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祖宗诶!选妃呢?历史作弊器来喽(BL同人)——馒头豆沙包

时间:2024-02-19 15:33:25  作者:馒头豆沙包
  而很快,王英的话语一顿,微微皱眉。
  “这期间,临安府的传讯,一共三次。都是要我们把完颜兀术,交给他们。”
  “不过都是宰相传令……”
  “所以都被我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了。”
  “但是那三次传讯,一次比一次,用词严重,若是拖到明天……我怕城内禁军,会出重兵围困。”
  林珏微微眯眼,摩挲了几下下巴。
  张达则咧嘴冷笑。
  “秦桧那个奸佞……本就想直接抢人吧。”
  “他只是没想到,临安府的禁军,那么不中用,在临安府外,竟然没能拦住我们,待我们闯入城内,宣扬岳家军的战绩,得了民心……这才让他投鼠忌器。不敢直接抢人。”
  “现在只是不晓得,官家,是何种想法。”
  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林珏,终于出声。
  “以赵构的性子,能不出声,就绝对不会出声!原本天下并不厌赵,但是自从两年前他执意和金人议和之后,从临安百姓的态度来看,多少也对他有些微词。”
  “如今有秦桧顶在最前面,不到万不得已,他能当缩头乌龟,就当缩头乌龟……不过我估计,哪怕是赵构这个王八当惯的懦夫,在现在这种情形下,也坐不住太久!明天……最迟后天,他就会发下诏书……没准我们还能收到金牌,或者看见,禁军围营。”
  营帐里的大汉们,一阵沉默。
  彭帆抬眼看着林珏。
  “若……真有诏书传下,我们怎么办?总不能真的抗旨……”
  林珏呼出一日浊气。
  “大宋第十位帝皇,宋高宗赵构,会薨于今晚!”
  寂静。
  大帐内一片寂静。
  营帐内的所有大汉,哪怕事先,都听说过林珏的计划,但是此刻,仍旧被震撼的一时之间,不发一言,呼吸急促。
  只有林珏,面色如常。
  杀君王嘛……他又不是第一次干。
  只要是人,被杀就一定会死。
  他抬眼,环视了营帐一圈儿,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容。
  “诸位也不必太过紧张。”
  “这活儿轮不到你们。”
  “大家只要,得到我的信号,到时候,进城护驾,拥立新主就可以了。”
  “接下来,还请诸位,汇报一下,我让诸位,调查的,以及安置的镜片,都如何了。”
  营帐内的气氛,一时之间有些诡异。
  王英左右看了两眼,没敢说话。
  第一个回应林珏的,还是张达。
  张达向着林珏抱拳一拜。
  “回禀好汉,我负责调查的,是秦桧外戚!秦桧之所以能在临安,权势滔天,和他妻子王氏,密不可分。”
  “王氏,是秦桧集团的核心,王氏的父亲,就是宰相王珪的儿子王仲山。王仲山的兄弟,王仲嶷的女儿,嫁给了秦桧如今,朝廷上的重要助手孟忠厚。而孟忠厚是前朝皇帝,宋哲宗的妻子孟后的亲族。”
  “王氏的兄弟王日奂,有一个儿子,过继给秦桧做儿子,是秦桧一直扶持的继承人秦禧……秦禧原字应为火喜。秦桧的亲子因为不是王氏所生,所以被迫送给他微末时的同僚林某,做了林某的儿子,后起名林一飞。林一飞如今,也被秦桧所承认,安排进来朝堂。”
  “除了王氏之外,秦桧手下,还有郑氏一族,王氏的兄弟王日奂结了一门亲事,他娶了徽宗朝的宰相郑居中的女儿,因此郑居中的儿子郑亿年等都与秦桧熟悉。郑亿年在靖康之变后投降伪齐,并谋划了南下灭宋的战争,后来回到南宋被弹劾,还是秦桧保住了他。
  “此外,郑亿年兄弟郑修年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嫁给了秦火喜。因此秦和郑两家是双重亲家关系。”
  “而在,王,郑,两族之外……秦桧,还和外戚有其关系,如今官家的皇后,吴后的爹,吴近有两子两女,一女嫁给官家为后。两个儿子中的吴益,则与秦桧的孙女联姻。因此秦桧的儿子和孙女与皇后家也有亲戚关系,并与官家也有亲戚关系。”
  “除了这些……秦桧还广结朝野,结拜联盟!秦桧的妻子王氏与官家,最为亲信的心腹人物,所谓的黑虎王医师——王继先,两人都姓王, 因此两人结拜为义兄妹,而秦桧则与王继先成为义兄弟。”
  “秦桧,曾被金人俘虏,建炎四年,自称杀了监视自已的金兵,抢了小船逃回。归宋以来,靠着其妻王氏的资源,不断连缀其他氏族!到如今,近乎权倾朝野。”
  “朝野之上,大半官吏,都和秦桧一派有所联系!奸佞误国,由此可见!就是这个卖国求荣的畜生,一直在朝中提议和金人求和!他必定是金人的细作……”
  张达此刻,咬牙切齿。
  若是秦桧在他面前,他似乎恨不得生食其肉……
 
 
第425章 昏君,奸佞,一个不留;杀他个朗朗乾坤
  营帐中的其他大汉,也都一脸的愤恨之色,似乎被张达的感情传染。
  只有林珏神色如常,他看着张达,点了点头。
  “好啦!”
  “放心,秦桧也命不久矣……”
  “我给你镜片,都安置好了吗?”
  张达这才回过神,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汉嘱托,张达不敢辜负。”
  “镜面十八片,或贿赂府邸的家丁婢女,或由我亲自置放,或藏匿于菜筐……都已经送入秦桧,还有其势力一派的府邸内。”
  “秦府内,送进去三枚……其余王氏,郑氏,还有其他和秦桧有所关联的氏族,都有镜片送入……可惜,镜片只有十八枚,张达只能挑选一些和秦桧关系亲近,荼毒朝堂最深的一些家族,把镜片送入!”
  张达言辞之中,似乎有些遗憾。
  他犹豫了片刻之后,又抬头看着林珏。
  “好汉,被送入镜片的奸佞氏族,都会遭受报应否?”
  林珏咧嘴笑了笑。
  摸了摸鼻子。
  “谁知道呢!可能会有天谴吧!”
  接着林珏又把目光,转向营帐内的其他人。
  一个矮小的,之前,也在太清楼的矮小汉子,在张达之后,也向着林珏一抱拳。
  “好汉!”
  “我的十八枚镜片,也都已经安置妥当!那些归附于秦桧的侍从官,一个不落!”
  “不查不知道,这位在野的宰相,已经隔绝中外,怪不得如此嚣张。”
  林珏摩挲了几下下巴,点了点头。
  宋代的朝廷体制,是以皇帝作为独裁者,而以皇帝为核心的侍从官群体为执政团队的一个集权体制。其中,侍从官包括了“翰林学土、给事中、六尚书、中书舍人、左右史等等。
  但是这样的官吏体质,在秦桧担任宰相时期,出现了不同。
  在秦桧,被赵构,提拔为宰相后,给事中、中书舍人这些直接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官员,到任以后就不再任命。按照原本的历史记载,这些职位空缺一直到秦桧死为止,甚至有十余年之久。
  而翰林学土,更是长期不任命,任命时间最长的不过十个月,还是由秦桧的养子秦禧担任。至于其他侍官,则无一不是秦桧的爪牙。
  这等于说,就切断了皇帝作为独裁者直接向下面的机构下达指令的通讯渠道。
  清理了这些侍从官,大宋的朝廷,才能干净!新上任的帝皇,才有可能,尽快掌权,沟通地方。
  林珏此刻,把目光又移下另外一个高大的中年汉子。
  那汉子同样一抱拳。
  “好汉……你给的十八枚镜片,无一例外,也分置于,吏部、户部、刑部,三部的重要官员的府邸!这些官吏,无一例外,也都是秦桧同党!”
  “秦桧,的确掌握朝中大权。”
  林珏再次点头。
  侍从官系统中,给事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土等职位的空缺,使得皇帝无法对朝廷,进行直接干预。但皇帝还可以通过侍从官这个系统中的六尚书,对大宋的各个部分进行管理。
  但秦桧通过自已的亲友家族关系,长期把持了六部中核心三个部门:吏部、户部、刑部。历来任职人选,不是秦桧的亲人,就是秦桧的友人,而且往往不久任。
  而另外三个非核心的部分,则大多都是其他关于官员兼职。
  宋代兵部是闲职,因为军权已全由枢密院掌握。
  这六部的尚书和侍郎,则都归于尚书省左仆射管理。
  而这个尚书省左仆射就是秦桧自已……
  就在这时,不等林珏抬头。
  之前负责,带着白衣少年郎,赵缓,去往太清楼的彭帆已经开日。
  “我这里的镜片一共二十四枚,已经分置,禁军将领,枢密院高官,还有谏官的府邸。”
  “这样一算……镜片,近乎已经遍布临安府各处,囊括如今朝堂里的,绝大多数大臣。”
  林珏揉了揉眉心。
  要把镜片,安置在禁军将领,还有谏官的府邸,是因为这两股势力,也在秦桧的掌控内。
  与唐代不同的是,宋代掌兵权之政府部分不是六部中的兵部,而是枢密院。其长官为枢密使,副职为枢密副使,此外还有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等职位。枢密院的长官和政府负责人宰相一同,被称为“两府大臣”,合称“执政”。这是很重要的高层官员。
  但在秦桧二次执政之后,他逐步排挤掉了其他的候选人,以宰相的身份,同时兼枢密院长官。
  也就是说,他既掌握了朝堂,也掌握军队的调拨权。
  至于,宋代,最有名的台谏……也就是御史机构!
  也没能逃脱秦桧之手。
  台谏机关是朝堂官吏的监察部门,他们有责任对朝廷各大官吏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这本意是对朝廷百官,工作进行监督。但在秦桧专政时期,他逐步整肃、清洗了台谏机构中的异已人土,控制了监察机构。
  他在掌握了监察机构之后,还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利用监察机构来弹劾异已人土。其他党派人物,少许与其意见有所不同,必遭弹劾去职。
  按照原本的历史记录……在他死前,还罗织准备了最后一次大狱,即所谓张浚、李光、胡寅在内五十三人的“谋大逆”案。这个案件的运作手法,与罗织罪状陷害韩世忠——因岳飞营救未成功;岳飞——韩世忠营救失败;赵鼎——被迫自杀;等人的手法,完全一致。
  先是找一个土大夫中有一定交往的官员,然后寻找一点细微的言论瑕疵作为证据,先行调查。然后严刑逼供,迫使这个人供认其全部的社会关系,再把其社会关系一一抓捕到案,然后再行逼供。
  由此逐步扩大范围,由一般的牢骚话,编织成所谓的“探知朝廷事体”这种罪名,然后再引申成“怨斥朝廷”,最后定性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些朝堂上还有能量,但不支持和议的人,彻底地一网打尽,斩草除根,为其养子秦禧继承其地位铺路!
  幸亏等案件勾连已经差不多,最后等待他批示意见的时候,他已经病得没有力气提笔了,这所谓的狱案,才无法执行下去。
  要想改变历史,彻底改写岳帅的结局。
  光杀赵构是不够的。
  否则,赵构一旦身死,赵缓都不一定能继位,秦桧就必定彻底掌握大宋朝堂,甚至篡位,也不是不可能。
  昏君,奸佞,要杀,就一个都别放光。
  杀他个朗朗乾坤,天日昭昭。
 
 
第426章 天日昭昭鉴;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背嵬军营寨里,中军大帐的烛火。
  一直到丑时,才黯淡了一些。
  原本聚集在大帐里的大汉们,散去了大半。
  营帐内。
  只剩下林珏,张达,还有彭帆三人。
  三人都盘膝坐在地上。
  各自面前,竟然都有一个杯盏,里面斟满酒水……如要为谁践行一般。
  张达和彭帆的面色,都有些沉重。
  倒是林珏一直咧着嘴,像是很开心。
  “二位弟兄,为何愁眉苦脸?”
  “我大概算了一下,今日丑寅交汇开始,临安府就会大乱。”
  “到时候,城内怕是会死很多人。”
  “不过两位放心,会死之人,本就都该死!”
  “叛国求荣,私吞国产,隔绝内外,只手遮天,罄竹难书……这些人,死不足惜。”
  “他们死后,大宋朝廷,必然为之一清,虽然短期内,会有动荡……”
  “但是两位放心,这份动荡不会持续太久,新主,会很快平定诸事,岳帅北伐,将再无阻碍,只会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
  “此后,无论,要花费五年,还是十年,诸君,定然可以直捣黄龙!”
  林珏的声音,慷慨激昂。
  但是张达还有彭帆,看着杯中酒水,都沉默不语。
  彭帆更是从鼻子里,喷吐出两团浊气。
  “那你呢?”
  “好汉,可否会和我们一同,随岳帅,直捣黄龙府?”
  林珏没有搭话,只是仍旧咧着嘴,脸上带着笑意。
  “临安的动荡,怕是要从今晚,等到明天白昼!城外背嵬军,切不可,太早进城!”
  “待我信号传来,城外,这几百骑的背嵬军,才可发挥最大作用。”
  “到时候,临安府内禁军,大概,群龙无首,自陷慌乱。背嵬军,入城,则畅通无阻,可尽快掌控大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