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历史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3-12-22 09:03:09  作者:醉酒花间
  提心吊胆是一天,好吃好喝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呢?
  朱文正人还没走,魂儿已经飞到北边策马奔腾,“听说北边一马平川,蒙古人在那边圈了很多良田养马,以后那些良田肯定要恢复耕种,再想要那么多马匹就不容易了。”
  他开始的时候还想挑些小马驹送回来,再一想来回奔波没必要,只好遗憾的放弃带弟弟们一起长见识的想法。
  沐小青:???
  这是什么逻辑?
  中原的马场减少不应该趁现在有马给他们送回来几匹小马驹吗?直接放弃算怎么回事?
  朱文正耸耸肩,“麻烦呗,还能为什么?”
  沐小青撇撇嘴,“哥,你嫌麻烦可以不说。”
  说真的,他们家文正哥能平安无事长大真是辛苦他身边的人了,能忍住不揍他也是难得。
  朱文正嘚瑟的笑笑,捏着拳头信心十足,“哥这次带上火器营一起走,谁敢当着老子的面说老子是神棍老子就直接拿炮轰,看看是肉体凡胎厉害还是大炮厉害。”
  沐青扯扯嘴角,“是文正哥你厉害。”
  直接火力碾压啊,那没事了。
  早说带上火器营他就不担心了,如今天底下最先进的火器都在他们这儿,□□大炮和刀枪剑戟对抗,压根就不用担心会输。
  这么说吧,他手上要是有只火力足够的军队他也能当战神。
  小豆丁收拾好心情,郑重其事的抬头看向他们家战神哥,“文正哥,你们战神组还缺人吗?你看我怎么样?”
  朱文正捏捏下巴,很不给面子的小声嘀咕,“就你这小身板儿?”
  小豆丁叹了口气,“没事,我去隔壁问问大冯叔,他们谋臣组缺人的话,大概、也许、可能……”
  完蛋,他挤进去也是大蒜进橘子格格不入,根本没脸说自己能胜任谋士这个差事。
  得,还是继续在家带孩子吧。
 
 
第98章 
  帅府人来人往, 所有人都忙的连轴转,紧张的气氛蔓延开来,连西席先生们都跟着紧张起来。
  小朱标的身体是重中之重, 却也没有被紧张到连功课都做不得的程度, 几位先生私底下商量好怎么教导, 对彼此留的课业心里有数,教导起来都没有放松。
  大帅下的命令,他的儿子们要文武双全,哪边都不能瘸腿。
  先生们在教导小朱标的时候还知道控制功课量,到文青小公子这里立刻变成严师中的严师,直教的小豆丁叫苦不迭。
  他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孩儿,先生们却把他当未来的状元教, 这合适吗?
  蒙古朝廷已经凉凉, 就算朝廷还在, 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开科取士也不容易。
  掰掰手指头算算, 整个元朝一共才十六次科举考试,从元仁宗皇庆二年恢复科举,之后三年一次,直到锅哥在位时伯颜擅权又把科举给废了。
  说来也巧,他们刘伯温刘先生和之前驻守安庆的余阙余将军都是伯颜废科举之前最后一场开科取士的进士。
  新朝廷还没有建立,科举考试都断了那么多年, 就算他真的有状元之资也没法考状元,先生们收收神通饶了他吧。
  “叔,我大概不是读书的料, 写文章真的好难啊。”小豆丁蔫儿了吧唧的趴在石桌上, 学不下去的时候就悄悄跑到隔壁冯国用家里抱怨,“太难了太难了, 真要让我考科举的话,我可能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冯国用无奈,“别人家的小孩儿学过四书五经都觉得自己是状元之才,怎么到你这里反而开始妄自菲薄?考都没考你怎么知道考不上?”
  小豆丁心有戚戚,“我自己什么水平我还不知道吗?”
  让他写命题作文还行,上辈子上学的时候写过那么多作文,记叙文议论文甚至诗歌他都能写,可这年头写的不是简单的命题作文,那是策论啊。
  虽说本质上和议论文差不多,可他的脑回路和整个时代都不一样,刻意迎合也总是露馅,先生们看到他写的东西就皱眉,他又不瞎当然能看见。
  冯国用叹了口气,“有没有可能,你写的其实很不错,破题点新颖,论点也很好,只是文笔稚嫩还需要再练练?”
  课业文章他都看过,如果要考科举,只要考官的脑子没毛病,他们家这小娃就不会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灵气天生,技巧才是靠练的,府上的西席先生都是当世名儒,不至于连这点都看不出来。
  人家只是在商量怎么不浪费这小子的天赋,怎么到这小子眼里就成了先生对他不满意?
  唉,愁人。
  “叔,你别安慰我了,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我这样的更应该有。”沐小青有气无力,别过头看着飘然落下的树叶继续自怨自艾。
  好吧,他其实就是不想学了,让他瘫一会儿再说。
  冯国用拿这小孩儿没办法,任他在那儿嘟囔,摇摇头继续忙自己的。
  他的身体已经大好,继续带兵打仗不在话下,在经过好几个大夫的联合诊断之后,大帅终于要放他出门了。
  大帅身边的亲信如今都身兼多职,他回来养病时身上有差事,如今的形势和之前截然不同,别人忙着的时候他闲着,等他能干活了就变成哪儿需要他去哪儿。
  他就是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
  但总比闲着强。
  论功行赏论的事功劳,不是伤的多重,他要是再闲下去,以后论功行赏非得被挤到找不到名字不可。
  等他也出去忙,可怜的小娃就连个抱怨的人都没有了。
  正好让他静下心来学习,那么好的天赋不好好学实在浪费。
  沐青趴在桌上叹气,等身上盖了层落叶才慢吞吞的坐起来,“叔,我想问你个问题。”
  冯国用挑了挑眉,“什么问题?”
  小豆丁郑重其事,“你是不是不想搭理我所以才急吼吼的跑出去?”
  “美的你。”冯国用毫不客气的回道,“再在家待下去你哥的军功都要赶上我了,我总不能被小辈给比下去。”
  沐小青不觉得有什么,“我哥是你女婿,他的军功多你不应该与有荣焉吗?”
  冯国用深吸一口气,“乖,去树底下蹲着玩去。”
  这不是和谁比的事儿,而是没有人会嫌军功少。
  等到将来尘埃落定,身边的兄弟们这个公那个侯风光无限,到他了却什么都没有,丢不丢人啊。
  女婿的功劳多是好事,但是有一点不好,以后闺女受委屈了他可能压不住女婿。
  这能行?
  幸好沐青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不然爷俩能当场吵起来。
  他哥那么好,怎么可能让媳妇受委屈?
  不管怎么说,冯国用还是风风火火走马上任了。
  朱元璋麾下能打仗的很多,文武双全的却不多,他现在对读书人的防备比之前更甚,用吧心里膈应,不用吧又实在缺人,只能在监察上多下功夫。
  如此一来,他自己的工作量就大大增加。
  冯国用结束休养继续干活,一下子就能将他身上的担子减轻不少。
  沐青在家继续受先生们的折磨,在连续苦读了小半年后终于还是忍不住撺掇他们家老爹让他把刘基给带走。
  一代神人刘伯温,怎么能让他一直当西席先生,太浪费人才了。
  折腾小孩儿没意思,让他去折腾天下吧。
  QAQ~
  就在这时,朱元璋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灯下黑的问题,他蠢的忘了身边的大才。
  神仙提到的名字都是青史留名的大才,当然,没有青史留名,能遗臭万年也是本事,只是他们这边都是青史留名罢了。
  就算有点瑕疵,在朱大帅眼里也都是青史留名,这点儿没的说。
  西席先生好找,能打天下的谋才却不好找,他竟然把刘伯温忘在脑后那么多天,活该忙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刘伯温这个名字在神迹中出现过,没有人提的时候还好,有人提醒后老朱很快就想起来这是谁,都不用儿子苦口婆心的劝,二话不说立刻将人带在身边办差。
  李善长现在还在家待着,他身边正缺谋才,刘伯温的忠心与否他不太确定,但是这人能耐着性子在他府上教那么长时间的书,足以证明是个聪明人。
  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还能看不住不成?得嘞,带走!
  沐青:???
  早知道这么简单他早就把人推到前面去了好吧!
  老爹也真是的,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忘了,他还以为让刘伯温待在后院当西席先生是特意安排的呢。
  刘伯温没空天天盯他们写作业,其他几个先生按部就班的教,学习生活一下子就容易接受了。
  爱学习的小孩儿也受不了先生心血来潮就出题,尤其这个先生还能对学生进行智商碾压,这谁受得了啊。
  朱标后怕的搓搓胳膊,“还是文青哥厉害,把先生弄去给爹当谋士,这样受苦的就不是我们了。”
  “这话千万别让先生们听见,不然我们的耳朵还得遭殃。”沐青警惕的竖起耳朵,看今天上课的先生已经走远才松了口气,“先生们皆有大才,能给我们上课时我们的福气,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历史上的刘伯温能辅佐老爹完成帝业,还被后人比作诸葛亮,“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如此人才落到如今正在大干一场的老爹手里,这不比得了诸葛亮的刘备还要支棱?
  先生辛苦,祝先生平步青云。
  虽然他们舍不得那么有能耐的老师,但是比起拯救全天下,他们区区两个人还是不要绊住先生的手脚了。
  朱标立刻反应过来,捂着心口痛心疾首道,“是的是的,刘先生走了真是太可惜了。”
  刘伯温:……
  如果这俩小子笑的没那么灿烂他就信了。
  府上的西席先生少了一个并不意味着课业真的能减轻多少,相反,因为弟弟妹妹们要开始启蒙,身为府上老大哥的沐青反而更忙了。
  他们家老爹的身份今非昔比,娘忙着搞事业没空生孩子,府上还有别人愿意生。
  孩子不来是不来,一来就是一群,这下可好,原本要当幼儿园园长的只是说着玩儿,这下成真的了。
  小孩子调皮捣蛋不好带,自从开始带小孩儿,他和朱标连关注外面局势的时间都没有了。
  弟弟妹妹们一窝蜂的冒出来,小家伙们年纪相仿,乖的时候很乖,闹腾起来的时候恨不得把房顶都掀了。
  爹娘忙着大事,有时候能小半年不着家,后院的女眷对小家伙们更多的事溺爱,调皮捣蛋也舍不得罚,最后扮黑脸的就只剩下沐青和朱标两个。
  先生们年纪都大了,走路都颤颤巍巍,连局势稳定后养老的地方都挑好了,可不敢让这群熊孩子折腾。
  沐青本来觉得他的脾气很好,但是在带过这群孩子之后,他觉得他应该是个火爆辣椒转世。
  “哥哥哥哥哥哥文青哥!!!!”
  “救命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书房里,沐青刚把先生留的策论写完,还没来得及欣赏自己的得意之作,外面就传来了好几个小娃的鬼哭狼嚎。
  朱樉、朱棡、朱棣、朱桢连哭带喊的跑着,后面还跟着他们的妹妹朱静静和朱宁宁。
  老朱有儿子缘,前头这些个孩子都是男孩,近几年才添了几个闺女,大概前头的儿子太闹腾,所以闺女出生后特意取名静静和宁宁。
  可惜一点用处都没有,该闹腾还是闹腾。
  “文青哥!救命!爹回来啦啊啊啊!”
 
 
第99章 
  从神迹出现在全天下人面前开始, 朱元璋心里的紧迫感就没消失过。
  以前大家的目光都不在他身上,虽然他攻城略地打的猛,但是天底下打的猛的多的是, 朝廷内部也斗的不可开交, 注意力一分散他就能继续闷声高发展。
  ——高筑墙, 广积粮,缓称王。
  计划的很好,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没有人注意他们的时候他们可以按计划行事,现在所有人都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还怎么缓称王?
  应天府的局面稳定下来之后,老朱和亲信一琢磨觉得这样不行。
  他们要是夹缝中求生存,偷偷摸摸壮大自己还行, 现在明显干什么都瞒不过天下人的眼睛, 索性不必再瞒, 直接光明正大的打就是。
  神仙都说了他朱元璋要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 他还能拒绝不成?
  别说他本来就有这个野心,就算本来没有,被神仙这么一激也得有。
  既然如此,那还遮掩个什么,直接称王就是。
  然后朱大帅就成了朱大王。
  不是龙凤政权的小明王封的王,是他自己封的王。
  刘福通得到消息的时候气的破口大骂, 虽然朱元璋行事之前和他打过招呼,他也知道老朱肯定会称王称帝,但是不代表他知道这事儿的时候不生气。
  神仙也真是的, 大家都是造反起家, 为什么不能弄个他老刘成为最后赢家的神迹出现?
  刘福通嘴上骂的厉害,心里却早就被神迹所影响, 即便不甘心不情愿也不会拼了命和朱元璋争。
  神仙都说了老朱是最后赢家,他还打什么打,也就私底下骂几句出出气而已。
  没办法,神仙都说了,他总不能跟神仙对着干。
  世上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很多,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也很多,更多的是需要就信不需要就不信。
  乱世中的百姓容易被信仰聚集起来,同样也容易散开,他们信的是让他们吃饱穿暖的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神,只要能让他们吃饱,让他们当场换信仰都可能。
  前提是他们没见过“神迹”。
  在见过“神迹”之后,不管信不信,心里的畏惧都不会少。
  张士诚和方国珍早就归顺,长江以南除了徐寿辉就只剩下零散的小势力以及正苟延残喘的朝廷军队,在元廷放弃大都北逃之后,那些苟延残喘的朝廷军队对起义军也不再能构成威胁。
  一方士气高涨,一方战战兢兢,仗还没开始打,胜负已经清楚的分了出来。
  老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长江以南,他手上有兵有粮,又有“神仙”给他背书,别管什么朝廷正统还是地头蛇统统拿下,乱世用重典,不听话就只有一个死,很明显绝大部分人都不想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