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所以这事儿就更蹊跷了,现在既然找不到那两个人的来历,就只能转而去查那幅画的来历。你娘亲……到底会接触甚么画?这实在更无头绪。”浮云子苦思冥想。
韩嘉彦却转而道:“师兄,你近期最好从旁接触龚守学。他是开封府刑名推官,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我在太学这些日子也找人打听了一下他,他为人端正,没甚么不良嗜好,只有一个正妻,生有两子一女。他母亲已逝,剩下个老父亲,这些年得了眼疾,视物困难。他接在家中,靠妻女照拂。这老父亲崇佛喜道,没事儿就喜欢往寺庙宫观跑,喜欢研究草药,自己制丹。”
浮云子转了转眼睛,笑道:“明白了,你这是打算在他身上栓根线,牵着他,让他帮我们查。”
“是,如此才事半功倍。你跑边境这大半年,真是吃力不讨好。不过如今风头总算是过去了,龚守学可能对你也逐渐淡忘了。”韩嘉彦道。
浮云子捻须打量她片刻,笑道:“这大半年未见,你变化不小啊。不仅这模样更俊俏水灵了,连脑子都灵光了。”
韩嘉彦白了他一眼,就听浮云子伸出手指道:“来,我给你切个脉。”
韩嘉彦于是递出手腕,浮云子切上,沉吟片刻后道:“嗯,内功精进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大半年,我主要就是练气养气,这时日长了,心思沉静,似乎很多之前看不透的事,也能看清楚了。”韩嘉彦道。
“确然如此,能沉住气,这是大好事,有利于你接下来与公主成亲后的伪装。”浮云子笑道。
“我这大半年也一直在思索,婚后该如何与公主相处。”
“可有答案?”浮云子反问。
“除了躲别无他法,但躲也要有理由,甚么样的理由才能让公主接受?我真的苦恼了很久。”
浮云子颇为戏谑地说道:“若说你不可人道,是最有效的借口。但显然,这样的借口不可行,因为如若公主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并以此为借口再退婚,你必然又会被推上风口浪尖了,而且这回只会更加狼狈不堪。”
韩嘉彦又白了他一眼,道:“我想与她维持一个相对平衡良好的关系,不近亦不远,能够互相帮衬,如同盟友。你放心吧,说辞我已经想好了,我想以我对她的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最初与她达成同盟,共同进退。
“她最在乎的就是官家和大宋天下,而这正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我不能让她明显地认清这一点,否则我怕她进一步探究我,我隐藏身份就会更困难了。我还是需要在她面前做出一定的伪装,要把握这个度,可真难啊。”
浮云子却是一副凑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道:“我有一个办法,你可以再让燕六娘这个身份出来活动活动,一来可以暗中查我们自己的事,二来你以这个身份去接触公主,将她的注意力吸引到别处去,韩驸马的身份之秘自然就保全了。”
韩嘉彦:“……”
似乎……也是一个办法?她忖道。
第四十四章 (投雷加更五)
分离了大半年的众人聚在一起,把酒言欢。韩嘉彦与浮云子你一言我一语,讲述这大半年的主要经历。
韩嘉彦这大半年的经历可谓枯燥乏味。她在太学有自己的一间独舍,每日上甚么课,由她自己决定,无人干涉。
她每日晨起练功,用完朝食后,会去择一些名师的课旁听。如此上午的时间便过去了,午后她会读书、习字、作文,若有感兴趣的课,也会去听。夜间再练功,睡前打坐吐纳,静思。几乎日日如此。
她在太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学生们大多对她抱有兴趣。只是,她策论革新,为一些维护旧党立场的太学生不喜。又传言她写那篇策论只是出于投机目的,且她即将尚公主为驸马的事传出,导致新党立场的太学生也有些不愿接近她。
因此,在太学这大半年的时间,她交到的新朋友唯张择端一人尔。不过,她与太学的诸多名师都有交往,尤其是李格非,与她已然有相当深厚的私交。
她入太学后,相识的几个同年都来太学看过她。中进士并不代表会立刻授官,新科进士起码还有一年的时间来安排私事。
一甲三人各自风光无限,在汴京交游到七月,之后便携手壮游天下。谢盛与宗泽则在四月时就各自回乡去了,谢盛要回乡成亲,宗泽也有自己的家事要处理。
“我在太学颇受疏离,不过因着韩家人身份的庇护,倒也没人故意为难我。我新交到的学生朋友只有一人,就是画院的张择端。这是个痴儿,他不在乎那些蝇营狗苟,每日只是作画,观察四周,纯粹至极。他经常往外跑,而我不能出去,只能看他带回来的画作,看他研究建筑物的间架结构和尺寸,全不在乎外界的一切,我就只是那样看,就觉得很舒服自在了。”韩嘉彦说到此处,不禁露出了笑容。
“这倒也好,你能有这段清静日子,对磨炼心性是好事。”浮云子点头。
他饮下一盏茶,又问道:“不知章七娘现在如何了,我托曹希蕴道长医治她的失忆症,可有结果了?”在给浮云子的回信中,翟丹翟青并未提及此事,他颇有些挂怀。
翟丹摇了摇头,回道:“据我们所知,因着家中祖父过世,其父章相公已经除官回乡守丧,章七娘亦被家人接去了老家浦城服丧。曹道长和章七娘来往并不密切,这大半年也只是书信往来。曹道长倒是一直留在汴京,在上清储祥宫挂单,也会常来我们店里逛一逛。”
“素儿回了浦城?”韩嘉彦吃了一惊。
“你也不知道?”浮云子扭头看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不知,这大半年我没有收到素儿的书信,而且阿丹阿青给我的信里也没提过此事。我一直以为她就在汴京,只是为了避嫌所以不再联络我了。”韩嘉彦解释道。
“其实……是章七娘让我们不要告诉你的。”翟青有些扭捏地说道。
“为何?”韩嘉彦蹙眉问。
阿青也是不解,阿丹只是喝酒不说话,雁秋则道:“章七娘临走前来过一回铺子,大概是五月时候的事。她说此次回老家服丧,丧期结束后很有可能会安排在当地成婚。此事她会自行处置,希望在有结果前,让我们不要告诉你她离开汴京的消息。”
韩嘉彦与浮云子相视一眼,一时无言。
“但是这事儿……一直瞒着你也不好……”雁秋一时也有些踟蹰,不知自己将这个消息说出是否合适。
“嗯,我知晓了。素儿的心思我明白,她向来好强。既然她要我等消息,我等便是。”韩嘉彦道。
一时席间气氛有些沉郁下来。但不多时,浮云子便岔开话题,聊起了即将到来的元日与上元佳节。
“你婚事忙到哪个地步了?”浮云子问。
韩嘉彦回道:“我其实这大半年完全没有关心这事儿,也就昨日听我兄长和长嫂说了些。这么长时间主要都是在造办备礼,以及给公主府做最后修缮,张罗各式陈设用度。婚俗五礼,会在婚前一口气做完,这一个月就是要演练婚礼当日的事。”
皇室婚礼与民间大不相同,规程礼仪都是早就定下的,尚公主的夫家一切都处在被动之中,按照规程该做甚么做甚么,压根不需操心。
按照礼制,天家公主出降前一日,行五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最后的亲迎,在出降当日完成。
古时候,结婚始用冰媒,告以夫家采择之意,谓之纳采。
问女之名,归卜夫庙,吉,以告女家,谓之问名、纳吉。
夫家给以聘礼,谓之纳征;择良辰吉日,谓之请期。
而天家婚礼,选驸马尚公主,不待纳采。公主封爵已行诞告,不待问名。若纳成则既有皇室赏赐进财,请期则有太史局择日。只是稍依五礼之名,存其物数,俾知婚姻之事重、而夫妇之际严如此,亦不忘古礼之义也。
“二月初二……这日子可真是不错,龙抬头。这六礼最后一步迎亲,可是在韩府举行?”浮云子又问。@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是,公主过门第一夜是要在韩府过的。第二日早间还要向公婆见礼,然后才会去公主府。”
“早些年,驸马升行,当了驸马直接与父母同辈,兄弟姐妹则成了晚辈,可真是荒唐。幸而先帝将这个规矩给改了,否则你……你就成了你兄长的六叔了,噗……”浮云子一时没绷住,笑出声来,席间其余几人顿时喷酒喷饭,笑作一团。
韩嘉彦无语至极,一想到她那个年长自己二十九岁、威严无比的兄长见自己要喊六叔,她就浑身起疙瘩。她决定回去给先帝烧高香,感激他把这个离谱的制度给取消了。
“我只盼着早日完成婚事,等搬入公主府,我就自由多了,兄长管不到我,我就能放开手脚做事。”韩嘉彦舒一口气道。
“时间过得很快,这一个月,眨眼间就过去了。”已有醉意的雁秋有些囫囵地说道,“只是我不能服侍在六郎身边了,我真想见见公主呢。”
“我也想!”阿青跟着附和道,“听闻温国长公主国色天香,我至今都不曾见过。”@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能让你见到?”阿丹鄙夷地看着弟弟,“做梦呢吧。”
“你们若想见,以后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韩嘉彦淡笑道。
“真的吗?!”丹青兄弟和雁秋顿时来了精神。
韩嘉彦苦笑,只得补充一句:“不过要看我与公主相处得如何了。”
“仔细想来……师叔你就要成为驸马了啊!这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算起来,你可是官家的姐夫啊!我们也与皇亲沾亲带故了。”阿青颇有些后知后觉地感叹道。
“你可莫要借此逞什么威风,你们师叔接下来要夹着尾巴做人,低调还来不及呢,你们切莫打着她的名号惹事生非。”浮云子点着自己的两个徒弟,严肃警告道。
阿青忙道:“哎呀,师父,我们兄弟哪有那么不懂事。我就是颇有些感叹,这世事变化,可真是出人意料啊。”
一时众人也都心有戚戚。
这一日韩嘉彦在书画铺子里与众人把酒言谈,天南海北聊了个够,终究是到了将近午夜时分,必须要归去的时候了。
丹青兄弟和雁秋醉得一塌糊涂,浮云子不饮酒,韩嘉彦也未多饮,故而二人仍然十分清醒。他们在仓库之中,看着一直保存在箱子之中的燕六娘的面具、夜行服与龙尧剑,浮云子道:
“这些东西,照例还是保存在我这里,你若需要便来我这里更衣。”
韩嘉彦点了点头,随即忽而注意到放在龙尧剑剑匣旁的那个卷轴匣子,她打开已然装裱完好的卷轴,看到了赵樱泓亲笔手书的“银月翡龙”四个字,一时心底忽而涌起一股奇怪的情愫来,使得她望着这幅字出了神。
浮云子看着她辉映于摇曳烛火下的侧脸,沉吟了片刻,道:
“师妹,如果……有朝一日你觉得隐瞒身份,欺骗别人实在太累了,不想继续下去了,也许……也可以试着放下。”
“甚么?放下,如何放下?”韩嘉彦奇怪地看着他,没听懂他为何会说这样的话。
“我是说……算了……”浮云子欲言又止。
韩嘉彦蹙眉,但也并未继续追问,而是小心收起了这幅卷轴,重新纳入卷轴匣子之中。
离去时,浮云子在门口送她,看着她的身影融入冬日寒夜,默默叹了口气。
……
元日,又一年过去了,元祐七年到来,世间万物翻开了新的篇章。
韩嘉彦晨起照例吐纳练功,在太学大半年,她已彻底养成了晨起吐纳的习惯。不过如今,也就晨起这一段时间才是她的自由时光。
接下来,她要跟随宫中派来的内侍学习宫廷礼仪,过目礼单,还随着宫中内侍事先去公主府邸熟悉环境,随内侍走几遍当日迎亲的路线,每一日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
元月十六日,刚过了上元节,趁着喜庆尚未过去,朝廷正式颁布了公主出降的诰文。
“温国长公主晋封曹国长公主,下降韩琦第六子韩嘉彦。韩嘉彦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赐玉带、袭衣、银鞍勒马、采罗百匹,又赐办财银万两,定于二月初二大婚亲迎!”
此后数日,汴京城的各个张榜告示之地,都有大量好事百姓围观,议论纷纷。
大宋公主出降,这是多少年没有的喜事了,何况这位公主可是官家的亲姐姐,素有美名流传,汴京百姓更是兴奋不已。
诚如雁秋所说,时光荏苒,一月时光如沙流过,眨眼便入二月了。
二月初一,大婚前一日,韩嘉彦晨起沐浴,更换礼服,先去拜见长兄。
韩忠彦已然整肃衣冠,等候多时。见她来了,揖手下拜,执臣子礼,道:
“往迎肃雍,以昭惠宗祏。”
韩嘉彦回以半礼,道:“祗率严命。”
接着,便随着包围自己多日的宫中内侍、女官,以及家中的掌事、仆从,携礼、贴等物出了门去。上马往东华门而去。今日,她需要独自完成规定好的五礼。
太常寺在东华门内的一大片空地之上设置了行五礼之地,铺上红毯,在西侧正对皇宫的位置设好长公主的卤簿、仪仗、厌翟车,于门外设驸马位次。
韩嘉彦骑马至东华门下马,有礼直官引她到指定的位次站定。太常寺礼官高声宣礼,韩嘉彦躬身西向,随声而拜。待宣上雁,韩府掌事执一对大雁奉上。入内省内知接过大雁,奉雁以进。韩嘉彦一直躬身,等候将驾驶公主的厌翟车入深宫,她再拜,耗时一个半时辰,总算是结束了五礼。
繁琐的宗法礼节,带给她现实迫近的压力。回府的途中,她耗费大半年时光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境,终究还是起了波澜。
第四十五章
二月初二,大婚当日。清晨,一夜未眠的赵樱泓从床榻上起身,披散着一头乌黑如瀑的长发,凝望着帘外忙碌来往的宫人们。她们已然在准备香浴,以及今日需要穿着的大婚服装。
37/200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