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到科举文当皇帝(穿越重生)——思风林

时间:2024-03-05 08:57:01  作者:思风林
  ————————
  “大人您那位贤弟可靠吗?”吴瑞卿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事关他们吴家的将来,再小心都不为过。
  方长鸣挑眉看他:“高侍郎有多可靠,朱翰林就多可靠。”
  且不说方长鸣相信朱翰林,就算朱翰林变了,朱翰林一家祖辈都是商户,这些年他同朱家在商事上有不少来往,方长鸣自认这种利益关系,比高成林与吴家的师徒关系要牢靠。
  而且他们这次只献上种植的方法,并未拿出实物,总还有退路。
  “如此,是属下多虑了。”吴瑞卿松了口气。
  “你只管等大朝会结束,让人将土豆找到的消息传出去便是,只有传的够远,咱们两家才能保全。”
  他从来不低估旁人的心狠手辣,他们在岭南王眼皮子底下做这些,还有将来知道一切想要抢夺良种的人,都不会轻轻巧巧地放过他们。
  方长鸣心想,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第17章 
  朱翰林立即将方长鸣寄来的土产分作四份。
  他招来小厮,让小厮将这四份礼送到与他私交不错的四家。
  这信能寄到自己手上,高兄那边怕是有不少人盯着,朱翰林压下想要亲自将东西送去的冲动。
  他面色如常地吩咐小厮:“记得同人说,这都是南方的一些果子,是我学兄从建州送来的,这盒子也是建州工匠所做能让果子晚些坏,果子味道很不错要早点吃。”
  他也只敢多嘱咐这么一句,再多便不敢说了。
  知道是建州来的木盒,高兄府上的下人怕是不会把果子拿出来另行装盘了吧。
  “是。”小厮只当是寻常地走礼,记下朱翰林的嘱咐。
  高府就算朱府两条街外,这儿住的大多是小官,户部左侍郎是正四品官,按理说不该住在这儿,只是高成林为官清廉公正,哪怕在户部这么个肥差上,依旧如此家无横财便住在这儿了,这也是为何僵持不下后高成林被暂且提了上来。
  “大人,朱大人又送了东西过来,说是南方的果子,是他的学兄从建州送来的,连这盒子都是建州工匠所做。”老管事李景亲自抬了盒子到书房。
  “建州?那岂不是离着琼州不远?”果然听到老管事如此说,高成林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奇了,朱翰林为人圆滑,他知道自己心中担忧师父,按理说不该送这种东西过来。
  李景悄悄松了口气,能让老爷歇息片刻,这些果子也算是用点用处。
  高成林接过盒子,放在木桌上就感觉不太对劲。
  下方的隔板有些晃动?
  “你先出去吧。”高成林对李景说道。
  李景退了出去。
  高成林这才将所有的果子都拿出来,仔细敲了敲盒底。
  果然是空心的!
  他就说朱翰林怎么会送建州的果子给他?他皱着眉头找了许久才发现盒底的暗扣。
  打开后,一串玉珠落到了地上。
  高成林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玉珠子,玉珠只是普通的珠子,怕是朱翰林担忧他发现不了这夹层。
  里面有三封已经被拆开的信件。
  高成林将那三封信一一看完。
  他的手不由自主地开始发抖。
  陛下梦中见到了一种良种此事高成林也有耳闻。
  他不是那种不通俗物的官吏,在听到那种叫土豆的东西能亩产二百石的时候,高成林就料定这不过是小皇帝的一个荒唐的梦。
  只是让安国公等人传了出来,才闹得人尽皆知。
  没料到,这……竟然是真的!
  方长鸣和师父是如何联系上的他不知道。
  但是恒玉竟然在方长鸣身边,这封信应当错不了!
  高成林忍不住紧紧握住手中的信。
  ————————
  常州府,安来客栈。
  “唉。”顾明长叹了口气。
  一旁的青衫书生吕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顾兄,这几日你一直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忧心之事?”吕贺说着又给自己倒了杯浊酒。
  顾明用手捂住吕贺的酒杯,将杯子移开。
  “这话该是我问你,你这已经是第五杯酒了,再过半月就是秋闱,你现在喝醉了,明日可要头疼,看不下书了。”
  “唉,你我读书学礼,自是为了报效朝廷,只是如今。”吕贺说着摇摇头。
  他们二人都是庶族出身,家中亦有几块薄田,供他们读书不成问题,学识又是此次秋闱学子中数一数二的。
  若是朝堂清明,他们自然是万事无忧,只是现在,秋闱之后便是春闱,他们必须择一门户投靠。
  不然往后选官,怕是要被刁难。
  “呵,你我都不如方学兄啊。”顾明长叹一声。
  两人都曾在飞鹤学院求学,方长鸣不畏强权的事,他们自然听过,那时他们刚开蒙听得热血沸腾,如今却是心有戚戚,要知道快八年了,方长鸣还是个小小县令。
  “京城传出了个谣言,不知道顾兄有没有听说。”吕贺话锋一转问。
  “你说陛下梦中见良种,还出了一个谜语?谜语的谜底是土豆,此物能亩产二百石?”顾明不假思索地说道。
  “从咱们常州府快马加鞭到京城也需四日。这消息才传出来多久,就连你我都一清二楚了。”吕贺嗤笑一声,他这声嗤笑一是笑话小皇帝不知他处境艰难更该慎言,二是笑一个没头没尾的谣言竟能在几日内传遍大齐。
  吕贺放下酒壶,不情不愿地说道:“世间若是有如此神物,我名字便倒过来写!”
  ————————
  “所以朕现在连御花园都去不了?”白明理撑着下巴问宋河。
  宋河干笑不语。
  白明理伸了个懒腰,丝毫不在意地说:“好,那就不出去。”
  不出去他可以在偌大的寝宫里走走,完全不耽误养身体。
  在白明理的努力下,他的个头往上窜了一窜不说,身上的肉也结实了许多,
  “说来,明日便是大朝会的日子?”白明理随口问道,他估摸着方长鸣会在大朝会戳穿此事,大朝会上京中五品以往的官员都在,任何人都别想要完全封住消息。
  算是最好的机会。
  只是不知道他们要怎么做。
  “是。”宋河干巴巴地回道,现下便是皇上想要去大朝会,太后娘娘也不会答应了。
  白明理点点头,继续看他的书。
  宋河大大松了口气,皇上不往下问就好。
  第二日,白明理不同以往的早早就醒了,他没有起床反而是闭着眼睛养神。
  官员的轿子在夜色中穿梭。
  高成林换了一身崭新的官服,面容端肃地盯着自己的宽袖。
  “高大人今日瞧着很是不同啊。”俞尚书眉头轻轻皱起,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要超出他的控制。
  高成林拱拱手说道:“上官说笑了。”
  随着太监的一声传唤,各级官员依次进入大殿。
  大朝会不是每次都有事可以讨论。
  可现下正是秋闱,各州的学政都派了下去,可也免不了俞家和唐家唇枪舌剑。
  唐家背后站着不少文官,此次秋闱的主考官更是唐丞相的弟子沈峥。
  不到八年,沈峥就从一介小小举子成了吏部左侍郎,更是担负了主考之责,想想真令人发笑。
  高成林也却是笑了。
  在他身旁的户部右侍郎如同见了鬼一般,这黑面神怎的说笑便笑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声音传来。
  户部右侍郎眼看着那黑面神,起身往前走了两步说道:“臣有本奏。”
  高成林说完竟然直接跪了下来,行了个大礼。
  本朝官员便是上朝都能安稳坐在木椅上,这般行事,怎能不让人诧异。
  “还请,陛下亲承。”
  他话音一落,大殿立即变得落针可闻。
  俞尚书皱起眉头,皇上已经许久不上朝了,高成林现在如此难道是想要逼皇上上朝?!
  他的目光扫向唐丞相。
  难道是这老儿在幕后弄鬼?
  唐丞相却也紧紧皱着眉头,高成林就是那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怎么可能为自己所用?
  高成林说完磕了一个响头,清脆的声响落在大殿中,更是落在众人心头。
  “还请,陛下亲承。”高成林再次对着通通当当的龙椅行大礼。
  “高大人这是何意?陛下身子弱见不得人,快快来人将高大人拉住。”俞尚书不过一愣神的功夫,大殿光滑的地上已经多了一小块血迹。
  足见高成林磕头磕得有多用力。
  “慢着!”沈大将军虎目一瞪,原本想要上前的侍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上前。
  “高大人是堂堂朝廷命官,哪里是你们能拉扯的?”
  唐丞相眼珠一转说道:“是啊,高大人不过是要向陛下回禀公务,怎么,难道陛下如今连龙溪宫都出不了了吗?”
  他语气不善,明里暗里似乎都指向俞家,俞太后不过是太后竟然能禁皇帝的足。
  成何体统?
  俞尚书含笑说道:“怎会,陛下亲口说了要静养。”
  “臣原以性命相请,陛下亲承。”高成林说着又面不改色地重重磕头,鲜血顺着他的额头留下,让他看起来像一只厉鬼。
  “既然高大人都如此了,俞尚书还不愿陛下出龙溪宫吗?”沈大将军冷嗤一声说道。
  唐丞相和沈大将军虽都看不上高成林,可这个时候他们倒是乐得推他一把。
  唐丞相十分好奇,这高成林能说什么。
  俞尚书抿了抿嘴:“好,那便让宫人去请陛下。”
  再说下去,唐丞相和沈大将军只怕要拿着太后娘娘不让小皇帝出龙溪宫说事了。
  宋河急急忙忙地冲入寝殿。
  竹兰困惑道:“宫中不可疾走,公公你这是?”
  宋河擦擦额角的汗:“哎呦我的姑娘哎,这可不是说这些的时候,陛下醒了吗?高大人以死进谏,要见皇帝。”
  竹兰一愣。
  宋河已经去叫躺在床上的白明理起床了。
  “哦,如此?”白明理起身,“那便如他的愿吧。”
  白明理在宫人的伺候下飞快换了皇帝朝服,坐着龙撵到了大朝会。
  说来他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
  白明理一步步走向龙椅,额前的冠冕有些碍事,他只得放慢脚步。
  “高大人,听闻你一定要见朕,才肯说所奏何事?”白明理坐好不紧不慢地问道。
  高成林跪在地上将头低得更低:“是。”
  “臣得知罪臣吴华青同奇丰县县令方长鸣,得陛下庇佑,偶得土豆,已经种植成功!”
  朝堂瞬间为之一静。
 
 
第18章 
  “此乃方县令所写土豆种植的心得,请陛下过目。”高成林从袖中拿出一张他整理好的折子。
  高成林膝行几步,将折子高高举过头顶。
  大殿内的人似乎被什么冻住了。
  “呈上来吧。”白明理的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安静。
  大太监贾乡神情恍惚地接过高成林手中的折子,软手软脚,小小一份折子他竟是有些拿不住。
  “荒唐!”俞尚书厉声呵斥,“高大人既然知道吴华青是罪臣,高大人又是为何与其联系的?陛下,高大人手中并无实证,纯属无稽之谈!”
  俞尚书说着一双利眸扫向大太监贾乡,后者却恍然未觉几近踉跄地将折子传给陛下。
  贾乡年纪大了,但依然清清楚楚地记得,几十年前他们村害了旱灾,地都被晒裂了,别说粮食,便是杂草都长不出来。
  实在活不下去,他因长得还算讨喜,年纪又小被卖到了宫中,虽说他如今成了宫中有头有脸的人。
  但奴才就是奴才,若是世上真的有这般良种该多好。
  白明理接过折子,打开一看,折子的内容似乎是誊抄下来的,写了土豆的种植注意事项等等。
  甚至还有土豆每个生长时期的详图。
  方长鸣刻意忽略了,土豆开花的图。
  即便如此,这前后逻辑周密,哪怕没有实物,看过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相信这世界上确实有这么一种植物。
  “好!朕梦中所见便是此物!”白明理装作惊喜地站起身,他快步走下龙座,将跪在大殿上的高成林扶起来。
  “爱卿快起来,来人传朕的旨意,召奇丰县县令方长鸣同吴华青入京觐见!!!”
  白明理立即快速说道。
  反应过来的唐丞相马上起身行礼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让姓吴的回来?怎么可能?!
  至于什么方长鸣,别说唐丞相,就连沈峥都想不起来他是谁了。
  一个小小的同进士,不值得他们记住。
  “不可?为何不可?”白明理眉头一挑,面露戏谑地说,“对了,朕真是高兴糊涂了,竟是忘了给众位爱卿传阅这份折子,你们都看看,真是天佑大齐,让朕得此良臣。”
  白明理将折子给贾乡。
  唐丞相手中拿到折子时还很懵,他至今也不相信世上有能亩产二百石的东西。
  折子被塞到他手中,大朝会上众位官员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似乎众人都在等他的判断。
  唐丞相便是想要再说什么,也只得先翻开折子看。
  他一目十行越看越心惊,若说看折子前,他对小皇帝口中的良种嗤之以鼻,如今竟是相信了三成。
  有那么一瞬间,唐丞相脑中忍不住想,难道小皇帝真是真龙天子?得天庇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