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华胥拾遗(GL百合)——书自清

时间:2024-02-29 10:28:56  作者:书自清
  “阿姊,你与他成婚,便会成为他的保护伞,更进一步说,也是我的保护伞。你信我,我观此人人品贵重,洁身自好,世间男子中绝对罕见,他定不负你。”
  正是这句话,让赵樱泓暂时放弃了内心之中的挣扎抗拒。既然抗拒也不起作用,干脆勇敢地直面现实。官家说得对,她会成为韩嘉彦的保护伞,会成为官家的保护伞,她更希望自己能成为大宋的保护伞。
  其实不用官家专门来劝,她内心深处明白这些道理。她是大宋的公主,从降生那日起,她的身上就有着各种各样难以挣脱的枷锁,她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和“用途”,只是她一直不愿接受罢了。如今她接受了,内心反倒获得了些许平静。
  她的嘴硬与抗拒,还因为她确然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女儿心思,就是从男女情爱的层面上,与韩嘉彦的这一次短促见面,她并未勾动任何倾心之感。这是让她失望而不愿嫁的重大原因,尚未开窍又是男子的官家,是很难体味到这一点的。
  不过也许是因为在那样的状况下,她也很难有倾心之感的缘故。她只盼婚后,随着自己对韩嘉彦的进一步了解,这样的状况能有所改变。韩嘉彦若真是装得如此,那么婚后总不至于一直这般,总会流露出真性情来。届时,也许自己对他的感受会有所改善。
  但愿他能不负此心,否则这段婚姻,就真的只剩下利政牵扯了。
  思及此,她惊觉已然停笔走神多时,悬于纸面上的笔尖已然有些干涸。她懊恼咬唇,整肃精神,再度沾墨,下笔续书。
  ……
  韩嘉彦收拾好自己所有的贴身物品,装入竹箧,确认并无遗漏,便背着竹箧走出了练蕉院。
  这一日是三月三十日的日落时分,她已然获得了太学的进修许可,即将往太学入住。她已然是进士身份,此次入学只是旁听,并不参与任何考试。
  韩府的车马已然在北侧门等她,她步出门时,雁秋就在身后送她。这一次她是孤身入学,身边不会带任何仆从,只有魏小武会定期给她送些日用之物。
  “你且回去吧,我走后你也可以收拾好东西离开这里了。”韩嘉彦平淡地对她道。
  她已然从兄长那里获得了送雁秋出府的允许,这也是她成为驸马的交换条件之一。她已经拿到了雁秋存于府内的奴契并销毁,现在的雁秋是自由身了,韩嘉彦会安排她去师兄那里打下手。
  雁秋红着眼眶望着她,抿唇不发一言。
  韩嘉彦笑了笑,毫不留恋地上了马车。此后在太学内,她会使用其他的传信方法,不再依靠雁秋。
  何况此后如若要传信,雁秋可送不到,因为她的师兄浮云子,不日就要离京了。
  师兄昨日送给她一封密信,信中除了提及将章素儿恢复记忆之事托付给曹希蕴道长一事之外,还提及了三月廿七日发生在汴京城中的一起命案。
  韩嘉彦读信时吃了一惊,她实在想不到那两个曾戏弄丹青兄弟落水的契丹人,其中一人竟然已死,另一人下落不明。
  且这件事,竟然与她的娘亲有关。
  师兄这些日子都在暗中调查这起案子,他说基本已经确认这起案子还与茶帮有关,因着这两个契丹人最后出没的地方,就在汴京的茶场,据说他们和茶帮的人接触过,很可能他们还暗中从事着茶叶走私出境的勾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两个契丹人即与娘亲有关,又与茶帮有牵扯,实在太可疑了。平渊道人生前到底与茶帮有什么牵扯尚未查清,现在杨璇的印章又浮出水面,此事的复杂艰险程度超出了预想,让人不敢深想。
  但不论如何,这是韩嘉彦与浮云子调查此事这么多年,终于获得的新线索。师兄打算搁置一切汴京城内的事务,即刻前往白沟河榷场,查清这两个契丹人的来龙去脉。
  且,师兄似乎不小心引发了汴京府衙刑名推官的怀疑,那位名叫龚守学的刑名推官盯上他了,几乎日日都会到他店里转一圈,搅得他心绪不宁。
  因此师兄也打算借此机会,出去避避风头。店铺就交给丹青兄弟继续照看,且有雁秋新加入,培养一段时日,当可熟稔上手。
  师兄密信的最后写道:
  【你在太学之内,当努力接触画院,查找线索。你娘亲的书信从不落章,且具阅后即焚,不可能被他人获得。那碎纸之上的印章,多半是某一幅字画之上的鉴章。画作在争斗中撕扯破损,与师尊手里那幅韩熙载夜宴图残片遭遇相似,这实在值得一查。】
  韩嘉彦坐在略显颠簸的马车中,望着车窗外的汴京春景,一时陷入深思。也许当她再看到汴京城繁华的景象时,已然又是一个春日时节了。
  远处夕阳西下,逐渐遮蔽于汴京繁密的楼台馆阁之后。她起了几分兴致,轻声吟唱道: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第四十三章 
  元祐六年腊月二十九,再有一日便是新年了。
  午前巳初时分,雁秋坐在柜台后,打着算盘记着账。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她对珠算、账目已然十分熟稔,且习得一手不错的装裱技艺,能应付铺子里绝大部分的生意。每日她都能拿到不错的酬劳,就在铺子附近,她租了间房,与另外三个进城打短工的妇女住在一起。
  书画铺年末的扫尾基本做得差不多,忙碌多日的阿丹阿青这两日也没有外出。
  “哥,你说师父能赶在元日前回来吗?”翟青收拾完仓库,从后堂走出来,见到在前堂拖地洒扫的阿丹,张口询问道。
  翟丹停下手上的活,戏谑道:“怎么着,想师父了?”
  翟青觉得有些丢脸,瞄了一眼柜台后的雁秋,涨红着脸辩解道:“才不是!就是师父上次来信说了他能赶在元日前回来,可这都最后一天了,也没有音讯。”
  雁秋瞥见翟青那副模样,抿唇憋笑,也不说话,继续打着手里的算盘。
  又过了片刻,翟青又道:“哎对了,师叔不是来信说,今日离开太学吗?”
  翟丹回道:“师叔肯定要先回韩府呀。她这次出来,是为了筹备大婚的事。多半没什么机会往咱们这里来。”
  温国长公主出降吉日定在了明年的二月,眼看着元月即至,身为新郎的韩嘉彦不能再继续留于太学之中了,必须出来参与最后的筹备之事。量体裁剪驸马新衣、规训皇室礼节、进宫面圣等,都需要起码一个月的时间。
  “谁说我不能来?”忽而门口响起了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顿时又惊又喜。只见韩嘉彦一身月白锦袍,小冠束发,正笑意吟吟地站在门口。
  “师叔!”翟青惊呼。
  “师叔您怎么来了?!”翟丹感到不可思议。
  雁秋快步从柜台后绕出来,望着韩嘉彦,眸光闪烁已有泪意。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昨日我就提前回府了,今日兄长允了我一日自由身,可往汴京城寻访友人。”韩嘉彦淡淡解释道。随即步入屋内,在屋内的会客圈椅里坐下。
  三人围了上来,傻愣愣打量着她。韩嘉彦环视他们的神情,颇觉有趣。
  半晌,直肠子的阿青说出了三人共同的感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师叔……好像变了。”
  韩嘉彦笑问:“怎么变了?”
  “好像……说不上来。”阿青尝试去形容,但奈何词汇贫乏。
  “更内敛了。”雁秋接话道。
  “嗯,对对对。”阿青点头附和。
  “甚么对对对,没大没小的!”阿丹敲了他脑袋一下。阿青捂着脑袋很委屈,这话又不是他说的,怎么只打他?
  韩嘉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与他们胡闹,问道:“师兄还没回来?”
  “没有呢,说是年前能回来的,看来是不能了。”
  “谁说不能?我这不回来了吗?”门口再度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众人扭头去看,便见背着包袱褡裢、风尘仆仆的浮云子摘下头上的斗笠,走了进来。
  真是奇了,今日仿佛犯了口谶一般,说谁来谁。
  “师父!”两兄弟大喜,扑上去行礼,浮云子这一走就是大半年,他们确实很是思念。
  浮云子点了点这俩兄弟的脑门,算是完成了久别归来的见礼。又与雁秋问候一下,然后才将目光落在了韩嘉彦身上。
  韩嘉彦此时已然立于一旁多时,浮云子与她对望片刻,将彼此模样收入眼底,随即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雁秋兴致勃勃地捋袖子下厨,阿丹、阿青去帮忙打下手,今天中午必须要好好庆祝一番,还要开一坛上好的酒。考虑到韩嘉彦也就这一日得闲,今天也算是大家聚在一起提前过年了。
  浮云子回屋放下行李,更衣后,便与韩嘉彦在偏厅饮茶歇息聊天。
  “师兄出去这大半年,也就书信三封,言简意赅,我实在是好奇你查到了甚么,怎么会从白沟河查到了西夏边境去了?”韩嘉彦问道。
  浮云子去的地方,信件沟通困难,如若不是因为浮云子认识一些往来边贸榷场的商人可以代为传信,甚至会与汴京断了联络。为了防止信件在路上遗失或被拆毁,浮云子绝不会在信中写任何隐秘内容,只简单提及他走了哪些行程,当下身在何处,又打算去往何处。
  浮云子呷了口茶,整理了一下思绪,才开始从头说起。
  他自汴京北上,去了白沟河榷场,向榷场打听那两个入境的契丹人。榷场的官僚确然还隐约记得这两个人,也能查到这两个人的入境记录。他们携带了一批上等羊毛、一批乳酪、一批金银器皿入境。
  但是,诡异的是,凭着浮云子对那两个契丹人长相的回忆,那两个人的样貌与榷场登记的样貌对不上。
  浮云子于是猜测,也许这两个人在入境半途,被人半道拦截,恐遭不测,随后被冒名顶替身份。
  宋人显然不大可能会这么干,会这么干的人,就只有西夏人了。
  神宗五路伐夏虽然失利,但也重创西夏,于熙河路增置兰州,鄜延路增置塞门、安疆、米脂、浮图、葭芦五寨,边境向外扩展二百余里地,且使西夏心有余悸。
  然而入元祐后,西夏趁着大宋新旧君权交替,新旧政党变换时机,屡屡尝试夺回失地。被旧党把持的宋廷却采取绥靖之策,天真得想要让地求和,导致西夏得寸进尺,屡屡进犯西边而得逞,烧杀劫掠,给边地百姓带来深重的兵燹之灾。
  两地因此久久未开边贸,西夏人也不能入境。虽然如此,但汴京城中时而也能查出西夏间谍,渗透之深,使人心惊。
  而宋与辽承平日久,这许多年来边贸往来一直通畅,故而极有可能是两个西夏间谍顶替了入境的辽国商人,借助辽国商人的身份深入宋境,打听朝廷动向。只是令人奇怪的是,这两个西夏人,有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却失踪了。
  如此便有许多种可能性,或是这两人起了内讧,或是失踪那人也遇害了,但始终未曾被找到。只不过事出蹊跷,浮云子倾向于前者,因为直至五月他抵达白沟河时,开封府持续搜索全城也并未找到另外一个契丹人的尸体,这说明此人很可能还活着,或是藏起来了,或是被掳走了。
  浮云子又沿着白沟河榷场仔细查访,希望能查明那两人行走过的路径。他沿途找到了一些线索,榷场附近深山之中的猎户曾报案,说是找到了两具摔成泥的裸身男子。
  由于尸体严重腐坏且被野兽啃食,当地官府完全无法确认这两人的身份,只得以“行走山路时不慎坠崖”草草结案,两人的尸体也被就地立坟掩埋。
  浮云子愣是挖开了那两个坟包验尸,幸运的是尸体的颅骨部分尚未完全腐烂,浮云子找到了其中一人耳后的痣,确认到这一步,他基本就可以推定,真正的辽国商人确实被害,身份被顶替了。
  查到这一步十分不易,彼时已然是八月了。浮云子随后启程向西,希望能搞明白这两个西夏人是从何而来的。奈何一路打听过去,询问了相当多的商旅以及沿途村庄,他都不曾找到丝毫线索。
  后来他去了秦凤路首府凤翔府,凭着三寸不烂舌,从一个当地的军校口中打听到哪些路径时常会有西夏人偷渡入境。
  那军校告诉他,在大宋西军修筑的堡寨与堡寨之间,确然会有一些羊肠小道适合偷渡入境。虽有军士定期巡逻,奈何也不能完全避免此事。
  偷渡入境是一件十分有风险的事,西夏与宋到底有语言差异,民风亦不同,若要融入宋人村落城镇更是不易,边境民众多为宋军亲眷,或是退伍老兵,常年经历与夏之间的征战,警惕心极强,往往一眼就能分辨宋人与夏人。
  故而,如若不想被人发现,就必须绕开人群聚落,专捡无人的山林穿梭入境,那些蛮荒山野之中遍布野兽,更是凶险万分,长期得不到补给,一不小心就会死在半途之中。
  故而能够偷渡入境的夏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也是少数中的少数。与周遭的边民打听,也是打听不到甚么消息的。
  浮云子在宋夏边境徘徊了许久,从永兴军跑到秦凤路,都没有任何收获。时间如此白白消磨下去可不行,到十一月他便决意返程。
  “虽然此行艰苦,但也不算是完全一无所获。”浮云子挠了挠自己明显粗粝黝黑许多的面庞,道,“我联系上秦凤路的汴京商会,耗了点功夫和他们混熟了,尤其是做字画生意的在他们那里比较少,他们很欢迎我也加入。
  “茶帮在那里也有生意,而且官府管束没有那么严厉,西北茶帮活动相对更宽松。我与那里的话事人也见了一面,算是留了一个与茶帮联络的口子。
  “关于宋夏边境的情况,我看得很清楚了。那里的人斗志昂扬,人人心里都埋了一团火,要向西夏复仇。
  “只要上头下决心开边,西边必定军民一心。不得不说,昔年的王韶王子纯是真的有手段。此外今年刚到任的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章楶,此人也是个人物,做事谋篇颇有章法。
  “反观西夏,有些莽急,若没头苍蝇乱撞。在这种情况下,屡屡派间谍入我境内,也很正常。只是我死活想不明白,你娘亲盖上印章的字画,为何会成为西夏人抢夺的目标。”
  韩嘉彦道:“阿丹、阿青应该在书信里告知你了吧,他们托了好几家字画行,查了那段时间汴京城流通的所有字画,每一件都好端端的不曾损毁,且可以肯定与娘亲没关系。这说明当时死者争夺的那幅字画,本身并非是汴京城内市面上正在流通的字画。而且那段时间也没有书画铺报案字画失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