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桃卖给村里人的药材幼苗也在这一片, 她其实并没有经常来打理, 就偶尔进来看看, 撒点灵泉水, 幼苗就长得很好了。
她看这群人的势头一时半会是不想出去了, 索性由他们看个够, 反正来之前吃了米粉,现在都不饿, 晚点回去吃饭也行。
“累了吗?要不先送你们回去?”她过去找正在拍照的宋淑。
山里信号不好,拍的这株巨灵芝不能第一时间发朋友圈, 宋淑可遗憾了, 想着等会儿出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图片发出去。
“不累啊,好玩着呢,桃桃, 没看出来啊,你家还有这么大一片山林, 真是货真价实的地主。”宋淑竖起大拇指, 之前知道乌桃家有林子, 却不知道面积这么大,光是这些松树就值不少钱了吧。
乌桃就是笑, 也不管她的贫嘴。
有些茶籽还是掉地上了,趁还没有坏,乌桃用树藤现编了一个小筐,弯腰将茶籽捡起,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一筐,看来这几天也要抽空摘茶籽了。
小洁对什么都好奇,小姑娘见乌桃捡地上那些深色的疙瘩果子,便也跑过来帮忙,跟小蜜蜂似的,特别勤快,最后还让乌桃给她也编一个筐,自己捡了半筐茶籽。
“桃姨姨,这个能吃吗?它是果吗?怎么吃呀?”小孩子真是有十万个为什么。
“唔……”乌桃想了想,“能吃,不过不是这样吃,要拿回家晒干,再去很远的地方把它们榨成油,拿油来炒菜。”
“香吗?”
“呃……营养价值很高。”乌桃选择谨慎回答。
有些人吃不惯茶籽油,但她觉得还好,炒青菜最清香。
宋淑吃过茶油,还挺贵的,就是不知道是这小玩意儿榨出来的,她想去碰茶籽树,被乌桃阻止。
“别碰,会痒的。”
宋淑立马缩回手,跑开老远,见那边的野菊花开的正好,她又跑去摘菊花。
“桃桃,这个能摘回去泡菊花吗?”
“能,摘那些还没有开花的,花骨朵,花苞,盛开的那些就不要了,品质不好。”
“啊?哦……”宋淑瞅着手心那把菊花,忍痛丢掉,又去摘花骨朵。@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野菊花在本地很常见,田埂、菜地的旁边、大路两边多得是,有些是能泡茶的,有些则不行,不懂的人也分辨不出来,不过村里人都不爱这玩意,觉得又苦又涩,还不如喝山茶。
从山里出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所有人都饿的饥肠辘辘,要不是因为这个,他们还不愿意走,恨不得住在里面挖他个三天三夜。
今天人多,李水琴一个人搞定不了饭菜,就去请了十三叔公这个老掌勺,另外黄琼也带着旧村坪那几个小媳妇上来帮忙摘菜、洗菜,打打下手。
乌夏林也来了,还给李水琴把村里杀猪宰牛的老师傅喊了来,她说今天要宰羊,做炖羊肉给客人吃。
刚走到半路就已经闻到饭菜的香味,众人不自觉加快脚步,远远就听到院子里传出的热闹。
“妈!桃姨她们回来了!”黄琼的小女儿也跟着来玩,大人让她到路边拔蒜苗,看见乌桃就跑回院子里喊。
两只羊已经剁好下锅了,一锅红烧,一锅清炖,四条羊后腿在院子的架子上翻烤,正滋滋冒油;羊头、羊蹄加了桂皮八角香叶在卤,羊杂一半焯熟放辣椒、香菜、蒜苗凉拌,剩下一半拿去爆炒。
除此之外,还有一锅鱼羊鲜,这是十三叔公最拿手的菜。
上来帮忙的人也没有空手的,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黄琼逮了一只大鹅,被十三叔公拿去做火焰醉鹅了。
其他人有抓鸡、抓鸭的,也有提了一桶鱼来的,这些都没有的就从自家的菜地摘一筐菜来,虽然乌桃家不缺,但拿来总归是心意。
进山一趟着实累,众人洗漱整理了一番才出来和大家闲聊。
几个小年轻不好意思干坐着等吃,就想过去帮忙,被黄琼她们拦住道:“哪有要客人下厨做饭的道理,你们坐那休息吧,马上就开饭了。”
米饭都是用大锅焖出来的,底下有一层金黄的锅巴,十三叔公铲出来放在盆里,让小洁几个小孩分着吃,大人也拿了点,实在是太香了,忍不住。
饭厅、客厅还有回廊都摆了桌,没有圆桌就用八仙桌,家里不缺桌椅,底下的不够阁楼上面还有,李水琴都让人抬下来了。
主菜都有了,配菜也不能缺,鸡鸭鱼肉在十三叔公的手里能玩出百八种花样,煎炒烹炸,色香味俱全。
李水琴做菜也很有一手,但她会的就是些家常菜,做不来十三叔公这种席面大菜,味道上也差点意思。
十三叔公用羊骨头、什么部位都切点加进去熬了一锅羊汤,没有加什么佐料,汤色却极其奶白,在正式开席之前,众人先喝了羊汤,鲜美异常,回味无穷。
那两个吃素食的姑娘没喝,但她们也没有阻止别人喝,只是坐在旁边笑着和长辈聊天,时不时低头看手机,回一下信息。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株巨灵芝的照片在朋友圈疯传,方图的手机一直没停过,邵玉君那边也是,接了一个又一个。
两人也没有心思跟别人说太多,注意力全在冒香气的大锅上,太香了,肚子咕咕叫。
四点半开席,几个年轻媳妇端菜,乌桃也帮忙,还开了一坛酒。
酒香一飘,方图这个小老头的鼻子最先动,乌桃寄给他的那几小坛酒被他的几个老友“抢”了,他拼死拼活才保住半坛,一天就舍得喝一小杯,根本不过瘾。
除了真的滴酒不沾和小孩子外,每人都有一小杯,酒不是用来买醉的,就是个兴头,再说这酒酿起来也不容易,他们想多喝乌桃还不肯呢。
菜上齐后所有人都入座,没有那么多场面话,端起碗就开吃,因为有老人小孩,肉就炖的有点烂乎,比较好嚼。
反正怎么着都好吃,那么大一锅白米饭很快就见底,另一锅芋头焖饭也没了一半。鲜猪府
小孩喜欢吃芋头焖饭,去皮切小块的荔浦芋头先用油炸熟,加切碎的蒜叶、腊肠丁、胡萝卜丁、煮好的米饭一起炒匀,再回锅焖一两分钟就行。
做法很简单,只不过用料都是乌桃家地里种出来的,所以格外香,吃两碗还说没饱,让大人再给添饭。
羊肉炖的软烂入味,没有一点膻,烤羊腿外香里嫩,大块撕下来吃很过瘾,邵悦她们也顾不上形象,个个双手都是油。
清炒的新鲜蔬菜爽口解腻,满桌的菜就没有哪个是不爱吃的,最后吃完也就锅里还剩下一点羊肉,李水琴用保鲜盒装了让今天来帮忙的几个小媳妇带回去。
乌桃把昨晚上做出来的姜糖分袋装给她们一点,“今天多亏了你们来帮忙,往后几天还得再麻烦你们。”
“都是一个村的,还这么客气,不过就是搭把手的事。”
因为桃桃的帮忙,她们现在也能靠卖土特产挣点钱,等明年药材卖出去,就又是一笔进账,加上今天来帮忙她们也蹭了顿饭,她们还觉得不好意思呢。
“就是一些姜糖,我自己做的,打算过阵子再多做点挂上去卖,你们谁家生姜多的也可以做,回头我把做法发在群里,你们先在家试试,做好了拿来我尝尝,要是合格就挂卖。”
有店铺后,她就建了个微信群,不管是养蜂还是种药种菜,有问题都可以在群里问,有通知也会发在群里,乌夏林和村干部也都在里面。
黄琼她们帮着把碗筷桌椅收拾好才提着东西离开,乌夏林留下来和方图等人谈了谈乌家庄药材的事,明年肯定不止乌桃这一份,有些事他这个村主任也要把把关。
晚饭大家都吃撑了,瘫在椅子上打饱嗝,乌桃拿了点山楂片出来给众人消食,这也是家里的山楂做的,不多,就一小罐。
他们谈他们的,乌桃懒的听,一个人去院子外看一只耳啃骨头,最近家里大鱼大肉多了,一只耳也跟着吃肥了一圈。
“大肥狗。”她蹲下去揉一只耳的狗头。
一只耳不护食,也不对自家人呲牙,乌桃打搅它啃骨头它也只是抬头谄媚咧嘴,然后继续埋头啃。
宋淑也从里面出来,嘴里含着一块山楂片,“这顿吃的我肚子都要撑爆了,三碗饭,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吃这么多饭。”
“证明我家的饭菜还不错。”
“哪里是不错,简直是人间美味,太好吃了,尤其是那个鱼羊鲜,都没法形容它的那种鲜美,我都不想回北京了,想一直住你家,天天吃你家的饭。”
宋淑蹲下靠着乌桃的肩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好啊。”
第30章 蒸米粉
晚上, 乌桃跟张清让说起巨灵芝的事,其实就算她不说,张清让也从别的渠道得知了, 那么大一株灵芝, 着实罕见, 就怕被不怀好意的人惦记上。
“我已经跟相关部门打过招呼,这株灵芝要过官方明路,作为乌家庄的一大亮点进行宣传, 也趁势打消某些人的念头。”张清让说道。
现在乌家庄的药材已经小有名气, 种植一旦形成规模, 将会有更多药商莫名而来, 也会吸引大量游客进村参观, 重点打造一两处特色也是发展的关键。
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现在又凭什么说那里的药材是最好的?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巨灵芝正好走中了这步, 张清让乐得在背后推一把。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件事还得你帮忙, 毕竟在这方面我没什么人脉可以找。”乌桃趴在枕头上, 声音很轻,似乎极累。
“放心,交给我, ”张清让顿了顿,“今天是不是累到了?”
一下子去这么多人, 事情肯定也不少。
“嗯……有点。”乌桃打了个哈欠, 眼皮慢慢磕上。
忙活一整天, 晚上她还要把客人送到村民家借宿才回来洗漱,是真的有点累了。
张清让柔声道:“那睡吧, 晚安。”
“嗯,你也是,晚安。”
…
只有方图徒孙四人和邵玉君祖孙两人住乌桃家,其他人都是两个一组借宿村民家,早饭就没有在一块吃。
人多,乌桃也比往常早起来帮李水琴做早饭,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起来搭把手。
“桃桃,今儿吃什么呀?”
“蒸米粉。”
干米粉提前放温水泡软,剁一些猪肉末和鸡蛋、葱花搅匀,将泡好的米粉铺在刷过油的蒸屉中,放上调好的肉沫上锅蒸十分钟,拿出摆上虾仁、河蚬肉再蒸三四分钟,最后加点青菜再蒸一两分钟,出锅后浇上做好的酱汁拌一拌就能吃了。线祝夫
酱汁是蒜末、香菇、萝卜干碎炒出香味再加生抽、耗油调味,最后放淀粉水勾芡,要是不喜欢淀粉的粘稠也可以直接加开水。
平时乌桃都是拿蒸米粉当中午饭吃,现在家里有客人,就做些比较顶饱的。
除此之外,李水琴还煮了秋玉米、奶芋、红薯,全部装在一个竹篾编的小圆筐中端上来。
一人一碟蒸米粉,不够蒸屉里还有,自己去加,爱吃辣的也可以放两勺辣子。
家里辣椒酱种类很多,麻辣、香辣、酸辣、豆豉、蒜香都有;小配菜还有香菜、小葱、紫苏,想要别样一点的也可以加折耳根、缅甸香菜,保证一口下去永世难忘。
在村民家借宿的其他人吃的也是米粉,只不过她们的是湿米粉,主人家早早去村口的米粉店买回来的,做法简单,味道却出奇的好。
到乌桃家后,看桌上还有奶芋,就又一人吃了几个,刚好消耗完。
昨晚上太忙乱了,采摘回来的药材还没有处理,他们就在院子里忙自己的,还问乌桃借用了些工具。
乌桃则把茶籽、野菊花弄出来晾晒,又去挖生姜,等中午另一批买家到了,吃过中午饭再一起进山采收石斛。@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做姜糖最麻烦的就是给生姜去皮,乌桃逮了几个免费劳动力帮自己干活,午饭前就削了快一百斤生姜。
中午饭还是请十三叔公来做,他自己带了一桶小河鱼,说今天要做个下饭菜,黄豆焖鱼仔。
这是桂区北部的一道特色菜,黄豆先干锅炒香后放凉水浸泡直到表皮有小气泡涨起,接着将处理过的野生小河鱼加米酒、盐、葱姜水腌制入味,再起锅烧油,待油温升高就把小河鱼依次放进去炸香。
光是这一步已经馋的人直流口水,十三叔公单独盛一些炸河鱼出来给众人当零嘴吃,河里现捞的野生小鱼就是比饲养的好吃,有鱼刺也不要紧,都炸酥脆了,吃着特别香。
乌桃也爱吃炸鱼,逢年过节李水琴都会做一大盆炸草鱼块、炸小白条、炸泥鳅、炸小鲫鱼,她就喜欢用手拿着蹲在回廊上一边吃一边馋一只耳和大师。
21/133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