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三国]谋士升职攻略(历史同人)——这个懒人没起

时间:2024-02-17 14:09:26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孔融看了看韩先生那根做工精良的手杖,头上被敲打过的地方隐隐作痛。用手一摸,显然已经微微肿起,孔融更心塞了——他严重怀疑,郭嘉故意嘲讽他。
  看热闹的人群中,隐约传来压低的笑声——不用怀疑,奉孝就是在嘲讽你。
  又是手杖啊,郭嘉对手杖是有多大的怨念?
  辛毗行礼道:“韩先生,孔先生,文若来了。”
  风过,吹皱一池秋水,檐角的铃铛叮咚作响。荀彧的身影刚刚出现在远处的回廊下,孔融就惊奇地发现:那个把他气得肝疼的臭小子已经收起唇枪舌剑,仿佛一只狼崽子,藏起了锋利的獠牙,收敛了尖锐的指甲,变成人畜无害的家猫,懒洋洋地抖了一下蓬松的皮毛,舔着爪爪,偶尔摇一下尾巴尖。
  孔融:“……”
  差别之大,判若两人。
  荀彧对此一无所知,在他的记忆中,郭嘉本来就是率性可爱、善解人意的少年郎,只是不喜欢繁文缛节、虚伪客套罢了。
  天上的云变幻着形状,卷舒聚散无常。书院的同窗,少了几位故人,多出来几个新面孔。
  荀彧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孔融让梨”、“小时了了”的故事,可谓是久闻大名。
  孔融作为文人儒生,设立学校,进贤好士,文笔犀利,不畏权贵,表现非常优秀。
  然而作为官员,他就显得过于随心所欲——孔融担任北海相,看到路边的孝子哭得不够伤心,杀之。刘备表孔融为青州刺史,这事没有经过朝廷的认可,天子都没批准,孔融就上任了。在袁谭攻城的时候,孔融这位地方最高长官根本不指挥士兵作战,而是凭几读书。当天夜里,城破,箭如雨下,城内的士兵还在巷战。孔融直接逃跑,他的妻子儿子都被袁谭俘虏。
  荀彧对这位说话漂亮,办事却不太行的大才子孔融很是头疼。因为“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孔融对颍川名士的态度,一向不怎么友善。
  孔融虽然是孔子的后人,但他主修《春秋公羊传》,属于今文经学的硕儒。
  荀氏传承的却是古文经学。荀彧的六叔荀爽为古文《易经》作注,还写了《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等著作,是古文经学大家。
  虽然都是儒学,但两派的理念,比猫和狗的分歧还大。
  颍川这边的风气是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主要是今文经学过分追求微言大义,《尚书》一书中,关于“尧典”这两个字的注解,竟然能写出数万字。用郭嘉的原话说就是:太学的五经考试,让孔夫子参加,也会不及格。
  孔子看了标准答案,都要无语凝噎:我没有那个意思啊!!!
  荀彧向韩融行弟子礼:“学生荀彧拜见韩先生,虔请诲安。”
  韩融笑眯眯地扶起荀彧,手杖也搁在一边不管了,“文若,我听说你力排众议,让方士左俭担任医曹掾,方士华佗担任医曹史。管理汝南郡的医药。他们用酒精、大蒜素、青霉素、金疮药、麻沸散救治了许多重伤的士兵,这是真的吗?”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农作物之中就有大蒜。
  荀彧:“千真万确。”
  无所不能的玩家,总是给荀彧带来惊喜——左俭制作的大蒜素和风寒散救人无数,在百姓之中流传开来,传得神乎其神,吸引了华佗和张仲景。华佗已经来了。张仲景还在路上,派健仆提前传递消息,生怕他来了,左俭却不在,刚好错过。
  韩融捋着胡须:“我同慈明(荀爽)商议,购买一批酒精、大蒜素、风寒散、金疮药作为书院的常备药物。”
  荀彧想起大蒜素那强烈刺激的气味,沉默了片刻,“好的。此事彧来安排。”
  荀彧替郭嘉请了三天假,打算带他去汝南,让华佗、张仲景、左俭好好看一看。
 
 
第22章 
  郭嘉以为的看一看,就是诊脉而已。所以当他意识到不仅需要检测身高森*晚*整*理、体重、视力、听力、嗅觉等等,还要收集尿液的时候,试图翻窗逃跑。
  左俭早有准备,一把拽住郭嘉。招呼华佗和张机(张仲景)一起会诊。
  华佗笑眯眯地上前,望闻问切。他今年四十多岁,保养得当,看上去相当年轻,时常背着独门医疗器具,摇着铃铛,带领弟子走街串巷,为百姓治病。他的足迹遍布青州、徐州、豫州、扬州等地。时人传颂:神医华佗,方药针灸,无一不精。刳剖疮肿,剔骨疗疾,救人无数。
  张仲景被左俭的操作给惊呆了,在原地傻站了片刻才打开药箱,露出里边的纱布、脉枕、黄帝九针、砭石等小工具。此时,张仲景三十出头的年纪,尚未成名,但医术精湛,口碑不错。
  不过,张氏是南阳望族、官宦之家。他的族人还是希望他走仕途做官,而不是从事贱业。没错,士农工商,医工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商人,经常被瞧不起。
  行医还有一定的风险,建安三神医之中,华佗被曹操杀了,董奉也差一点被交州太守灭口,靠装死才躲过一劫。唯有张仲景的生命安全有保障,但他的主业是当官(长沙太守),平常要处理公务,每逢初一和十五,才敞开大门搞副业。张仲景坐在官署大堂上,让有病的百姓排队,他挨个儿诊治。
  左俭暗戳戳地开了直播。
  【荀彧让华佗和张仲景一起给郭嘉看病】
  弹幕如潮水般涌出:
  #看郭嘉的小眼神,诠释了什么叫作生无可恋。#
  #文若,这是怎么啦?你要是重生了就眨眨眼。#
  #哈哈哈,无论古今,都有一种字叫医生的字,一般人看不懂,外行模仿不来。#
  #才霍霍了戏志才,又轮到郭嘉,荀彧不会是被玩家给穿了吧?让神医给戏志才和郭嘉体检,预防悲剧?#
  #@奉孝,请学学志才,隔壁的志才喝药,是特别豪爽地一饮而尽。文若奖励他一碟子蜜饯。#
  #张仲景的针灸用具好别致啊,四根金针,五根银针,这就是古代的九针吗?#
  #干得漂亮。左俭大佬,你灌药的手法很是熟练。#
  郭嘉清澈的眼眸隐隐泛起一层雾气,还带了一点泪光。他幽怨地横了左俭一眼。吃着荀彧留下的蜜饯,才稍稍缓解唇齿之间那种苦涩的药味。
  早在华佗作出诊断的时候,荀彧确认郭嘉没什么大毛病。就悄悄地退出屋子,去隔壁探望戏璕。
  按照华佗和张仲景的说法:郭嘉自幼体弱多病,是因为他先天不足,可能是郭母不曾好好养胎。加上郭嘉早慧,思虑比常人要多一些,伤了脾。这病好治,放宽心,别总想些有的没的。再注意饮食,作息规律,调理上一段时间,就能把身体养好。
  戏璕的问题更严重,他早年受过剑伤,治疗不及时,后遗症是长期咳嗽。左俭说他的肺部有炎症,需要治疗好几个月。治疗期间必须戒酒,清淡饮食,还不能劳累。
  泛黄的竹简摊在乌木小几上、地毯上、床上……戏璕不知在翻找什么,将客房弄得有点乱,“文若来得正好,我给子绪(杜袭)传了讯。我休养期间,若是有什么顾及不到的事,子绪会、咳咳、会帮忙的。”
  话说曹操为郭嘉设立军师祭酒一职,郭嘉死后,还有几个人当过军师祭酒,但是曹操都不太满意。如果矮个子里面拔高个,选一个相对表现好的,那就是同样由荀彧举荐的杜袭。
  挖曹操的墙脚,荀彧毫无心理负担。
  荀彧拍一拍戏璕的背,给他倒了一杯热水,“且安心休养,今年汝南、颍川应该不会再有战事。而且咱们人手充足。阳士(和洽)举了孝廉,宁可拒绝大将军何进的招揽,也要来咱们这里当个郡吏,吃鸳鸯锅、品桂花酿。”
  “我也听说了,文若治下,多美食美人,民风淳朴,治安良好。多少士子给文若写信,只要能来,做什么都行。”
  戏璕笑得掩唇轻咳,几滴水从杯子里洒出来。
  探视过两位友人,荀彧去左俭的手工制药小作坊转了一圈,安排药物订单。
  因为生产青霉素这种抗菌素需要看运气,而且产量奇低。所以左俭使用大蒜素作为青霉素的替代品。让受伤的士兵内服大蒜素,达到抗菌的效果。优点是产量大,古人经过培训也能轻松操作。缺点是气味难闻。新鲜的大蒜不含大蒜素,要先将大蒜弄碎,让催化酶和蒜氨酸反应,形成大蒜素。
  左俭:为了不让颍川书院长年散发着一股子蒜臭味,青霉素还是要搞的。
  荀彧戳一戳喵伍,给玩家发布了新任务——挽留神医华佗。设立医学院。
  任务完成,奖励一次复活的机会。华佗的好感值+10,荀彧的好感值+1,贡献值+2,蜀锦十匹。
  至于张仲景,荀彧当然也想招揽,但是张仲景应该就快被举孝廉了,眼下时机不对。虽然荀彧在U站看到很多三国小说,都是穿越者虎躯一震,收服华佗和张仲景。然而事实上,张仲景不会轻易放弃光明的前途,做州郡长官的机会、两千石的俸禄、人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专心去行医。至少目前不太可能。
  陈光接到任务,立即开始劝华佗不要走——先生游历四方,救死扶伤,我万分敬佩。但先生一人之力,每天能医治多少病人呢?不如留在这里,由官府出钱,办个学堂,招收成千上万的弟子,哪怕他们每个人只学到一点皮毛,也能帮助更多的病患。
  华佗想了想,决定留下。
  荀彧立即划出一块地,征召工匠,修建规模宏大的中医学院。
  他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幕僚一同总结经验,整理出《让农作物高产的方式》和《军医推广方案》,上报朝廷,希望每个大汉子民都能吃饱饭。每个英勇负伤的战士,都能得到军医的救治。
  意料之中,荀彧的奏疏再次石沉大海,没有激起半点浪花。尽管粮价飞涨,大多数百姓已经食不果腹,国家缺粮的问题,仍然没有引起公卿百官的重视。
  荀彧真切地感受到:想要做更多的事,拯救更多的人。他得先掌握更大的权柄。
  由于国力衰弱,周边的邻居纷纷跑来欺负大汉。鲜卑入侵幽州和并州。匈奴劫掠并州,杀了并州刺史。凉州仍然被韩遂占据,江夏、武陵、中牟等地都有人造反。完全是天下大乱的节奏。
  好在荀彧终于凭借着卓越的政绩,声名远扬,正式成为皇子刘辩的师父。
  与此同时,所有玩家都解锁了主线剧情7-2:【皇位之争】
  天子刘宏病了,他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把皇位传给刘协。
  为了给刘协铺路。刘宏组建直属军队,设立西园八校尉,由大宦官蹇硕统领。上军校尉蹇硕,名义上的权利还在大将军何进之上。是大汉最高军事统帅。刘宏把刘协托付给他了。
  至少表面上,何进,以及西园八校尉都要受到蹇硕的节制。
  刘宏还送给何进一百辆兵车,催促他赶紧滚出洛阳,去凉州攻打那个无数名将都搞不定的韩遂。
  显而易见,刘宏就是想找个借口把大将军何进远远地支开,好做一件大将军在洛阳他就办不成的事——立刘协,废刘辩。
  刘辩惶恐不安。
  拜师以后,荀彧的荣辱就和刘辩捆绑在一起,如果刘辩继承皇位,他就是当朝太傅,能跟大将军何进分庭抗礼。如果刘协继位,他八成得赋闲在家。
  洛阳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由于天子驾驴车,所以洛阳的毛驴身价暴涨,和骏马同价。因为何进曾经是杀猪的屠户,所以洛阳的猪肉非常贵,价格离谱。
  荀彧领着小皇子刘辩观看人间百态,一道阴影移过来,挡住了荀彧的去路。
  是曹操。西园八校尉之一。
 
 
第23章 
  有玩家的陪伴,荀彧对往事看开了几分——“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②
  他们这些人的功名利禄,生死荣辱,不过是史书上寥寥几行字,百姓茶余饭后一笑谈罢了。
  此时时刻,站在荀彧面前的,是正当壮年、依然心存汉室的曹操。是多次上疏针砭时弊,却遭受打压,十年饮冰,热血未凉的曹操。他身上依稀还能看见那个初入官场、不畏权贵整顿洛阳治安的年轻人的一腔孤勇。
  凭什么用暮年的曹操作出的选择,改变的初心,去为难三十多岁的曹操?毕竟所有的事情,都还没有发生呢。
  荀彧在U站看到了后面的故事——终其一生,曹操没有篡汉,称帝的是曹丕、孙权和刘备。尤其是刘备,天天喊着复兴汉室,汉献帝刘协还活着,他就谎称刘协死了①,自导自演地为刘协发丧,自个儿当皇帝。荀彧很想知道刘协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
  有刘备和孙权这两位同行的衬托,曹操居然显得十分靠谱。
  荀彧优雅地展袖作揖:“曹校尉,别来无恙。”
  曹操长出一口气。前不久,他的父亲曹嵩花一亿钱,买了个太尉。曹操成了正儿八经的公子,但这并没有改变他作为宦官子孙,被士族鄙夷的处境。那些先前巴结他的人,巴结得更卖力。那些先前瞧不起曹操的名士,更加瞧不起他了。荀彧还愿意搭理他,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好事。
  “文若,许久不见,怎么生分了?唤我的表字孟德就好。”
  荀彧从善如流,示意刘辩上前来,压低声音介绍道:“孟德,这位便是史公子(皇子辩)。微服出行,身份保密,不要行大礼。”
  刘辩今年十二岁,一直住在道人史子眇的家中。史道人担忧嫡出皇子的人身安全,很少允许他出门玩耍,也不让别人接近他。所以刘辩一看见陌生人,就有些畏畏缩缩的,显得手足无措,很害怕和人打交道。用玩家的话来说,就是社恐。
  陛下因此斥责刘辩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
  荀彧带刘辩出来,专挑稍微热闹一些的地方走,又刻意和人群保持距离,就是为了让刘辩有个适应的过程。
  曹操会意,只作揖:“见过史公子。”
  刘辩垂首,半束的墨发散落在肩头,下意识地后退了一小步。
  这样的小孩子,带在身边确实挺没面子的。然而荀夫子并没有像父皇那样斥责他不懂礼数,而是忽略他不太得体的举动,温和地对他说:“公子今日有福了,孟德不仅博学多才,还是京城最会玩儿的人之一,击剑赋诗、投壶斗兽、六博蹴鞠、飞鹰走马,没有一样不精通。公子想玩什么尽管说,就我们三个,不喊别人来。”
  枭雄陪玩,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刘辩望着荀彧,似乎有一股暖流从他小小的心田间无声地流淌而过。在荀彧鼓励的目光中,他看向曹操。这个身形短小的男人,带给他的压迫感,比那些人高马大的文臣武将要低很多。虽然其貌不扬——大多数人在他这位荀夫子的面前,都是黯然失色、平平无奇。曹校尉看上去颇为亲切,一言一行,自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