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打开皱巴巴的纸团,看着其上“二”字后,兴奋的笑开了花。
掌柜笑呵呵道:“恭喜这位公子,您抽中了二等奖,这是您的奖品。”@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掌柜说着,从身后伙计手中接过一本印刷版的《奇物记》收藏本。
随着掌柜话音一落,众人得知这人得到了印刷版的收藏本,各个羡慕嫉妒的看向那名男人。
男人将收藏本抱在怀里,生怕被这群眼红的抢走,也不继续看下去,迈开步子就往外跑,众人始料不及,别说堂内众人,就是围在外面的众人都没反应过来。
等他们回过神,男人已经逃地不见人影。
掌柜轻咳一声,继续组织众人抽签。
二楼,余安目瞪口呆看着刚才发生的一幕,颇为好奇特等奖会被谁抽走。
韩澜见安安兴致勃勃,便抱着人也跟着看向楼下。
一盏茶后,继二等奖后,三等奖连续出来五人,那些没抽中又没离开的人,瞧着这五人羡慕嫉妒的鼻子都快歪了。
又等了一炷香功夫,特等奖终于被一名官家少爷抽中,他捧着陈夫人亲手所画的《奇物记》收藏本,朝周围人笑的得意。
几名少年朝他恭贺,眉眼间满是讨好。
少年也不顾周围打量的目光,从锦盒里取出安安的画像,对着安安白皙的脸颊连亲数下。
楼上,将这一幕收入眼底的韩澜,直接黑了脸,周身裹挟着刀刃的凌冽寒气。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余安嘴角一抽,看着楼下洋洋得意,实则即将倒霉而不知的少年,默哀一秒。
第六十六章
周进茗觉得自己这两天有些倒霉,特别是在他把特等奖——即陈夫人亲笔所作,《奇物记》收藏本带回家后。
不等他在庶子们面前炫耀,就被父亲叫去书房,周老爹劈头盖脸痛斥,说他整日不着家,眼看就要到弱冠之年,还这般不着调。
周进茗缩着脑袋,像个鹌鹑般挨了半个时辰的训,本以为就这就结束了,不曾想老爹竟为自己寻来一严厉古板的先生,得了特等奖的喜悦瞬间被冲散,不等他沮丧,老爹又朝他伸出手。
周进茗假装看不懂,哪怕面对自家老爹的眼神示意,他也茫然四顾,将“看不明白”展现得淋漓尽致。
见不成器的儿子,竟敢当着自己的面装傻充愣,当即拍案而起,啪的一声,吓得周进茗一个踉跄,险些单膝跪地。
周进茗这人,是典型的吃软怕硬,一旦周老爹严厉强势,他就跟个鸵鸟,怂兮兮的大气不敢喘。
周老爹似笑非笑盯着他,迫于老爹的淫/威,周进茗只得忍着肉痛,掏出《奇物记》收藏本。
周老爹一把抢/过,丝毫不理会儿子欲哭无泪的表情,当着周进茗的面打开锦盒,取出卧在红缎中的收藏本。
看着封页上安安炫目的笑容,周老爹心里满意极了,觉得自家这儿子虽不争气,但这一次倒是好运的抽中特等奖。过几天的宴会将收藏本带去,让那些老家伙眼红羡慕。
周老爹美滋滋的想,一抬头见儿子一脸恋恋不舍盯着自己手中收藏本,当即板着脸把人赶走,这才慢慢看起手中更精致,也更厚的画本。
刚到手的《奇物记》收藏本还没捂热,就被老爹收缴了,周进茗欲哭无泪。当得知另一个抽中特等奖的人,是死对头后,周进茗看谁都不顺眼。
然而他还没气愤多久,就被老爹赶回老家,美其名让他在老家好好磨炼一番,再回京城。周进茗一脸生无可恋。
韩澜听着萧行舟汇报完周进茗的事,仍觉得不满意,“让陈家的小儿子过去。”
萧行舟应下。
于是,等周进茗唉声叹气出了京城,一辆马车高调地飞驰而过,将周进茗的马车甩在马后,本就一肚子窝火的周进茗,没想到在家被老爹欺/压,出了门还有人跟他作对,立马撩开窗幔看去。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嗬!
那化成灰他都人的马车——正是死对头的马车。
余安躺在柔软的大床上,知道萧行舟来找过韩澜,就在他想要觑听萧行舟说了什么,忽地周身一热。
他知道自己这是又有变化了,他不敢分心去听韩澜二人说了什么。将脑中纷乱的思绪抛出,他闭上眼仔细感受身体变化。
同之前几次变化一样,意识中传来一股热流,自心口涌出,或许是因为心脏恢复的缘故,这次的速度明显比之前快。
哪怕热流的流速变快,余安仍旧扑捉得到热流运转的轨/迹,甚至能清楚感知到它自心口蔓延至四肢百骸,所过之处透着热意和舒适。
大脑一片放空,什么都不去想不去做,只想闭上眼,睡上一觉。
他昏昏欲睡中依然能感觉到,意识与这具身体的联系越发紧密。
半梦半醒间,他听见一道自悠远旷古传来的声音,那声音带着神性,令人下意识听从,“余安,还不明白吗?你本就属于这里。”
“余安,醒来。”
“而今你已恢复,吾便将回忆还你。”
随着神性清明的声音落下,余安在意识里低吟出声,下一息无数星光碎片钻入脑内。
承载无数记忆的光团被热流冲散,记忆也就此解封。
原来他本就是大周人,后世所发生的事,不过是意识意外前往,所经历的南柯一梦。
这具人偶是他本来的身子,声音的主人便是让他前往后世,且把所学东西带回这个时代的“神灵”。
“神灵”掌管大周,眼看大周气数将尽,那么依托大周气运而生的祂,同样会随着大周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新的“神灵”,新的王朝,将取代祂和大周。
为了存活“神灵”从万千人中选中余安,将他的意识送去后世,又用神念保留余安躯体,等时机一到,祂便效仿余安喜欢制作手办,将余安原本的身体炼制成人偶,等待余安意识的回归。
以余安的意识为媒介,“神灵”收集到的愿力越多,祂便能留存越久,大周的气数亦会经久不衰。
余安一边吸取着光团中的记忆,一边感受热量流经的地方,每经过一处,身体与意识便愈发贴合。
等他看完所有记录着记忆的光团后,丢失的属于大周的记忆,亦随之寻回。
原来他是大周余家人,而余家在五年前惨遭杀害,而他是余家仅存之人,余家世代为匠师,擅长制作木偶,凡是经过余家人之手的木偶,皆栩栩如生。
十年前余家当家人,也就是余安的爷爷,尝试以“人”形制作木偶,当第一个人形木偶出现时,他将其称为人偶。
只是当时的人偶做工粗糙,余老爷子花了五年时光改进人偶。当天余安已显露其天赋,余老爷子将余安带在身边细心教导,年仅十岁的余安对人偶格外感兴趣,跟在爷爷身边学得极为认真。
然而还不等余安成功做出人偶,余家上百口人惨遭杀害,而他因为被“神灵”盯上,因祸得福逃过一劫。
看到这里余安不知该庆幸还是惋惜,不等他长吁短叹,暖流已延至双腿。
然而整个过程很短,他却觉得过了许久,仿佛永无止境。@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事实上从心口传来异样到如今,不过一盏茶,等韩澜处理完事物,回到内间就见安安紧闭双眼,脸色红白交加,额头溢出黄豆大小的冷汗。
韩澜轻唤安安,没听见回应,便让阿远传太医,才回到余安身边,擦掉余安额上的冷汗。
韩澜眼底浮现担忧,即便安安脸上的痛苦之色渐渐淡去,韩澜紧皱的眉宇依旧没松开。
很快,阿远带着几名太医进入寝殿,太医们只以为是给小殿下诊治,各个提起十万分精神。
然而当看到属于小殿下的床上,躺着一名少年时,几人皆一脸讶然。
韩澜起身,挪开位置给几位老太医诊脉,几名太医虽好奇少年身份,医术却是整个大周最好的,几人轮流为余安把脉。
最后四人得出相同诊断:“这位小少爷并无大碍,此时应是陷入梦魇,吃几副定惊安神的汤药即可。”
听见安安没大碍,韩澜这才松了口气,示意一旁的阿远跟几人去太医院抓药。
半个时辰后,余安睁开眼,黑亮的眼睛透着些许迷茫,但迎上韩澜担心的目光后,那点茫然瞬间消失,眼底恢复一片清明。
韩澜语气里满是关心,“安安,没事吧?”
“做噩梦了吗?还是发生了什么?”
他记得离开前,安安还未入睡,不过一炷香,安安就陷入梦魇,他担心安安之前发生了什么。
余安闻言摇了摇头,“我没事,就是刚才身体有了些变化。”
他这么想着,就想尝试动一下腿,却发现双腿有知觉了,却没办法挪动,似乎还差了点什么。
估计等下一批第三部 画本中,加入雕版印刷的制作步骤,他的双腿就能动了。
韩澜伸手探了探安安额头,兴许是刚才流过冷汗的原因,此时额上有些凉。
余安抬手将韩澜的手握在掌中,细细摩挲着韩澜掌心的纹路,对他软软一笑,“我没事,不用担心,我就是想起了以前的事,不过都过去了。”
韩澜没追问,他能看出安安眼底的寂寥,和淡淡的忧愁。
他知道安安并不是如画本中那般,来自隐世家族。
事实上从安安知道这么多起,安安就已经暴露底细了,只是他不自知罢了。
他从姓氏上下手,能猜出安安兴许是余家人,在大周姓余的人不多,就他所知的余家,便在安阳县,余家的木偶他也有所耳闻,只是从未见过。
当年余家惨遭杀害,上百口人死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除此外也不是没有姓余的,只是他们都只是些普通百姓,毫无技艺傍身。
安安知道这么多,更加不可能出自普通余家。
韩澜想到这里,眼神暗了暗,心底隐约猜到了什么。
余安压根不知道韩澜光从姓氏,就能猜到这么多。
他将这一次的变化跟韩澜说了,自从上次双臂能动后不久,上半身也能动了,眼下还差一点,就能站立行走。
韩澜得知安安还差点儿所谓的愿力,就能站立,虽有些遗憾以后不能随随便便抱着安安。
但安安能走能跳,他也高兴,当晚一个劲投喂安安。
第二天一早韩澜就让阿远出宫,将雕版印刷的图纸送去别院。
陈夫人看着手中图纸稀奇不已,之前听小殿下说起印刷厂,她就格外好奇,不然也不会投一笔银子进去。只是她来京城多/日,也不曾见过着所谓的雕版印刷,还以为这次没机会,不曾想今日小公子就给她送了个惊喜。
陈夫人看着手中图纸,又想起前几天传出不利于安安的流言蜚语,好在因为抽签活动冲淡了漫天谣言。
陈夫人为安安松了口气的同时,以为小公子和安安不会将雕版印刷制作步骤公布在第三部 画本里。
却不想竟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陈夫人和阿远说了几句,阿远便回宫复命,同时还带回陈夫人画好的第三部 封页,和陈夫人明日便会返回安阳县的事。
几天后,安安书肆新一批画本上新,那些买过第十二部 画本的人,也顺带给家里人卖了几本,而他们则来到最里面的书架前,一眼就看到了迎着晨光笑颜如花,手捧鲜花的安安。
年轻男子想也不想取下一本,翻开一看就见到了全新的纂图,当看清图上内容后,年轻男子蓦然睁大双眼,随后将画本合上,又从书架上取走好几本,在众人尚未回过神,就带着十多本画本结账离开。
随着日头正盛,越来越多闻讯而来的人,当他们看到第三部 上竟有满满当当三页的回答,当即买回去,看了起来。
看着二十位幸运儿的“留言”,看着安安的“回复”,众人在这一刻无比羡慕这二十人,只希望半个月后能抽中自己。
而被选中的二十人激动地在家吟诗,听得家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天越来越冷,张大山跟媳妇倩儿说了声,便到安阳镇打算买些布料,交给媳妇做两身厚衣服好过冬。
张大山杵着拐杖,背了些从山里摸来的红果子,打算去镇上卖。天刚亮,冷风吹在脸上,令张大山打了个寒颤,他紧随众人进了镇,找了一处宽敞的地方打算卖红果子。
不曾想今日竟有不少人从对面的远斋书肆出来。这些人中有身着短打的农家子或小厮,也有身着儒衫的读书人,还有衣着艳丽的少女。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捧着一本书,一边翻看一边啧啧称奇。
张大山被勾起了好奇,竖起耳朵听了会儿,听见众人说“安安”,“留言”,“雕版印刷”等词,依旧摸不着头脑。
34/39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