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穿越重生)——无棋

时间:2024-01-14 09:39:01  作者:无棋
  “唉,我那边简直是无处落脚,整个客房全叫他们的悲伤之气填满了。”廖为安一看宋卫风和叶朗的眼睛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哭过,也不点破这点小尴尬,只当没看见。
  “咱们什么时候启程?”周自言问道。
  廖为安想了想,“明日?如何。”
  “应当不行,知府说不定会办庆功宴。”周自言想了一下往年童试的规矩,摇了摇头。
  “啊!夫子,廖夫子,能不能越快越好啊!”宋豆丁躺在床上,盖着毛巾咋呼,“我要回去吹牛!”
  他现在可是秀才了!他要像螃蟹一样横着走过吉庆街!
  “你要是敢学螃蟹走路,就给我回去抄书。”周自言眼睛一眯,一眼看透宋豆丁的小九九。
  他能接受宋豆丁适当的庆祝,但不允许宋豆丁像个螃蟹一样招摇过市。
  如此没有君子之风,要是落人口实,传到乡试主考官耳中,宋豆丁就等着后悔吧!
  宋豆丁听了,又仿佛没听到。
  嘿嘿。
  周自言照着宋豆丁脸上的毛巾拍了一下,陷入兴奋的宋豆丁立刻冷静下来。
  手脚放平,乖乖听话。
  这辈子,他除了老爹和哥哥,就怕周夫子嘞。
  周自言猜得没错,第二天,岳南知府的请帖便送到各位秀才手中。
  因为几人参加过一次钟知县办的庆功宴,再去岳南知府的庆功宴,心中有了一点底气。
  再加上童试已经尘埃落定,他们不用怀揣着紧张的心情去赴宴,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些许。
  周自言本来不在邀请之列,但是孔瑞明亲自点名要他来。
  他也只能参加,然后坐到宋豆丁旁边的位置。
  席位上,主座之上,是岳南知府和孔瑞明。
  他们旁边的,是陆明学。
  本次省试,他们三位大人出力最多,所以受到的感谢也最多。
  各个秀才公都端着自己的酒碗,大着胆子感谢三位大人。
  三位大人此刻也卸下之前冷硬的面具,笑着接受所有人的答谢。
  周自言虽然也在席座上,可他没参加最后的省试,所以也轮不到他上前感谢。
  而且他过去感谢,上面那三位怕是都坐不安稳。
  尤其是孔瑞明。
  可能气得连酒都喝不下去。
  岳南知府分别给这些新鲜出炉的秀才公们分派笔墨纸砚,外加白银十两。
  十两银子,放在一户普通人家,够一大家子舒舒服服的活好些年。
  刚刚考中秀才就能拿到白银十两,足够了。
  周自言自然是没有银子的,因为像他这样的案首,单独派发赏银。
  现在他的银子,应该就在去马鸣沟报喜的官差手中。
  挺好,以后每个月也算有了个一个稳定的进项,堪比现代的铁饭碗!
  宋豆丁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差点从椅子上晕过去。
  当他得知自己以后每个月,还能拿到朝廷发的白银二两和米面粮油后,彻底从椅子上掉下去。
  乖乖,他才七岁,就可以攒媳妇钱了!
  媳妇,等豆丁长大,不用攒钱就能直接娶你嘞!
  宋卫风摸摸手里的银钱,小小的松了口气。
  他和豆丁日后读书要用更多的钱,自己能拿到朝廷奖赏,就能分担一下宋父的压力。
  这样最好,不然他良心难安。
  岳南知府从省试结束,就没传唤过宋豆丁,看样子是不打算叫宋豆丁知道省试发生了什么事情。
  心地良善,高风亮节。
  但宋豆丁不能完全无知无觉。
  周自言推了宋豆丁一下,让他把银子收起来,附耳道:“你可知道夫子放榜之前去找谁了?”
  “谁呀?”宋豆丁把银子藏到胸前,愣是在胸前鼓起一团,甚是滑稽。
  周自言只笑,“夫子之前是不是说过,省试是由多人判卷,最后才敲定排名。你年纪这么小,今天能做到这里,可是托了两位大人的福。”
  “……嗷。”宋豆丁眨了两下眼睛,突然明白了周自言的意思。
  他年纪小,学问又不是顶尖出彩,肯定不能服众。
  夫子说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他能拿到这个秀才功名,是台上两位大人据理力争来的。
  岳南知府之前好像对他很有好感,这次能记着他,一定是对他十分伤心,而学政大人能不因为他年纪小而对他有偏见,更是难得!
  他得去好好感谢两位大人才是!
  “多的不用多说。”周自言一看就知道,宋豆丁明白了,他轻轻敲桌,“只说一些寻常的感谢话即可,这等科举幕后的事情,不宜多谈。”
  “明白了。”宋豆丁捧起小酒碗,乖乖等着上去表达感谢之意。
  轮到宋豆丁的时候,他像普通小孩一样‘哒哒哒’跑到两位大人面前,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惶恐又真诚,带着一些未被规训的鲁莽天真作揖,“两位大人之恩德,学生此生不敢忘!必定牢记教诲,始终如一,为国效力!”
  小小孩童捧着酒碗,大喊‘为国效力’的场景,滑稽可爱。
  “哈哈哈哈哈哈!”岳南知府捋着胡子哈哈大笑,端起自己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
  他本无意让小宋学子知道这些事,没想到周夫子如此上道,还是让小宋学子明白了。
  小宋学子也没让他失望,并未声张,也未招摇,是个可造之材!
  “……”孔瑞明倒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宋镇声,褪去之前那层偏见,现在再看这个小娃娃,只觉得好笑。
  这么小一个小孩,就算他顺顺利利考过后面的科举,可能也才十几岁。
  他真是老糊涂了,竟然因为竖子的事情,险些害了一个小娃娃!
  孔瑞明看看下面正襟危坐的某个‘害人精’,笑着把宋豆丁招过来,“小学子,本官与知府大人顺应陛下旨意,为朝廷选才,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爱才。只希望你将来长大,能不忘记今时今日的心境,好好读书,做一名栋梁之材!”
  “学生一定铭记。”宋豆丁抿起嘴巴,重重点头,显得十分认真。
  孔瑞明十分满意,他又道:“回去吧。你是本次省试年纪最小的一名学子,朝廷还有一份礼,等你们回家之后就到,你与你夫子好好接着啊,千万别忘了。”
  “诶!”宋豆丁清脆地应下,回去就把原话告诉了周自言。
  周自言抬头,只看到孔瑞明一个后脑勺,差点气笑。
  孔老贼就是孔老贼,一点亏都不吃。
  若真是给豆丁的大礼,只要他自己好好接着就是了,为什么非要说‘让你夫子接着’。
  那份大礼,分明就是给他的!
  小老头估计憋着什么坏,想折腾他呢。
  既然如此,那他就好好等着,看看孔老贼能出什么花招!
  吃席到最后,台上三位大人尚存清醒。
  底下的秀才公们已经飘飘然了。
  见状,岳南知府也不再留人,一人嘱咐了一句,就让他们各自回去休息了。
  早点休息,早点启程返家,把省试的成绩报告给乡里!
  参加一次考试,宋豆丁和宋卫风,还有叶朗,一人拿了十两银子,全都乐得睡不着觉。
  宋豆丁掰着手指头算,十两银子能买多少糖葫芦。
  宋卫风却在计算,如果他要继续往上读,还需要多少银子……
  叶朗则捧着那十两银子,一点一点计划要给家里置办什么东西,给小弟小妹买两身新衣裳,给爹娘准备更便利的农具,让他们不用再那么辛苦……
  周自言看他们并没有因为考中秀才而意忘形,花天酒地,满意点头。
  他这次南下之行,最大的收获应当就是这些大庆民间学子。
  这些独属于大庆的未来力量,风华正茂,充满力量。
  最重要的是他们醉心学问,单纯至善。
  只要像他们一样读书人越来越多,大庆何愁发展?
  甚好!甚好!
  周自言心怀感慨,吹灭客房蜡烛,换来一室昏暗寂静。
  翌日,大家又在岳南府逛了一圈,买了好些当地产品。
  两手提得满满当当,准备回家!
  而此时的宋家,宋父用过午膳,正坐在院子里巴巴看向门外,“哎,咋还没回来?”
  距离报喜都已经过去三四天,可他家那两个娃娃,现在还不见人影。
  巷子里的周夫子也没有消息传回来,他一个老汉守在家中,等得快死了。
  文秀为宋父斟茶,“老爷,两位少爷应当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您不如去歇息一会吧,晚上还要和周掌柜吃酒席呢。”
  自从报喜的人来过后,家里上上下下,那股喜气就没散下去过。
  而得知宋家出了两个秀才的人家,也都提着礼品上门,非要和宋家攀亲戚。
  宋父哪见过这样的场景,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他想的很简单,只要他都应了,就不算得罪人,也不会给家里孩子拖后腿,干脆全都去,全都见!
  所以这么些天,宋父日日都在吃酒,都快成酒蒙子了。
  提到周掌柜,宋父打了个酒嗝,拍拍肚子,“再这么喝下去,怕是要撑不住咯……”
  宋家外头,日光正好时,巷子里的长辈们都拎着一个小板凳出来,坐在大树下闲话家常。
  从前跟着宋豆丁他们学习的娃娃们,现在只跟着王小妞他们学认字。
  在宋豆丁参加考试的这些时间里,这些娃娃们都已经背过《三字经》和《千字文》了。
  一些还在吃糖块的小孩子,俨然已经变成家中的小小顶梁柱。
  但凡有不认识的字,就拿到家里,让娃娃们认!
  花婶子绣了一会手里的帕子,突然放下,眼睛也往巷子口撇去,“这都几天了,周夫子他们咋还没回来?”
  “是不是在岳南府被人绊住脚了。”庞大娘想到大山给她讲的话本,挑着说出来,“听说那些有钱人家都喜欢会读书的孩子,每次都会留下他们,喝酒、吃肉,谈亲事哩。”
  “给宋小哥说亲还说得过去,可豆丁才几岁。”花婶子笑着摇摇头,觉得庞大娘这些猜测有些不靠谱。
  其他人听了,想想宋豆丁平时的模样,都温和地笑起来。
  庞大娘也觉得自己这个说法有些奇怪,‘啧’了一声,不说了。
  “还是读书好啊,你们看宋老哥家,一下子出了两个秀才,这家底一下就不一样了!”
  章伯母家在巷子前头,只要有人经过,她家就能看个一清二楚。
  “我可看好几天了,这几天,天天有那些好料子衣裳的管家丫头去宋家送东西,老贵了。”
  花婶子直接放下手里的活计,“是啊!宋老哥以前还是住在乡下村子里,现在不仅有了自己的铺子,连秀才公都有了,而且还是俩,这是泼天的福气啊!”
  “要我说,还是周夫子厉害。”章伯母说,“你们看那周夫子,平时不声不响的,一去考试,就拿了个案首,直接变成秀才。而他教的豆丁,才几岁啊,现在都是秀才了!我看将来师徒俩去考举人都有可能,到时候宋老哥家指不定还有什么际遇呢。”
  “那周夫子到底什么来头啊?咋这么厉害。”花婶子琢磨了许久,“以前都没听过哩。”
  “听说周夫子是从京城来的,当时豆丁不是要招认字的先生么,周夫子就去了,没想到和豆丁极为投缘。”庞大娘听庞大山说起过这件事,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就是周夫子和豆丁的缘分,旁人羡慕也羡慕不来。”
  “虽然咱们赶不上豆丁,但你们看小妞他们,现在跟着周夫子读书,也学的恁好!”章伯母家孩子太小,不算周夫子的直系学生,将来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言辞中多是羡慕。
  “等大山他们跟着周夫子也去考个秀才出来,老姐姐,你就算熬出来了。”
  花婶子也点点头,“大山是个孝顺孩子,他肯定会为家里奔个好前程。”
  庞大娘心中一动,看向不远处正在教认字的大山,“要真有那一天就好了……”
  “就是小妞那孩子……不知道王家有没有后悔。”花婶子撇嘴,“王大可是没过府试,他和小妞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将来小妞若是也能考个秀才出来,王家就等着哭吧。”
  “王家说不定没憋什么好屁。”章伯母啐了一口,“王大可不是个老实的。小妞在宋家住这么久,他们连看都不去看,不光是生气,我估摸着,是在等豆丁童试结束呢。豆丁要真是考中秀才,那才正好符合他们的心意。到时候拿小妞出来说事,非要小妞和豆丁订个娃娃亲,宋老哥那般心善,能不答应?”
  “这……这心也忒黑了吧!”花婶子和庞大娘全都愣住。
  可转念一想,小妞在宋家住了这么久,真要拿出来一说,不清不楚的,还真不好说话!
 
 
第65章 
  大家伙都是在巷子里住了许多年的老街坊, 从前都没想过自己的邻居竟然是那等卖儿卖女换银子的人。
  “王家这个黑心肠的人家,迟早要遭报应的!”庞大娘家三个孩子,而且常年没个男人, 她都没想过卖孩子, 王家爹娘都在,还有一个自己的饭铺, 又不是穷到吃不起饭,也不是什么战乱时期, 怎么可能连个孩子都养不起呢?!
  章伯母以前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好像对这些肮脏事门儿清,她压低声音道:“这些话咱们自己说说就行,以后多看着些,绝不能让他们害了小妞和宋老哥, 也不能影响咱们在周夫子心里的模样。人家好好一个秀才公, 万一厌了巷子里的事情, 搬走了,那苦的还不是巷子里的娃娃。”
  花婶子点点头,重新拾起手里的绣工活, “造孽哟。”
  几位长辈正聊着,头顶的树叶儿被风吹的簌簌作响, 似乎还混杂了一些牛车碾过地面的声音。
  “吱嘎吱嘎”的声音越来越近, 坐在最外面的街坊仔细听了一会,站起来招呼大家,“巷子口好像进牛车了!是不是周夫子他们回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