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冷水峪那些被灰户砍伐一空的林地上,陆商要求每个来拜师学艺的人都带一株杏树苗或者桃树苗来。
栽种下去一年后成活,就退还一半的学费给他们。要是三年后树上无虫无病,生长成材,就再退还另外一半。
那些学生因此分外上心,每日放课后都要到他们的树前转一转,浇水施肥抓虫,树要是病了,他们更是着急上火。
如此,冷水峪上秃了的好几块林子渐渐被填充上绿意,而仲贤杰自己也在林中种了一小片银杏,能入药、少量也能做小食吃。
到盘石岭的时候,红日刚起。
云秋这回有备而来,请李从舟推介、找人专门制了一把他能拉满的小弓,虽然被那店老板误会是要给小孩或姑娘用的,但他才不在乎。
——能猎到猎物就是好弓。
李从舟观察过盘石岭的地形,和神雾山不同,这里多岩石灌木,山鸡较少,松鼠、兔子、獾什么的相对多,再高点儿到雪线,也确实可能会有野猪和野熊出没。
他找了块背风的巨岩搭帐篷,摆放好东西生火做营地。
云秋这回带齐了火折子和火石,所以两人用捡来的石头垒砌了一个火塘后,就很快点燃了营火。
看过山风的方向,李从舟带着云秋从下风处往上风处走,“动物的嗅觉都很灵敏,顺风走的话他们闻见生人的味道就会提前跑……唔?”
云秋一手捂着他的嘴,一手竖起来压低声音嘘了一声。
然后李从舟顺着他视线的方向,果然在不远处的一块岩石后看见了两只灰色的兔子,它们吃一会儿草抬头张望一会儿,模样很警觉。
李从舟拉下云秋的手,也悄声,“想猎这个?”
云秋重重点了两下头,那两只兔子的毛看起来好长好长,要是剥下来说不定能做成很暖和的手炉或者毛领。
他偷偷瞥了眼李从舟空荡荡的脖子,然后拱了拱身边的人,声音放得更轻,“帮我拿箭呀。”
李从舟看他那猴急猴急的模样好笑,却还是依言拿出箭来帮忙搭好,甚至还替云秋瞄准找了个好位置。
本来他还想帮云秋拉弓的,可是人家拧着眉不让,于是李从舟就举起双手退到一旁,看云秋好努力地去满弓射箭。
嗖地一声,云秋射|出第一支箭。
李从舟给他找得位置是好,可是云秋到底是第一回打猎,没把握住箭矢飞出去之后的下坠力道,竟然只是一箭射中了两只灰兔前的草地。
那两只兔子受了惊吓,蹿起来就消失得没了影。
“唉……”云秋放下弓,耸了耸有些发酸的肩膀,“好难。”
“第一回都这样,没事的。”李从舟笑着重新给他搭了一支箭,然后从后引着他转向另一个方向。
“……咦?”不知什么时候,在他们的侧后方忽然出现了一只黄鼬,个头不大,要不是李从舟带着他看,云秋肯定要以为是大橘猫。
黄鼬看上去很精明,偶尔还会用后腿支撑自己直立起来,黑色的小眼睛滴溜溜转,东张西望地在观察着什么。
李从舟帮忙给云秋调整好位置,在他拉满弓准备射|的时候,轻轻给他的手臂往上抬了抬,“要计算箭矢的下坠程度。”
云秋懵懵懂懂地依着他的动作,这回一箭射|出去哆地一声,虽然也没中,但那箭矢擦着黄鼬的身子扎进了草地里,吓得那黄鼬一下钻进了灌木丛。
“哇!”
李从舟笑着揉揉他脑袋,让云秋玩个尽兴是一重,但晚上他们也不能就这样饿着,所以他弯弓搭箭,嗖地一声射|中了一只树后还未来得及跑的獾。
云秋:“……”
而李从舟回头瞧见云秋的一张脸皱成了包子,便好笑地凑过去俯身亲了他一口,“劲弓和普通的猎弓不一样。”
云秋默默地看了眼李从舟手里那张竖起来比他还要高的弓叹了一口气,摸摸被李从舟啵唧过的右边脸后,又仰起左边脸,“这边也要。”
李从舟无奈地睨他半晌后,最终落败认输地笑出声,“好好好。”
两边脸都平等地得到了安慰,云秋满意了,拍拍手主动牵起李从舟,“走,我们去捡猎物。”
李从舟射|得很准,箭|头从那灰白二色獾的颈部扎进去,给之稳稳地钉在了树上,云秋还拔不动那箭,只能分得个拎着猎物的差事。
动物的嗅觉灵敏,獾流出来的血会顺着风飘散出去数十里,附近的小动物闻见了都会逃离这片区域,但相应的,肉的腥味也会吸引像是熊、狼、老虎这样的大型动物。
所以他们需要再往上转移一个地方,重新寻找合适的猎物。
云秋后来又尝试了两回,终于在第五回掌握了要领,一箭射|得了一只花皮兔子,而李从舟那边也收获颇丰。
在林中找到一处水源收拾好猎物,皮子剥下来捆成一束,剩下的脏腑捣烂包做一包,肉和骨头包做一包,一起带回了营地里。
刚才云秋光顾着狩猎的兴奋劲儿,现在回到营地坐下来,他才觉着自己从没有走过这样多的路,腰疼、腿也疼,右手臂也有点酸酸的。
而李从舟看起来就好像个没事人一样,回来还能找坚硬的木棍搭挂肉、烤肉的架子,然后还重新拾捡了一些柴火堆在火塘边。
云秋半躺在帐篷里铺好的褥子上,看着李从舟的背影,在心底摇摇头,承认从小习武的人跟他这样好吃懒做的确实有差距。
不过或许是他的视线太直白,李从舟竟然似有所感地回头。
见小家伙瘫软在地,李从舟轻轻笑了声,摇摇头道:“本来下午还想带你去钓鱼的,累了就睡会儿吧?”
钓鱼?!
云秋噌地一声坐直了。
“要去啊?”
“嗯嗯!”云秋锤了捶腿,然后从帐篷里爬出来,蹲到李从舟身边。
李从舟打量他一眼,想了想还是收拾了一个小包袱要云秋背着,自己拿上钓竿和那包捣碎的内脏,然后再带够水囊和干粮。
熏肉和挂着的肉放在帐篷里面,门前有火塘,还有李从舟临时做的陷阱,然后给马背上的驮箱取下来,两人就轻装上了山。
冷水峪的高山上有许多深潭,这种深潭中的鱼类大多是吃肉的,所以用动物内脏这样的腐食来钓,很容易就能咬钩。
他策马找了处周围有林荫的深潭,然后就要云秋打开小包袱、给里面的垫子、麻布毯铺到地上,“记得用石头压住四角,山里风大。”
“喔。”
原来让他背着的东西是垫子和小毯子呀。
云秋给包袱拿下来,从里面拿出来毯子和垫子铺铺好,然后转过身来,李从舟就给他手里塞了根已经串好了饵的钓竿:
“试试?”
云秋从没钓过鱼,由李从舟给他抛出去鱼竿后,他也看不懂那水面上的浮漂,只能随着李从舟的指挥动作——往上拉钩、顺着水流遛鱼等等。
那上钩的鱼儿力气很大,拽得鱼竿险些从云秋手中滑脱,李从舟只能先踩住自己的钓竿,然后过来帮他、不一会儿就从水里捞起来一条大黑鱼。
黑鱼长二尺许,鱼尾扑腾得很厉害,李从舟取钩的时候都险些摁不住它。最后拿出鱼钩后被李从舟用大石头一下敲晕、塞进了口袋中。
云秋眨眨眼,看李从舟重新串饵后,觉着钓鱼比打猎好玩多了:不需要走来走去,就跟这儿坐着,钓得着就钓,钓不着也没那么遗憾失落。
而且李从舟选的位置好,这处深潭正好在一处半峰下,山里的微风从两翼的森林里来,并没有那么寒凉,是正好的微风徐徐。
李从舟教了他一会儿,云秋就上手了,很快就掌握了其中要领。
——他们收获的五条鱼里,有三条都是云秋钓起来的。
只是回营地的时候,云秋实在没力气走,只能先帮忙拿着钓竿、装鱼的布口袋,然后由李从舟背了回去。
他累得不成、呵欠连天,在李从舟去处理鱼的时候,靠着帐篷外面的石壁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再醒来,天已经完全黑了。
盘石岭上夜鸮啼鸣,云秋吸了吸鼻子,却嗅到了一股烤鱼的喷香,他缓缓睁开眼睛转醒,发现自己身上盖有绒毯,而李从舟正对着火塘在烤鱼。
听见身后窸窸窣窣的声音,李从舟回头瞧了他一眼,“醒了?”
“唔哈——”云秋打了个大大的呵欠,他揉了揉眼睛,裹着毯子、拉着垫子做到李从舟身边,咕咚一下又靠在了李从舟的肩膀上。
“怎么不……叫醒我?”
“叫你做什么?”李从舟翻弄了一下烤着的鱼,“让你睡饱。”
火塘上架着有鱼、有兔肉,还有两个四四方方的箬叶包袱以及一根大竹筒,这几样东西云秋都没见过,便好奇地问李从舟。
“用箬叶或者芦苇叶包好食物放在火上烤,这是乌影教我的、他们苗疆的做法,”李从舟用一根长树枝点了点,“这包是鱼,这包是兔肉。”
“那……那个竹筒呢?”
“用来烧热水的,”李从舟用一个藤编的网给那竹筒从火上兜下来,然后又弄出来两截小竹筒做杯子,“煮了点竹叶,尝尝看。”
云秋捧起来喝了一口,大概是因为冷水峪这里的水好,明明是普通的竹叶茶,他却喝出了香香甜甜的味道。
“所以打猎其实也可以不带水?”云秋问,“山里好像什么都有。”
他根据上回李从舟带的东西,专门吩咐点心收拾了一袋水和一袋牛乳。
“能带当然要带,”李从舟收回那根木棍,用来拨开了火塘边一处土,“你带来的牛乳在这儿,从水囊里倒出来再热,有些靡费了。”
李从舟是给整个水囊埋在了还温热的塘灰中,外面再用土盖住。
云秋接过水囊举起来仰头喝了一口:他果然还是更喜欢甜甜的牛乳。
这会儿鱼和肉也得了,那两包用箬叶包着的包袱也给他用两根木棍夹下来,里面是裹满了酱料的鱼肉和兔肉,有叶子的保护,油脂和水份都没流失,肉质吃上去很嫩,比单纯的烤肉好吃。
“这法子好,”云秋点点头,“有名字不?我能学回去让曹娘子在酒楼里跟着做么?”
李从舟想了想,“名字是叫‘包烧’,不过乌影说他们家乡的做法是用芭蕉叶,这山上没有芭蕉树,所以我就用箬叶代替了。”
云秋默默记下这个名字,然后捏着筷子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既然提到了酒楼,李从舟也便随口一问,“你的酒楼怎么样了?”
“正在建呢,”云秋用巾帕擦了擦嘴,“外围一圈的二层小楼已经差不多建好了,里面的改建还没完工,不过我已经给官牙登记变更了用途。”
在京城事经营其实很有讲究,卖酒酿酒需要有酒凭酒引、办商业也需要明确到官牙登记,像是之前另一家酒楼可能的选址——
用自家民宅改建酒楼的,就要去官牙上登记:民房做变更。
民宅不缴纳坊市统管费用,但商道经营就需要按月缴纳一笔银钱,不多,也就三五十文,算是给望火楼、净夫等人的挑费。
民间自然有那种想要剩下这笔钱、偷偷经营小本生意的,官府不知道还好,若是被人着意举报到了官牙处,那可是要三倍甚至十倍地赔还这笔费用。
“那——雇工呢?”
“还在挑呢,不过跑堂的倒是有了几个中意的人选。”
云秋抱着鱼骨头嘬,从李从舟的角度看过去,很像是抱着鱼骨头小狸奴。
188/265 首页 上一页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