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对女儿患脑癌的年轻夫妻就是,他们没有马上离开南桂,而是在县城找了家小宾馆住下,这种条件简陋的宾馆换以前肯定不乐意住,但稍微像点样的酒店都已经客满,他们要是再晚点,宾馆仅剩的三间空房也要被人预订了。
夫妻俩问宾馆老板要了一壶热水,晾半杯给女儿喂药丸,药丸是老大夫从一个小瓷瓶里单取出来的,小拇指头大小,深褐色的芯,裹一层琥珀色看上去像胶质的外衣,睡前用温水化开服用,有奇异的药香,女孩并不排斥,吃完还砸吧嘴回味。
在女儿安稳睡下后,女人才给自己泡了杯红糖姜茶,颜色很深,可以看见红糖的细小颗粒在水中融化,生姜碎沉在底下,用勺子搅一下就会浮上来,清甜的蔗糖香混着生姜的辛辣,女人浅浅尝一口,暖意顺着喉咙下到胃里,不稍片刻冷了一天的手脚就跟着暖和起来,舒服到她昏昏欲睡,一口气喝光杯里的姜茶,简单洗漱后躺下就陷入沉睡,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老高了才醒,所有疲惫一扫而空,整个人神清气爽。
仔细询问女儿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头疼不疼,小女孩摇摇脑袋,懵懵懂懂的说自己饿了,要吃昨天那种甜甜粥,夫妻俩立马收拾东西带女儿坐车赶去乌家庄。
从县城坐车到乌家庄村口起码要40分钟,碰上堵车还可能更久,最近来乌家庄旅游的人多,车也多,唯一的二级公路时不时就要堵一下,等小女孩一家人进村,摊位前的长队已经一眼看不见头。
今天助农店要上新一批土制红糖,供给摊位的数量就得缩减,昨天买到红糖的游客庆幸自己下手早,没买到的后悔的直跺脚,光顾着抢其他的,忘了要红糖!
…
乌家老屋。
李水琴忙着给乌榴打包东西,她下午的飞机回学校,带的东西有点多,又是自己一个人,李水琴怎么都不放心,想让乌桃开车直接把人送到省城机场去。
乌榴什么也不用干,被摁在桌边吃早饭,是二姐做的鱼腐鱼丸鱼饼米粉,汤底是用鱼骨熬的,很鲜美。
“不用二姐送啦,坐动车很快的。”
“那么多东西你一个女孩子怎么拿,要不还是快递过去吧,没几天就到了。”
给乌榴带的也全是吃的,另外有一大包中药,是老教授托她买的,她也是才知道原来二姐种的药材那么值钱。@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乌桃从厨房出来,拉下袖子,说:“妈,你把不好带的拿出来,我一会儿带下去寄快递,小小你吃完就回房收拾自己的行李,检查好,别落下东西,等我办完事回来送你去车站。”
“你干嘛去?”李水琴问。
“今天要过去收棠梨那边的甘蔗,我跟去看看,很快回来。”她和工厂老板商量过,可以储存一批,成本是加了点,不过在合理范围,她就决定收棠梨村的甘蔗了。
昨晚上跟乌夏林说了,今天黄琼她们会带人过去。
“那行,别耽搁太久啊,要送小小去车站的,别误了时间。”
“知道了。”
她把分出来的两箱东西绑在电车的后座,将想偷溜出去玩的双耳提回院子,才骑着电驴下山。
第72章 抢灵芝王(上)
棠梨村都没有乌家庄一半大, 山路十八弯,原来的棠梨小学还是乌家庄中心小学的分校,老师都是从这边调过去的, 棠梨村还没有村路的时候都是从乌家庄这边走, 几年前通村路后就从乌家庄后山直接绕到另一条二级路, 那边平时没有行人也没有车辆,只在圩日才看得见,棠梨人没事也很少出村。
知道乌家庄要收甘蔗, 棠梨村民天没亮就起床砍甘蔗, 乌桃她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村民把成捆的甘蔗用拖拉机运到路边的大坪地, 价格都是根据甘蔗大小、糖度来的, 村民也没意见, 别人来收购还只给230元/吨, 乌家庄能给到400~500元/吨,对棠梨村民来说已经很高了。
他们也知道乌家庄的甘蔗有到1000~1500/吨, 一开始他们也不服气,凭什么, 乌家庄的甘蔗种都是从他们这边拿的, 怎么他们这边的反倒便宜了,吃过乌家庄甘蔗的人回来说,真不一样, 人家值得起那个价。
黄琼的眼很毒,运来的甘蔗凡是有瑕疵的都不要, 干裂、节密的更不行, 拉回去吧, 不收的,低价都不行, 会影响红糖的整体质量。
乌桃就是跟来看看,见大多数甘蔗都挺好,甜度也够,就回家送妹妹去高铁站,顺路到县城拿之前预订的药材种子,好几箱,这还是第一批,后面还有。
她还订了不少果苗,等明年开春就替掉原来的老荔枝树,园里水果品类是不少,但她想扩充多点蓝莓、葡萄、脐橙、沙田柚,回头再让乌夏林跟村里人说说,不要光顾着嫁接荔枝树,别的水果也可以种。
南桂有个挺大的花鸟市场,乌桃逛了一圈,订了三株半人高的仙人掌和两盆篮球那么大的仙人球,老板一看收货地址是乌家庄,就和乌桃打商量,用乌家庄的稻米抵货款。
这种又高又大的仙人掌和仙人球价格不便宜,一株在500~1000元之间,而乌家庄的稻米不同等级价格也不同,挨着乌桃家山脚那一圈稻田种出来的卖最贵,10000/斤,号称世界最贵的景阳大米也才八千多一斤,这比景阳大米卖的还贵。
山脚的稻田以前最多产六七百公斤,今年的晚稻产量刷新记录,颗粒又饱满,沉甸甸的,当然这是水稻的产量,脱壳后的大米就不是这个数了。
对普通人来说,去超市买米最贵也才五六块一斤,什么米能卖一万,金子做的都没这么贵,但乌家庄的特级大米就这么高的价,而且特级的这批早就卖完了,所属稻田的那十几户村民现在家数钱。
“这多亏了桃桃想主意,才能卖这么高的价,我种了大半辈子的田,什么时候卖过这么贵的米,哎哟,真是开了眼了,我原本还想着能卖五六块一斤就很不错了。”
最低一级是村子边缘地带的稻米,不过也要30/斤,这个价格也蛮高的了,普通人都接受无能,直言吃不起,但现在这个等级的稻米也差不多卖完了,其他等级的也没剩多少,进村的游客不乏有钱人,根本不在乎这点钱,只要好吃就行。
小摊每天排队的人那么多也是有这个原因在的,单买稻米非常贵,但是排队吃一碗粥普通游客没有消费压力,反正用的也是乌家庄本地的稻米,还是吃粥划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乌桃靠着门框,车钥匙在手指上转来转去,坦言道:“那可换不到多少大米。”
货款总共不到四千块,要是想换等级高的大米,确实换不了多少斤。
这个老板也知道,表示:“我也不要特级,普通点的就行,能换多少是多少,之前因为好奇就去你们那凑了个热闹,跟风买过几斤二级的,贵是真贵,好吃也是真好吃,这么说好像也不对,不是好吃那么简单……怎么讲呢,很难形容出来,我头次见会发光的米饭。”
乌桃同意了,提前跟村里打过招呼,隔天老板的小货车就能开进村,把仙人掌送到她家,就种在一只耳的狗窝旁边。
做花草生意的,老板也去过不少人家的豪宅,但还是头次见这么大这么古朴的老屋,这放以前就是大地主,真有钱呐。
乌桃给老板换了两袋米,如果按价卖,她肯定亏,但之前总在老板那里买种子,给的价很实惠,种子也比别家的好,今天老板还多送好些小的仙人掌、多肉和花卉种子,也不算太亏。
老板喜滋滋扛着两袋大米下山,乌桃送到半山腰才回来,进院门就看见一只耳在欺负双耳,老是把双耳压着咬它耳朵,好像不顺眼双耳比自己多一个耳朵。
“一只耳,你又欺负小朋友。”双耳还是只小奶狗,这段时间吃的好了,身体圆滚滚的特别可爱,乌桃很喜欢烤火时把它放在腿上,软软的,很好撸。
“汪汪汪!”
一只耳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又压着双耳一顿啃咬,张开大嘴想把小奶狗吃下去似的,不过它都是闹着玩,从来没有真的弄疼过双耳,在双耳被过路的老鹰吓到发抖时,一只耳也会冲出来保护它。@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乌桃太知道家里这些猫猫狗狗的习性了,只会在它们闹的很过分的时候说两句,比如现在,一大一小已经不玩你咬我我反抗的游戏了,跑到刚种的仙人掌下面刨土。
“一只耳!不行!”
她跑过去揪住大狗的耳朵,将它提溜出来,又去扒拉那只小的,再让它们祸害下去,仙人掌都要倒了。
“妈,妈!以后你在家管管它们,看着点,别让它们刨这里的土。”
李水琴从屋里出来,手上还拿着高粱扫帚,不理解种这些在院子里干嘛,全是刺,又不能吃。
“我哪里管得住啊,它们窜来窜去的,你把坑挖深一点啊,钱都是大风刮来的,让你拿去买这种东西。”
“挺好看的啊。”
“过阵子下雨就浇死了,从根烂到头。”
“妈……”刚种下去就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李水琴翻了翻眼睛,转身进屋继续干活。
乌桃指着一大一小两只狗头,警告它们以后不许搞破坏,“仙人掌要是死了,我把账算你们头上,知道没?”
“汪!”
“嘤~”
…
元旦前夕,乌桃去高铁站接从北京过来的宋淑,车子经过村口时看到有几个西装革履的外地人跟岗亭里的阿叔争执,阿叔普通话不标准,但这段时间经常说的“外来车辆没有许可不能入内”咬字很清楚,对方却不依不饶,非要开自己的车进村。
乌桃看还有时间,就靠边停车下去问情况,在阿叔用本地话跟她讲这几个人蛮横想开车进去时,有两道让她觉得很不舒服的视线在扫射自己,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那种,像打量商品,准备跟人议价,她值多少钱。
她自认脾气还算好,不轻易生气,但这几人就是让她莫名火起,拉下脸十分不客气的说道:“我们这里有规定,外来车辆没有许可就是不能进,那边有观光车,想进村可以花钱买车票,其他游客都是这样,你们也不会是例外,别在这里跟阿叔扯皮,没用。”
对方看过来的眼神让她不舒服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是她刚才听见这几人对阿叔说的话非常难听,趾高气昂,还说打电话叫谁来弄死什么的。
为首的那个皱了皱眉头,脸色挺难看,似乎有话要说,被同伴拉住,眼神瞟向岗亭上方的摄像头,冲那人摇了摇头,低声说了句什么,乌桃没听清,几人最后看了她一眼,很快转身离开,去那边买进村的车票。
乌桃回自己车上,看微信宋淑说还有半小时就到站,她便没有再耽搁,启动车子直奔高铁站。
宋淑这次是自己来的,带的行李也不多,就两套换洗衣服,其他的都是礼物。
才隔这么点时间,乌家庄就已经大变样了,宋淑透过车窗看外面,哪怕是冬天,这里依旧是青山绿水。
“变化是真大啊,那么多游客,路也比之前干净了很多,两边的杂草都没了。”
“嗯,清理掉了。”
乌桃注意着路况,村路狭窄,弯道又多,进进出出的游客也多,现在开车都要比之前当心,如果不出村,她也很少开小车,都是骑电驴。
她说了宋淑元旦过来玩,她妈今早上就扣下一只老母鸡,放血烫毛,加了滋补的药材,放炖锅里慢慢炖,出来前其他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正常情况下她妈是不会来电再问她们什么时候到家的,不知道现在给她打电话干什么。
“喂,妈,我们已经进村了,很快就到家。”
“桃桃!”电话那边李水琴声音慌乱,带着哭腔,背景音是一只耳凶狠的吠叫。
乌桃一下子坐直身体,将车靠边停下,拿过手机,“妈,怎么回事,怎么了?”
“有人进山抢灵芝啊!桃桃你快点回来!他们要抢灵芝王!”李水琴捂着被磕到的额角,瘫坐在门槛上起不来,她刚才被人推了好几下,还挨了打。
“我知道了,马上回来!妈你先别出去,把院门关好,等我回来。”
乌桃挂断又立马给乌夏林打过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看护灵芝王的叔伯已经给乌夏林打过电话了,他现在也在往那边赶,“我知道了桃桃,叼他老母,敢到我们的地头上抢东西,活得不耐烦了!”
第73章 抢灵芝王(下)
有意宣传的情况下, 灵芝王的名气很大,甚至已经火到国外,视频和图片在很多社交平台被转载。
这株灵芝的高度和菌盖直径是完全能申请吉尼斯纪录的程度, 加上乌家庄产出的药材、稻米、茶油等东西都检测到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特殊物质, 现在这里又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总有人想分一份羹,要是分不到,那就明抢。
说了没有预约不能进山看灵芝王, 他们还硬闯, 飞无人机去拍, 被看守的阿叔阿伯阻拦, 他们就打人, 李水琴上去理论, 也被推搡、殴打,摔在地上, 额头都磕破流血了。
乌桃要在这的话肯定能认出来,这就是不久前在村口跟阿叔起争执的几人, 进村的时候他们是五个人, 现在身后却有二十几个,满脸凶恶,一看就是花钱养出来的打手一类, 他们是第一次来乌家庄,却对去灵芝王的路况很熟悉, 把看守的村民打伤后就直奔灵芝地, 野蛮到目中无人, 完全不怕事后被找麻烦。
乌夏林刚赶到,还没来得及问清具体情况, 乌桃也回来了。
54/133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