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假世子经商致富后揣崽跑路了(穿越重生)——埃熵

时间:2023-11-20 09:47:08  作者:埃熵
  他回头,恶狠狠瞪眼,“再说一句废话,我就给你顺云桥扔下去。”
  顾云秋立刻捂紧嘴。
  李从舟没再废话一句,连拖带拽将他弄回小院。
  一进院门,李从舟就将顾云秋推到石凳上,然后径直进屋,没一会儿带出个布包,抬手就扔给顾云秋。
  顾云秋下意识接了,布包里面是金剪、绷带、大小药包和一些瓶瓶罐罐,其中有个塞着红塞子的细颈白瓷瓶上面也绘着丹顶鹤。
  李从舟将东西丢给他后,就自己走到井边、扶正井架打水。
  一桶凉水上来后,他脱掉僧袍、用瓢舀水洗干净伤口,再抬头看顾云秋,却发现他正捧着东西发呆。
  “不会用?”
  “啊?不不不,”顾云秋忙摆手,“会会会!”
  他将布包放到一旁的石桌上,拿出金疮药后,又笨拙地抓起金剪和绷带,起身朝李从舟走去。
  看他一瘸一拐的样子,李从舟终于忍无可忍地捏了捏眉心。
  他迎过去、劈手夺过剪刀绷带金疮药,然后从那布包中摸出一个蓝塞子的小罐子丢向门口:
  “这治跌打损伤的,给你这傻主子上药。”
  顾云秋一愣回头,小点心不知什么时候追了过来,正谨慎地站着。
  点心接了罐子,李从舟又指指剩下的半桶水:“这些随你们用。”
  说完,他就自走到一边处理伤口。
  扭伤后要先冷敷消肿,山中井水冰凉,倒正方便用。
  点心只愣了一小会,就吸吸鼻子,飞快跑过去拿水、用干净的帕子浸湿了替顾云秋冷敷。
  “公子你,你没事吧?”他声音艰涩,双眼低垂,看上去像只被主人抛弃的小狗。
  顾云秋赶紧摇头。
  “是我没用。”点心内疚至极,刚才若非这小师傅,他的主子险些没了。
  “你也吓着了嘛,”顾云秋倒不在意,小点心今年才多大,“是我自己不小心的,没关系没关系。”
  点心却暗下决心,他一定要跟蒋叔习武,将来才能保主子无虞。
  他这儿接连浸湿帕子给顾云秋消脚背上的馒头,顾云秋却偷偷观察着不远处井架后的李从舟——
  小和尚动作利落,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已涂好了药粉,嘴里咬住绷带一头,另一手抓住绷带的另一头熟练地往手臂上裹。
  看着他,顾云秋咚咚急跳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原来,不是要杀他哦……
  处理好手臂上的伤,李从舟将撕碎的僧袍丢到一旁,又扶起地上的炭炉,重新弄来新锅煮上药。
  他没再看顾云秋主仆一眼,径自回到堂屋内查看乌影状况。
  乌影刚才烧得神志不清,大约是又把他当成了敌人,不要命的袭击他后,又因力气耗尽而再次昏迷。
  李从舟探探他的额头还有些烫,正准备再打一桶水来给他降温,转身就看见趴在门口探头探脑的顾云秋。
  顾云秋其实已经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发现那个黑皮肤少年并没有死而是由李从舟照顾后,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笑话。
  他舔舔嘴唇,想到刚才的言行,整张脸登时烧红,恨不得当场挖个地洞钻进去。
  李从舟凉凉扫他一眼,绕过他又打了一桶水。
  “对不起哦,”顾云秋摸摸鼻子,“我刚才误会了。”
  李从舟懒得理他,只掀开被子看乌影身上的伤。
  顾云秋扒拉在门框上,看小和尚虽板着脸,但手上的动作却很轻很轻。而且,既然这不是在杀人的话……
  他吸吸鼻子,看着李从舟认认真真:“谢谢你救我。”
  李从舟只是瞥他一眼。
  这回,顾云秋没被吓退,反看着他嘿嘿乐了一下。
  他算是看懂了:
  小和尚就是脸有点臭,其实人还是蛮好的。
  明明他们素昧平生,先前他还给错小和尚吃过的桂花糕,人不仅不记仇,还豁出性命救他、还给他跌打药。
  顾云秋靠在门边想了想,突然觉得前世李从舟那么疯——
  其中一定有什么缘由,毕竟在报国寺被毁前,他在别人口中可是个端方君子,怎么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改成了杀人魔头。
  之前,算是他想多了。
  顾云秋捏紧装跌打药的小罐子,小和尚如今才八岁,和他算起来是同龄人,经此一遭定能说上话、许还能成朋友。
  若他努努力,是不是就能和小和尚搞好关系,避免掉那个没脑袋的未来?
  想着这些,顾云秋又觉着自己行了。
  他直起身,再次从门框后探出头,“你朋友看上去伤得很重,需不需要我找个医——”
  “不用。”李从舟打断他,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瞪顾云秋。
  顾云秋眨眨眼,没懂。
  “……不然你以为,”李从舟咬牙,“山下僧房照顾方便,我为何要带他来此处?”
  “啊……”
  担心这小纨绔多事,李从舟耐着性子解释,“因些缘故他蒙冤被抓,现在算逃犯、被抓着就会死,明白么。”
  “所以……”
  “所以他只能藏身此处,”说都说了,李从舟干脆说清楚,“等他养好伤,我会另外给他找地方住,但现在,不能让人知道他在这里。”
  顾云秋飞快地眨眨眼,点头:这回懂了。
  而李从舟只是警告地看他一眼,就没再开口。
  顾云秋转出门,又慢慢靠着门框坐到门前的三级阶梯上:
  哇。
  这就刺激了。
  怎么李从舟也看中了这间堂屋?
  点心倒没闲着,这会儿正在小院中帮忙收拾,将满地碎片扫开、扶起那些翻倒的桌椅,还顺手照看了下炭炉上咕咚冒泡的药罐。
  正在顾云秋想着怎么跟李从舟说,说他也想要这间屋子时,小院外忽然走过来两个僧人,他们在门前徘徊了一会儿,寻着药罐升起的白烟、探头进来——
  见坐在堂屋前的人是顾云秋后,两人都笑了:“小世子,原来你在这。”
  “嗯?”顾云秋下意识站起来,想用身体挡住屋门,但他忘了自己是八岁,半高的团子只到门的中间。
  好在两个僧人并未上前,只在院门口作揖,“京中有位客商,原是我们寺里的居士,姓周,和王妃娘娘也有些渊源。”
  “他这回离京,就准备回去在江南长住,所以带来许多东西想赠给大家,王妃娘娘正到处找您呢。”
  姓周?
  顾云秋想了想,忽然想起来前世好像有个姓周的商人来过王府。
  那时他没跟着王妃去报国寺,宁王让他见客、他却只想着和顺哥打锤丸,便找了个理由推辞。
  商人走后,给他留了双珍贵的湖丝履。
  难道就是他?
  “哦对了,不知小世子有没见着我们明济师弟?”僧人挠挠头,突然开口,还比划着形容了一下李从舟的相貌。
  屋内的李从舟听着,神情微微一凛。
  屋外的顾云秋却一本正经地装傻,“嗯?没有哦。”
  “啊?那还真奇怪了……”僧人低头,自言自语,“莫不是在经阁那边?他们不说看见小师弟到后山来么……”
  “两位师傅找他什么事啊?”
  “也还是这位客商的事,圆空师父让寺里的小沙弥们都去,清点了人数就缺明济师弟……”
  顾云秋哦了一声。
  “唉,算了,”僧人拜了拜,再道佛号,“若小世子见着他,烦请帮我们转达,要他即刻到法堂去。”
  顾云秋点点头应下,也还了个佛礼。
  待两位僧人走远,顾云秋才拍拍胸脯:还好还好,没露馅儿。
  李从舟慢慢从屋里走出来。
  顾云秋听着脚步,回头看见他压低的眉心,他扬扬下巴指门口,“喏,你也听见了,法堂——要不要一起走?”
  李从舟摇摇头,想想又错开视线,低声说了句,“谢了。”
  顾云秋笑,“嘿嘿,不客气。”
  李从舟垂眸,小纨绔一双柳叶眼亮得摄人,唇畔挂着浅浅梨涡,正午的阳光一照,倒很像只在肆意开屏的小孔雀。
  “对了,”顾云秋忽然开口,“悄悄告诉你,今日我是偷跑出来的,掉下云桥这事,你可别告诉我母妃。”
  李从舟拧眉,怎么突然说这个。
  顾云秋却又抬起手,冲他伸出了左手小指头。
  “……做什么?”
  “我知道你一个秘密,你也知道我一个秘密,现在我们扯平了,都保证不说出去,所以——拉个钩钩?”
  李从舟看着他纤细的小指,眉毛瞬间皱成一团。
  顾云秋当然也不想这么幼稚。
  但考虑到小和尚才八岁,拉钩钩不是正合适?
  结果他抬头就撞见了李从舟嫌弃的眼神。
  “……”
  啊行叭,忘了这位是个冷酷无情的小和尚。
  顾云秋收回手,正想说点什么缓解尴尬,李从舟却转身回屋、呯地一声关上了门。
  碰了满鼻子灰,顾云秋扁扁嘴,心里也有点委屈:
  什么啊。
  怎么就生气了嘛。
  小和尚的心,真的好难懂哦。
 
 
第014章 (二合一)
  法堂在大雄宝殿后,是高僧们素日讲经的地方。
  四面回廊在法堂外的空地上围出个方正小院,院内此刻堆着几口大衣箱,每个箱子后都站着一队人,大部分是僧人,也有少数几个常住寺里的居士。
  箱中装着成套的冬衣夏服,有夏日用的清凉衫、屐踏,也有冬日用的夹袄、棉裤,皮靴和绒袜。
  顾云秋到时,几个家仆打扮的人正两两一组给排队的人发派衣物。
  法堂内,王妃和几位大师正在品茗。东侧上首还坐着个戴浩然巾、花白胡须的老人家,想必就是那周姓商人。
  顾云秋正了衣冠,入堂见礼。
  王妃嗔了他两句,问他怎么一上午不见人,而后就给他介绍:“这位是周山、周先生。”
  周山?
  顾云秋一惊——
  周山是锦朝一位传奇商人,他少有才名,十七岁高中榜眼,却在做官三年后致仕经商,没几年就成了江南、中原两地的大商巨贾,更主持开通了西域的商路。
  原来,前世到王府拜访的周姓商人就是周山?
  顾云秋这才知道,原来周山和宁王有旧,算是忘年交。而且周山与王妃一样,都曾在最困难的时候被报国寺的僧人帮助过。
  外面几口衣箱,就是他这回专程带来赠给寺里的。
  报国寺虽是国寺,但开支的大宗都在济民和佛会两项,剩下大头还要用于经文典籍的修缮译注、复原誊抄,算上日常度用、庙宇佛像的修缮,能用来置办新衣的银两实在不多。
  虽说寺里一年两次也会发放冬衣和夏服,但上下几百口人,尤其是小沙弥们,大多穿的还是旧衣——冬日不能保暖御寒、夏日又捂得大汗淋漓。
  周山年逾五十,已是知天命之年,这些他多年来都看在眼里,也想在返乡颐养天年前,最后为报国寺做点什么。
  他按着超出报国寺现有僧人居士一成的数量准备,冬衣还另配了帽子。
  几位高僧世外高人,品罢一壶茶后,便先后起身告辞,仅留寺监在此主持。王妃倒与周山多聊了一会儿,听他讲了不少商路上的奇闻轶事。
  顾云秋坐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周山提到近日京畿西郊的一桩惨案,说安西驿外有个人牙开了间野店,也不知是得罪了什么人,竟一夜之间燃起大火、店毁人亡。
  王妃面露不忍,轻轻道了句佛号。
  “现场是惨了些,但娘娘也不必介怀,”周山眼神嫌恶,“那人牙从前做是做菜人生意的。”
  “菜人……生意?”
  周山解释了何为菜人,听得王妃连连蹙眉,手中佛珠都险些掉了。
  “所以是他丧尽天良,这般下场,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周山给王妃重新续了一盏茶,话锋一转,“不过他这一死,可叫官牙更头疼了。”
  王妃捧起那盏茶,定了定心神后,才问:“怎么讲?”
  “这些年来,江淮赋税连年欠收,西北累经战祸、民生凋敝,朝廷正鼓励百姓去垦荒,京畿西郊罗池山下,就是一块新垦的荒地。”
  “罗池山下……那地方原本不是片沼泽地么?”
  周山点点头:“正是呢,虽用土回填的时间不短,但水分肥力皆属下成、实非良田,官牙折了正价、田地带宅院出售,也是乏人问津。”
  “加上出了这样的人命官司……”他摇摇头,“百姓们都觉着晦气,恐怕两三年内都卖不出去了。”
  他们这般说着,顾云秋却上了心:
  考虑到京城如今的地价,想要买个向阳临街的二层小楼,加上置购家具、布置店面,少不得要近万两*白银。
  虽说大部分在京中开店的都是租赁经营,每日缴二三百文房钱就是,但他将来多半是要被赶出王府的,这买房的钱也省不得。
  罗池山下的田地虽然贫瘠,但它带着宅院一起出售,合算下来买个田庄才四五百两,既省钱又能解决他住的问题。
  至于在京中开店的事,还可以从长计议。
  他在心中暗暗记下此事,一分神,周山和王妃又聊起了西北,说朝廷这回裁军裁得轻率,西戎王庭眼下看着是混乱,但局势总有稳定那天。
  若不早做打算,到时西戎大军突然挥师南下,只怕西北大营会难以应付。
  顾云秋对这些并不敢兴趣,听了一会儿,目光就扫向了堂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