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新夏笑骂:“你怕不是傻!”
林筠初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傻人有傻福!”
“行,说不过你。”叶新夏无奈。
天气寒冷,家中也没有其他人,饭菜做好,林筠初和叶新夏端着小碗蹲在灶台边就吃了,吐出来的骨头直接扔炉里烧成灰,贼方便!
一顿饭两人吃的肚皮溜圆,也没把做的菜吃一半,晚上又敞开了地吃了一顿,还剩半条鱼。
“刚刚好,年年有余。”叶新夏说着拿菜罩罩了上去,防尘。
除夕守夜,没什么可以消遣,林筠初想了想,把自己几个月以来挣来的东西都搬到堂屋来:“长夜难熬,来,咱们数数看今年挣了多少。”
叶新夏觉得有趣,也回房将自己的和林筠初给的所有银子都拿出来,放到桌上。
林筠初拿过沉甸甸的盒子,打开,发现里面除了居然还有一个小布包,拿过来打开一看,居然也是银子,心中有些疑惑。
“这怎么还单独包起来了?”
叶新夏感觉脸上有些发烫:“包起来的是我挣的,盒子里面那些是你挣的……”
林筠初:“……”当初那一架是白吵了。
“什么你挣的我挣的,不都是一起挣的么。”林筠初说着将布包里的银钱倒进盒子里,像搓麻将一样搓了一圈。
叶新夏嘴唇动了动,把话咽回肚子里。
林筠初将自己后面猎猪得的、花剩下的银子也一起放入小盒子里,兴致勃勃地开始数。
叶新夏看见这么多银子,心里也觉得高兴,忘了刚才的小小插曲,跟着数起来。
几个月的时间,各种收入减去支出之后剩下的银子,林林总总加起来,竟然有差不多一百七十两银子。
叶新夏数完后,激动得连手都有点抖:“都差不多可以在镇上买房了。”
林筠初不懂这边的房价,不过如果可以买的话,她们有时候做点小生意就不用那么麻烦了,晚了就直接睡在镇上的房子。
“这些钱可以买多大的房子?”
“一进的小院子应该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房源。”
“一进?”这是什么单位?
“就是一进呀。”叶新夏理所当然地点头。
说完,没得到回应,一抬头看到林筠初疑惑的眼神才反应过来,这可能又碰到了林筠初的知识盲区了,想了想,找了个比较接近的例子:“比我们村长家现在的院子大一点。“”
林筠初恍然大悟,懂了,一百多差不多两百平方:“挺大的了,两个人随便住了,村长家一大家子十好几个人呢。”
“对呀,你想在镇上买房还是在村里建?村里建的话,三四十两到头了,跟村长家一样。”
林筠初想了想,又有些动摇,买房是做生意需要,可她也想建房,她还是比较喜欢榕树村的,最主要的是,叶新夏在这里。
“我再想想吧,反正也急不来。”
“也是,现在也动不了土,慢慢来就是。”
第61章 惊喜
林筠初和叶新夏熬了一个通宵,早早就做了一锅汤圆,每人吃了一碗,实在熬不住了才各自回房眯了一下。
眼睛一闭一睁就到了中午,林筠初穿上叶新夏用那匹深蓝色印花料子为她缝制的新衣,拿过一个布包再揣上一个小盒子,敲开叶新夏的房门。
叶新夏拿着外衣正想穿上,听到敲门声,顺手就将衣服披在肩上,然后过去开门。
“怎么……”叶新夏一抬头,呼吸一窒,“了”字直接卡在舌尖吐不出来了。
眼前的林筠初身穿着的那套蓝色的衣服,衬得她身材更加颀长,长长的墨发用同色的发带高高束起,明明和自己一样是个女孩子,却英气得跟男子一般。
叶新夏心想:“这人怎么能这么好看……”
林筠初没注意到叶新夏的异样,侧着身子进了叶新夏的房间,将布包打开取出里面的衣裳。
“来,新年穿新衣,我穿上了你也要穿上。”林筠初抖开手中的衣服。
那熟悉的藕色,叶新夏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那天买年货的时候林筠初买的那两套衣服的那套厚的,忽然感觉眼眶有点发热。
“……你说的送人,就是送给我呀?”
“对呀,我又不会裁衣,只能买成衣了,这个颜色衬你,你穿起来肯定好看。”
林筠初取下叶新夏肩上的旧衣放到床上,见她穿着的里衣是新衣,便不叫她再换了,将手中的新衣披上去,伺候她穿衣。
叶新夏像个小孩一样,林筠初叫她抬手就抬手,叫她转身就转身。
待衣裳穿好,林筠初后退两步,满意地点点头:“果然好看。”
“真的?”叶新夏有点不自信,除了嬷嬷走后,就再也没有人夸她好看了。
“真的,再梳个发髻,等会儿来讨糖的小孩儿都得夸你好看。”
林筠初将人带到梳妆台前,叫人坐下,拿起木梳笨手笨脚地给叶新夏梳头。
只是梳发髻这种精细的活儿,林筠初实在干不来,盘得手都酸了,也没能叫那一缕秀发变成发髻,还是叶新夏看不下去了,取了梳子自己绾发。
好不容易梳好了正想起身,又被林筠初按在椅子上:“先等等,送你个惊喜。”
“还有惊喜呀?”叶新夏转头想看她,被林筠初捧着脸颊扭回去。
“闭上眼睛,不许偷看啊。”
“好好好,惊喜,我知道。”叶新夏无奈闭上眼睛。
只听身后林筠初一阵悉悉索索的,然后有什么东西插入了发髻。
“好了,可以睁开眼了。”
梳妆台上有一面嬷嬷留给她的铜镜,叶新夏睁开眼,见铜镜中的自己头上多了一只银色的发簪。
“怎么样?喜欢吗?”林筠初期待地问。
叶新夏藏在袖中的手抠了一下暖融融的棉絮,向后转身抬头看林筠初:“喜欢,你怎么会想起给我买这个?”
林筠初伸手弹了一下发簪上的蝴蝶翅膀,看着蝴蝶翅膀微微颤动,有些不好意思:“你带我去落户的那天,我们去逛金器铺子,我第一次到这种工艺,感觉很好看,就想要是你戴着,肯定好看,只是那时候没钱我就没提。”
“那这支……”
“是买年货那天,我被挤进店里,正好身上带着银子,就买了。”
叶新夏:“……”
难怪,那天林筠初从金铺里出来,她还傻乎乎以为她是被挤进去的。
见叶新夏没反应,以为叶新夏不高兴她花了银子:“这个簪子不贵,才三两,当时赵叔帮着卖猪得了不少……”
林筠初话没说完,就被叶新夏紧紧抱住了。
看着贴在自己腹部的脑袋,林筠初抬手将她颊边的碎发撩至耳后:“你怎么了。”
叶新夏声音闷闷的:“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
“……只是这么想就这么做了。”
当然是因为喜欢你啊,因为喜欢你,所以忍不住想要对你好。
“你这样,我以后要是没遇到比你更好的人,我怕是不想嫁人了。”叶新夏开玩笑似的说。
“那便不嫁,对你不好的,嫁给他干什么?”
林筠初说完,忽然想起那差点被忘在脑后的情敌:“话说,你的那个‘夫君’呢?除了那天你提了一嘴,就没再听见你提到过了。”
说到这个,叶新夏就觉得羞耻,耳尖都有点发烫,“刷”一下松开林筠初的腰,起身往外走:“哎呀,都中午了,该做饭了。”
话题转得生硬,林筠初忍不住轻笑出声,大约也明白了那大概就是个乌龙,心情愉快地跟了出去。
早上的汤圆还剩一些,林筠初和叶新夏都懒得再做饭了,将汤圆热了热,端到堂屋的桌子上,应付着这一顿午餐。
大年初一大概是所有孩子最高兴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不仅可以穿上美美的新衣裳,还可以走门串户讨糖吃,一整天走下来得的糖省着吃可以吃好久。
林筠初和叶新夏两人在堂屋正吃着,院门口涌进来一大群孩子,孙小米带头,大的有十三四岁,小的三四的样子。
孙小米进门就招呼着小伙伴给两人拜年:“新夏姐姐、筠初姐姐过年好,祝两位姐姐早日发财、永远年轻貌美!”
小孩儿稚嫩清脆的声音齐声响起,令人听着就觉得舒心。
林筠初和叶新夏也放下碗筷,跟一群小朋友拜年,之后拿出准备好的糖果分给大家。
两人正分着,忽然一道清脆的童声传来:“筠初姐姐和新夏姐姐今天都好好看。”
叶新夏循声看过去,是林云氏的儿子林骦,长大了一岁,如今已经四岁了,长得虎头虎脑,两颊肉嘟嘟的,看起来可爱极了,忍不住逗他。
“那平日里筠初姐姐和新夏姐姐不好看吗?”
林骦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下,认真地看着叶新夏:“也好看,但是今天更好看。不信你问问如月姐姐和小米哥哥。”
明如月是村长的女儿,为人爽直,孙小米性格好,两人在小朋友当中信任度相当不错。
听见自己被点名,明如月和孙小米忙不迭点头:“是的,好看,姐姐本来就好看,穿了新衣就更好看了。”
其他小朋友也纷纷点头,表示前面三位小朋友没说谎。
林筠初和叶新夏听着高兴,给每个人多抓了点糖果,惹得一群小朋友围着她们一通夸了之后才出门去下一家。
林筠初收起糖果袋子,看着叶新夏:“看吧,我就说小朋友肯定夸你好看。”
叶新夏瞟了她一眼,没说话,不过红红的耳尖和扬起的嘴角已经昭示着她羞涩的内心和愉悦的心情。
第62章 准备
过了初一,之后就是走亲戚,林筠初和叶新夏没什么亲戚,等着村里人走完亲戚之后,才提着年礼给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村里人拜年。
叶新夏往常跟村民没什么交集,林筠初还以为叶新夏跟村里人关系都不怎么样呢,结果一遭走下来,发现叶新夏的人缘居然很不错,去的时候大包小包,回来的时候还是大包小包的,只是包里的东西换成了村民回的年礼。
就这样连着两三天,林筠初和叶新夏基本上都在村民家里吃饭,家里都不用开火,主人家留饭,不得不吃呀。
一连吃了几天,终于轮到他们请人吃饭了,因为拜访完要拜访的最后一户人家之后,林筠初和叶新夏家迎来了第一波拜访的人——吴家人。
吴家人过来除了拜年,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锦绣堂将在新的一年新开一批门店,镇上店里的部分绣娘因表现突出被调到县城了,因此镇上的门店将重新招募一批绣娘,四月之前,有意应聘的绣娘凭绣品应聘。
叶新夏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敲开林筠初的房门,找林筠初商量要绣什么好。
“筠初,你跟我一起想想,要绣什么好呢?”叶新夏坐在林筠初的床侧问。
叶新夏过来的时候没穿外衣,此时身上只有薄薄的一套里衣,林筠初叹了口气,将人拉进自己的被窝,拉过被子将人裹好,这才回答她的问题。
“你擅长绣什么便绣什么,不用想太多,想太多压力大了反而做不好。”
叶新夏听完表示真的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什么有用信息都没有,想了想,林筠初也不知道这些,问了也白问,于是开始说些其他的。
“我挺想去应聘的,不过我不确定我能不能聘上,现在有点纠结。”
“纠结什么?”
“纠结要不要去应聘呀。”不然还能纠结什么?
“我以为你已经决定要去了,你不是一直在为成为锦绣堂的绣娘而努力吗?”林筠初看她。
叶新夏摇头,感觉坐着有点累,挪了挪身子,挪到林筠初身边,将头靠在林筠初的肩膀上。
林筠初顺势将人搂过来,让她靠得舒服些。
叶新夏感觉林筠初身上暖烘烘的,忍不住往她身上靠去,轻声说着自己的想法。
“是这样没错。只是应聘要展示的绣品肯定要精致些才好,如果我要做精致些的,就要保养双手,这样底布和绣线才不会被手上的茧和毛刺勾丝,可是我一旦开始保养双手,很多活计都不能干了,过不了多久就是农忙,不种地的话,一旦聘不上,连饭都没得吃。”
“没事,农活我来干,你护好你的双手,好好绣好绣品就行。”林筠初安慰道。
“你一个人做的话,会很累,而且你还不会。”
叶新夏觉得自己简直要操碎了心。
“没事,到时候你站在一边看着,我哪里做得不对的你就教我,总能做好的,最多就是速度慢一些。”
“好吧,只要你不觉累。”
说完这个,叶新夏又聊起了别的话题,嘀嘀咕咕着,声音就渐渐低了下去。
林筠初低头看她紧闭着双眼,嘴里还是时不时呢喃着些什么,不由失笑。
轻轻将人放下来躺好,熄了灯,将人搂到怀里,满足地闭上了双眼。
————————
叶新夏做了决定之后,就真的不再碰触其他可能对双手造成磨损的活计了,每日就琢磨着新花样、练手以及如何保养双手,快速让手上的茧软下来。
农忙还未开始,林筠初就跟着叶新夏一起研究花样,去村里读书人那里买来纸笔,林筠初在雪地里画着大致的轮廓,加上口述,叶新夏就照着那个轮廓增加细节描在纸上,之后再细细修改。
一连画了二十多个样式,叶新夏才勉强选出其中一个。
叶新夏捧着选定的图案,又开始纠结起了用料,要完成这幅作品,该用什么样的料子什么样线,做桌屏呢还是做普通的衣用绣花,都要好好考虑才行。
28/132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