该太过着急,应该先看过这厮做的寿桃,再带他来小庖屋。
  然而事已发生韩澜没过于纠结,伸手打开食盒,就见—粉嫩嫩的圆桃冒着氤氲热气,这寿桃与他在杂记中所见相似,皆水灵粉嫩,光是瞧着就让人身心愉悦。
  韩澜心下一喜,取出食盒里的寿桃。寿桃还是热的,韩澜取了双竹筷,夹了个拳头大小的寿桃,轻轻咬了一小口,入口带着股糯米的清香和淡淡的奶味,口感软糯香甜,与馒头、包子、饼子一类完全不同。
  韩澜吃了一口,没忍住吃第二口,第三口,很快一个寿桃就吃完了。
  庖长的心情由最初的紧张到逐渐轻松,可谓是坐马车走山路一般颠簸曲折。
  韩澜吃了一个,有些不尽兴地放下筷子,他虽还想吃但也知道在外人面前不可失了礼仪,转而对庖子赞道:“不错,寿桃很好吃,接下来就有劳庖长了。”
  庖长心下了然,自己这是过关了,接下来就该教小殿下怎么做了。考虑到小殿下从未做过吃食,便从头开始教,跟韩澜讲了火候的重要,就开始泡糯米。
  庖长道:“糯米需得泡二个时辰,之后用石臼磨成粉。”
  韩澜点头,按照庖长的法子,泡了不少糯米,他对自己的厨艺有自知自明,知道做一次估计不成,已经做好了多做几次的准备。
  庖长接着道:“泡糯米需要些时辰,接下来小殿下可以准备细糖、芝麻、黏米、奶油、羊奶、红曲磨成粉,茶饼磨成粉。”
  小庖屋里正好有细糖、芝麻、黏米、茶饼,却没有奶油、羊奶和红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