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九千千岁(古代架空)——Econgee

时间:2024-01-16 10:04:35  作者:Econgee
  “浔儿……”子卯似乎想再说些什么,但帷帐外的晏淮清却在此时开了口。“李寒浔,时辰到了。”
  猛地被打断,那半口怒气梗在喉口,吞不下吐不出,可现在也发作不了,他将子卯的手放回了锦被下面。“子卯叔,今日我就先走了,你好生的休息,一定务必千万要照料好自己,司内也还盼着和你一起在江南过悠哉的日子。”
  子卯咧嘴笑了几声,点了点头。
  李浔再用力地看了几眼,再用力地看了几眼。
  这人世间总是如此,常有始料未及之事发生,他的命悬在刀尖上,是以对所有人都是见一面少一面。
  “我走了。”
  站起身走了两步,就又被叫住。
  “浔儿!”
  李浔回身看去。
  “我知道你恨,可这世间比恨重要的还有很多。我与司内也盼着你,一家人少了一个,都不能算数的。”
  “啊。”李浔迅速地收回了自己的视线,低垂着眨了几下眼。“我走了,我要走了。”
  子卯说的那些日子他从未应承过,也不敢去想,那不是属于他的,是属于李寒浔的。
  可李寒浔已经死了,现在的李浔只是为恨而活。
  -
  暗卫的来的时候,李浔正在打磨玉镯碎块,有一个还能瞧见雕出来的玉兰的模样,若是细细地打磨一下,还能留下来。
  但其实到底要做些什么,他的心里也还没有数。起身正想拿纸笔画个样子出来,暗卫就落在了他的跟前。
  “老爷。”
  他单挑了一下右眉,“说。”不过手也未停,草草地磨了几下砚台就提了笔。
  “天曲河边确实发现有南夷留下的痕迹,一路顺着天曲往西走了。”
  “往西走……”李浔垂眸沉思片刻,“西北还是西南?”
  暗卫摇了摇头,“不知,南夷谨慎,留下的痕迹并不多,我们也是根据生火的痕迹,找出的一些细碎线索。”
  李浔抬眸看了暗卫一眼,又慢慢地收了回来,再垂眸看向自己铺在案上的纸时,发现已然垂了一连串的墨滴在上面。
  “西边,我记得有……”他收了声,沉吟片刻,“难不成打的是这样的主意?”语罢,又自顾自地点了点头。
  如此心下便做好了决定,于是对暗卫说:“你先回去,继续打探,找几处可安营扎寨的地方,不多时我便会带兵西去,南夷这根刺不拔不行。”
  大晏再乱、京都再乱,那也得先解决了外头的事儿再说,南夷的心狠手辣他见过、也尝过,如今在他手,岂能再让大晏百姓陷于那般田地。
  “老爷要亲征?”暗卫没及时走,而是留在屋里多说了几句。“战场险峻。”
  “正因如此我才要去,你担忧于我,我也总是担忧你们的,哪有独让你们舍生赴死的道理。”他轻叹一口,走上前去把暗卫拉了起来,拍了拍对方肩上的灰。“又长了些,衣服要新做了。”
  又说:“待事成,你们就不必跟着我过这样劳累的日子了。”
  “老爷……”暗卫一急,张嘴就想说,却被李浔给打断了。
  “去吧,事急,耽搁不得。”
  暗卫走了之后,李浔又捡起了笔,左右瞧了瞧坠在纸上的那几滴墨点,觉得真是巧,和他手上的玉镯碎块给呼应上了。
  瞧着瞧着,心里也有了些想法,笔尖一落,就给那几滴墨点给连上了。
  碎玉难修,那便换个法子,裹上一层金也好银也罢,做成个镶玉的镯子,也能算作是重圆了。
  又补了个细致的镯样子,满意之后将纸叠好收了起来,洗了个手去了小厨房,打算做碗牛肉面。
  作者有话说:
  掌印没有李叔秘方酱牛肉,只能做牛肉了。
 
 
第121章 【拾捌】面
  “请陛下来一趟。”李浔就着木盆里的水洗干净了手中带上的油。
  灶台上的面还在闷着,咕噜咕噜的声音随着热气一起冒出来,乳白色的热气打在灶台的墙上又散开,等晏淮清来了坤宁宫大抵就差不多了,能够吃上一口刚出锅热乎的。
  小玉看了他一眼,面上晕起了坨红。“要说这个面吗?”
  “不,不用说,只说我有要事寻他便是。”
  若是直言他为对方做了一碗面,指不定那人会想到哪里去,愿不愿意来且不说,平白再生些误会就不好了。
  牛肉的香气逐渐变得浓郁,李浔将扑到自己面前的白气给挥散。“去吧,待会儿赶不上了。”
  “诶,好嘞。”小玉轻快地应了一声,提着步子就小跑了出去。
  李浔多看了几眼,没由来地想到了当年初入掌印府的一些少年,彼时他们的脚步也这么轻快。而后又想到了他自己。
  他自己……倒是想不起来有没有过一段这样的岁月。
  瞧着锅里的差不多了,他就拿了个大海碗装了出来,牛肉和面煮在了一起,香味也掺得很密,汤汁煮成了浅褐色,一眼便能看出咸香的滋味来。扯了张绢帕把沾在碗沿的汤汁细细擦拭干净,觉得没什么差错了之后准备走出厨房。
  往前走了几步才又想起筷子还没拿,于是退了一大步,倾着身子捞了一双到手上。
  刚把碗筷放在八仙桌上,他就听见了门外有熟悉的脚步声,听了两耳便知晓是晏淮清来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对方就推门进了来。身后跟着的小玉往里张望了一下,自作主张地站在了门外,还顺带帮他们合上了门。
  李浔半倚靠着八仙桌,扬着声音问了句。“你来了?”
  “不是说有要事?”晏淮清没有要和他寒暄的意思,微微蹙眉就开门见山地问了出来。“让朕看着你吃面,就是你所谓的要事吗?”
  “非也非也,陛下莫急。”李浔顺势地坐在了椅子上,把放在桌上的那口海碗往晏淮清的方向推了推。“让陛下吃面才是要事。”
  晏淮清没有往下坐,还是直直地站着。又垂眸,用一种睥睨的姿态看着他。
  “李寒浔,你又在打什么主意?无需多此一举,有什么话说便是。若你能给出足够的筹码,朕自然会答应你的要求。”
  界限划得很清,做得也很决绝,推距开了李浔所有带着暧昧不清情绪的示好。
  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和李浔一刀两断,从此只谈公事不谈私情的模样。换做他人或许会知难而退将这一碗面收回来,但李浔不会。
  因为他是李浔,他这一生遇见的大多都是难事,若是没有迈过难关的勇气和决心,如今也无法站在这里。
  “讨好人就要有讨好人的样子,做小伏低才是应该有的态度。”他又把碗往前推了推。“何况臣只是为陛下做了一碗面而已。”
  眼见着对方还没有什么反应,于是他捧起了手中的筷子往前举了举。“虽说没有西街口的李叔做的好吃,但也不算难以下咽,等哪天我从他那里套到了酱牛肉的秘方,或许也能做出几份味道来。”
  晏淮清还是不动。
  李浔从前从来不知道,晏淮清如此的难哄,脾气又如此的犟。
  没法儿没法儿。
  “哎呀呀,想来陛下真是厌恶臣之极了,竟是这半点面子也不愿意给臣。”李浔故作姿态地长叹了一口气。“那臣就自个儿吃吧。”筷子在空中夹了两下,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语罢,他就一把把海碗捞在了自己的跟前,使着筷子开始大口地吃面,半分给人落了面子的尴尬也没有。
  “既然无事,那朕就先走了。”说着晏淮清就转身打算离开。
  “诶诶诶,陛下。”李浔及时地叫住了他。“臣真有要事禀报,只是念着陛下近日被案牍劳形,才想着做一碗面。”
  “面陛下不愿意吃,事陛下总是要听的吧?”
  晏淮清又收回了迈开的腿,看了他几眼之后,拉着椅子坐在了八仙桌的旁边,坐在了他的正对面,又面色冷淡地看着他大快朵颐。
  李浔把嘴里那口面吞下之后,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灌进嘴里呼噜着咽下去,而后才又开口说:“得亏陛下没吃,这面做咸了。”
  “到底是何事?”晏淮清有些不耐烦了。“你直说便是,朕的时间宝贵。”
  李浔抬眸看着晏淮清笑了一下,手里的筷子也还未停,很是随意地开口道:“臣想领兵出征。”像是只在谈论今日又下了一场雨。
  “你什么意思?”晏淮清的反应很大,几乎是低喝出声,又问:“事情的原委,最好一一向我解释清楚。”
  这性子,李浔无奈摇头笑了几声。
  “探听消息的暗卫回来了,正如陛下所说,他们极大可能往西去了,在天曲河边,找到了他们行军生火做饭的痕迹。”
  一谈到正事,晏淮清的情绪明显变得稳定了一些,方才前倾身子又端坐了回去。“所以南夷是真的打算采用迂回战术,包抄京都?”
  “是,但又不仅仅是。”他答。
  晏淮清迟疑,“你的意思是……”
  “陛下,叫人拿份大晏地图来吧。”李浔没有着急给出自己的结论。
  对于这个请求,晏淮清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和必要,立刻就叫了自己的人去领一份。
  速度很快,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画着大晏地图的羊皮卷就已经铺在了八仙桌上,而李浔自己做的那碗盐加多了的面,也被他系数吞咽进了腹中。
  “陛下请看。”他抽了一支未沾墨的笔,蘸了些茶水便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那正是京都的位置,而后又带着笔尖顺着天曲河划了一道,直指大晏的西边。最后他又在西南和西北两处都用一个大圆包了起来。
  一边画一边说:“这是西,这里也是西,不若陛下猜猜他们会往哪个西去?”
  晏淮清转着眸子扫了他一眼,随后又收回视线,垂眸凝视着桌上的羊皮卷。半响过后才说:“两个都会去。”
  “不错!”李浔立刻接了话。“南夷狼子野心,自然不仅仅只是觊觎京都这分寸之地的。大晏西北,幅员辽阔,多草原、多牧民;而西南之地险峻,是个易守难攻的兵家圣地……”
  他的话还没说完,晏淮清就彻底地了然了,方才一直微微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一些,同时抬起手指在羊皮卷上扣了扣,发出了几声清脆的响声。“所以他南夷队伍一分为二,一波向西南去,一波向西北去。
  “而往北走的晏鎏锦,正是在替他吸引我们的注意,为他们拿下大晏西南西北争取时间。西南易守难攻,南夷趁我兵力空虚之时一举拿下,彼时我们再想夺回,则困难重重。
  “再拿下西北,便能够很好地为他们建立起一个养兵训兵的场地。况且西北又与南夷之地接壤,倘使是这个口子打开了,他南夷之人便会源源不断地涌入大晏,那时你我想要再堵上这个口子,可就难如登天了。”
  晏淮清顿了一会儿,随后十分笃定地说:“所以南夷此番,是想借晏鎏锦之手,一举拿下大晏。”
  听着晏淮清说这些,李浔从一开始的赞赏变成了暗叹。心道晏淮清确确实实是成长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懦弱的废太子了。
  此等心智,再一心向民,那大晏百姓往后的日子不会差。
  是好事一桩。
  “陛下说得不错。”他丝毫不吝啬地夸奖了一句,又问道:“那陛下以为,南夷他们更看重的会是西南西北哪个地方呢?”
  晏淮清抬眸与他对视了一会儿,随后食指与中指合并,轻轻地在西北的那个圈中点了点。“这里。”
  “正是如此。”李浔点了点头。“所以臣要带兵去这里,让他们的计谋胎死腹中。”
  说到这个晏淮清的兴致显然没有方才高了,立刻收回了手,还偏开了头,冷淡地说:“朝中武将良多,用不着你。”
  “他们都对陛下有用,独独是我没有,所以正应该用我。”李浔回他。
  晏淮清仍旧一口回绝,“司礼监掌印已死,你现在又用什么身份去领兵作战?”
  “臣是司礼监掌印、是大晏的皇后,或者是其他任何随便什么人,无非都是陛下的一句话罢了。”一个身份,只要晏淮清想,而他也愿意,那自然不难换取。
  最后李浔又补了一句。“子卯叔是因为他们才变成这个样子的,臣的父母妹妹皆丧于他们之手,此番,也是为了手刃仇人。”
  是为了手刃仇人不假,但也确实想为晏淮清做些什么。
  新帝上位并不容易,何况还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更是举步维艰。这些日子他也算是看在了眼里,晏淮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夜半三更也常在处理奏折。
  晏淮清沉默了,垂眸看着地上一动也不动。
  看起来好像很淡然,但其实又似乎有些情绪在其中。
  东暖阁寂静良久,还是李浔先开口说的话。
  “陛下放心,臣绝无二心,何况子卯叔尚在宫中,臣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李浔只如此去说服晏淮清,子卯是他的软肋,对方知道,也正是因为对方知道,才能与之有商榷的余地。“若陛下还是不放心,可让心腹跟之。”
  “好了,别再说了。”晏淮清再一次打断了他,顿了好一会儿才道:“朕准了。”
  作者有话说:
  又下暴雨了……惨兮兮。大家要原谅一下我今天迟了一些吗?
 
 
第122章 【拾玖】助
  再摸到那身绯红色的飞鱼服时,李浔的内心很平静,毕竟一身衣服而已,代表不了滔天的权势。
  “这是……”
  身后忽而传来了一道年迈却并不苍老的声音,他就知道是邬修明、韩元嘉等人到了。
  也没有藏着掖着,足尖一转,就回身与邬修明对视上了,笑着说:“太师,别来无恙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