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穿越重生)——无棋

时间:2024-01-14 09:39:01  作者:无棋
  所有文字都用松油上过一层,以防墨迹遇水散开。
  临走时,主簿大人叫住周自言,“周秀才,近日暂时先不要出远门。”
  “这是为何?”周自言不解。
  主播解释道:“嗨,每次县试后,知县大人都会宴请本次通过的考生,不过大人这几天琐事缠身,被绊住了脚。不过不用担心,只消三五日便好。”
  “原来如此,那周某先谢过大人。”周自言握着秀才文书躬身行礼。
  主簿拱手回礼。
  从衙门出来,周自言把手里的文书塞入怀中,又去了最近的书铺。
  书铺面积不大,书籍也不多,只有一位掌柜的站在木柜之后,好似在算账。
  周自言也不闲话,直接开门见山,“掌柜的,叨扰了。敢问店里可有什么抄书的活儿?”
  “哟,书生,你来得不巧,店里抄书的活儿都派出去了。”掌柜的摆弄着算盘,对周自言这样的书生见怪不怪,“之前不是县试么,每回都有没考中的学子,迫于生计,他们就都来找这抄书的活儿。实不相瞒,不光我这儿没了,这镇上一大半的书铺,都派光了。”
  “原来如此……”周自言又问,“掌柜的,您这可卖私人书籍?”
  掌柜的笑脸迎客,“书生,你是说自个儿写的那种吧?卖的,只要能拿到书号,咱这就能卖。”
  周自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多谢掌柜的!”
  他一本书没买,还问了不少问题,这位掌柜都不恼,态度好的让周自言都不好意思空手而归。
  最后没忍住,在铺子里买了两本话本。
  正好带回去看看现在话本都流行什么。
  周自言心中盘算着,从开始县试,到昨天的吉祥饭,宋家帮了自己许多事。
  现在文书也拿到了,是时候带礼物上门,表示感谢了。
  这么想着,周自言先去了一趟墨房,买下一套文房四宝,又去酒楼买了两坛好酒。
  最后又买了一套品相不错酒杯茶壶。
  此次上门,只为表达感谢,礼品足够精美就好。
  毕竟他与宋家以后还要接触,再慢慢还人情便是。
  周自言抱着书,回到吉庆街。
  再走几步路就能回家,可他偏偏遇到一个打扮喜庆的妇人。
  春六巷的几位长辈穿着都以素色为主,极少见到身穿桃红衣衫的妇人。
  妇人不仅身披桃红,头上带的珠钗也极为花哨,揣着手等在街口,好像在等什么人似的。
  周自言看着这位妇人,心中大感不妙,脚步一转就要逃跑!
  “周秀才,哎呀!周秀才,你跑什么啊!”那妇人一见周自言要跑,连忙提着衣裙追过来,拦住逃跑失败的周自言。
  周自言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转身,笑道:“这位婶婶,可认识周某?”
  “哎哟,今年的周秀才,县试案首,谁不知道,整个镇上都认识你了!”妇人捏着手绢巧笑,“周秀才,婶我就住在吉庆街对面,和你们巷子正对着!大家都叫我兰姨,哎,就那个兰花的兰。今儿叫住你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这么大个俊俏秀才,可有婚配啊?”
  “……”周自言在心里大呼救命。
  他果然猜对了,这位名叫兰姨的妇人,是专管婚嫁的媒人!
  兰姨可不管周自言有多抗拒。
  这样害羞的读书人她见多了,各个都说还没有功名,不敢成家。
  可最后,只要见过她说的小娘哥儿,全都眉开眼笑的接受了。
  俗话说得好啊,成家立业,那就得先成家!
  “周秀才啊,你可不知道,好些人家来找兰姨打听你呢。”兰姨笑呵呵地说,“这些人家家里都有适龄的姑娘和哥儿,全凭你挑选!”
  周自言:“……”
  从他出成绩到现在,才不过两天时间,竟然就有人开始打他的主意了!
  兰姨看周自言不吭声,便拉着他坐到旁边的石沿上,“周秀才,你看你现在这个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家里还空空荡荡的,自己一个人多寂寞啊。”
  “兰姨知道,你们读书人都要读书,奔大前程,可成家立业也得先成家不是?再说了,家里若是有个伴儿,等你读书读累了,还能给你捏捏肩捶捶腿。”
  “你若是渴了,饿了,还有人给你做饭倒水。到时候,你就专心读书就成了,别的什么都不用担心,多好!”
  “兰姨,周某现在自己过挺好的,没必要。”周自言使劲把自己的手从兰姨手里拽出来,藏到袖中,以防再被抓出。
  兰姨身上不知道擦了什么香粉,味道重的很,让他很想打喷嚏。
  “你现在觉得过得好,那是因为你还没过过更好的日子!”兰姨一口认定周自言就是在害羞,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你瞧瞧,这些都是对你有意思的人家。”
  “不说别的,就看这户人家,街口杂货铺的姑娘,今年刚刚及笄,水灵灵的小丫头,还会做饭,女红,家境也殷实。你若是娶了她,等去外地考试,何愁盘缠!”
  周自言按下兰姨手中的名单,眉色稍愠,“兰姨,周某今年可二十有五了,这户人家姑娘刚刚及笄,我如何配得上?这不是糟践人家姑娘吗?”
  二十五配十五,说出去也不怕亏心!
  兰姨一愣,“哟,这咋还生气了。周秀才,你可是秀才啊,那杂货铺说白了就是一介商户,家里只有一个女儿,配你,那还是他们高攀了哩!”
  兰姨对他没什么恶意,周自言本想糊弄一番过去就算了。
  可兰姨现在这番话,让周自言意识到,他与兰姨那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多说无用,周自言干脆甩开兰姨,独自起身道:“兰姨,实不相瞒,周某曾有过三次婚配,但三次都黄了,此生再无娶妻想法。兰姨若是无事,周某先离开了。”
  兰姨没想到周自言这么油盐不进,那杂货铺的姑娘多好啊!
  刚刚及笄,还什么都会,家里也有钱,怎的就看不上呢!
  “周秀才!周秀才!”
  兰姨在身后叫个不停,却不见周自言回来。
  “真是个酸书生……”兰姨说了周自言两句,放好手里的名单,拿出另一份,霉气顿消,“幸好兰姨手里人脉广,再去另一家便是。春六巷宋家……宋家、宋家……”
  周自言把文书塞入怀中,摇头背手,再不回头。
  十五岁,刚刚十五岁的小姑娘,去配他这个二十五的汉子……
  这叫什么事!
  周自言带着一堆东西回家,还没到家门口呢,就看到大门外蹲着一个青年人。
  带着小灰帽,一边捧脸一边打哈欠。
  周自言仔细一看,竟然是宋家的门房小张,“小张?”
  “周夫子!你可算回来了!”小张听到周自言的声音,立马爬起来拍掉裤腿上的灰尘。
  周自言一边开门一边道:“怎么了,有事找我啊?”
  小张小碎步跟在后面,“您不知道啊,今儿来了好多人,都提着礼物想拜访您,结果您这里关着大门,他们进不去,又知道小少爷是您的学生,就干脆全涌到老爷那里了,文秀姑娘她们都要忙疯了。”
  “啥?”周自言还没走过垂花门呢,就被小张的话吓了一跳。
  “您别担心,老爷全帮您担下来了,派我过来等您。”小张搓搓手。
  “那你等我一会,马上就好。”周自言放下东西换了一身衣裳,和小张径直往宋家赶去。
  此时宋家大门敞开,来往进出,行人不断。
  和宋家不熟的人,就揣着手站在旁边,可那眼神,总是时不时就往宋家大门上瞟。
  就连路过的人路过宋家门口,都会说上一句‘哎,这就是那个通过县试的小孩的家吧’。
  看到这幅场景,小张又道:“哎,自从小少爷拿了报喜贴,那些和老爷有生意往来的人便都过来送礼了。这些人都是老爷的朋友,来就算了,可好些和家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家也上门。老爷心善,全都迎了进来,结果那些人话里话外都是打听小少爷的事情。”
  “谁让豆丁以稚龄通过县试了呢。”周自言拍拍小张的肩膀,迈过宋家垂花门。
  内院里那些熟悉的小丫鬟们此刻都忙得脚不沾地,不是上茶就是搬运礼品。
  “哎,慢些走,慢些走,对,小心点。”文秀自己手里端着一个盘子,安排完这里又忙另一边,手里的盘子摇摇欲坠。
  周自言看在眼里,无比庆幸自己是个外来人。
  只要他把大门一关,就算有人上门,也见不着他。
  “文秀姑娘。”周自言上前一步,帮文秀端好手里的托盘。
  文秀抬头一见,喜笑颜开,“周夫子!快快进屋。”
  说着就要接周自言手里拎着的东西。
  周自言看她端自己的托盘就要忙不过来了,便自己拿着。
  “老爷,周夫子来了!”
  文秀快步走进里屋,将周自言上门的消息告诉宋父。
  此时宋父正与一个穿着桃红衣衫的妇人交谈,一听周自言来了,让妇人稍坐。
  妇人一听,顿时一拍掌,也跟了出去。
  宋父出门迎接,“周夫子,哎哟,你可算回来了!”
  “宋伯父,我今日去领文书,顺道来看看豆丁。”周自言说着,把手里拎着的礼品递给文秀,“一些薄礼,多谢伯父在县试期间的照顾。”
  “你又瞎客气!”宋父不打算收周自言的东西,“你是豆丁的夫子,要不是你,豆丁哪能通过县试,光这份恩德,我们老宋家就还不清了!”
  “我的帮助不算多,主要还是豆丁肯努力。”周自言笑道,“豆丁呢?”
  宋父提起两个争气的儿子就笑得合不拢嘴,“和他哥在自己屋里玩呢!”
  周自言正想去找豆丁,就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
  “周秀才!哎哟,这真是避不开的缘分啊!”
  原来那桃红衣衫的妇人,就是周自言之前在街上遇到的媒人兰姨!
  “兰姨?”周自言差点绷不住自己的表情,“您这是……上宋家说媒来了?”
  “可不是!专门给宋家长子挑了一门好亲事!”说起自己的工作,兰姨眉翘,嘴角也翘,十分满意自己找的这户人家。
  虽然做不成周秀才的亲事,要是能做成宋家长子的亲事,她也能大赚一笔!
 
 
第50章 
  周自言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又问了一遍,“兰姨,你说你是为宋家长子来说亲的?”
  宋卫风今年不过十七岁, 怎么就到说亲的年纪了。
  “是啊。”兰姨看了宋父一眼, 又瞧了瞧周自言,“周秀才, 你和宋老爷这是……?”
  两个人看起来关系怪好嘞。
  宋父哈哈一笑,“周夫子是小儿的夫子, 早就和我们是一家人了,不用见外,不用见外啊!”
  “这就好了!”兰姨放下心,直接介绍她今天来的目的,“宋老爷, 老宋家祖坟冒青烟啊, 两个孩子都通过了县试, 而且小儿子才七岁!现在走出去随便问问,谁不知道你家出了个小天才。”
  “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宋父回想起这两天的惊喜,也觉得有些不真实, “改天得回村里祭拜一下,让老祖宗们看看, 俺们老宋家后辈有多争气!”
  “伯父, 那可得再等等。”周自言想起主簿说的话,连忙告诉宋父,“知县大人还要宴请众学子,得等知县大人这边结束才行, 至少还得五六天呢。”
  “哎哟,知县大人还要见他们?”宋父这下是真的做梦都要笑醒了。
  周自言笑道:“怎么说也是知县大人治下的学子, 既然通过了县试,知县大人有所表示也正常。”
  兰姨见他们的话题拐到了知县大人身上,想想自己今天的目的,赶紧把话题拉回来。
  “宋老爷,要是没记错的话,长子应该有十七岁了吧。”兰姨道,“是时候相看人家了,再耽误下去就要二十了。”
  周自言不乐意听这种话,“二十如何了?二十可是弱冠之年,正是一个人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候。”
  兰姨嗔怪:“那是你们大男人,这宋家长子可是个小哥儿,二十再说人家,年纪上就有点大了,到时候就不好说了。”
  宋父摸摸后脑勺,坦诚道:“这事,还真没考虑过……卫风从未提过。”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说不定人家正等着你这个做爹的去替他相看呢!人家一个小哥儿,哪能自己开口哟。”兰姨对宋父这种粗心大意的大男人甚是不满。
  家里没个女主人就是这样,连孩子们的婚姻大事都不提前操心。
  “那不如叫卫风来,先问问他的意见吧。”周自言抿平唇角,心中微微不舒服。
  “行。”宋父叫来文秀,和她说了两句。
  文秀点头。
  没过多久,宋卫风牵着宋豆丁从侧门进屋。
  兄弟俩都披着一件毛绒绒的外披,圆滚滚,甚是可爱。
  “爹!!夫子!!婶婶好!”宋豆丁跑得飞快,直冲自己老爹跑去。
  “爹,周大哥。”宋卫风第一次见兰姨,不认识她,“这位是?”
  宋父抱起宋豆丁,向宋卫风介绍:“这是住在吉庆街的兰姨,今天替你说媒来了。”
  一听说媒两个字,宋豆丁的耳朵‘唰’地竖起来。
  宋卫风呆呆的‘啊’了一声,“说媒?给我吗?”
  “是啊!我的好孩子啊,你都十七了,还从没想过这些事吗?”兰姨仔细看宋卫风的相貌,越看越喜欢,“瞧瞧这孩子长得,就是俊啊!还会读书,更好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