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带着灵泉回村种药(GL百合)——村里的一枝花儿

时间:2023-12-16 08:54:50  作者:村里的一枝花儿
  乌桃嘴角抽搐,人和大猫真的很难沟通。
  果子狸她当然不会要,从旁摘了片大叶子,她将灵泉水滴在上面放到地上让金猫喝,它的崽也跌跌撞撞扑上来,一头扎下去,踩点把叶子打翻,被大金猫用爪子摁住打了一顿。
  乌桃蹲在旁边看母女俩舔灵泉水,唇角一扬,露出抹暖笑。
  就是委屈了石头上的大师,根本没人管它的死活,最后还是一只耳跑回来安慰:姐妹,别跟没有家的野孩子一般见识。
  看它俩贼兮兮的表情乌桃就知道没憋好屁,家里这俩鬼精得很,跟人一样,她捡起一截树枝扔过去。
  “你们两个别一肚子坏水,金猫是在帮我看管草药。”她仔细算过,在金猫扩展的领地都有她种植的珍贵药材。
  “汪汪汪!”不听不听,菩萨念经。
  乌桃:“……”
  真的不能给家里这些崽子喝太多灵泉水,再喝下去就要成精了。
  舔完叶子上的灵泉水,金猫连叶子都不放过,咬嘴里嚼吧嚼吧就吞下肚,又示意乌桃把果子狸拿走。
  “我不吃野味,留着你和崽崽吃吧,”乌桃站起身,用扁担挑起两筐捻子,“我要回家了,你带崽崽回深处去,我过两天再进去看你们。”
  大金猫有些失落的低下头看了看果子狸,一定是猎物太小,两脚兽看不上,可附近也没有大的猎物,要不把窝里那只吃闲饭的打晕送给两脚兽?反正留着也没什么用。
  乌桃不知道金猫在想什么,她挑着捻子走出树林,一只耳和大师跑在前头开路,赶在太阳下山前回到了家。
  李水琴刚喂完猪,又去牛棚看了看,没空把牛羊赶出来放风,它们都有意见了,老是踹棚里的大门。
  乌桃把捻子放在回廊上,明天洗干净就能蒸来晒。
  李水琴说:“你表叔之前还打电话回来问村里有没有人在酿捻子酒,他想买几十斤,这下正好,你多酿点,再让你表叔回来拿。”
  跑这一趟,乌桃也渴了,洗手去倒水喝:“表叔也在微信上跟我说了,他很爱喝爷爷酿的捻子酒。”
  “你爷爷酿的酒味道好,村里人也爱喝。”说着话的功夫,李水琴就手脚麻利的把菜洗好了。
  晚饭母女俩吃的简单,菜干炒五花肉、凉拌野秋葵、冬瓜排骨汤。
  野秋葵本地常见,喜欢长在稻田的路边,村里人也不爱吃,觉得黏糊糊的,像吃鼻涕一样,味道也不好,所以尽管营养价值高,也没多少人愿意吃,还不如空心菜。
  乌桃家也不常吃,就偶尔摘点回来换换口味,就很小的一盘,最后还剩下一点,和剩饭一起拌给一只耳吃,它不挑,什么都吃。
  摘捻子时没带手机,晚上要睡觉时乌桃才得空看微信,宋淑说给她寄了些稻香村的点心,还有一些北京特产。
  “知道你家不缺这口吃的,但好歹是我的心意,你给我寄来的土特产都收到了,特别好吃,亲戚、同事都抢着要分。还有,你国庆有空吗?我想带小洁飞过去看看你,不管怎么样,总要亲眼看过我才放心。”
  乌桃跟李水琴说是想回家才放弃在北京的事业,这话对,也不对,那些事发生的太突然,宋淑始终担心乌桃不能缓过来,一辈子就毁了。
  “我都在家,你们什么时候过来都行,到时候我开车去接你们,把干爸干妈也带上吧,我家这边风景不错,空气也好,就当是旅游度假。”
  大师趴在窗台上打盹,乌桃靠在边上,长发湿漉漉的还在滴水,她也没管,夜里的风吹进来,很凉爽,她闭上眼睛感受了会儿才点开张清让的消息。
  “听你之前说酿酒,这是酿上了?”
  “留一小坛给我。”
  “忙去了?”
  “到饭点了,晚饭吃什么?”
  “临时被叫过去开会,回来再跟你视频。”
  发送时间都隔开的,乌桃想了想,回道:“是要纯米酒还是其他的,我准备拿来酿捻子酒和药酒,你要纯米酒我就留一点出来。”
  这段时间张清让老找她买土货,已经很熟了,她也没有太客套。
  张清让没回,估计是还没有开完会。
  其实会早就开完了,只是被几个老油条拦住不让走,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张清让也不能不给他们面子,等出来已经是深夜,乌桃都睡熟了。
  哪怕深夜,省城的街道也热闹非凡,烧烤和各种夜间小吃摊非常多,车子驶过街道,张清让脸上的表情忽明忽暗。
  “被几个老领导叫住谈了点事,刚结束,在回家的路上。有捻子酒,那也给我留点呗。太晚了,你也应该睡了,改天再找时间视频,晚安。”
  即便乌桃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张清让依旧做到事事有回应,不管多忙,她都会在结束后告诉乌桃,而不是自以为对方清楚就不交代了,这不是维系一段良好关系的方式。
  第二天乌桃早早起床,看到张清让的回复就情不自禁弯了弯唇。
  “早,我刚醒,准备下楼洗漱吃早饭,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忙,可能没法及时回复,所有酒我都给你留一小坛,祝工作顺利。”
  厨房有李水琴熬好的米粥,还有一碗用辣椒酱拌好的萝卜干,本地人都喜欢用这个配米粥。
  跟其他地方的辣椒酱不一样,乌桃家的辣椒酱是李水琴的独家秘方,辣椒必须用本地的朝天椒,熟透和半熟各一半,剁碎了加上蒜末、陈年腌酸梅、陈年腌柠檬拌好放进玻璃罐密封起来。
  做法挺简单,但同样的法子,别人就是做不出李水琴的这个味道。
  等需要吃的时候再用没有沾过油腥的干净筷子弄到碗里,要是觉得不够酸还可以再加几个腌酸梅和柠檬,放上切好的萝卜干,乌桃能喝掉半锅白粥。
  喝完粥,嘴里含着酸梅的核,乌桃先把捻子搬到天井洗好,放进大蒸屉里蒸着,才上阁楼找药酒方子。
  暂时用不到的东西都在阁楼,像以前奶奶用的织布机、纺织机、脱棉花籽的机子,还有弹棉花被的一整套工具,只是都落了灰,没人再用了。
  祖辈传下来的几个大樟木箱子都放在长凳上,里面有爷爷奶奶以前穿的衣服,盖过的被褥以及一些日常物件。
  古书籍也有一些,都包好整整齐齐放在箱子里,有一部分被乌桃搬回了自己房间,偶尔也翻来看看。
  堆放的东西又多又杂,年代久远了也容易碰坏,乌桃费了半天功夫才在箱子最底下找到用布头包起来的药酒方。
  是毛笔字手抄的,字迹工整,就是有些缺角,但依稀能辨认上面的药材。
  都是古酒方,粗略看了看,有茯苓酒、截瘫风湿酒,挺多的,需要的药材有贵的,也有常见的。
  乌桃将方子收好。
  这一整天乌桃都在家酿酒,找漆树茶的事一拖再拖,方图的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这回不仅要灵芝和茶叶,就是普通常见的药材也不放过,说了只要是乌家庄出来的,还没有人收的,全给他打包寄到北京。
  乌桃坐在天井的小凳子上,手机开着免提,打字的动作顿了顿:“九安堂那边已经订下了,没有多出来的。”
  “什么?!”方图险些吐血,“姓邵的手脚这么快?!”咸住富
  “邵悦刚在微信上跟我说的,追加一批药材,就是上次她们从我家果园挖走的那些,都要。”
  都是房前屋后很常见的草药,国内很多地方都有,不值钱,是因为有了灵泉水的滋养才真的做到药到病除。
  以前有些人故意摸黑中医,在明面上也确实不景气过很长一段时间,认为中医骗人,这两年国家有意扶持,加上别的一些政治因素,现在中医势头很猛,对中药材的把控也严了。
  乌家庄的药材质量好,见效快,有了名气,当然就供不应求,邵悦每天都顶着九安堂的名头求乌桃帮忙找药材,连满地都是的蒲公英秧子都不放过。
  方图跟九安堂不一样,后者是中医馆,别管是牛黄狗宝还是野草,在老中医眼里就都是药,能治病就行,贵贱之分没那么重要。
  方图则是奔着上等药材来的,什么都要挑好的,结果挑来挑去最后连草都差点捞不着,三个徒弟又都有事情忙,不能时时刻刻替他守着乌桃,就让邵悦逮住机会捷足先登了。
  “十月份那批石斛你不能卖给九安堂,全留给我,我出双倍价格!”方图又开始耍无赖,真是仗着年纪大了,脸都不要。
  乌桃哪里能答应他这么无理的要求,道:“这批货早早就被各方买家订下了,一人多少的量都是提前确定好的,除非有人主动让出,要不然我不能把别人的份量卖给您老。”
  “除了九安堂之外还有谁?我亲自找对方谈。”
  “不方便透露。”
  “……”
  “您要实在着急,不如先去别的地方看看?不一定非要盯着我们乌家庄,草药生长也需要时间,这您比我更清楚。”
  “桃桃啊,其他地方的药材不如你们那的!唉!”
  那没办法了,她现在也爱莫能助。
  族老那批石斛要等明年才能采摘,其他野生的药材能挖的也基本挖了,剩下一些还没有长好的,总不能也连根拔。
  “我这两天在泡药酒,要不给您送两坛?”为了安慰老爷子,乌桃只得说道。
  方图眼睛一亮,瞬间不郁闷了:“真的?!两坛太少了,五坛!我给我那几个老伙计也分分。”
  “……您还真不客气。”
  “咱们都这么熟了,客气啥啊,就这么说定了啊,你给我寄过来,到付,邮费就不要你出了,包装好点,别让快递的人弄坏了。”
  “……”
  真是老狐狸,乌桃嘀咕着挂断电话,看来这批酒是留不下多少了。
  粮仓里还有玉米,留一部分打玉米粉煮粥,剩下的乌桃就搬下来酿玉米酒,反正家里酒坛子多,坛子不够还有酒缸。
  先将泡好的玉米粒煮破壳,盛出来晾凉,再拌好酒曲装坛密封发酵,玉米酒的发酵时间要比米酒长一些,今年是没法酿了,要等明年。
  因为酿酒,家里的柴火消耗特别快,酒的醇香一直弥漫,让人感觉没喝都要醉,一只耳和大师都晕乎乎趴在天井。
  黄琼这两天往乌桃家跑的特别勤快,一个是她家山头刚种植的药材,怕自己没经验种不活,就经常来问乌桃,二个她不像其他人,只在乌桃家需要雇人干活的时候才来帮忙,她见乌桃忙着酿酒,柴火不太够,就主动拿斧头去劈荔枝柴,垒在墙根底下,整整齐齐的。
  “琼姐,歇会吧,你都帮我家干了一早上活了。”乌桃喊黄琼进屋,桌上有米粥和小菜,都是李水琴做的。
  常来就熟了,黄琼也没客气,一边吃一边和乌桃说话:“淡竹叶长得最好,也不用怎么管,就是杂草太多,拔起来费功夫。”
  淡竹叶长势确实快,乌桃估算道:“下午我跟你过去看看,要是可以的话,我联系人过来收。”
  黄琼喜的放下筷子:“现在就能挖了?!”她以为要明年呢。
  “淡竹叶生长周期很短,入秋就枯了。”
  “那行,听你的,下午你过去看,那穿心莲?”
  “我先看看。”
 
 
第21章 日常
  淡竹叶和穿心莲在本地常见,但也没有到漫山遍野都是的地步,像黄琼这样种满整半个山头的更是头一份,村里人并不看好。
  淡竹叶主要是清热泻火,村里人都会挖回去自己煮水喝;穿心莲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暑天时就会煮一锅拿去喂鸡喂鸭,李水琴就经常这么做。
  下午乌桃去黄琼家的山头看回来,就微信上问了方图,收不收这两样,她知道方图不大看得上这些寻常药材。
  方图确实是看不上,但这是从乌家庄出来的,他就得慎重考虑,可不能再看走眼。
  “数量多少?”
  “不加工的话淡竹叶有七八百斤,穿心莲也有六七百的样子,品相都不错,按25的价收,您要没意向我就再联系九安堂。”
  25已经是顶天的价格了,再贵就没法,毕竟不是名贵药材,新鲜的草药又吃重,如果幼苗不是被灵泉水滋养过,乌桃都不好开这么高的价,多少有点坑人。
  电话那头的方图也觉得坑,不过,“话先说明啊桃桃,我这是信任你才收的这个,换别人我都不想浪费时间,淡竹叶和穿心莲哪儿没有啊。”
  “是,特别感谢您对我的信任。”
  “那石斛这个事你是不是也稍微让让步,给我个最大份量。”
  乌桃有点无语,这小老头太会顺杆子往上爬了,“这不行,之前就跟您说过了的,您现在怎么又提,一码归一码的,不能混为一谈,您要不想收,那我问问邵悦或者其他人,总有要的。”
  这下方图急了,“别别别……我就开个玩笑,你年轻人怎么还跟我这老头子计较上了,小气了啊,收收收……还有啊,别忘了你承诺过我的酒!”
  “……知道,不会忘的,给您一块寄过去。”
  事情定下后乌桃又给黄琼打了电话,告诉对方明天就可以收割淡竹叶,穿心莲就放在早上或者傍晚,尽量避免太阳大的时间段。
  从山头回来黄琼就心不在焉,剁红薯藤喂猪的时候还差点剁到手指,为了能种草药,她可是跟公婆保证过不会亏本的,这万一卖不出去……
  直到乌桃电话里跟她说明天收割,她才松了一口气,看着一家老小期盼的眼神,她又连忙追问:“那价格?”
  “都是25一斤,是目前最高的价了。”
  黄琼拿手机的手猛地用力,破音道:“25一斤?!真的吗桃桃,真的是25吗?!”
  种之前乌桃虽然跟她说过有15-20一斤,可这种事很难说准,现在听到这个价格她都不敢相信,一再确认。
  “真的,琼姐,不过要尽快采收,你明天多找几个帮手,我让夏林叔安排几辆拖拉机帮你运到村委广场称重,确定好数量才能跟买家要定金,你看行吗?”
  黄琼喜极而泣:“好好好!我现在就找人明天跟我一块过去,谢谢你啊桃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