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带着灵泉回村种药(GL百合)——村里的一枝花儿

时间:2023-12-16 08:54:50  作者:村里的一枝花儿
  “人家说正经事,你捣什么乱。”她婆婆出声。
  “我就问问嘛。”
  有钱赚的事,大家都关心,乌桃理解她们的心情,“我有几个朋友想订购一些果干、菜干、大米、五谷杂粮这些吃的东西,你们后面要是得空,可以晒一些,品质好的我统一收。”
  她刚刚看过,村河的水和附近的土地都有得到净化,种出来的东西不会差,那同样的,乌家庄的地下水源应该也净化的差不多了,水井的水能正常喝,最近不少村里人都在说。
  乌家桃桃要收菜收米粮这个事就像一阵大风刮过乌家庄,意动的可不止一两家,菜地少的都紧急多开辟一块,桃桃特意强调用井水浇菜,说城里人就爱这样种出来的,他们也照办。
  乌夏林也打报告向上申请开了个乌家庄土特产助农店铺,从商标到后续的一系列手续都跟开了挂似的,特别快,没几天就下来了,主要管理人员是乌桃,村委会协助。
  乌桃把店铺链接转发到朋友圈,言明以后想要土特产可以自行进店铺选购,同样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第一单生意来自于张清泽,他就等这天了,领着同学把上面刚挂出来的辣椒酱、米饼、果脯全买了。
  辣椒酱是乌桃家的,米饼和果脯都是几户人家凑的,总共也没有多少,在村委大院打包发货后,第二天就到省城,当即被瓜分完,连渣都不剩。
  米饼好做,家里都有多出来的大米,磨成粉加糖、井水和匀,用模子压出来再上锅蒸熟。
  这是本地最传统的口味,创新一点的就花生碎、芝麻碎、坚果碎,学云南那边加食用鲜花也可以,有的人家也加豆沙。
  豆沙同样自家种的红豆熬煮出来的,又香又沙,绵而不腻,口感特别好,做豆沙酥皮饼和糖果子都好吃,乌桃还教她们做绿豆糕。
  来购买的基本都是熟人,要么就是熟人介绍来的,但无一例外都成回头客,再来一单的频率颇高,全家老少齐上阵都供不上货,但大家伙开心,因为赚到钱了。
  店铺也卖生鲜蔬菜,原以为寄过去会焉了不好吃,看评论区返的图,菜还是水灵的。
  全是好评的新店难免遭同行下黑手,但买家根本不鸟这些,一上新就秒光,想搞小动作的人都买不到,自己没吃过就出来说,没可信度。
  …
  乌家果园。
  昨天宋淑带家人从北京过来,在省城下飞机后转动车到的县城,乌桃开车出去接。
  一到这个地方宋家人就感觉神清气爽,路途的疲惫一扫而空,乌桃带着四处逛了逛,她们看什么都稀奇,今天也是早早起来跟着乌桃捡蛋、摘菜、摘果、挖生姜。
  乌家庄的店铺宋淑也关注,只抢到两盒米饼,公司领导喜得千金,她就装去送礼了,放假前领导还特意问她要了店铺地址。
  宋淑挽起衣袖蹲在地上,戴手套帮忙捡挖出来的生姜,把上面多余的泥土抖掉再放进竹筐,她没干过这种农活,动作很生疏,又慢,但乐在其中。
  “这么一大片能做多少姜糖?”
  “我也不知道,先做着呗,有多少卖多少。”
  “你家这些土特产现在可是抢手货了,上架几秒钟就断货。”
  “有不少人在朋友圈帮着宣传了。”
  “这里生活挺好的,难怪你想回来,”宋淑扭头看和一只耳玩的很好的女儿,会心一笑,“小洁怕是不愿意走了,她很喜欢一只耳和大师。”
  “等放寒暑假,你带她来这边多住几天,小洁的眼睛好点了吗?”
  “好多了,多亏你寄来的石斛花。”
  “有效果就行,跟我还客气。”
  她们在这边挖生姜,宋爸宋妈就拿小锄头挖野山药,昨天的晚饭就有野山药猪骨汤,二老喜欢得很,今天说什么都要自己挖一棵回去。弦著富
  中午李水琴下来喊她们回去吃饭。
  女儿的朋友第一次来家,当妈的肯定要大显身手,李水琴就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搬上桌,还想着明天把家里那两头羊宰了做烤全羊吃。
  乌桃一看这桌菜就知道李水琴摆起了药膳宴。
  灵芝蒸猪心、天麻鱼头汤、白芍猪尾、玉米须煲蚌肉。
  家里有新鲜的大河蚌,昨天村里人刚送上来的,一个足有菜盘那么大,李水琴就用秋玉米的嫩须做了道玉米须煲蚌肉,这道民间菜味道鲜香清甜,老人小孩都喜欢吃。
  另外还有日常吃的,银山宝不用说,最近餐桌待客的老演员了,像乳鸽、焖鸭、炖牛肉、红枣枸杞蒸鸡。
  怕宋淑一家吃不惯这边的口味,就没有放味道很特别的配菜,像鱼腥草、紫苏这种,李水琴就收起来了。
 
 
第26章 做姜糖
  猪尾软糯弹牙,又有白芍的药香,中和了猪尾原有的肥腻,就是平时只吃瘦肉的宋淑都忍不住吃了好几块。
  蒸鸡用的也是家里散养的土鸡,都没有喂过饲料,一直吃谷糠、玉米、红薯、青菜这些,喝的也是水井里的水,又经常进果园啄熟透落地的各种果子,放眼全国都没有比乌桃家这些土鸡更好吃更有营养价值。
  用自家种植晾晒的红枣枸杞蒸出来的鸡肉不仅鸡皮色泽金黄,肉质也鲜嫩多汁,还没出锅就已经香气四散。
  天麻鱼头汤用的也是村河现捞上来的纯野生大头鱼,加了乌桃从山上的种植基地挖回来的天麻。
  之前乌桃找药酒方子,也顺道倒腾出两本药膳食谱,李水琴没事就钻研,天麻鱼头汤就是从这上面学来的。
  选天麻、茯苓、枸杞适量,鱼头一个,先把天麻和茯苓加水熬煮,再将过沸水去腥的鱼头放入一起炖,待鱼汤煮开再加枸杞、米酒,最后放盐调味。
  一般做鱼头汤都要先将鱼头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倒入滚汤的开水,这样做出来的鱼汤才奶白鲜美,不会腥,但天麻鱼头汤是药膳,都尽量避免煎炒这个步骤。
  即使鱼头没有煎过,这道汤也没有腥味,还意外的好喝,对偏正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有食疗作用,平时有睡眠不足、容易惊醒、做噩梦的人也可以多喝。
  宋爸宋妈都有这些的毛病,一个是年纪大了,身体各项功能退化,不如年轻人,再加上早年拼命工作落下的病根,退休这些年都经常往医院跑,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也就去年到今年身体松快,这还是乌桃寄来的石斛花的功劳。
  昨晚上是他们睡过的最安稳的一个觉,什么梦都没有做,黑沉沉睡到大天亮,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精神好的不得了。
  “桃桃你家的饭菜真太好吃了,怎么就这么香啊。”
  宋淑的老公叫元庆,挺周正的一西北人,大学时对宋淑一见钟情,就心甘情愿做了上门女婿。
  他饭量大,李水琴今天特意给他换了个大点的饭碗,别人一碗饭都没有吃完,他这已经是第三碗下肚了。
  每个来吃饭的人都会说她家的饭菜好吃,乌桃也习以为常了,笑道:“好吃就多吃点,好不容易来我家玩,可不能跟我客气。”
  “你看我像会客气的人?”元庆给她看空掉的饭碗,逗得一桌人哈哈大笑。
  宋淑捶了他一下,笑骂:“哎呀!在家也没见你吃这么多。”
  “桃姨姨家的饭好吃,爸爸才吃这么多的。”旁边的小洁替爸爸说话。
  小姑娘白白净净特别漂亮可爱,正吃着李水琴专门为她做的河蚬蒸蛋,这是跟大河蚌一块送来的,还很新鲜,蒸蛋或者爆炒、煮汤都特别鲜。
  “哈哈哈哈哈……”众人的欢笑声一直没停过。
  午饭后,宋家人都有午休的习惯,到点就困,他们一家人上楼睡觉,乌桃和李水琴就坐在天井收拾生姜,不一会儿宋淑又下来。
  “怎么不睡?”
  “眯了会儿,现在已经不困了,”宋淑搬了张小凳子坐乌桃旁边,学她的样子洗生姜,“洗好就做姜糖了?”
  “削皮、晾干水分加糖放置一两个小时才能熬煮,今晚上应该能做出来一批,看看味道怎样。”
  小时候奶奶就经常做姜糖,是那种切成小方块、质地很硬的,生姜味很浓郁,甜和姜的辛辣混合在一起,含在嘴里还能吃到姜肉的纤维,逢年过节送亲戚朋友,拿出来待客都不错。
  也可以做红糖姜茶,家里有甘蔗,就在果园的东南角,大概三四亩,原来更多,被她爸除了一大半。
  本地有句话:十月甘蔗甜到头。这里的十月指的是农历十月,意思是甘蔗在这个时间最甜,可以收获了。
  宋淑一个城市原住民,哪里懂这些,不过她觉得帮乌桃干这些活挺有趣,她喜欢,跃跃欲试要自己做一袋姜糖带回北京去。
  “是不是也要放到店铺卖?”
  “嗯,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生姜,也吃不完,不如做姜糖,还能换点钱。”
  “有没有想过做一条产业链?”
  “这个以后再说,现在就是小打小闹,很多都没有完善,主要还是先替村里人把农产品卖出去。”
  “行的,你那么优秀,以前在北京……”宋淑顿了顿,打住这个话题,“你们种出来的东西那么好,口碑起来了后面就不愁卖,不对,现在也不愁,抢都抢不到。”
  乌家庄店铺的农产品不是一般的受欢迎,一上架就秒空,现在也不单单是熟客、回头客,也有偶然被吸引进来的路人买家。
  起初是想帮农民,东西好坏不重要,也没多少钱,就当是做善事,东西到了才发现挺好,吃第一口后就立马拿手机想再买,结果……已售罄。
  乌桃还没有把石斛花、灵芝、松茶、漆树茶放上去,这些都属于药材,而且价格不便宜,她不打算走平民路线。
  现在村里有不少人把地里种的东西放上去卖,卖多卖少都有账目可以对,刨掉包装费、邮费、人工费,剩下的钱就是村民自己的,几百、几千的都有,有少数三四户过万。
  卖的东西也比较杂,瓜果蔬菜、干货土货、棚里养的,河里游的,水里产的,但凡是乌家庄本地的都可以卖,越靠近村河或者越靠近乌桃家附近的就越值钱。
  给生姜去皮可是个技术活,也费时费力,弄了两个多小时,三个人的手都累的抬不起来才停下。
  乌桃把早上做的红枣糕拿出来放在回廊的小茶几上,又泡了一股漆树茶,就和宋淑一边吃下午茶一边闲聊。
  红枣糕是红枣去核蒸熟捣成泥后加糯米粉、白糖揉匀做的,放刷了油的碗上蒸屉蒸熟再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切块。
  做法简单,软糯可口,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配上漆树茶,正好解一解红枣糕的甜味。
  早已经午睡起来的宋爸宋妈还有元庆就接替她们刮生姜皮,小洁跟着李水琴到后院玩,有一只耳和大师配她,小姑娘一点都不闷,心情好着呢。
  漆树茶宋家人早尝过,宋爸宝贝的什么似的,轻易不给人喝,在乌桃家他可算是能喝个够。
  宋淑捧着茶杯躺在摇椅上,舒服的叹道:“真是神仙日子啊……”
  没来之前乌桃说在老家的生活挺好的,她只当是对方宽慰自己的话,来了之后才发现乌桃说的是真的。
  山好水好风景好,说是粗茶淡饭,可这茶、这饭一点都不粗糙,在大城市有钱都吃不上。
  “多住几天再回去,我看叔叔阿姨还有小洁都挺喜欢这的。”
  “宝,我是要工作的人。”宋淑没好气的斜睨乌桃一眼。
  乌桃忍笑,“哦……差点忘了,打工人没自由。”
  “去你的。”
  两人说笑着,打趣着,都默契的不提过去那些事。
  宋淑转头静静地看乌桃,乌黑的长辫、鹅蛋脸、眉眼如画上的仕女图,恬静美好,一颦一笑都给人种隐士高人的清新脱俗。
  桃桃能放下那段过去就好,至于其他的,真的不再重要了。
  把生姜去皮放糖泡好就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本地习俗都这样,一日三餐都定时,除非家里有事耽搁了才会推迟吃饭时间,不然一般都是五点~六点。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升起炊烟,乡间弥漫着饭菜的诱人香味。
 
 
第27章 送河虾
  家里吃的瓜菜都是现摘,就没有摘回去放冰箱好几天再拿出来吃的,这样就不新鲜了,反正菜园就在屋后,去摘也不麻烦。
  空心菜已经不长了,李水琴就翻了那块地种秋冬菜,有菠菜、莴笋、小茴香、芹菜、白菜、菜苔、广东菜心、芥菜、芥兰、生菜、豆腐菜、红/白萝卜、土豆、马铃薯、豌豆尖、荷兰豆、扁豆、韭菜等等。
  自从店铺上线,乌兰苍也不帮小区的邻居订菜了,都让她们直接去淘宝店买,至于买得着买不着他管不了,只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同事托他,才会让李水琴留一些出来。
  这绿意盎然的菜园子格外喜人,宋家人挽起袖子体验摘菜的快乐,乌桃则拿柴刀砍枯萎的南瓜藤、冬瓜藤,包括爬在树上的水瓜、丝瓜这些都要弄掉,将地空出来种其他东西。
  有摩托车轰隆隆从山脚开上来,一只耳冲到路边狂吠,发现是熟人后又开始摇尾巴。
  黄琼来过这么多趟,一只耳熟悉她。
  “桃桃!我带了点河虾来给你们!”黄琼站在路边喊道,手里提着一个红色的塑料桶,有盖子的。
  河虾在本地的市场都卖30一斤,黄琼提来的这些估摸有五六斤,跟筷子头差不多大小,还活蹦乱跳的。
  乌桃看过之后说道:“留着拿去镇上卖多好。”
  “懒得去了,又不得空,刚捞上来的,放到明天都死臭了,听夏林叔说你北京的朋友过来玩,就想着拿来给你们炒韭菜吃。”
  乌桃没有再推辞,把河虾拿进去,又另外找盒子装了十几块红枣糕给黄琼,还说:“拔点菠菜和小茴香回去,长太多了,吃不完,过段时间就老了。”
  “行。”黄琼也没客气。
  乌桃家的菜都不放店铺卖的,自家吃不完多出来的就分给亲戚朋友,也有一部分速运去省城给张清让。
  菠菜和小茴香长势很快,偏偏这两样乌桃都不是特别爱吃,平时就做个凉拌菠菜、茴香炒蛋,也包点茴香肉馅儿的饺子冻在冰箱,早上李水琴拿出来给宋淑一家蒸了做早餐。
  今天的晚饭乌桃也帮着做,中午吃的药膳,晚上这顿就没有再大补,做的是椒盐梅花肉、豆腐酿肉、酸菜肥肠、姜丝嫩鸭、黄花菜干香菇煲鸡、红烧鲤鱼、韭菜河虾,素菜是翡翠莴笋丝、木耳炒百合以及蒜炒小白菜,外加一道油甘猪肚汤。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