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历史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3-12-22 09:03:09  作者:醉酒花间
  气死他算了!
  朱棣悲愤不已,“你们打死我吧,我死了就不会有朱祁镇那样丢人现眼的家伙出现了。”
  朱樉瞥了他一眼,“美的你,大哥活的好好的,哪儿轮得到你儿子孙子重孙子捣乱。”
  朱棣愣了一下,随后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是啊,该头疼的是大哥,我发什么愁啊?”
  朱标:……
  亲弟弟,忍住。
  【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为孝肃皇后周氏。】
  【朱见深从小由祖母孙太后抚养长大,土木之变后孙太后和于谦等人立朱祁钰为帝,同时立他为皇太子,后来朱祁钰改立他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后又被复立为太子。】
  【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朱见深即位,即位之初平反于谦冤狱,恢复景泰帝帝号稳定朝堂。】
  【成化初年,朱见深倚重李贤、商辂等阁臣,亲贤臣远小人,体谅民情蠲赋省刑,镇压民变后于当地设置府县安抚流民,流民问题得以缓和。】
  【成化中后期,朱见深逐渐怠于政事,极度宠信万贵妃,崇信道术,提拔宦官,所幸朝堂无事,社会整体仍“幸称小康”。】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万贵妃去世,不久朱见深也病逝,享年四十一岁,庙号宪宗,葬茂陵。】
  【总结:史上知名姐弟恋,打脸亲爹给于谦平反,好评。】
  怒火冲天的观众们终于好受了点儿,歹竹出好笋,这个虽然后期荒唐了点儿,但是前期看着还像个明君。
  唉,经过前头那个糟心玩意儿的打击,他们现在的要求已经低到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行了。
  这娃幼年遭逢大变,亲爹还是那么个德性,太子之位立了又废废了又立,能在刚登基的时候当个好皇帝也是难得。
  至于感情上的事情,那是私事,不重要。
  老朱坐在上头唉声叹气,他本来觉得把儿子教好就够了,现在还得担心儿子教不好孙子,孙子教不好重孙子。
  他再怎么努力给子孙后代铺路也保不住哪一代出个败家子把天下给败了,就像那个朱祁镇,谁能想到他们老朱家能出来这么个废物点心?
  就算前头教的再好,也不敢保证死后那些混账家伙们会不会性情大变。
  开始的时候觉得几句话说完很好,不担心神仙说出什么不得了的话来吓他们一跳。
  这会儿又觉得太简略了也不好,他们宁肯被吓到也不想只听个简略,能把生平详细的说完就好了。
  千金难买早知道,神仙啊神仙,您可真会给人找不痛快。
  沐青:(﹀_﹀)
 
 
第103章 
  【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 成化皇帝朱见深第三子,成化二十三年即位,年号弘治。】
  【成化皇帝宠信万贵妃, 万贵妃不许宫中有宫人怀孕, 朱佑樘幼年被太监悄悄养在西苑, 六岁时方为成化皇帝所知。】
  【他幼年多灾多难,身体也一直不好,为人却宽厚仁慈,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等大臣,努力扭转大明颓势,史称“弘治中兴”。】
  【虽然弘治皇帝有段时间宠信宦官, 但是很快改过自信任用贤臣整顿朝纲, 勤政的工作强度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 弘治十八年, 朱祐樘驾崩,享年三十六岁,庙号孝宗,葬于泰陵。】
  【史学界对弘治皇帝的评价颇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 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总结:难得一见的坚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因为当皇帝当的过于正常,在明朝的一群奇葩皇帝中反而显得不那么正常。】
  观众们:……
  一时间不知道这是个讽刺还是好评。
  好评是一个人的, 讽刺是针对一大家子的。
  生气。
  马皇后叹气, “才三十六岁,多好的孩子, 可惜了。”
  朱元璋臭着脸,“那个成化皇帝也是,他宠妃子就宠,怎么还让妃子拿捏了子嗣,要是那个太监没有偷偷养皇子,他是不是还要绝后啊?”
  “小时候被那么对待还能长成那样真不容易,我要是他我当上皇帝就开始大杀四方。”朱文正小声嘟囔,“小时候受欺负没事儿,长大后全报复回来就行。”
  沐英抬头,“哥,爹在瞪你。”
  朱文正立刻闭嘴。
  【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明孝宗朱祐樘和孝康张皇后的长子,弘治十八年即位,年号正德。】
  【朱厚照是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唯一的儿子,自幼机智聪颖,记忆力超群,前一天学的内容第二天就可以背诵。弘治皇帝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将其带在身边随时教导,但是朱厚照的学习进度很慢,直到他登基都只学过《论语》和《尚书》,还没学完。学习进度这么慢的主要原因是比起学习他更热衷于骑射,而弘治皇帝在这方面毫不约束。】
  朱标皱眉,“这个是当爹的做的不好,不能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都登基了连《论语》和《尚书》都没学完怎么能行?”
  该宠宠该教教,不能溺爱。
  沐青不着痕迹的点点头,就是就是,惯子如杀子,溺爱不好,可谁让人家是独生子,而且家里还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呢。
  【朱厚照即位后重新以刘瑾为首的宦官,他登基时民间灾害丛生,朝中大臣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不满,纷纷上书劝谏皇帝,指责皇帝沉湎骑射、宫中练兵、游玩无度、微服出行等各种过失,并认为这些皆是宦官引诱。】
  【面对这些劝谏朱厚照表示要反省,但是内心的不满却与日俱增,而以刘瑾为首的宦官在宫中给他编排弘治年间阁臣操纵权柄的戏剧,皇帝和朝臣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
  朱标面色沉重,“我说什么来着,孩子不能溺爱,看看这成了什么样子,沉湎骑射游玩无度,他竟然还在宫中练兵,怎么着,皇帝当的不痛快想当将军?”
  至于微服出行……
  没人规定当了皇帝就不能出门,略过。
  沐青顿了一下,险些当场笑出来。
  【正德三年,朱厚照在宫中设立豹房,有观点认为设立豹房思为了享乐,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他抑制文官、掌控朝纲的的举措。】
  【正德十二年,朱厚照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接连四次出巡,还化名为朱寿,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亲自领兵抵御北方侵扰,取得应州之战的胜利,成为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明朝皇帝。】
  朱标:???
  真当大将军啊?
  【朱厚照对藏族、蒙古族等各地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通晓多种语言,自封大庆法王、沙吉·敖兰、苏莱曼国王等称号。在位时宗室藩王先后起兵夺位,均被平息。】
  【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在南巡的时候落水,此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正德十六年驾崩,享年三十一岁,庙号武宗,葬于康陵。】
  【总结:被偏爱的有恃无恐,独生子命好,作着作着就把自己作死了。】
  朱文正啧了一声,“南巡?落水?皇帝出巡还能落水?”
  离奇。
  沐青叹了口气,后世说明朝皇帝易溶于水,其中之一就是他正德皇帝朱厚照。
  马皇后听了那么多次享年三十多岁,这会儿连叹气都不想叹了。
  这些后辈是怎么回事,怎么都那么不在乎身体呢?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正德十六年即位,年号嘉靖。】
  哦豁,别说儿子了,连亲弟弟都没有,继承人竟然要从堂弟里选,这情况还真不多见。
  老朱搓搓下巴,看着满殿席地而坐的臭小子们和规规矩矩坐在位置上的乖小子们,心里有些自得。
  只论儿子的数量他绝对是皇帝中的佼佼者,能把儿子教的如此出色的也不多见,就算他现在忽然暴毙,大明的江山在他的儿子们手上也不会乱。
  【正德皇帝是独生子,他驾崩的时候又没有儿子,《皇明祖训》中有“兄终弟及”一条,朝臣便选中十四岁的兴王世子朱厚熜来继承大统,是为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和他堂兄正德皇帝都是天资聪颖之辈,他生父去世的早,十二岁时便以世子的身份接管王府。】
  【然而嘉靖即位不久朝中就出现了大礼仪之争,也就是他生父兴献王的尊称和祀典问题。礼臣提议皇帝尊孝宗弘治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嘉靖不允。之后和礼臣一起商议兴献王的封号,与杨廷和为首的正德年间旧臣在关于以谁为皇考以及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礼仪之争。】
  【皇帝的权利最大,这场大礼仪之争最终以嘉靖的胜利告终。兴献王被追尊为兴献帝,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正德皇帝之上,并改兴献王墓为显陵。】
  朱樉摸摸脑袋,“这算什么?靠儿子翻身?”
  朱棣摇头晃脑,“没办法,人家生的好。”
  他们都学过元朝的帝位之争,这种情况很正常。
  自己当不上皇帝没关系,没准儿后代哪个子孙机缘巧合当了皇帝,上头的爹爷爷甚至祖爷爷都能跟着沾光。
  兄弟几个说着悄悄话,忽然觉得背后一阵发凉,抬头看到他们家老爹正危险的看着他们,连忙端正坐姿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说。
  瞪他们也没用啊,他们又没说错。
  【嘉靖即位之初勤于政务,整顿朝纲推行新政,严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尽力还田于民,并裁撤司礼监,废镇守太监,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吸取前朝宦官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并对外戚世袭封爵的制度作了变革,朝中风气焕然一新。】
  老朱眼睛一亮,“这个好这个好,有咱当皇帝的几分风姿了,这才是老朱家的种该有的样子。”
  朱樉小声嘟囔,“我感觉爹高兴的太早了。”
  旁边的弟弟们,“二哥说的对。”
  不是他们对老四的后代没有信心,而是预感告诉他们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这个嘉靖皇帝刚登基就能为了生父和朝臣对着干,一天两天也就算了,他竟然争了足足三年半,怎么看都不像是好相处的人。
  他们前边说儿子争气祖宗争光是一回事儿,朝堂局势又是一回事儿,治理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向来只有朝臣党争,哪儿有皇帝和朝臣处在对立面的道理?
  不正常,再看看。
  【嘉靖中期,国家承平日久再次开始走下坡路,皇帝迷信方士尊崇道教,方士、道士利用皇帝求长生履行诈骗,不断修建斋醮,因此“新政”未能彻底实施,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危机都开始显现。】
  还没有真正接触过朝政的小子们倒吸一口凉气,“竟然没猜错,我们可真厉害。”
  沐青:弟啊,再说就真的要挨打了。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皇帝险些死于宫女之手,宫变之后的嘉靖更加迷信道教追求长生,从此长期不视朝,由权臣严嵩执掌大权。】
  “差点死于宫女之手?”朱文正耸耸肩,“我以为上一个因为落水而死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还有个更离谱的。”
  沐英纠正道,“险些死于宫女之手,并没有真的死在那个时候。”
  【嘉靖晚期边事废弛倭患渐起,倭寇仅数十人便洗劫浙、皖、苏三省,直逼留都南京城下,同时北方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兵临北京城下,以武力威胁中原互市,“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
  朱文正磨了磨牙,“还不如死在那个时候。”
  他们大明以武建国,那边可好,几十个倭寇就能打到应天府,朝廷的兵都是干什么吃的?
  互市的主动权从来都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结果到了那边竟然被蒙古人威胁互市,这和当年中原被蒙古人统治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年纪小的没见过当年的场面,他们这些经历过天灾人祸还要被蒙古朝廷压迫的却记的清清楚楚。
  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都不会拼着性命去造反。
  半大小子们听着他们文正哥骂骂咧咧悄悄挪到朱标身后,“大哥,你小时候外面是什么样子?和神仙说的一样惨吗?”
  朱标面色如常,“我出生的时候爹已经起兵好几年了,这事儿应该问文正哥他们。”
  朱文正扭头,“问我干什么,直接问爹。”
  他当年才哪儿到哪儿,他们爹才是真的吃尽了苦头。
  问文英文青也行,他们俩逃难的时候身边连个大人都没有,要不是被娘捡回家怕是都得饿死在外面。
  眼看着他越说越离谱,沐青赶紧捡了块点心塞他嘴里,“哥你快别说了,再说我哥能当场哭出来。”
  果不其然,旁边的沐英已经开始眼眶红红。
  从来没见过这场面的弟弟们惊奇不已,有故事,一定有故事。
  文英哥可是他们家最最最最稳重的娃,虽然年纪比不过文正哥文忠哥,但是靠谱程度绝对排在其他哥哥前面。
  能让文英哥都红了眼眶,当年的残酷肯定超乎他们的想象。
  沐青无奈扶额,“行了行了,都回去坐好。”
  他已经在“神仙”口中死了一次又一次,真的不想再苦哈哈的安慰人了。
  【嘉靖四十五年,嘉靖皇帝去世,享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葬于永陵。】
  【总结:二十年不上朝还能掌控朝堂,从即位开始就一直和文官集团疯狂battle,主打就是一个逆反,前二十年励精图治,后二十五年荒唐透顶推翻前二十年的励精图治,你说你图啥?】
  观众们:深呼吸。
  前面几位惋惜活的太短英年早逝,到这位可好,活的太久也不行,谁能想到这是个唐玄宗式的皇帝?
  但凡他早死二十年,大明都能继续强盛下去,什么南倭北虏,皇帝不上朝当然没法解决问题!
  怎么回事?大明的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
  神仙这是要干什么?大过年的就不能让他们看点好的吗?
  二十年不上朝!竟然有皇帝二十年不上朝!
  公道何在?天理何存?
  完了完了完了,感觉大明要凉啊。
  沐青托着脸出身,这期叫《大明十六帝,各个是奇葩》,素材在那儿摆着,不是他想正经就能正经起来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