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穿越重生)——无棋

时间:2024-01-14 09:39:01  作者:无棋
  “一,你们王家罔顾人伦,买卖儿女,这种事若是传开了,要叫外面的人如何看咱们春六巷的人?难道都是那等子卖女求荣的人家吗?”
  “二,知县审案,明辨是非,你们却好坏不分,还在指天骂地,是否非要一个昏官来做咱们马鸣沟的父母官你家才满意?”
  “三,小妞勇敢机敏,友爱姐妹,小小年纪就敢为家中不平而上公堂,这等胸襟和勇气,若不是你们家自己犯了错,小妞早就该被衙门表彰了,还轮得到你在这儿骂人?”
  王家能卖王家女,将来就能卖王小妞。
  小妞和宋豆丁这事除了做得鲁莽,其他并无不妥。
  围在王家门口的邻居们一听,嘿,还真是这个道理。
  “是啊,本来就是老王家自己做错了事,凭啥怨孩子啊?”
  “可我这心里还是觉得不得劲,孩子告状,把老子和哥送衙门去了,也太不孝了。”
  “有啥不孝的,你没听吗?是王家自己卖了王家女,将来会不会卖王小妞都不一定呢。”
  “啧,这种人家……以后少来往吧……”
  王母瞪起眼睛,“你算个老几?我们是倩娘的爹娘,养了她十几年,她作为儿女,就应该为这个家出一份力!我作为她娘,天天为她祈求佛祖保佑,这还不够吗?是她自己福薄!”
  “亏我先前还以为你作为人母,日夜垂泪,是心疼女儿,原来你只是愧疚和害怕罢了。”周自言摇摇头,心下失望,“子女是应当听从父母的话,可也不是完全听从!别忘了,大庆不是一言堂,民间之上还有大庆律法!人生在世,当有准则,若无规矩约束,那人和畜生有什么区别?!”
  是他想多了,他还以为春六巷的这些邻居,都是和宋父一样良善的人。
  可这世上,善良最是难得。
  所谓的亲情也不过是还没遇到需要撕破脸的利益。
  一旦出现需要选择,一个普通的女儿和一个马上就要参加童试的长子,自然是长子更重要。
  什么求神拜佛,不过是害怕午夜梦回而已。
  王母回过神来了。
  眼前这人说话条理通顺,想必就是那个宋家的夫子。
  想通这一点,她又将目标放到周自言身上,扑到周自言面前就要打他,“原来就是你,撺掇我家小妞去惹是生非,我打你个烂嘴瓜,读过基本破书就能搅弄别人家,你是不是嫉妒我家老大学问好,怕他抢了你的功名,所以才来祸害老大?!”
  周自言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冷笑,“你们王家老大的学问和学识,都是踩着王家女的骨血得来的,这样的读书人要是考取了功名,哼,老天爷都不允许。”
  人在做,天在看,当初能为了钱送女儿去受罪,现在就应该受到报应。
  他们能让一个女儿含冤而死,自然就会有另一个女儿站出来,为‘她们’报仇。
  天道轮回,上面都看着呢。
  王小妞看在眼里,豆丁的周夫子就这么背着手,清俊伟岸,顶天立地。
  真好啊……
  她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想读书了。
  王家二哥终于受不了围观的视线,扶好奶奶,又把近乎疯狂的王母接回去。
  临走前,看了一眼王小妞,只留下一声叹息。
  王小妞很想跟着王家二哥回家,可脚步却又千斤重。
  她虽然笨,但她也能感觉到,自己家现在不欢迎自己了。
  宋父把王小妞抱起来,“小妞,今天跟伯伯回家住吧?”
  这小丫头,他心疼呢。
  王小妞揪着衣服点点头。
  宋豆丁在宋父身边转来转去,不遗余力地想让王小妞开心点,“小妞小妞,我那还有糖呢,等会我都给你吃。”
  “我还有大风筝,咱们一块玩。”
  周自言跟在后面,心情不畅,“……哎。”
  有宋豆丁在,他勉强放下心。
  只是王家这个态度让他心寒,王家怎能如此对待自己的亲女,真是枉为人父人母。
 
 
第29章 
  周自言和宋父都是男长辈, 不好和王小妞太过亲近。
  小丫头一边走一边掉眼泪,惹人心疼。
  回到宋家时,文秀正等在门口。
  文秀见到王小妞的哭脸, 直接把王小妞抱起来, 让王小妞靠在自己怀中。
  “文秀姐姐……”见到熟悉的大姐姐,王小妞终于放松紧绷的身体, 紧紧贴住文秀。
  嗅着文秀浅淡的香气,她忍不住抽噎。
  文秀轻轻拍打王小妞的后背, 哄道:“不哭,不哭,跟姐姐去洗个热水澡。”
  她虽然没跟着去王家,但家中爱凑热闹的人可不少。
  看到宋父等人回来,连忙跑回来告诉她发生了什么事。
  所以她料到王小妞一个小丫头可能会哭, 索性备好洗漱用具, 好让王小妞到家后可以先洗个热水澡, 舒服舒服。
  “去吧。”宋父叹气,拜托文秀好好安抚一下小丫头。
  文秀点点头。
  三人一起坐到厅堂中。
  彼时已经秋风渐起,身子也跟着泛起凉意。
  “这都是什么事啊。”宋父实在忍不住, 重重捶桌,“王大良是不是疯了, 怎么能做出这种事?!王大还是读过书的, 竟然跟着他爹一起!”
  王大良就是王父的本名,王大便是王家大哥。
  宋父一直称王大良为老大哥,现在气上心头,直接称名道姓, 还不足以消气。
  什么魂魄压制,什么死后无坟, 光是听,他就后脊发凉。
  王家居然能对自己长女这么狠心,真是骇人听闻!
  周自言摇摇头,“我原先还以为王婶子是个好的,没想到……”
  听王小妞那个话,他还以为王母是真的思念女儿。
  或许是真心的吧。
  只是这点真心,比不上大儿子的前程重要。
  宋父仰头叹息,“就是可怜小妞了,多好的一个丫头,怎么摊上这么一家子。”
  爹不像爹,哥不像哥。
  连自己娘都不重视自己,小妞这丫头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宋父临时想到一个办法,但要先询问宋豆丁的意见,“不行就让小妞先住咱们家里,豆丁啊,你说呢?”
  若是以前,宋豆丁早就上蹿下跳,调皮捣蛋了。
  可他现在只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前后晃腿,不发一言。
  竟然连宋父的询问都没听见。
  “豆丁,没事吧?”周自言担心小豆丁被这件事刺激到,摸摸小豆丁的脸。
  还好还好,温度如常。
  宋豆丁咬着下唇,不知在脑中想了多少事情。
  半晌后,他仰起头,目光炯炯,“夫子,我们去上课吧,这次童试,我一定要上榜。”
  只要他能考出好成绩,那他哥哥,他爹,还有小妞,都不会被人欺负了。
  他要一路考到大官,让大庆再也没有王小妞爹这样的人!
  周自言就猜到宋豆丁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向能言善辩的他现在却说不出任何有意义的话。
  只能牵起小豆丁,向宋父告退。
  几天后,县衙针对这件事,出了告示。
  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说明了整件事的原委。
  看过的人纷纷叹为观止。
  “这是真的吗?那不就是俺家隔壁的巷子?”
  “哎哟哟,那王家平时看着可老实了,没想到会这么干。”
  “张家可真不是个东西啊,亏我还在他们家那里买过肉嘞,以后再也不去了,不去了!”
  “……”
  主簿还专门带着衙役站在公告栏附近,“大家都看仔细了,不明白的就多问问,咱们都会一一解答。”
  “看过了,就要记在心里!咱们马鸣沟,自古以来就是清明之地,决不允许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若是还有人敢以身试险,就别怪知县大人心狠了!”
  衙役们腰带银刀,凶神恶煞,狠狠警醒了一波前来的民众。
  周自言左手牵着宋豆丁,右手牵着王小妞。
  也跟着受了一波教育。
  周自言并不奇怪知县为什么会这么做。
  大庆民间读过书的人还是少,常有卖儿卖女,不敬父母不爱兄弟姐妹之事发生。
  但在伦理道德方面,大庆决不允许这些行为,所以专门出台了许多律文。
  要求为人父母的,可以断亲,可以换子,但都要经过衙门宗族同意,不得私自进行。
  若有违者,施仗刑。
  不过正如其他律文一样,存在是存在,会不会被民间遵守就不好说了。
  也是张家王家正好撞枪口上,被知县拿来‘祭天’,以儆效尤。
  周自言打量了一圈围在告示周围的百姓,看大家的脸色,效果应该很不错。
  虽然不能完全打消他们心里的小九九,但能安分一时是一时。
  在告示旁边,还有一篇小表彰文,由县丞亲笔撰写。
  “王家二女,宋家幼子,心怀炙勇,敢向威行,于众人中,如明珠,如珍玉。愿天下幼童皆能有其勇气炽热,好读书,懂文理,春月柳濯,朝霞举轩。”
  周自言一字一句念出来,“豆丁,小妞,知县夸你们呢。”
  短短一百来个字,王小妞和宋豆丁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嘴角压都压不下来。
  “夫子,你看我,还没考试就已经被知县大人认识了。”宋豆丁挺起胸膛,骄傲。
  王小妞还不认字,但也跟着骄傲。
  周自言失笑,“你们两个啊!”
  人小鬼大的鬼灵精!
  张家涉事人员,因为这件事,被知县判了个草菅人命的罪行,需要上报府衙才行,所以至今还在收押。
  只是张老娘好像扛下了所有罪行,愿意替张屠户受刑罚。
  所以张家其他人正在和知县掰扯。
  遇上这种愿意替子顶罪的娘,想来知县应该很是头大。
  而王父和王大哥作为从犯,犯的却是私下买卖子女的罪行。
  不需要服刑,只是需要一人打二十大板,再在县衙的监管下,劳作一年。
  王家老大因为正在读书,还准备参加童试,被知县准许考完试再劳作。
  王父和王母本想替王老大执行,反被知县骂了个狗血淋头,只能灰溜溜地回家。
  王小妞这几天一直住在宋家,王家剩下的人也不来关心。
  现在王家人都从衙门回家了,也不曾过来接王小妞回去。
  宋父知道后,什么都没说。
  只让文秀默默收拾出一间适合小丫头常住的屋子。
  周自言看在眼中,越发觉得‘人善被人欺’。
  虽然王家态度模糊,但宋豆丁和王小妞却是一战成名。
  本来这件事发生以后,大部分人对两个小孩的评价都不算好。
  毕竟在这个朝代,父母是天的道理亘古已久。
  孩子敢让老子不好,那就是孩子的错处!
  但知县的态度有很大引导力。
  衙门出的表彰文,无限放大他们的勇敢,弱化两个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问题。
  反而扭转了邻里大众的看法。
  瞧瞧,人家小孩六七岁就懂这么多,还敢直接去衙门!
  多了不起啊!
  现在整个城南都知道,春六巷出了两个了不得的小孩!
  一个宋家幼子,不仅能背诵大庆律文,还敢对峙公堂,
  一个王家幼女,虽不识字,却懂人伦,敢为亲姐状告父母。
  多少人家的小孩被父母耳提命面,要他们好好读书,将来也做一个被知县表彰的小孩。
  小孩们只能捂住耳朵,又烦又不能吭声,怕挨打。
  连回到马鸣书院读书的宋卫风,都被新掌院叫去,询问宋家幼子的事情。
  新掌院姓廖,名为安。
  面对新掌院,宋卫风那叫一个拘谨。
  他真的很想认真回答新掌院的问题,可新掌院问的都是什么呀?
  “宋学子,那位周夫子,平时有没有教策论?”
  “周夫子可曾讲过,如何让算术更容易?”
  “周夫子有没有带你们登高观星啊!”
  “宋家幼子是否已经背过科考的内容了?”
  “这位宋家幼子最擅哪一道啊,可是算术?”
  “宋学子,你这儿可有宋家幼子做的诗词?”
  宋卫风:“……”
  廖掌院莫不是疯了吧!
  宋豆丁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廖为安心里苦啊。
  周自言当日可是说了,要带着自己的徒弟回京和林相公比一比。
  那还能比什么?
  自然是比徒弟的学问了!
  林相公的徒弟是谁?
  他廖为安啊!
  此时不探敌情,更待何时!!
  面对廖掌院的各项询问,宋卫风只能皱着眉头,“不知道”“不清楚”“学生不知”。
  没办法,他也确实不知道嘛。
  知县特意把王家两女的事情写成折子,上告府城。
  以表自己治下清明,马鸣沟民风淳朴。
  府城的人看过马鸣沟的折子,也对这位王家小女颇为意外。
  府城不乏聪慧的小孩,可他们大多家世极好,也极懂规矩,怕是做不出来这种状告衙门的事情。
  也就只有马鸣沟这样的小城镇,才能养育出这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童。
  不错,不错,当赏!
  等宋家收到知县带来的赏赐后,都蒙了。
  他们的事情还闹到府城去了?
  府城的官老爷们都知道他们啦?
  “嗷嗷嗷啊!”宋豆丁一蹦三尺高,举着手里的礼品到处跑,不停地喧闹,“府城的大官都认识我宋豆丁了,府城的大官都认识我宋豆丁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