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哼,什么感觉有点,这就是好吗,啧,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秦皇,寡人真是错看你了。】
【秦始皇:...】
【刘邦:不是我说,大王,魔祖啊,你们到底是跟我政哥多过不去啊,这每次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还怎么都不认输,你们莫不是真的有受虐体质吧?】
【白骨精:!!!什么,受虐体质?这可厉害了,奴家这是要见到真人了吗,天,好不可思议啊。】
【朱棣:...白娘娘,过头了,有点假了。】
【白骨精:是吗?奴家觉得还好啊。】
【汉武帝:...】
【杨坚:白娘娘还是别折腾了,直接表达一下震惊和意外就可以了,不必那么多前缀。】
【纣王:乌鱼子,你们这群欺软怕硬的家伙,都快成秦皇的跟屁虫了。】
【李世民:那倒是没有,我们对政哥,那绝对是一点不掺虚情假意的,都是十分欣赏和崇拜,说的也是实话,更是真心的,当然,对大王您也是,所以您可别觉得我们偏心,咱么都一视同仁呢。】
【刘邦:对呀对呀,大王,我们可是一点都不来虚的,对你们感情一样深。】
【纣王:呵呵...你猜寡人信不信。】
【女魃:你信不信都改变不了一个结局,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并且还会一直这样继续下去。】
【苏子言:言外之意,毫无意义。女妭姐姐说的哈,有事别找我,我只是翻译的搬运工,wink~】
【白骨精:这个群,小郎君真的不是个简单人。】
【诗仙太白:简单起来不是人?】
【苏子言:...】
【苏子言:@诗仙太白诗仙大大,我怀疑你人参公鸡。】
【罗睺:本座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啊。】
【刘邦:附议,有时候苏子言真的很不做人啊。】
【汉武帝:...】
祖宗和大王还有魔祖,真是群里三大团欺代表了。
一个比一个还要自找罪受,还是那种,一次又一次,好了伤疤忘了疼,只要感觉遇上了,就开始去迈出作死的步伐,最终被摁住,狠狠教育收拾。
哎,也不知道是怎么就激发出了他们现在的情况,就真的是,挺无语的。
【秦始皇:算了,苏子言,你接着说吧,再看他们犯傻,朕想动手了。】
【朱棣:...政哥,我好冤o(╥﹏╥)o】
【纣王:哼,寡人不说话,就看着你。】
【秦始皇:无视·jpg】
【罗睺:哈哈哈,让你们去挑衅对方,活该了吧。】
【苏子言:...魔祖大人,您确定这个挑衅者里面,没有你吗?】
【罗睺:那当然了,本座才不是那样的人。】
【秦始皇:你高兴就好。】
【林黛玉:奴家这乌龙不会再出现了,小燕子依旧还是小燕子,是一个有些侠义之气却不多的会宾楼老板娘,紫薇则是沧海遗珠。】
只是她没有说的是,两人现今的待遇,都是远远比不上曾经的。
但对于她们来说,这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小燕子没有经历过生死一线,紫薇也没有经历过认爹的惊心动魄。
各归各位,各自成就着她们不会相互影响的生命。
【苏子言:嗯,挺好的。】
苏子言顺着林黛玉把话题转开,免得待会那两人上演全武行。
接着继续说。
【宋孝宗继位,宋孝宗主战,这本来是一次君臣的联手,却因为选定的主将之间嫉贤妒能,决策失误,内乱,在取得一些胜利后,就出现了大败,随后签订‘隆兴和议’,主和派再次占据上风。
如此情形下,辛弃疾依旧不改己心,不断谏言,提出了周密的计划和战略战术,还向丞相上文,表述他的抗敌热情,想要唤醒只是因为一次失败,就胆怯不敢向前的朝廷,可惜,在逐渐偏安一隅的风气下,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
哪怕是曾经主战的宋孝宗,都没能下定决心再来一次,也因此,辛弃疾明白,他光复河山的计划,怕是无法实现,这也让他深陷悲愤和苦闷不得解。
(来自辛弃疾个人资料整合)】
【汉武帝:...】
【汉武帝:一次失败而已,就这般畏首畏尾,实在是怯弱不堪。】
他大汉没有失败过吗?
当然有。
败仗从来都没有少过,只是他们也从来都没有被打怕过。
只要还没有死,还有这个兵力,就不应该犹豫。
不说别的,曾经他御驾亲征,何尝没有遇上过险情,他有畏惧战场吗?
畏惧的,却也是不畏惧的。
因为那是你该肩负的责任,是推卸不了的存在。
即便是其他朝代,也有因为失败而选择了不再进攻义和,那也不是一次,且大多数时候还是真的兵力悬殊,没办法。
而这不过是区区一次,第二次连试一试的意思都没有,就这般,真是,废物。
【纣王:寡人好像记得,这个宋孝宗赵眘,先前说算得上是位明君。】
【秦始皇:明君也不是不能在其他事情上出错,他前期可能确实是,后期也或许是,但终究,还是不合格的,身为帝王。】
【李世民:是的,即便那个时候,有说他确实无人可用,前面赵构的中兴四将,有能力的都被自己砍了,能力也还过得去的,也被养废了,宋孝宗想打仗也打不起,没想到,这还有个辛弃疾,可惜了。】
【柴荣:确实是可惜,如此将才,换做我,先前主将选错,就重新选,就像秦皇说的,何不大胆一点,直接启用对方为帅,辛弃疾本就已经名噪一时,有拿得出手战功,完全能胜任,赵眘还是目光短浅了些。】
【杨坚:这个宋孝宗这点上,着实让人很不满,他看人不行。】
【刘邦:这个赵眘很让人无语啊,为什么不选择曾经以几百敌对过几万的人为主将,主战,想要收复河山,不是光靠着说说想想就行的,他还得有自己的思考,否则,怎么去实现目标?】
刘邦表示在这点上,他非常有发言权。
身为一个领导者,可以自己不那么优秀,但一定要懂得知人善任。
这样,才能让一个国家,走的更远,踏的更稳。
【朱棣:确实,身为君王,最不能有的就是害怕之心,辛弃疾是南宋继岳将军之后,最有可能改变国局的将领,只是,一腔热血终究是错付了。】
【白骨精:也不能这么说,对于这位辛弃疾来说,他为的都是自己的国,自己的家,不存在错付不错付,他不过是,没办法当家做主罢了,和那位兰陵王一样。】
【刘邦:白娘娘这话,我怎么听出了另外一个意思?错觉吗?】
【朱棣:我也听出来了。】
【秦始皇:改朝换代。】
【纣王:啧,白骨精你最近是有点子野啊,难道你真的准备听从杨坚那小子的建议,去撺了李世民的位,当女皇?】
【杨坚:女皇有何不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不就是出自大唐?白娘娘去,那也是符合历史的嘛。】
【李世民:...呵呵...】
【白骨精:大王属实想多了,奴家可干不来,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活,三四点那么好的时辰,不红烛帐暖,却要爬起来等待上朝,奴家又不是吃饱了没事干找罪受。】
群里一众吃饱没事干还找罪受的皇帝:“...”
心情复杂。
【罗睺:哈哈哈哈,白骨精,你这一句,扫射了群里一大片啊,笑死。】
苏子言也忍着笑。
别说,还真是。
【苏子言:娘娘勇啊。不过娘娘说的也在理,确实是起得早,睡得晚,皇帝也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当然,这里说的是有作为的明君,昏君就算了。】
【林黛玉:历朝历代记载的昏君,都是奢靡享乐,确实不存在这种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心态,作息对于他们来说,也就都不是个事。】
林黛玉自从决定踏入统治圈,就有意识的在学习政治。
加上她本身就是个喜欢读书习文的性子,才学也好,所以即便是现在开始研读那些史料文献,和她曾经学习的诗词歌赋很大区别,也能够在努力下,得到不错的效果。
【女魃:所以,说到底你们死的早,也是对你们作为明君的一种肯定@秦始皇 @朱棣 @杨坚 @刘邦 @汉武帝@李世民 @纣王 @柴荣。】
【秦始皇:...】
【刘邦:...】
【纣王:...这种时候,大可不必艾特寡人。】
【罗睺:哈哈哈哈,女妭,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啊,笑死本座了o(*≧▽≦)ツ┏━┓】
【苏子言:女妭姐姐好厉害!】
简直是,神总结啊,哈哈哈,苏子言笑的不行。
这群,真一个个的都是人才。
【白骨精:女妭姐姐精辟!】
【林黛玉:确实所言在理。】
【诗仙太白:也就是说,各位陛下,应该感到荣幸?】
【李世民:...】
【柴荣:...】
【朱棣:...荣幸什么荣幸,荣幸早死吗?(╯‵□′)╯︵┻━┻】
【哪吒:当然是荣幸你们是明君,才会早死啊,秦皇可是说过了,话,咱们要讲究前因后果,不能胡乱理解,这很明显就是你们早死是因为明君嘛,都是明君了,可不得荣幸一下。】
【秦始皇:...】
【苏子言:哈哈哈哈,我现在也好想问一句,政哥,你什么感想。】
【罗睺:他能有什么感想,想着自己到底是该高兴学生好像有点成就了,还是学生在咒他早死?哈哈哈哈。】
【秦始皇:滚吧。】
作者有话要说:
罗睺:今天受伤名单,群里所有当皇帝的,还好本座不是,哈哈哈哈~
秦始皇:可你还是因为早死进来了。
罗睺;...靠。
——
上歌:事情已经落下帷幕,调整两天,再恢复更新,谢谢小天使们的鼓励支持和陪伴,感恩感恩(づ ̄3 ̄)づ╭?~
——
第118章 始皇:柴荣,原来你也是二世而亡
赵眘此时也觉得羞愧,虽然很早之前就已经讲过了他,说了他算得上是明君,他那个时候主战,却无人可用,他就并没有想那么多,以为自己真的是苦于此。
因为当时并没有言细节。
没想到还有这一点原因。
自己居然也那么胆小怕事吗?
是他没用啊。
一众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他们很多都是在宋高宗的事情出来后,火速选择站队,掀翻了赵构,拥护赵眘上位的。
这里面有多少真心,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先前也没觉得有什么,就想着既然赵眘被说是明君,那实力也不错,他们跟着,说不得到时候还能美名流传。
然而,这美名还没到来,无用和混乱倒是先来了。
心里有气,却又只觉得更加郁闷。
实在是无从发泄,赵眘确实是个有能力的,这短短时间,他就已经掌控了朝堂,即便一开始有他们放纵支持的原因,可到底结果就那样了,他们想要在做什么也做不了。
还有就是,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做什么。
后面那赵惇,赵扩,鬼知道什么情况啊,他们能不能活那么久还是问题呢。
怎么突然就觉得,这赵家皇室,有点毒呢。
赵匡胤也默默叹气,先前赵构把他气的半死,赵眘又让他活了点血,结果原来也只是矮子里面拔高个,真是离谱。
怎么就,这么,这么,哎。
辛弃疾本人则是看着天幕,眼中含泪,他的飞虎军,这般受到肯定吗?
他的想法很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没能做到,也没有机会。
他如今也不过是才开始,虽然他要求和训练一向严格,但他也没有想过,未来,自己真的做到了。
【辛弃疾为了创建这支军队已惹来无数弹劾,加上他只向上报了一千人,实际早超过,在当时算是欺君罔上,最终被以杀人如草芥等罪名被罢,辛弃疾一腔热血,在此时,被彻底击碎。
他本也意识到了自己过于自信且刚拙,又不随波逐流,与大家不和,并不被所容,有了归隐之心,只是终究想要为国收江山,偏偏他之后二十多年,都在过闲居的生活。
期间他虽有两次做官,结实了不少好友,都没在官途上畅通,到了宋光宗赵惇,辛弃疾依旧是出仕便被弹劾,没有长久过。
直到庆元年,举家移居,他开始游山玩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
也在此时,写下了大量描绘的四时风光,民俗人情景色的诗词。
原以为就此一生,嘉泰三年,主张北伐的再次召回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已然年迈的他,只觉得曾经的那股热血又被点燃。
他不顾自己的身体,一心奔赴前方,不料,依旧只是一场报国无门的失望。
在一个个谏官的弹劾下,他再次被贬。
或许他的一生注定要和官场纠缠,之后又被提拔,又被罢,一连串的打击,让他心力交瘁,哪怕再让他出任,也是推辞。
开禧年,辛弃疾又被起用,那时,他已病重,卧床不起,上奏请辞后,便于同年逝世,带着遗憾,带着他没有实现的抱负,带着他的热血,统统归于黄土。
据悉,他在临终时,还大喊着:杀贼杀贼。
(来自辛弃疾资料整合)】
无数平行时空,看到这,都沉默了。
到死,嘴里心里念的都是杀敌杀敌,他对自己国家的爱护和想要收复的心,是多么的强烈啊。
纵使你赵家君主负我,我却绝不负你河山。
多么悲壮,又多么的让人难受。
【汉武帝位面】
刘彻站起身,双手附在身后,“如此人物,实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是啊。”卫青眼眶都有些热,为对方感到悲痛,他体会不到不断被贬被起用的感觉,可是他很能理会一个拥有报国之心的将士,他们为的不仅仅是生前身后名,更多的是,想要让国家让百姓,都更好。
霍去病没言,这会已经眼含泪花,他年纪到底还小,即便上了战场好几年,打了不少胜仗,也不过才是个情绪激昂的少年人。
见到这种,根本无法不难过。
要是,他生在我们这就好了,他想。
179/211 首页 上一页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