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夫郎靠竹筒奶茶发家(古代架空)——陈皮皮梅

时间:2024-01-29 09:05:16  作者:陈皮皮梅
  秦雨想了想,嘴角控制不住地扬起:“我,我有了。”
  乔穗满睁大了眼,一下蹦起来,眼睛看着秦雨的肚子:“真的?!”
  随后又拍拍自己额头,“我这问的什么话,肯定是真的,秦雨哥,太好了,太好了。”
  没人比他更知道秦雨多想要孩子了,这下心愿成了真,哪能不高兴。
  苗莲花则淡定地多,拉起秦雨的手拍了拍,笑着说:“恭喜恭喜,雨哥儿,多久啦?”
  “大夫说刚两个月多点,正是不安稳的时候。”秦雨挠挠头,又道:“莲婶儿,我不懂,怕出岔子,所以想找你取取经呢。”
  苗莲花想了想问:“这几天可什么不舒服的?”
  秦雨悄悄红了脸,“没,没有,就是胃口大了些。”
  脸红是因为他和乔瑞丰发现孩子的契机不大正经,入了冬,闲暇时间多了,乔瑞丰就总拉着他胡闹。三天前大白天的就拉他钻到被窝里,乔瑞丰刚进去动了动,秦雨就感觉难受,推开人干呕起来,吓得乔瑞丰一下就软了,连忙带他去看大夫,这才知道已经有了两个月了。
  乔穗满以为秦雨是闷的脸红,起身开了一条窗缝,苗莲花也不知内情,笑着点头:“胃口好是好事儿,但也别吃得太多了,万一孩子长太大,生的时候就艰难了。现在天冷还好,到了夏天可别贪凉,生冷的东西也别吃,平时常买点肉补补。”
  秦雨听得认真,生怕错过一句话,乔穗满也听得津津有味,他可是要有小侄儿了!
  苗莲花絮絮叨叨说了许久,把她怀俩孩子时遇到的状况都悉数告诉秦雨,免得他碰上了不止如何是好。可怜见的,没个长辈在家,遇到事儿都不知道问谁。
  “月份大了,夜里腿脚时常抽筋,这时候也别心疼男人,喊他们起来揉揉,咱的手劲比不上他们,揉了也无济于事,还是要他们来才行。平时少烦心,好好养着,自己好了孩子才能好。”
  “嗯,晓得了。”秦雨摸摸肚子,脸上笑意不断。
  乔穗满拿了糕点出来,放到炕桌上,三人边说话边吃,不知不觉下午竟就过去了。
  陆冬青他们几个带着黑金又上山撵鸡去,还没回来,中午的菜还很多,乔穗满只热了热,另外再烫了一些菜干,晚饭也很丰盛。
  远远就听见黑金的叫声,乔穗满望过去,陆冬青和乔瑞丰手里竟都有一只野鸡!
  “抓到了两只!”他大声道。
  苗莲花和秦雨听见声响看过去,也笑了,“这么能耐,到哪抓到的?”
  “前山往里点儿,在觅食呢,一只用树杈勾的,一只撵的,都活着。”陆冬青手抓着野鸡的两只脚,拎起来给乔穗满看。
  乔穗满掂了掂,笑弯了眼:“这么冷的天,还能长这么肥。”
  黑金兴冲冲跑到乔穗满脚边,跃起来前爪搭在乔穗满肚子上,张嘴吐着舌头,眼睛里闪着光。
  乔穗满低头揉揉它的脑袋,笑着夸道:“咱黑金真厉害,没白吃这么多肉!”
  黑金回应似的“汪”了好几声,惹得几人哈哈大笑。
  吃过晚饭,几人又开始放烟火,乔穗满拿着一根窜天猴,点燃火引子之后前头的炮仗便“咻”的一声窜到半空,再忽地炸开,他一连放了三四个才过了瘾。
  “好好玩啊!”乔穗满喊道,“你们也点啊。”
  陆冬青直接拿了个烟花棒在手里,点燃后明黄色的烟火从洞口喷出,照的夜色里的人脸异常清晰,乔穗满看着呆愣了一瞬,后才又拿起别的玩。
  烟火买了不少,还留了好些以后玩,几人都很尽兴,见夜色深了,乔瑞丰和秦雨才提了灯笼回家,乔穗满和陆冬青一路送他们到岔路口,才慢悠悠往回走。
  “真好。”乔穗满晃了晃和陆冬青十指紧扣的手,“明年就多一个小娃娃一起过年了。”
  晚饭时秦雨说了这事,因此陆冬青并不惊讶,脸上是清澈的笑意,“嗯,越来越热闹了。”
  初一时一家子到了村子里人多的地方四处逛,乔穗满还戴上了苗莲花传给他的银镯子,穿的是苗莲花新缝的水蓝色夹棉短袄,整个人又精致又漂亮。
  家里其他人也纷纷穿上了新衣服,路上遇到村里人时都瞪大了眼看他们这一家子,哪里还有半分穷酸落魄的样子!
  一家子到陈家坐了坐,陈雪生也回来了,乔穗满悄悄把他拉到一边,低声道:“药膏挺好用的,你在哪,哪买的?”
  然后在陈雪生揶揄的目光中慢慢红了脸,得了答案,乔穗满又挪回去和周水芬他们说些家长里短的事,买铺子的事暂时还没同他们说,等买了再说也不迟。
  虽说是过年,除了初一在村里逛逛,初二去了趟西德路陆家以外,别的时间陆冬青忙着做灯笼,乔穗满编吉祥穗,苗莲花则绣手帕绣荷包,陆雪松同样也忙,一直到了初十,乔穗满和陆冬青才一块到云琅书院那边卖灯笼。
  他们提前问过陆响,书院学生初十这天有一天常假,后到元宵当天还有一天节假,因着元宵那日到花街上人更多,他们就选了初十这天在书院前边卖灯笼。
  今日他们把所有羊皮灯笼都带来了,四方的长柱型灯笼用上了檀木色的硬竹子撑起形状,每根竹子上都刻了不同的画像,有些是读书人敬重的孔孟之类的大家,还有些则是钟馗天师等话本里的人物,以及高山流水之类的景色,总之类型不一,总能挑到喜欢的。
  中空的地方用羊皮纸围起来,在里头中央的地方点亮烛光,照出羊皮纸的纹路,显得更加特别。羊皮纸灯笼价贵,陆冬青一开始对准的就是富裕些的客人,还得有书卷气,那就只有书院的学生了。
  陆来安教他们兄弟俩读书,并不拘泥于四书五经,有些杂书也会给他们看,加上问过陆响和陆华清,因此陆冬青晓得书生们喜欢什么,投其所好做了这些灯笼出来。
  刻画的这些人乔穗满不认识,陆冬青给他解释了许久,顺带着把钟馗的故事也给他讲了一遍,好几天一到晚上乔穗满就拉着陆冬青要听故事。
  一大早到了书院所在的街道,好些卖吃食的已经开摊了,书生家里大多有钱,出手阔绰,每逢书院放假,这条道上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子。
  但和集市不同的时,除了吃食,其他摊子大多是读书人用的器具,笔挂墨盒书箱等都有,卖灯笼的却还只有陆冬青这个摊子。
  为了看着文雅些,乔穗满和陆冬青还到山上捡了许多大叶子,洗干净压平了垫在灯笼上,盖住木板,看上去还有几分野趣。因此才刚开摊不久,板车前便围过来许多书生看热闹。
  “瞧一瞧看一看,特质羊皮灯笼,竹编灯笼也有,样式多种,总有您喜欢的呢。”陆冬青照着乔穗满之前教他的话术和人攀谈道。
  “有意思有意思,哈哈哈。”
  一书生拿起一个天师钟馗的灯笼仔细看了看,和身边的同窗说道。
  今天提前一点更,晚点还有一章,会在十一点前发出来。明天本文就上新书千字榜啦,为了靠前一点,明天的更新会在晚上十一点之后噢,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77章 挣钱
  “客官喜欢就好,快元宵了,买回家挂着或者平日用都行呢。”陆冬青浅笑着说。
  那书生看着就是富家子弟,见这刻画合他心意,直接问了价:“怎么卖?”
  “羊皮纸灯笼都是二钱五十文一个。”陆冬青照着竹匠老师傅从前定的价说。
  “还要五十文啊,我这也没铜板啊。”富家书生接着说,“算了算了,看在这灯笼好看的份上,多的就赏你了。”
  随即让身后的书童拿了三钱银子出来,爽快地递给陆冬青。
  乔穗满睁圆了眼,五十文说给就给了,这得是多殷实的人家啊,他连忙把陆冬青手里的银子装起来,一边还说:“多谢客官。”
  另一个书生倒没这么爽快,挑了许久,最后挑了个高山耸立的样式:“这个特别,夫子常说人如高山,要顶天立地才行,我就这个了。”
  随后从胸前掏出钱袋,先数了五十文出来,又另外拿了两钱银子,“喏,你们数数,该是没算错。”
  陆冬青用一个中间凹下的木盆装了铜板,拿给乔穗满数,自己拿了小称确认过银子没问题之后,才交由乔穗满收起来。
  书生的生意好做,才小半个时辰呢,就卖出去七个羊皮纸宫灯了,一下进了快二两银子,乔穗满笑得眼睛都眯起来,趁没人的时候凑到陆冬青耳边说:“今天能卖好多钱!”
  两张羊皮纸能做一个宫灯,陆冬青和陆华清买了八十张,他糊纸时很小心,一张都没弄破,因此正好做了四十个。竹编灯笼更费纸,一个就要用上三张糙纸,不过幸好糙纸便宜,又是预备卖给普通人家的,便定了四十五文的价格。
  有一个卖烧饼的摊主见他们这人多,凑过来瞧了瞧,他看得出来陆冬青摊子的灯笼编得紧实,纸张也用糨糊贴的牢固,便买了一个,到傍晚天没那么亮了挂在摊子前也更醒目。
  到了辰时,正是大部分书生回家的时段,摊子前竟一下涌来八九个书生,乔穗满站到陆冬青身后,背后是书院的厚墙,只安心数银子,生意都交给陆冬青说。
  一下又卖出去十二个宫灯和三个竹编灯笼,乔穗满咂舌,想象不出来这些人家里得多有钱,才能一下就买两三个宫灯。
  作为摊主的夫郎,他可算是体验了一把数铜板数到手软的感觉了。
  有两个书生没带铜板,乔穗满原想找回给他们,但是他们本就认识,干脆一人出三钱一人出两钱,出两钱那人请出三钱那人到隔壁烧饼摊吃烧饼,倒是把烧饼摊摊主乐得不行,决定今天一天就在这灯笼摊子旁,不走了!
  乔穗满笑了笑,掂掂手里装银子的钱袋,这重量,拿着就让人欢喜。
  断断续续有人光顾,宫灯一个一个地卖,到午时,就只剩下八个宫灯了,这速度连陆冬青都没想到。
  “你做的好,他们喜欢就卖得快。”乔穗满啃着烧饼笑嘻嘻地说,他一手拿着烧饼一手还抓着钱袋不放,嘴角还有点碎渣,眼睛明亮又清澈,一下又撞进陆冬青心房里。
  陆冬青三两下吃完烧饼,喝水润润嗓子,喉结滚动了好几下,才说:“我看那边摊子的木箱上什么都没有,日后还能做木箱来卖。”
  乔穗满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那个摊主卖的是最普通的木箱子,什么装饰都没有。
  “嗯,他的便宜,你要仔细刻费时间,卖的贵些,不影响他的生意。”
  陆冬青点点头,继续吆喝起来:“羊皮纸宫灯,最后八个了,有孔孟大师也有钟馗天师,高山流水风景也有,来看一看咯。”
  乔穗满一边喝水一边四处张望,突然瞧见一个穿着青衫的书生往这边来。
  青衫书生显然没认出他来,他一一看过板车上的宫灯,越发觉得这手艺熟悉,问陆冬青:“你是不是给一家香饮铺子刻过竹筒?”
  陆冬青眼里微微透露出惊讶,但他掩盖下去了,回答道:“是,客官买过?”
  乔穗满突然福至心灵,笑了笑说道:“客官,是端午时买过吧?我记得您呢,您是不是当时和华清大哥一起的袁书生?”
  这下陆冬青也反应过来了,连忙抱拳说道:“原是袁书生,年前铺子一事,多亏您了。”
  袁山岸原本只是有点怀疑,见他们这么快反应过来,哈哈笑了两声:“我就瞧着你这刻法和之前我买的竹筒,还有陆兄给我送来的笔挂十分相似,不成想还真是你们。铺子的事不必放在心上,便是陆兄不提,我也不会卖给那远房亲戚的。”
  这么看来,倒是他们白捡了个便宜,胡掌柜怕是不知道其中隐情,乔穗满偷偷笑笑,反正胡掌柜也不亏,他买铺子时想必都不用四十两。
  陆冬青也想到这茬,“如今看来实在是巧合,那时没来得及和您当面道谢,若是您看中这宫灯,直接拿去便是,当作我们的答谢。”
  袁山岸摆摆手,“不必不必,你这手艺越发好了,比笔挂上的精致许多,多少钱?我照付,听陆兄说,你们是要北德路开香饮铺子和竹器铺是吧?以后若有别的竹刻,记得提醒我,我就喜欢收集这些玩意。还有那饮子,来福酒楼那的听说是你做的,味道实在不错,我一连喝了好几天,到时候铺子开业了记得让陆兄告诉我啊,我定去捧场!”
  乔穗满和陆冬青连连应下。
  送走袁山岸,乔穗满手里拿着银钱还有些不知所措,过了一会才和陆冬青说:“听胡掌柜说,他以后能考举人当官呢,我竟然和官老爷亲自做生意了。”
  陆冬青“噗嗤”一下笑出声,低头道:“乡试还没开始呢,可不能这么说,免得别人听见了以为他舞弊,才有十足把握能当官了。”
  乔穗满一下噤了声,小声道:“乡试是什么?”
  陆冬青给他解释:“好比袁书生,他现在已经是秀才,要在今年八月到府城里参加乡试,若是考得好排在前面,上榜了,就叫举人。”
  乔穗满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地方选的好,剩下宫灯不多时就全卖完了,竹编灯笼只带了十个来,现在还剩下六个,陆冬青见书生们对竹编灯笼兴趣不大,也没再待下去,和乔穗满一起拉着板车回家。
  书院常假,陆响不在这边,他们没有专程绕去陆家,初二时已经把鲤鱼灯笼和竹编灯笼各送了两个去,羊羊看见小鱼儿时高兴的咯咯笑,一直抱着不肯松手。
  除掉送出去的和今天卖掉的,竹编灯笼共还有三十六个。小鱼灯笼不费纸,余下的糙纸还糊出来六十五个,这个简单小巧,不能做照明用,只能图个节日新鲜,虽然需要上色用了点染料,但也没费多少钱,因此预备卖二十文一个,随便挑。
  小鱼灯笼还有十来个没上好色,今天回去就能完成,后边几天到镇上沿街叫卖,到十五那天怎么也能卖完。
  正好十五过后胡掌柜东市那边的新糕点铺子就清完了。待他把北德路铺子里的东西搬走,就能去县衙办房契了。
  回到家,乔穗满先是回房理了一遍今天得的银钱,把铜板串成串,竟有一贯钱余五百八十五文,碎银加起来共八两六钱。
  他喜得一下抱住陆冬青,在他嘴角亲了一下,“一天就有十两出头的进项!”
  陆冬青回搂住乔穗满,在他唇上回了礼,眼里倒映着乔穗满的身影,细碎闪着光,“不枉这段时日起早贪黑地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