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林珩(穿越重生)——来自远方

时间:2024-02-08 09:28:05  作者:来自远方
  取暖的不是火盆,而是打造精美的铜炉。
  这是晋国匠人独有的手艺,从不曾外传。炉内燃烧的炭也是晋地出产,被商人运往各国,都是大受欢迎。
  贾吉和匡斌走入帐内,晋国氏族分坐两旁,并有西境诸侯在侧,压力非比寻常。
  两人脚步不乱,径直走向上首,始终面不改色,神态自若。
  将两人的表现收入眼底,林珩缓慢垂下眼帘,掩去眸底一抹暗色。
  来至宝座前,相距三步,贾吉和匡斌同时停下,持符节行礼,口称:“参见君侯。”
  “起。”林珩直接唤起,看似并没有为难之意。
  “谢君侯。”贾吉和匡斌从容起身,无需林珩询问,直接道明来意,并亲手捧上国书。
  “仆此行,为能休战。”贾吉开门见山,没有隐约其辞,“妖风四起,雨水连日,实乃不祥,巫卜再战不宜。况两国交锋起于误会,君上愿赠五城与晋,换以消弭干戈。”
  “齐同愿赠五城,以示诚意。”匡斌随后道。
  两人只道对晋割城,对越只字不提。
  两封国书摆到面前,林珩随意翻开,一目十行扫过,当场发出一声冷笑。
  “误会?可笑!”他抛开竹简,视线扫过匡斌,其后锁定贾吉,“楚项蔑我晋国,更往上京颠倒黑白,岂能就此善罢甘休!”
  “君侯,野地风雨不断,大军连战数日,死伤千百。楚欲休战,非无力取胜。君侯果真要一意孤行,不计代价不死不休?”贾吉迎上林珩的目光,不闪不避。
  “是又如何?”林珩态度强硬,根本不似作戏,大出对方预料,“尔等真要休战,自应拿出诚意。仅仅五城,且绝口不提越国,究竟是要求和,还是要趁机挑拨离间?”
  贾吉和匡斌同时一凛,匆忙解释道:“君上误会……”
  不想话为说完,直接被林珩打断:“是不是误会,尔等心知肚明。”
  晋国氏族神情肃穆,盯着贾吉和匡斌目光冰冷,仿佛随时要拔剑而起。
  心思却和表情截然不同。
  若非亲耳听过林珩的计划,八成会以为他真要死战到底,不分胜负绝不罢兵。
  “君侯可知上京有变?”匡斌突然出声。
  “寡人知晓。”林珩颔首。
  “王子肥犯上作乱,罪不容诛。君侯身为侯伯,果真不管不问,如何面对天下悠悠众口?”匡斌继续道。
  “寡人先为晋侯,后为侯伯。”林珩依旧不松口,将匡斌的话直接堵了回去。
  他的强硬超出想象,仅仅一个照面,就令贾吉和匡斌无计可施。
  在两人苦思无果时,林珩直接一挥手,道:“寡人不为难尔等,回营告知楚侯和齐侯,如有诚意,亲自来见寡人。若不然,雨终有停时,尽可再战!”
  一言落地,晋国氏族各个按剑,目光锁定两名来使,眼中满是凶光。
  贾吉和匡斌登时心头一沉。
  两人齐齐看向林珩,突然清醒地意识到,与晋的这场战争,无论休战与否,他们都不可能全身而退。
  晋侯果真如传言一般,不仅野心勃勃,更加霸道!
 
 
第二百零四章 
  林珩态度强硬,不容来使拒绝。
  想休战必须拿出诚意,令尹和国相身份不够,必须楚项和赵弼亲自来谈。
  “寡人不为难尔等,只需两位归营转告,要谈可以,楚侯和齐侯亲自来。至于五城,”林珩冷笑一声,随手拿起国书,直接丢到两人脚下,“寡人不缺五城,但缺五十城。不能令寡人满意,寡人亲自去取!”
  此言一出,贾吉神情骤变,霎时间面沉似水。匡斌也是勃然变色,弯腰拾起国书,用力到指关节发白。
  奇耻大辱!
  两人身为大国重臣,位比上京执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何等尊贵。小国国君见到他们都会以礼相待,态度客气三分。
  如今日这般遭遇,两人数十年未曾经历,难免怒火中烧,偏偏又发作不得。
  数日鏖战,大军胜负未分,实则晋越占定先机,优势尽现,楚齐一度落于下风。仰仗氏族齐心,甲士奋不顾身,两军才勉强维持战局,没有一溃千里。
  战况看似胶着,实则一方始终强横,另一方隐现颓势。
  对楚齐来说,继续鏖战下去,胜算实在渺茫。远不如趁机抽身,以免落得三军暴骨,对国内难以交代。
  想要休战是真,不甘心是真,趁机挑拨晋越也是真。
  不承想晋侯一眼窥坡,当场揭穿,口口声声继续再战。
  如果林珩有些许犹豫,贾吉和匡斌尚能想一想办法,不至于被丢弃国书当面羞辱。奈何他强横霸道,大有不合心意就要再战的架势。
  晋侯盛气凌人,半点不似在作戏。
  帐内的晋国氏族有样学样,连同西境诸侯在内,真正戮力同心,丝毫不惧再战。
  假若对面不是晋侯,左右不是晋国氏族,贾吉必定当场发作,匡斌也不会善罢甘休。
  奈何现实不允许。
  纵然怒不可遏,两人也必须咽下这口气。这次拂袖而走,下次未必还能走进这座大营。
  他们此行是为求和休战,而非激化矛盾,使战局进一步恶化,再无扭转可能。
  贾吉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怒火,在匡斌之后拾起竹简,牢牢握于掌中,声音低沉:“君侯之言,仆定如实禀告君上。”
  “令尹明智。”林珩很不走心地夸赞一句。语气虽然平和,字里行间却充满挑衅,险些让贾吉撑不住表情。
  “另有一事,寡人需提醒楚侯,还有齐侯。”林珩单手覆上桌面,身体微微前倾,领口的绣纹浮现微光,金辉流淌,几能刺痛人眼。
  “君侯请讲,仆定转告君上。”贾吉和匡斌有不好预感,却不能阻止林珩,只能心一横,硬着头皮听下去。
  “晋越同盟,休戚与共。若要休战,与寡人谈罢,还需越侯点头。”林珩的语速不紧不慢,话说得慢条斯理,却让两人的心不断下沉,一直沉到谷底。
  尤其是贾吉。
  楚和越有世仇,两国间的烽火从未熄灭。几百年的厮杀,完全就是不死不休。让楚国向越国低头求和,简直比死更加难受。
  有一瞬间,贾吉很想不管不顾转身就走。
  最终是理智拦住了他。
  深吸一口气,贾吉直视林珩,握紧符节和国书,一字一句说道:“君侯之言,必定字字带到。”
  “善。”好似没看到对方的怒气,林珩满意点头,嘴角浮上一丝浅笑,又将目光移向匡斌,“齐相以为如何?”
  “君侯放心,仆定然据实以禀,一字不落。”相比怒火中烧的贾吉,匡斌的表情相对平静。
  齐国参战非出于仇怨,与晋国、越国也称不上死敌。出兵不过是未雨绸缪,为今后打算。
  如今事情不成,继续打下去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得不偿失。齐国君臣都倾向于尽快休战,其后转道上京。
  至于楚国君臣情愿与否,齐国众人并不在意。
  不情愿又如何?
  楚国内忧外患,三年两乱,天下皆知。假如战事继续,只需拖上几个月,楚国必生内乱。
  齐国君臣能看清的现实,相信晋越也是一清二楚。
  如此一来,和谈势在必行。
  至于晋侯会狮子大开口,齐国君臣也有准备。
  “烦请君侯手书一封,由仆带回。”匡斌打定主意求和,态度能屈能伸。他无视贾吉难看的脸色,主动向林珩讨要国书。
  口说无凭,事后不承认,或在谈判中临时改口,于齐国大为不利。
  齐国君臣做好准备割肉,一切最好落于文字。从最开始就定下条件,以免横生枝节,中途再出现波折。
  “可。”林珩允他所请。
  马塘铺开一卷空白的竹简,马桂呈上笔墨。
  林珩略一思索,提笔蘸墨,上百字一挥而就。
  “五十城。”
  “临桓城以东百里,尽归于晋。”
  其余无需赘言,这两条列在最先。
  “这是寡人的条件。越侯有何要求,尔等自行去问。”林珩在竹简上落印,由马塘封入木盒,捧起交给匡斌。
  其后,林珩再次提笔,又写成一封国书,内容一般无二,由马桂交给贾吉。
  无论心中如何想,贾吉也只能接过木盒,回营交给楚项。
  “仆告辞。”
  事已至此,两人多说无益,同时向林珩告辞,转身离开大帐。
  和来时不同,两人沿途皆未交流。出营后各自登上马车,关闭车门背道而驰,大有分道扬镳之势。
  在两人身后,中军大帐又一次变得热闹。
  林珩向众人道出国书内容,连素来沉稳的雍楹都为之一怔,差点拽断下巴上的长须。
  “五十城?!”
  蕲君等小国国君更是震惊。
  大国五十城,比他们的国土面积都大。唯有强悍如晋,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君上,其定然不肯。”智渊提出现实问题。
  五十城固然好,只是听到就心头火热。然而楚国未必答应,齐国纵然愿意割肉,也不会乐意伤筋动骨,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所以才需谈判。”林珩笑对众人,道出心中所想。
  战场上占据优势,战场下更要先声夺人。
  他提出条件,楚齐认为苛刻地话,大可以讨价还价。
  底线是一国二十城,这是他和楚煜商定的结果。若对方不肯答应,无妨继续再打。
  反正着急的不是晋国。
  至于上京动乱,执政虽然病重,尚未一命呜呼。不提为人如何,其能力无可指摘。只要他在一日,对王子肥就形成牵制,上京贵族想做二臣也要仔细掂量,更可能是龟缩不出,任凭他们斗得两败俱伤。
  天子身中剧毒,迄今消息全无。
  昏迷不醒也好,隐瞒死讯也罢,不妨碍他以侯伯的名义出兵勤王。
  如果天子驾崩,且王子肥秘不发丧,不过是出兵檄文多加一条。
  林珩单手撑着下巴,想到后一种可能,忽然间觉得在野地多停留几日倒也无妨。
  在他陷入沉思时,帐内众人围绕“讨价还价”四个字展开讨论。
  如果可以,他们的确想拿下五十城。但这显然十分困难。假若对方要求更改,多少比较合适?
  “四十?”
  “一国四十?”
  “自然。”
  “仍多。”
  “绝不能少于三十城,否则再战!”田婴粗声粗气,大手拍着膝盖,砰砰作响、
  田壮在一旁呲牙咧嘴。
  无他,田婴的巴掌是拍在他的身上。
  “三十城甚好,四十城更佳。”费毅悠然开口。
  “附议!”
  晋国氏族讨论得热火朝天,都赞成不少于三十城。两国就是六十城,比林珩和楚煜所定多出整整二十城。
  西境诸侯坐在一旁,从头至尾插不上嘴。看到晋国氏族的模样,明知道他们的杀气不是针对自己,也禁不住脊背生寒,压根不敢轻易出声。
  “诸卿。”讨论接近尾声,林珩终于出声,“如寡人所料不差,最迟后日,楚齐将再次派人。届时,还需诸卿群策群力。”
  话音刚落,晋国氏族就全部起身,一同叠手下拜,齐声应诺。
  “君上有命,臣伏唯是听。”
  “为国计,定竭尽全力!”
  议事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大帐,三三两两结伴返回各自帐内。
  休战是题中之义。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如何把握主动,牢牢占据优势,还需进一步商讨。
  “沙场既能胜,谈判不能让分毫。暂不能灭国,也要使其痛,再不敢轻易挑衅。”
  晋国氏族狂妄不假,却有傲慢的底气。
  见到他们的表现,西境诸侯很是羡慕。蕲君则是老神在在,再次庆幸于自己的果决,先一步抱住晋侯大腿,坚决不松手。
  扫一眼神情复杂的几人,蕲君心情大好,若非怕招来群殴,都想叉腰大笑几声。
  “先人一步,蕲无忧矣!”
  中军大帐内,席位全部撤去,侍人拨亮灯芯,重新送上茶汤和糕点。
  林珩净过手,饮下半盏茶汤,吃下两块甜糕就没有再用。
  他亲手铺开一卷竹简,提笔写成短信,交给一旁的马桂,道:“你亲自过营,将此信交到越侯手中。”
  “诺。”
  马桂捧起竹简,行礼后退出大帐。
  两座营盘相隔不远,奈何雨实在太大,马桂策马来到越军大营,全身都被淋湿。
  他在营前通报身份,立即有人上禀楚煜。
  不多时,马桂被带往中军大帐。
  此时帐内坐满了越国氏族,不时低声交谈,目光偶尔看向帐前。
  晋侯突然派人过营,不知其意为何,众人都很好奇。
  帐帘掀起,马桂目不斜视穿过人群,躬身行礼后,将装有竹简的木盒呈给楚煜。
  “君上亲笔,言交君侯。”
  一名侍人接过木盒,送到楚煜手边。
  马桂没有停留,再向上首行礼,旋即转身离开。
  帐帘掀起又落下,楚煜亲手掀起盒盖,取出里面的竹简,当着众人的面展开。
  信中内容不长,他却看了许久,目光迟迟不曾移动。
  这一幕落入众人眼中,愈发令人感到好奇,犹如百爪挠心。
  终于,楚煜合拢竹简,抬头看向众人,声音中带着笑意:“晋君邀寡人过营,共商大事。”
  大事?
  越国氏族同时想到,今日两使过晋营,必是与休战相关。
  “晋君言,楚、齐妄想割让五城换取罢兵,他实不悦。故提五十城,并要求楚项和赵弼亲自出面方能谈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