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历史同人)——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4:31:58  作者:无字惊鸿
  荣禄欲哭无泪地爬起来,万分后悔昨天被其他哥哥一劝就答应跟着一起逃课。
  扶苏收回手瞥了他一眼:
  “把自己拾掇好,在外头等我。”
  趁着荣禄洗漱更衣的时间,扶苏又雷厉风行地叫醒了好几个弟弟。这次就没那么手下留情了,直接让人取了冷水过来,一瓢水把他们泼醒。
  “谁!竟敢泼本公子!”
  一个脾气火爆的公子当即跳了起来,没看清动手的人就想发火斥责。
  “你们这群……”
  斥责到一半,对上长兄冷冷的视线,立刻憋了回去。
  这眼神,和上次父亲生气时一模一样。
  他下意识咽了咽口水,后知后觉地开始害怕起来。
  扶苏挑眉:
  “你还挺威风的,昨日装病逃课时,就是这么命令侍从去替你请假的吧?”
  公子:QAQ
  “大兄,我再也不敢了!”
  这位公子打理好自己后垂头丧气地走出寝殿,往外一看,好家伙,空地上站了一群人。显然都是被训斥过的,个个蔫头耷脑。
  住在这里的公子并不止这么点,还有十岁以下的小萝卜头,在另一个学殿里学习。
  但他们的课业很轻松,此时已经到了课间休息的点。于是一群小崽子扒在窗户上探头探脑,幸灾乐祸地围观哥哥们被教训。
  逃课的公子们:……
  完蛋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以后他们还怎么在弟弟们跟前维持兄长形象?
  公子们正想以袖掩面自欺欺人,忽然听到一阵嘲笑声。
  “哈哈哈!这也太傻了!”
  公子们:……
  是哪个小崽子如此大胆,竟然还敢笑出声来?
  公子们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死亡凝视,对上了一个嚣张的五岁胖娃娃。
  果然是这小子!弟弟里就数他最嚣张!
  扶苏刚把最不听话的将闾从屋子里拎出来,正好听见这番动静。
  他危险地眯了眯眼,看清了那男孩的长相。
  胡亥。
  上辈子胡亥生于秦王政十七年,也就是今年。不过这个世界兄弟姐妹们的年龄都凭空大了五岁,所以这里的胡亥正巧五岁,到了正式进学的年纪。
  这可真是冤家路窄,撞他手里了。
  扶苏丢下狼狈的将闾,大步走向小萝卜头们,在他们敬畏的眼神里一把将胡亥小胖子从窗内提溜了出来。
  “这么高兴,不如和他们一起罚站。”
  小小年纪就敢嘲笑兄长,幸好是被他听见了。要是被父亲听到,不把“兄友弟恭”四个字抄写一万遍很难收场。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只是让弟弟罚站,都不用抄书,我可真是个好兄长。
  注:考古学家发掘秦代群葬墓穴时发现了两枚印章,一个是刻有“阳滋”推测为阴嫚的封号,或者阴嫚才是封号阳滋是名字;另一个刻有“荣禄”,出土于男性墓穴,推测为始皇某个儿子的名字。
 
 
第10章 一箭四雕
  抓逃课事件以大兄铁面无情地给所有人定下了更繁重的课业作为结束。
  而胡亥这个因为嘲笑哥哥于是作为典型被拎出来杀的鸡,也很不幸地获得了同样的待遇。
  胡亥完全不服这个处罚,他又没犯错,嘲笑哥哥又怎么了?谁让哥哥先做错事的!
  对此,扶苏的回应是:
  “所以为了奖励你勇于指出哥哥们的错误,我决定提前培养你,让你多学一点有用的东西。”
  胡亥:……
  公子们:……
  好赖话都让你说了是吧?
  五岁的小胖丁不识人间疾苦,也不知道龌龊的大人那么能找借口。他呆愣愣地琢磨了半晌还是没搞懂怎么加课就是奖励了,最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胡亥调头往外跑:
  “我要去找母亲!”
  公子们本来是很难受的,但是看到胡亥比他们更难受,突然就开心了一点。
  不过当着长兄的面没敢笑出声来,毕竟之前胡亥就是因为“没有做到兄友弟恭”被拎出来的。兄友弟恭这个词里可不只有一个“弟恭”,还要求兄长要友爱。
  大家憋得很辛苦,怕被发现只能死死埋着脑袋。
  扶苏瞥了他们一眼,什么都没说,摆摆手让他们去上课了。
  待人都散去,扒在窗户上的小萝卜头们都缩回脑袋了。扶苏才叫来平日里给这群小公子上课的先生,问起胡亥的课业成绩。
  在扶苏的印象里,胡亥这小子是有点小聪明在身上的,不然也不能讨到父亲的欢心。
  不过他也只有小聪明了。
  前世赵高为了利益试图推胡亥上位,但因为太子地位稳固不能过于明目张胆。于是买通侍者假称陛下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十八子,借此为胡亥造势。
  等到扶苏登基后,六国之人以为复国的机会来了,开始在各地反叛。赵高又煽动舆论想扣锅到扶苏头上,说是陛下当不好皇帝才致使民间各地烽烟四起。
  赵高其实是个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很容易陷入一个过于多疑和自信的误区。
  他认为太子扶苏虽然是始皇选定的继承人,但帝王不可能完全信任儿子,儿子也不可能有那个本事在始皇眼皮子底下拉拢大量的臣子。
  所以新皇扶苏在他眼里是个刚刚登基、有少量心腹、主要靠好名声和始皇青睐才能上位的太子。哪怕这位新皇在治理国家上因为得到始皇的手把手教导而颇有建树,可那些阴谋诡计他就不一定擅长了。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赵高偏偏就擅长搞阴私手段,可以精准打击。
  扶苏不是名声好吗?那就先毁了他的名声,把他塑造成一个不适合当皇帝的端方君子。
  赵高认定了老臣们维护太子登基是忠于始皇而不是忠于太子,那么只要他偷换概念让胡亥成为始皇最看重的儿子,胡亥就有机会翻盘。
  结果很明朗,赵高他输得一败涂地。
  朝中新皇的心腹不多,全是先帝的拥趸?开什么玩笑呢!
  李斯看到了吗?那是墓志铭上都要写上“我才是扶苏陛下唯一心腹”的人。
  天天待在始皇眼皮子底下的丞相李斯都倒戈了,那些始皇偶尔才看一眼的臣子,里面又有多少是太子党可想而知。
  不过有一点赵高想得没错,老臣确实都是忠于始皇的。
  只不过太子把自己塑造成了和始皇的利益共同体,所有老臣都默认了支持太子就是支持始皇,因此他们既是始皇心腹又是太子心腹。
  没人规定父子俩不可能毫无芥蒂地共用一套朝臣班子,别人做不到那是别人的问题。
  所以赵高搞事情的时候,扶苏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让朝臣配合赵高演戏,误导赵高自己的手段有了成效。
  等到要钓的鱼连带着它的所有党羽都暴露出来,再一击毙命,全数斩杀。
  在这段过往里,胡亥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恃宠而骄、自以为是的公子罢了。
  他被赵高一忽悠,就真觉得父亲宠爱自己等于他有机会和长兄争储。之所以遗诏里不是令他继位而是让长兄登基,定然是长兄感受到了他的威胁,于是买通侍者暗害了父亲又伪造遗诏。
  毕竟在太子如日中天时,赵高连同他的党羽都没办法成为始皇最看重的近臣。始皇宣布遗诏的时候,身边只有李斯和蒙毅。
  但胡亥这边没人进去,也看不到到底是始皇亲口宣读的遗诏,还是由近侍传达的。如果是后者,那不就被扶苏钻了空子?
  胡亥逻辑自洽了,所以造反被抓时完全不肯服输。他甚至还想找机会东山再起,可惜扶苏没给他机会。
  昔年王弟成蟜造反,始皇便直接处死了成蟜。作为他一手带出来的儿子,胡亥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长兄不会杀他?
  可能是真的信了扶苏精心经营的“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这个洗脑包吧。
  如今胡亥还是个小娃娃,且他即便长成也丝毫没有威胁到扶苏的能力,所以扶苏根本不着急处理掉他和赵高两个跳梁小丑。
  赵高此人很好处理。
  打压他不让他有爬起来机会的就行,等他哪天不小心犯错,便可直接处置。
  反倒是胡亥,好歹是亲弟弟,手段就要迂回一下。
  扶苏还没好心到把上辈子的对手思想掰回来、精心培养成自己左膀右臂的地步,毕竟胡亥的能力也没强到叫他惜才的程度。
  或者说胡亥压根没有什么理政之能。
  那么扶苏只有两个选择,故意养废了他,或者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扶苏哪个都没选,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养废一个人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无止尽地溺爱,惯子如杀子。后母一般喜欢用这种手段,这样旁人说起来就只能夸她贤惠,待继子有求必应。
  另一种方式则是严厉地教导,严厉过头了,反而让孩子升起厌学心思。最好能激起他的逆反,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和你作对。
  错的都是他,是他不懂事。你只是为了他好才在课业上抓得紧了一点而已,你是好心的。
  两种都是走极端,而且不伤自己的名声。
  扶苏化用了后头这种。
  加课,但不加得夸张到孩子承受不了出现心理问题。
  那么胡亥到时候是会厌学,还是当真从中学到足够的知识和本领,全看他自己的造化。
  他要是自己厌学自暴自弃了,扶苏就是兵不血刃解决一个潜在敌人。
  即便他没有厌学还反而因此成了才,就他那个智商水平,也没什么威胁,顶多蹦出来给朝廷添点乐子。
  而且敌人太弱打击起来也太没意思了。
  反正现阶段的扶苏心情相当愉悦,毕竟胡亥实打实遭受到了课业的压力。
  这还只是个开始,为了不让弟弟养成上辈子骄奢淫逸的性子,扶苏决定再削减一下他个人的开支。
  弄死敌人哪有折腾敌人有趣呢。
  先生们不知道长公子心里在打什么算盘,只老老实实回答道:
  “公子胡亥不太爱学习,每日上课总是忍不住玩耍。”
  一位先生从袖子里掏出了个小玩具,示意胡亥平时就是在玩这些。
  上课还带玩具过来玩……
  这个不一定能说明孩子天性不爱学习或者学不进去,很多人小时候都贪玩。这只能说明胡亥是真的被宠大的,完全没担心过这件事被父亲知道之后自己会不会受罚。
  从某种方面来说,胡亥确实是挺懂父亲心思的。他就很清楚亲爹不管自己学不学,不像别的公子战战兢兢不敢犯错。
  扶苏伸手接过那个镶金嵌玉的玩具,把玩了一下。
  片刻后,他问道:
  “胡亥的其他玩具呢?一起收缴过来交给我,以后上课不许他做这些事情。”
  先生们早就等着这句话了,立刻积极地进殿去把胡亥桌案上的玩具都兜了过来。
  足足一大兜,好几个先生的衣摆才装完。
  好家伙,这是每天玩一个,三个月下来都能不重样的节奏啊。
  扶苏立刻命人把东西都收好,然后一脸忧心忡忡地带着这些“赃物”回到了章台宫。
  秦王政听到儿子回来的动静,抬头一看,先看到这么一大堆奢华的玩具。
  他沉默了片刻,问道:
  “将闾和弟弟们上课不听讲,都在玩这些东西?”
  扶苏:将闾罪不至此。
  虽然那小子是不着调了一点,但还不至于和小萝卜头们一样上课忍不住玩玩具。
  扶苏干咳一声忍住笑,答道:
  “不是将闾,这是胡亥一人堆在案桌上的玩具。”
  秦王政听完竟也不觉得惊讶。
  他微微皱了皱眉:
  “此事寡人知晓了。”
  大秦公子的衣食住行都很优渥,但是普通公子绝对没有优渥到玩具都能镶金嵌玉的地步。屋子里能找出的名贵物件,基本都是装点室内的摆件。
  匠人们给公子打造玩具也不会奢侈到往上镶嵌什么金玉。顶多是用比较名贵的木料制作,再涂上寻常人用不起的彩漆,以免怠慢了公子。
  胡亥的这些玩具和王宫的画风格格不入,显然不是出自宫中匠人之手。那就只能是他从别处得来的,比如他的生母。
  胡亥和其他公子不太一样。
  旁的公子生母大多是六国女子,是当初秦王登基时各国为了示好送来的美人。有的身份贵重,是贵族之女,但更多的还是容貌美艳的寻常女子。
  是以公子们的吃穿用度基本全部出自公中,很少能有外来的资源。那些贵族出身的女子远离故土,能带来的嫁妆也是有限的,同样不会胡乱挥霍。
  大家或许能有一两件这样的玩具,却绝对不可能单独拥有这么多。
  除非他们的生母就是秦人,出身秦国贵族,家境优渥,得到了母族源源不断的支援。
  胡亥的嚣张也源于此。
  生母是秦国贵女①,外祖家不说大权在握,好歹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地位。其他兄弟的血统都没他纯粹,他自然骄傲异常。
  这种骄傲在秦灭六国之后达到了顶峰。
  六国都没了,这些拥有六国血脉的公子地位岂不是很尴尬?如果他是皇帝,他肯定不选这些六国之后作为继承人,而是选个地地道道的秦人。
  胡亥没想过他亲祖母赵姬是赵国人,他天祖母宣太后是楚国人。大秦压根不存在什么纯正的秦国血统,他的血统并不比其他兄弟高贵。
  更何况,秦国如今的贵族,也不见得祖上就是秦人。
  大秦可是在很多代之前就开始吸纳六国人才了,这些人才的后代发展成了秦国贵族中的一员。
  但是令扶苏十分费解的事情在于,秦国的宗室里居然真的有人笃信这种血统纯粹论。
  一开始扶苏在知道宗室跟着胡亥闹事的时候,以为宗室只是为了废除分封、不重用宗室子弟这件事在表达不满,想迎立一个偏向宗室的新皇。
  后来扶苏才发现,大部分人确实是这么想的。可也有老古板真情实感地认为扶苏血统不纯,不如胡亥合适。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