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穿越重生)——无棋

时间:2024-01-14 09:39:01  作者:无棋
  这位左侍郎便是他们的同窗,原先也是个混不吝的刺头,和周自言混熟以后,现在正一心一意在工部搓木头。
  周自言:“待我问问他,看看有没有时间。”
  制造课在三日后,明儿他就去工部抓人!
  在所有监生都围在两位夫子身边时,游学的队伍安静离开此处。
  林范集陪在他们身边,“几位学子,可有什么收获?”
  “收获颇丰,没想到国子监竟有如此特色的课程。”娜媞主动开口道,“能请来当朝官员上课,这应该只有国子监能做到吧?”
  “非也,是只有那位周博士能做到。”林范集摸摸胡子,把这帮小少年送到他们带教夫子手上。
  几人回去自己的房间,聚在一处,说着下午发生的事情。
  带教夫子坐到椅子上,“今天感觉如何?”
  娜媞道:“夫子,今天下午上课的时候,国子监一位周博士,请来了大庆的太仆寺卿,讲了许多关于地貌和商道的事情。”
  带教夫子一惊,“太仆寺卿?当朝官员如何能来国子监上课?”
  娜媞摇头,“我们也不知道,听说是那位周博士自己请来的。”
  “周博士……”带教夫子沉吟着,“对了,你们可听说一位姓游的人?”
  “姓游?”
  所有人回忆了一番,均摇摇头。
  娜媞:“夫子,这个姓游的人,有什么奇特的么?”
  “算上你们,我已经带了你们三任队伍了。”带教夫子叹气,“第一次来大庆时,你们的师兄师姐可比你们傲气多了,他们非要在还没安顿好的时候就上国子监踢馆。”
  “起初他们是顺利的,一连三道题,全都大获全胜,结果到后面,国子监觉得天色已晚,便叫停了比赛。”
  “谁知道第二日,国子监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姓游的学子,一人战三题,道道全都获胜,气得你们师兄师姐不服。”
  “可不管出多么刁钻的题目,这位游姓学子总能回答出个一二三来,最后算总分的时候,就是比你们师兄师姐高一分或是两分。”
  提到那年的经历,带教夫子自己都觉得好笑,“这人也不知道从哪来的,你们说他精通全天下的学识吧,他还真不是,他就是只知道一些皮毛;你们若是说他不懂这些东西,可他偏偏又懂,就凭借懂的那一点点,就能压过你们师兄师姐。”
  “……”
  听完带教夫子所说的众人,全都面面相觑。
  原来大庆还有这么厉害的学子?
  “可是他现在应当已经入朝为官了吧。”娜媞觉得不足为惧,“夫子,这次只和国子监的监生们比,我们未必会输。”
  “说得也是,像那样的怪才,多少年才能出一个?总不能次次都让这大庆的国子监赶上吧。”带教夫子站起来,“你们快休息,为师还要去帮你们登记信息。”
  “夫子,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和国子监的监生们比一比?”娜媞一想到可以和大庆最聪慧的学生比学问,就有些摩拳擦掌。
  她们巴赫族的女人,从不惧怕比拼,也不会害怕失败,她们只在乎对手够不够强。
  若是够强,那失败也是光荣的。
  “不着急,就在这几天吧,你们先熟悉熟悉国子监的生活,了解一番他们的学习情况。”
  带教夫子吃过太狂傲的亏,现在绝不能再让这帮学子贸贸然去踢馆了。
  此后时间,这帮游学学子便日日穿梭在国子监里。
  安静上课,安静读书,并没有监生们想象中的盛气凌人和斗志昂扬。
  他们就好像蛰伏起来的雄鹰,正等着一个展开翅膀的机会。
  不过他们这么安静也是好事。
  正好让刚刚入京的外地学子们熟悉国子监和京城的生活。
  而周自言搞的那些课程,还真叫他办起来了。
  制造课时,他真的把工部左侍郎从工部拉出来,什么卯榫结构,什么织布机杼,直接当着大家的面现场搓木头。
  虽然大家一开始都不知道周自言办的这些课程有什么用,可现在,这些课程俨然已经变成国子监最受欢迎的课程!
  拜托,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工部的大人!
  对于外地监生来说,过去十多年,他们见过的最大的官儿便是府城的知府大人,现在竟然能听到朝廷重臣的讲课,这已经不是一句‘祖坟冒青烟’可以形容的,简直是‘祖坟着青火’!
  而京城本地的监生,他们平时或许可以见到这些伯伯叔叔,但不可能像这样听到他们细致的讲解,所以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经历。
  有这些大臣们的帮助,监生们对大庆和朝廷的理解力,那是如袅袅青烟一样,直接蹿到天上去。
  接连几次国子监测试,监生们都写出多篇锦绣文章,惊呆了郑祭酒的眼睛。
  这些文章被连夜送到宫里。
  敬宣帝一篇篇看过,心中熨帖不已。
  “这帮监生,才多大年纪,便已经能有这等心境,好啊好啊!大庆繁荣盛世,指日可待了!”
  詹公公和其他太监宫女,直接跪下,“恭贺陛下!”
  一直以来,但凡考过殿试的考生,便是入仕了,再不是学子身份。
  可他们时常也会怀念自己读书时候的日子。
  更别说,再回去国子监时,是以官员和夫子的身份回去,那滋味更是不一般。
  看着底下一双双崇敬与佩服的眼睛,哪怕是再冷硬心肠的官员,也忍不住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
  这些可都是大庆的未来啊,现在这么用功,大庆何愁不能国富民强!
  这些来国子监的官员们用心,底下听讲的监生们自然能感觉到。
  就是因为感觉到,所以才会更感动。
  他们都知道,已经入朝为官的官员平时有多忙碌,在这样繁忙的公务中,他们还选择抽出时间来为他们上课,如何能不让人落泪!
  一些心性细腻的监生们,事后直接写出一篇篇颂文,直言这些教授他们学问的大臣,是国之栋梁,是大庆之喜,是百姓之福,字里行间直接尊称‘恩师’与‘某某老师’。
  不论是何性别,都通过这帮监生的文章在京城红火了一把。
  乐得他们再去上朝时,走路都带风。
  当然,监生们也没忘记敬宣帝。
  毕竟,若是没有敬宣帝准许,这些大臣也不会有机会站到国子监的讲堂。
  于是敬宣帝的声望,在无形之中又稳稳上了一层台阶。
  不过这种事情,还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其他官学听说国子监大行此道,抱怨之声越来越大。
  那怨气,就快冲破京兆尹的府邸,冲到皇城里去了。
  对此,京兆尹每天都面目狰狞,在府邸后院对着空气打拳。
  而另一波怨气,则是那些还未被邀请入国子监的大臣。
  没办法呀!
  那些去过国子监的人再回来上朝,皆是满面红光,像是吃了什么大补品一样。
  说起话来,三句不离国子监的监生如何尊敬他们,如何崇敬他们。
  有的更是直接拿出赞颂他们的文章出来,装模作样请同僚们点评。
  说是点评,实为炫耀。
  此等行为,简直令人发指,令人嫉妒!
  被请去国子监的大臣,不光自己面上有彩,家中小辈若是在国子监里读书,那再去上课,别提多有面子了。
  每一位同窗都用那种崇拜的眼神看着,哪怕崇拜的是自家长辈,那小辈也跟着与有荣焉嘛!
  而还没去过国子监的大臣,总是能听到家中小辈的抱怨。
  “爷爷!你怎么还没来国子监讲学,我同窗都在问我呢!”
  “二叔,你什么时候能来国子监啊,我牛皮都吹出去了……”
  “老太君老太君,姨奶奶,你若是来国子监,能不能点我的名字起来回答问题?我也想出出名嘞。”
  可被问到这些人,心里苦啊。
  京城官员多如牛毛,一天请一位都请不完,那周自言更是隔几天才邀请一位。
  他们一个个只能等在府邸里,着急忙慌地走来走去,“管家,管家!你去瞧瞧,今儿又是那个老不死的去国子监了!本官倒要瞧瞧,本官到底哪里不够格!”
  管家苦着一张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谁不想受人尊敬,谁不想名扬天下?
  可千言万语汇集到嘴边,只有一句:“这个竖子,怎的还没来请本官去讲学!”
  外面的‘腥风血雨’,终究烧到周自言身上。
  现在周自言上朝都得挡着脸走,不然一定会被人叫住,然后劈头盖脸一顿指责。
  “本官堂堂一品京官,为何还没去国子监讲学?!”
  “小周啊,老身都七十多的年纪了,再不去国子监,可能就活不了几年咯……”
  “周大人,您那排课,都排到哪儿了?哎哟,下官不是为自己而来的,是为家中那已经辞官多年的祖爷爷……对对,就是当过三朝首辅的祖爷爷……”
  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年纪大,名望高的人。
  周自言那是一个都得罪不起,只能撑起一张笑脸,“快了快了……让下官回去瞧瞧。”
  “放心,放心,一定妥善安排……一定的……”
  “保证,肯定保证,下官的品性那可是有目共睹的!”
  把人们哄走后,周自言以袖擦汗,差点以为活不过今日。
  林范集背着手走过来。
  周自言刚想抱怨两句,谁料林范集直接开口,“臭小子,什么时候到老夫?”
  “……”周自言举手投降,饶了他吧!
  不过除此以外,周自言每天两点一线,过得很是安稳。
  或许是因为他现在不再出头的缘故,原先那些看他不顺眼的氏族子弟,再没有针对过他,不过时常给他使些不入流的小绊子,不足为惧。
  周自言也不指望能和这些人变成合家欢,现在这样已经足够。
  最后一场春雨结束后,泥土中开始泛起夏日的暑气。
  新绿换上更浓一层的绿色,夏山如碧。
  满京城好像又变了一个模样,街上开始摆出许多消暑的物什,百姓们也换上轻薄的夏裳。
  蒋庆庆收到一封信后,挥着手中信跑到周自言住的地方,他敲开房门,扶着门框道:“夫子,我那说亲的何大哥到京城了。何大哥带来一个长着金色头发的怪人,夫子要不要去见一见?”
  “金色头发的怪人?”周自言一愣。
  “是哩,说话也叽里呱啦的,何大哥说听着不像这边任何一种语言。”蒋庆庆皱起鼻子,“但那总归是一条人命,何大哥纵然听不懂怪人在说什么,还是把人带来了。现在好像被带到京兆尹那边去了。”
  周自言心中泛起一种可能,披上外袍,“走,去瞧瞧。”
 
 
第121章 
  周自言一边走一边问:“今天国子监休沐, 你怎么没和卫风他们一起出去玩玩?”
  这帮孩子来到京城已经有段时间,但一直在国子监里读书,没能出去好好看看寸土寸金的京城。
  于是便逮着休沐日, 整日游荡在外面, 恨不得一天之内逛遍整座京城。
  周自言因为身有官职,休沐的时间和他们完全错开, 只能拜托宋卫风做小导游,带着孩子们四处看看。
  幸好这些年里, 京城没有太大的变动,宋卫风也能带着孩子们好好游玩一番。
  蒋庆庆背着手,慢悠悠跟在周自言旁边,“今天是何大哥到的日子哩……我在等他。”
  他前几天就收到了何大哥的信,说今天可能会到。
  他今天便一直等在国子监里, 直到收到何大哥的书信才放下心来。
  周自言察觉到蒋庆庆语气里的不自然, 道:“庆庆, 你对那何大哥……到底是何想法?”
  这么小的年纪,难不成真的动心了?
  “夫子,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宋家哥哥的?”蒋庆庆没有回答周自言的话, 反而问出自己的问题。
  周自言稍加思索,“其实我也不知到底是什么时候动的心,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 已经在他身上倾注许多感情。”
  不是有句话说过么,情不知所起。
  天下间那么多种感情,其实并不是都能找到源头的。
  往往都是等当事人醒悟的时候,已经情根深种。
  “唔……难道这种情爱事情, 都这么莫名其妙吗?”蒋庆庆愁起一张小脸,“那我怎么能确定我的感情啊……”
  “怎么, 你现在是不知道你对那何大哥是什么感觉么?”周自言笑了,没想到蒋庆庆这个年纪,就已经开始考虑良人情爱了。
  “人家毕竟是来和我说亲的啊,我总要负责任吧!”蒋庆庆踢飞脚下的石子,“虽然我是个要嫁人的小哥儿,但我也不想平白无故耽误人家。”
  “你是个好孩子。”周自言拧上蒋庆庆的鼻尖,笑着摸摸蒋庆庆的头。
  蒋庆庆脸颊绯红,“夫子,我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摸头了,会长不高的!”
  他还想长过庞大山,像宋家哥哥一样高呢!
  两个人说着话,来到京兆尹的府邸。
  周自言递上拜帖,很快便和蒋庆庆一起被邀进去。
  京兆尹早就等在后院正堂屋,一看到周自言像逛大街一样出现,立刻蹿过去,摘下头上的帽子,狠狠打在周自言身上,“周大人,我的周大人!你瞧你弄出多么大一个乱子!”
  说着,京兆尹又从怀中掏出一沓折本,“你瞧瞧你瞧瞧,全是要求京城各大官学学子一起去听你那些奇了八怪的课程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