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痛突如其来,颅内犹如针扎。晋侯双眼赤红,几乎控制不住杀人的欲望。
两名侍人拉不住他,差点被他夺走甲士的长刀。很快又上前四人,一通手忙脚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将晋侯带离兴乐殿。
甲士护卫在晋侯四周,杜绝任何窥伺的目光。
一名侍人健步如飞,以最快的速度穿过宫道,将守在宫内的医带去正殿。
国太夫人轻轻挥手,红衣甲士退出殿门。壮妇守在门前,将铜灯放回到墙边。
莲夫人委顿在地,抱着腰腹不停颤抖。冷汗浸湿衣襟,她不吵不闹,分明猜出自己的下场。
从国太夫人出现的一刻起,她再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毒氏,你可知罪?”
声音传入耳畔,莲夫人有片刻恍惚。就在不久之前,晋侯怀抱着她,用同样的语气质问公子珩。
“国太夫人,婢子认罪。”形势急转直下,没有翻盘的可能。莲夫人万念俱灰,没有强撑狡辩,选择当场认罪。
“谋害嫡公子,罪不可恕。幽禁巷道,终身不得出。”国太夫人下达旨意,皱眉看了一眼莲夫人的长裙,吩咐缪良,“传医。”
“诺。”
缪良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殿门后。
莲夫人强忍着痛楚爬起身,跪地向国太夫人叩首:“婢子叩谢国太夫人恩典。”
三声钝响,莲夫人额头浮现青紫。
待晕眩稍减,她仰首看向林珩,苦笑一声:“无论公子相信与否,我确实不知公子药方。毒氏擅调香,玉上异香确我所为,但是奉君上之命。毒氏同上京没有任何瓜葛。”
痛楚再次袭来,她停顿片刻才继续说道:“我鬼迷心窍,猜出玉佩用途还是送给公子。今日下场是我咎由自取。”
林珩俯视莲夫人,对她的话未做评价。
查明玉佩来自兴乐殿,他特地询问许放,对毒氏有了一定了解。以这个家族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将手伸入上京。
他曾怀疑是新氏族动手,莲夫人不过是替罪羊。
待到事情真正明朗,才发现背后推手并非氏族,而是晋侯。
一次下毒,一次相冲之物,能杀了他固然好,杀不了他,只要他踏入兴乐殿,也能设法给他扣上罪名。
“阿珩,今日之事牢牢记下,不要低估任何人。”
国太夫人握住林珩的手臂,和他一同走出兴乐殿。
两人穿过廊下,沿着台阶步上宫道。
侍人婢仆跟随在后,脚下无声。甲士分列两侧,脚步铿锵有力,似金石敲击之声。
“日后出行要带护卫,宫内宫外都不能掉以轻心。”国太夫人语重心长道。侧头时现出耳上玉玦。同发簪一样,玉面雕刻象征越国宗室的玄鸟纹。
“遵大母教诲。”
“事情尚未结束,才刚刚开始。”
“我知。”
“国君昏了头,他性格执拗,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奈何能力不济,常会钻进牛角尖。”国太夫人深深叹息。
痼疾缠身,心狭偏执,长此以往于国不利。
晋国要定下世子,更需要英明的国君。
“祭祀之后,国君不奏请,我必会上书天子,尽早定下你的世子之位。但我只能助你到此。”
国太夫人驻足宫道,侧身凝视林珩,面色肃然,郑重中透出些许无奈。
“我多年不问朝堂之事,对前朝把握有限。日后入朝,诸事只能靠你自己。”
“大母放心,我定会竭尽所能。”
林珩清楚国太夫人的担忧。
晋国朝堂不太平,勋旧和新氏族势同水火。在晋侯的放纵下,情况愈演愈烈,双方矛盾难以调和,冲突时有发生,隔三差五还会流血。
他曾对国太夫人言,有足够的地盘和利益分给勋旧。
但这只是浅层。
不破不立。
在氏族的争斗中,国太夫人和晋侯都忽略了一股力量,真正构筑晋国根基的力量。而要调动这股力量,必须在晋国变法。
林珩垂下目光,凝视宫道上雕刻的兽纹。
他知晓心中之策是何等惊世骇俗,也知会受到怎样的阻力。要排开所有阻力,他势必要拿起屠刀,或将杀得血流成河。
不知不觉间,两人行至岔路口。
国太夫人转道向南,率众返回南殿。林珩驻足原地,目送国太夫人背影良久,才踏上去往林华殿的路。
两人背向而行,渐行渐远。
第三十一章
莲夫人阴谋毒害公子珩,国太夫人震怒,亲自下旨将她幽禁巷道,终身不得出。
事情传遍宫中,却未引起任何波澜。
妾夫人们难得保持一致,严令婢仆不得议论此事。并令阉奴把守门户,凡有阳奉阴违私通消息之人,一律送去暗室。
“谋害嫡公子实属罪大恶极,理当严惩!”
婢女侍人受到震慑,全部三缄其口。丽夫人卧床不起,更无人敢兴风作浪。
晋侯罢朝前去兴乐殿,后被侍人送回正殿,关闭殿门整日不出,宫内更是秘而不露。
医守在正殿一日一夜,暂时缓解晋侯症状。但就发作的频率来看,他配制的药正逐日失效。
“君上,仆无能,仆有罪!”
殿内灯火辉煌,黑夜犹如白昼。
光明本该播撒温暖,此时此刻却透出阴冷。
灯影顺着墙面攀爬,缠绕在柱上,仿佛锋利的爪,欲将暗影下的一切撕碎。
医匍匐在地,不断向国君告罪,额头磕得青肿。
药箱摆在他身边,三只陶瓶打开,两只空空如也,一只仅剩浅浅一层药粉,昭示晋侯的服药量超出往日,身体状况已是岌岌可危。
晋侯靠坐在榻上,衮服换成宽松的长袍,领口敞开,现出早年留下的疤痕。原本魁梧的身材正在衰败,腰侧凸出肋骨,瘦得惊人。
发冠丢在一旁,长发披散,稍显得凌乱。发尾干枯,发间掺杂着银白,眼底的青黑愈发明显。
医不断告饶,磕头声回荡在殿内,令晋侯心烦意乱。
他终于不耐烦,抓起放在榻前的杯盏扔出去。杯身擦着医的额角飞出,浮凸的花纹划破皮肤,留下一道细长的血痕。
“够了!”
晋侯猛然坐直身体,因缺乏力气大口喘气,发出一阵粗重的嗬嗬声。脸颊短暂浮现红晕,未使他看上去健康,反而更显得糟糕。
“下去配药,闭紧嘴,今日之事不可外泄,否则寡人要你的脑袋!”
“诺。”
鲜血顺着额角流淌,医不敢动手抹去,膝行着后退,一直退出殿外。起身时,他不禁双腿发软。若非侍人好心搀扶一把,肯定会当场出丑。
回首看一眼殿门,医的嘴唇动了动,眼底闪过莫名情绪,终究收回视线,抱着药箱快步远离。
侍人站在台阶上,目送医的背影消失,心中默默计算,这是第五个,还是第六个?
自从国君染病,头疾反复发作,正殿的医来来去去,少有能够善终,眼前这位活的时间最长。还有侍奉在正殿的侍人,每次君上发病,殿内都要抬出几具尸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血腥味浸入墙体和地板,无论擦拭几遍,也无论点燃多少熏香,仍旧挥之不去。
“来人!”
晋侯的声音从殿内传出,洞开的殿门仿佛一张血盆大口,正待吞噬生命。
廊下侍人齐齐打了个哆嗦,不约而同脸色发白,对晋侯畏惧如虎。
年长的侍人无声叹息,朝左右摇了摇头,独自迈步进殿听候晋侯吩咐。
“即刻出宫去见费毅,将此物交给他。告诉他,我要费氏良药。”晋侯抛来一张绢,上面线条纵横,并有详细的文字标注,分明是一张城邑图。
图上绘有郊、牧、林、矿,是晋国最富饶的一片土地。城池规模仅次于肃州和晋阳,城外有乡邑环绕。最重要的是,城辖范围内有一座铜矿。
“良药送入宫中,这座城封给费氏,许其自行采矿。”
晋侯曾经数次求药,当面许出诸多条件,费氏皆不为所动。现如今,他拿出这座城,分明是孤注一掷,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侍人在宫中多年,少年时还曾侍奉先君,颇有些见识。看到舆图内容,认出图上字迹,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当场倒吸一口凉气。
临桓城,晋国东出要地,历代世子的封土,国君竟要交给氏族?!
侍人盯着舆图,满心骇然。
君上疯了不成?
这是要毁晋室基业!
“君上三思,此事万万不可啊!”想到先君的大恩,侍人压下恐惧,趴在地上不敢领命。更壮着胆子规劝,期盼晋侯能改变主意。
“大胆!”
晋侯勃然大怒,腾地站起身,一脚踹向侍人。他用了十成力气,侍人当场栽倒,嘴角流出血丝。
强忍着胸口剧痛,侍人迅速爬起来跪好,拼了命地恳求晋侯,千万不要做下错事。
“君上,一旦送出临桓城,再难有收回之期。日后祭祀鬼神,如何告慰先君?”
“住口,你这刁奴!”
晋侯怒不可遏,回身拔出长剑,就要刺向侍人的脖子。
“寡人杀了你!”
“君上杀仆,仆不敢有怨言,还请君上收回成命,万不能毁晋……”
殿内的声音传出殿外,侍人婢女噤若寒蝉。
林珩恰好来求见,同行有两名老者,一为宗,一为祝,手中捧有骨板和竹简,专为祭祀请示晋侯。
三人登上台阶,殿内嘈杂立即入耳。
侍人们战战兢兢,通报时迟疑不决,显然知晓殿内正发生些什么。
宗和祝脸色难看。
宗是先君的兄弟,也是晋侯的长辈,掌管宗族事务多年,在晋室德高望重。他私下听闻晋侯狂悖无道,今日还是头一次亲眼目睹。
“君上何其荒唐!”
见到满身鲜血被抬出来的侍人,宗怒发冲冠,挥开挡路的侍人,登上最后两级台阶,大步闯入殿内。
几乎就在同时,门里传出他的咆哮声:“不修德行,暴虐滥杀,枉为一国之君!”
先君在位时,宗曾为一员悍将,随大军南征北讨,斩获战功无数。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场国战,他凭一己之力掀翻敌人两驾战车,生擒敌方中军将,威名远扬,震慑敌胆。
先君薨后,他不再参与军事,专注于宗族内部事务。只是随着年龄渐长,火爆脾气依旧不减,反而更胜早年。
近些年来,晋国朝堂乌烟瘴气,他对晋侯早有不满,一直引而不发。如今林珩归国,晋侯的种种作为属实晃谬,他忍无可忍,终于彻底爆发。
“明日祭祀,君上不写祭天地文,不召见公子珩,不问祭祀牺牲,反在宫内染血,是要激怒鬼神降祸晋国?!”
咆哮声犹如雷鸣,可谓震耳欲聋。
祝常年为晋国祈福,深知祭祀重要,对晋侯此番作为同样不满。虽没有开口指责,脸上神情一样难看。
目前的情形,通报与否无关紧要。
林珩示意侍人退下,和祝一同走入大殿。
跨过殿门,地上的血痕闯入眼帘。暗红拖曳出一段距离,可见侍人受伤不轻。
循着咆哮声望去,就见宗一把抢过晋侯手中的宝剑,两只大手用力,竟然将剑身弯折,足见力量惊人。
“内政不修,军权旁落,朝堂一片混乱。如今还要怠慢祭祀,君上,你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宗多年不入朝堂,不代表手中无权。
怒晋侯不争,恨其不听劝解,固执己见,肆意妄为,更对其偏宠妾庶蔑视礼法深恶痛绝。他几乎是指着晋侯的鼻子破口大骂,压根不给对方反驳的机会。
“先君陵墓遇水,我同祝、卜离城半载,君上宠幸小人偏爱妾庶,愈发糊涂。如今公子珩归国,君上当行祭祀,敬告天地鬼神,端本正源,以治国体!”
宗滔滔不绝,有理有据。
晋侯脸色阴沉,没有立场反驳。
看到林珩入殿,他终于有了发泄渠道,怒斥道:“逆子,寡人不曾宣召,谁许你进来?无法无天的畜生,滚出去!”
林珩不为所动,反而又上前两步,捡起覆在地上的城邑图。
原来被抬出殿的侍人忽然间苏醒,挣扎着爬回到殿门前,竭尽全力道:“君上,临桓城不能给费氏,还请收回成命!”
一言既出,殿内瞬间陷入死寂。
林珩挑了下眉,看向脸色铁青的晋侯,询问道:“父君,您要将临桓城封给费氏?”
不等晋侯出声,宗已是眉毛倒竖,被气得双眼赤红。
“历代世子封城,君上要给氏族?”宗眦目欲裂,敢怒敢言,“君上不想做国君,无妨现在退位,将君印和虎符交给公子珩。免得败坏祖宗基业,数百年国祚毁于一旦!”
晋侯被气得说不出话来,惊怒交加,头疾再次发作。他双手抱住头,发出痛苦哀嚎。渐渐失去理智,竟然抓起地上宝剑刺向近处的宗。
宗避开剑锋,敏捷绕到晋侯身后,反扭住他的双臂。
祝扬声召唤侍人,急道:“速去召医!”
林珩捏着舆图站在原地,无意上前帮忙,也无一丝一毫担忧之色。
看着晋侯被痛苦折磨,他神情漠然,仿佛在看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根本生不出半分同情。
宗将晋侯放到榻上,继续压制住他。实在控制不住,索性扯下床帐,直接将他捆了起来。
晋侯在榻上翻滚,不断发出嘶吼。
宗的眉心越皱越紧,分明是看出不对。
“头疾发作不该是这样。”
晋侯的表现不像是生病,更像是中了毒。然而正殿严守秘密,管不住舌头的婢仆都消失得无声无息,连国太夫人都不知他的真实病情。
时至今日,宗和祝才看清晋侯发病的模样。
两人不仅是诧异,心中更生出忧虑。
生病也好,中毒也罢,一旦发作状如疯癫,这样的人是否还能胜任一国之君?
25/213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