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穿越重生)——无棋

时间:2024-01-14 09:39:01  作者:无棋
  大家都不知道。
  但大家好像又隐隐的有些期盼。
  大公公终于念完所有人,只剩下最后三个名次。
  而此时,殿众只剩下三人没有听到自己的唱名。
  周自言,林鸣息,还有另外一名贡生。
  周自言与林鸣息相识一看,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最后的结果。
  果然,大公公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这最后三人。
  第三名,是那位不熟悉的贡生。
  第二名,林相公之子林鸣息。
  而第一名,是来自南边小镇的周自言。
  周自言听着自己的名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再一次三元及第,他做到了。
  大公公念完皇榜内容,把皇榜交给殿外的执事官。
  执事官拎着衣袍跑出皇城,张贴到皇城外的左门处。
  而殿内,另有唱词官,领着三百贡生跪地,高声:“天开文运!”
  “贤俊登庸……”
  “……礼当庆贺!”
  一声声贺词,从宝嘉殿内传到殿外。
  一直站在殿外的大臣们此时也鱼贯而入,甩袖行礼,“恭贺陛下!”
  敬宣帝受着这三百贡生的参拜,又听到众位大臣的祝贺,心生满意。
  皇城外左门处,皇榜张贴,荣登第一。
  此时,等在左门听殿试结果的人都能知道,他们今儿又出了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而且极为年轻!
  顾司文第一时间找到了周自言的名字,揪着文昭的领子疯狂叫唤,“表兄,状元,表兄是状元啊啊啊!”
  他的周表兄太厉害了,居然三元及第!
  文昭也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他咬紧下唇,“周表兄,当真大才。”
  三元及第,那可是三元及第!
  他们大庆都多少年没有出过三元及第了!
  辜鸿文欣慰点头,“周弟果然做到了。”
  “周弟不是旁人,他想要的,从来都会做到。”姜南杏擦掉眼角泪痕,“咱们去和四娘说一声,让四娘备好火锅,咱们得好好庆贺一番才是。”
  “说的对!”辜鸿文也难掩激动,当即便往外城跑去。
  等围观的众人把这个消息传到国子监,国子监又开始沸腾。
  他们……他们国子监,出状元了,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
  郑祭酒是不是做了什么妖法,不然他们国子监这几年也太走运了些!
  郑祭酒听到这等荒谬言论,气得甩袖离去。
  他是胆小怕事,却不是胡乱迷信,这帮监生,真是无法无天!
  顾司文和文昭看着长长的皇榜,上面三百进士,便是本次科举的最终获胜者。
  “……真厉害啊。”顾司文一个一个名字看过去,好像看到一位位意气风发的进士,“文昭,我也要好好读书,我也要被写到这皇榜上。”
  “我也是。我定会在你前面。”文昭背起手,暗下决心,一定用功读书,免得被顾司文这笑死赶超过去。
  顾司文第一次没和文昭斗嘴,反而是笑着道:“那咱们一块努力,争取不给表兄丢脸。”
  “表兄都三元及第了,咱们怎么也也得考个前十名才行!”
  殿试结果虽然是皇帝钦点,但天下悠悠众口,还是有人会有不服。
  主要是这个状元郎,之前名声实在是太小,根本没多少人听说过,哪怕他是会试会元又怎么样?
  该不信的还是不信!
  可这等言论,等到殿试卷子被朝廷印发出来后,全都闭了嘴。
  状元郎的文章,不仅在阅读上气势磅礴,实用性也独树一帜。
  文章里提出来的可行之策,根本就是已经可以施行下去的国策,与他们这些还在苦苦挣扎的读书郎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他们是再不敢去质疑状元郎的文采。
  可慢慢的,又有人发现一个问题。
  “咦,这位状元郎的笔迹,是不是和独白太过相似了。”
  会试的卷子印发出来时,京城就已经传出这样的风言风语。
  可那时候周自言流在外面的墨宝,只有一份会试卷子,大家再难比较,这种声音便慢慢被其他事情取代。
  可现在殿试的卷子一印出来,大家有了可以比较的内容,又发现这位状元郎的思想和用词,与撰写《科举考纲重点》的独白极为相似。
  状元郎,便是独白?
  这样的说法已经出现,便再难平息……而且大家发现,状元郎的名字,和‘独白’也很相似。
  不,不是相似,分明就是一个意思。
  “等一下,等一下,我记得之前京城邸报上,也有一个独白!”
  此话一出,宛如白日天雷,炸晕一众讨论此事的百姓。
  说话的人连忙找出自己收藏的邸报,把印有‘独白’文章的单独拿出来,与《科举考纲重点》和两份卷子一起作比较。
  一模一样的字迹,一模一样的文风……
  难不成状元郎,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京城行走了么?
  可、可也不对啊!
  “这邸报……不是只有朝中大臣,或是当朝儒士,才能刊登文章么?”
  所谓邸报,就是一份京城联络地方的文书。
  邸报会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国策写到纸上,然后再由专门人士讲解这些政策制度,通过各个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手里,以传达京城的各项旨意。
  若独白早就在邸报上刊登过文章,那他……到底是谁?
  不行,不能再猜了。
  所有人慌乱收起所有邸报。
  他们好像摸到了一个大秘密,再猜下去,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只是他们前脚放下这个念头,后脚便去各大书坊,把那本《科举考纲重点》买回来。
  虽然还不知道状元郎的身份,但先把书买回来总没错!
  由于买的人太多,书坊不得已提高了价格,可还是挡不住络绎不绝的买家。
  书坊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已经卖了许久的书,怎么突然就又畅销起来了?
  三百名贡士听完唱名,便可以离宫回家去。
  三天后,由新科状元率众进士前往外城的文曲星君庙,点香登名,行‘释褐’仪式。
  朝廷发给进士们蓝罗袍与双翅官帽。
  蓝罗袍带着青罗缘边。
  而官帽左右展脚,垂有飘带,帽顶上还有一对艳丽大红簪花。
  配上进士们喜庆的脸庞,当真是春风得意,锦上添花。
  周自言展平双袖,握好手中一排香,恭敬地为烟雾缭绕中的文曲星君上香。
  众进士易冠服,持上槐木笏,跟着周自言在文曲星君庙内,登上自己的名号。
  自此,便脱民入官,真正踏入大庆朝堂官场。
  释褐做完,进士们还需要骑马回城。
  从外城,穿过一道道‘门’‘府’,进入内城。
  这一趟行程,他们必须骑马前行,不可回避,不可绕行。
  这便是大庆的‘打马游街’。
  目的是为了让京城众人瞧瞧这次科举都选出来什么人才。
  好让京城百姓放心,他们的大庆朝堂一直都在正常运转,不曾藏污纳垢。
  周自言领头在前,林鸣息跟在左侧,而探花郎则跟在周自言右侧。
  由他们三人带头,率三百名进士,浩浩荡荡穿过外城各门各府,享街边两道百姓呼喊声,看京城满地繁花朵朵盛开。
  百姓手里提着盛满花瓣与绸缎的篮子,只要看到进士们的队伍,便叫着往进士们身上扔去。
  “状元郎!,好一个俊俏的状元郎!”
  “榜眼好生年轻,真是前途无量!”
  “探花郎,探花郎,瞧我们这边!”
  虽然京城一直能看到打马游街的盛景,可今年的不一样,今年可是有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呢!
  知道三元及第份量的人,都想亲眼看看这位状元郎的风采。
  不知道什么事三元及第的人,在知道后,也忍不住一睹状元郎的神姿。
  林鸣息和探花郎撑着一张笑脸,从外城一直走到内城,脸都要笑僵了,可沿途的百姓们还是热情不减。
  探花郎小小抱怨道:“何时才能抵达皇城?实在是受不住了。”
  说着,他从头上摘下一片菜叶子,无奈扔掉。
  林鸣息年纪小,也有些摇摇欲坠,全靠一口气强撑着。
  “……”周自言神态悠闲,不仅可以接下百姓扔过来的鲜花和果子,还能与沿街百姓挥手示意。
  惹得众多闺阁女娘小哥小鹿乱撞,芳心暗许。
  林鸣息见状,笑道:“周状元,你莫不是想成家了?”
  榜下捉婿的规矩由来已久,他以为周自言这是想成家了呢。
  “你可别害我。”周自言捻起一朵鲜花别到自己官帽上,笑容不减,“我心中早就有了心仪之人,要不了几年,我们就能再见了。”
  还要好几年才能再见?
  林鸣息在心中猜测,难不成周状元的心上人,远在关外?
  周自言骑着高头大马慢慢悠悠走到皇城外,回头一望。
  长长的街道蜿蜒至看不到的天边,欢呼声高,人影憧憧。
  两侧的举天高树系着长长的红飘带,顺着京城的风,飘向远方,传去这份泼天的喜悦。
  好久不曾回头看,原来他已走过千重山水路。
  自此,又是海阔天空,另一番大道。
 
 
第111章 
  进入皇城里, 牵马官小步跑来,牵走各位进士的胯.下马。
  宫里早就在城西皇家花园摆好了琼林宴,只等诸位打马游街的进士们回城落座。
  琼林宴, 也称“恩荣宴”, 是朝廷为殿试后的新科进士们举办的庆宴。
  穿着新冠服的进士们,在新科状元的带领下, 依次入座,与当朝陛下同处一室, 举杯欢颜。
  这是独属于新科进士们无上的荣耀。
  进士们再记得要少喝多陪,也难免沉溺在这样欢乐的氛围中。
  你举杯,我陪客,肩颈相撞,只需一眼, 便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同样的喜悦, 同走过十载读书路, 以后便是同朝为官的同僚,来,喝酒, 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敬宣帝捋着胡子,看堂下众人喝得东倒西歪, 与身旁的大公公道:“让御膳房准备好醒酒汤, 待会给这帮混人上来。”
  “是。”大公公领命,往御膳房下旨去了。
  三百名进士,唯有甲等前三名,与乙丙第一名之人, 可以上前与陛下行祝酒词。
  其他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些人与敬宣帝近距离接触,听着敬宣帝单独为他们说的祝语, 悔恨万分。
  殿试时,他们若是能写得再好一些,现在收到陛下褒奖的人说不定就是他们了。
  悔啊,悔啊!
  轮到周自言的时候,周自言放下筷子,放弃酒杯,直接拎着酒壶上前,为敬宣帝斟满酒杯,“陛下,请。”
  大公公提着银筷子上前,想来是要检测一番。
  敬宣帝按下大公公的手,冲公公摇了摇头。
  “……”大公公心领神会,收起银筷子,默默退下。
  周自言突然不好意思,摸上自己的鼻子道:“陛下……倒是相信在下。”
  “……”敬宣帝没说话,当着周自言的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结宴就要派官了,你要去哪儿?”
  去哪儿呢?
  周自言双手笼在袖中,慎重思索了一番,道:“陛下,不如让在下去国子监吧。”
  “朕以为你会去翰林院。”敬宣帝扶着桌案,双目幽深,“你之前就是从翰林院出来的,怎么,不愿意再去了?”
  他还记得当时周自言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从翰林院出发,然后出将入相。
  怎么去南边逛了一圈,现在都没有这样的野心了?
  “陛下,羊毛不能只逮着一只羊薅啊。”周自言笑眯眯,“待在下帮陛下培养出许多只小绵羊出来,到时候陛下想怎么薅就怎么薅,这样不好吗?”
  他这只羊身上已经没有多少羊毛了,不如多养几只新的小羊出来。
  等小绵羊遍地跑,咩咩咩咩声传入整个大庆,到时候一定很有意思。
  敬宣帝读懂了周自言的意思,突然靠后一倚,笑了,“真稀奇,以前做什么都要抢在最前头的人,现在竟然不争抢了。朕还有些不习惯。”
  以前那个刺头突然变得这么软和,他还有点不习惯。
  “上年纪了。”周自言捧起自己的酒壶,又给敬宣帝斟满,“周某现在就想过点清闲的好日子,陛下,您就允了吧!”
  敬宣帝瞅一瞅周自言,这小子,大好年华说什么上了年纪,“你要是上了年纪,那朕算什么?半只脚踏进帝陵的老东西?”
  “哎哟,陛下这不是戳在下心窝子吗?陛下肯定长命百岁,健健康康的。”周自言撑在桌案上,聊得时间比其他人久了一些,他眨眨眼,还是没忍住道,“若是陛下能少吃点那些乱七八糟的长生药,肯定能再活五百年。”
  他离京之前,敬宣帝就已经开始沉迷长生之道,四处搜寻长生的办法。
  各种药物吃了不下百服,是药三分毒,真不知道敬宣帝这幅身体,还能折腾几年。
  “滚滚滚,滚下去坐好。”敬宣帝捡起手边的筷子朝周自言扔过去。
  周自言稳稳当当接住,然后恭敬又递回去。
  “得嘞,周某这就下去。”
  一场琼林宴,宾主尽欢。
  随后几天,从皇城里传来的派官旨意陆陆续续发到各位进士手中。
  同进士出身的进士,基本都被发派到全大庆的边边角角。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