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到底用什么料子才好呢?好的料子又好贵……”叶新夏觉得自己要愁秃了。
林筠初正好从外面铲雪回来,听到叶新夏的自言自语,忽然想起张家曾经有送过自己布匹来着,就塞在自己的床底下。
“新夏,我们有一些好的布料,你看看合不合适。”
“有吗?”叶新夏疑惑。
“张家送的那些,平时用不上,差点就给忘了。”林筠初擦了手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叶新夏一拍自己的脑袋:“对哦。”
林筠初将盒子拉出来,放到桌子上,取出里面的布料。
叶新夏翻了翻,见里面有一块轻薄透亮的白色料子,料子表面光滑,但放在阳光之下会反射出暗纹。
叶新夏一下子就看中这一块料子,不再去看其他颜色的了:“就这个了,做团扇扇面就很不错。”
“确定了?”
“对,接下来就是买绣线了。”
“嗯。”
绣线很快也买来了,花了不少银子。
做好基础的准备之后,叶新夏就进入了正式的刺绣当中,连播种的时候都没空到田里给林筠初讲应该怎么做。
好在林筠初机灵,跑去观察那些老把式是怎么做的,再偶尔帮帮忙,很快就学会了如何种田、施肥。
两人就这样各忙各的,只有早中晚三餐有时间聊上几句,直到林筠初忙完田里的事,才有时间盯着叶新夏,不让她太长时间保持高专注力、低头刺绣的状态。
“好了,半个时辰了,起来走两圈,喝点水。”林筠初敲敲叶新夏的椅子,提醒道。
“等一下,还有几针。”叶新夏上瘾了,根本停不下来。
林筠初哪里不知道她,在她起针的时候,快速握住了她的手,将针取出,再把水杯放到她手里:“说好的,半个时辰就是半个时辰,赶紧起来活动一下。”
叶新夏拿她没办法,也知道她是为自己好,只好听话起身:“好好好,你别生气,我不绣了,等会儿再绣。”
林筠初无奈:“你呀!”
第63章 应聘
四月即将来临之际,锦绣堂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前来应聘绣娘的姑娘和妇人。
“人好多啊,我都有点紧张了。”叶新夏抚着手中的木盒子,和林筠初说话。
“没事,你绣得那么好,肯定有机会。”
林筠初对叶新夏很有信心。
“嗯。”
毕竟招的是绣娘,绣娘只需要在绣房按照客单刺绣,只考查绣技,而绣技如何,看作品便知,很快,就排到了叶新夏。
叶新夏深深呼吸了一下,将手中的盒子放到窗口,紧张地看着窗口内的人。
这是第一轮筛选,只要窗口内的两个人点头,她就能进入第二轮测试。
团扇被取出,两个资深绣娘看了又看,小声讨论着什么,偶尔抬头看看叶新夏,用时比前头的人还要长一些。
叶新夏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手不自觉得去拽林筠初的袖子。
林筠初看出她的紧张,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终于,两个绣娘将团扇重新放入盒子里,又取了一块木牌放在盒子上,一并推给叶新夏。
“绣得不错,有灵气,是个可塑之才,我们这里给姑娘过去了,至于后面能不能留下来,得看姑娘自己了。拿着木牌,往右边走,自有人带你进行第二轮测试。”
“好好好,谢谢,谢谢两位姐姐。”叶新夏接过盒子,激动得不行。
拉着林筠初朝右边走,进入复试场地,林筠初非应聘人员不能进去,只能在门外等着。
等在外边的还有其他绣娘的家属,其中就有个蓄着络腮胡的高大汉子,显然很紧张,一直不停地踱步。
走了许久,估计是缓解了紧张的情绪,走到林筠初身边站着。
“姑娘也有姐妹来应聘吗?”汉子用手戳了戳林筠初的背篓。
“是的。”林筠初点点头,心里有点讶异,她以为这汉子的声音应该是成熟的男性声音,至少是有点粗哑的吧,没想到是个少年音。
“你看起来一点都不紧张,你就不担心吗?”
“没什么可担心的,已经尽力,结果如何就看天意了。”林筠初笑笑 ,不怎么在意结果。
反正依着叶新夏的性子,在哪儿不是刺绣呢,都差不多。
后面的测试说简单也简单,但说不简单也不简单,考察的内容五花八门,就是识别各种布料、分辨绣品的等级等等。
对于见多识广的绣娘,这些测试谈不上有难度,但对于普通人家的妇人姑娘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知识盲区,许多人勉强能分出绫罗绸缎,但是有些绣品品级却看不出来,因此没多久就刷下来一大片。
叶新夏自小有嬷嬷带在身边教导,知识储备明显高于普通妇人,很幸运被留了下来。
一起被留下来的还有一男一女,男的二十多岁,女的十五六岁的样子。
“陈效、银如画、叶新夏,通过测试,聘为锦绣堂初级绣娘,试工三个月,工钱每月八百文,三月后择优选取,正式录用之时,月银调为一两银子一月。现上前领取木牌,四月之前凭到这里签契,也可回家同家人商议过后再来。”
管事的招呼着三个人到跟前,将木牌递给他们,不放心地又嘱咐了一遍:“记住了,四月之前,过期不候。”
乡下难招人,城里倒是不缺技艺好的,可惜不愿意来这穷乡僻壤,信息发出去几个月了,通过测试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管事感觉自己都要秃了。
三个人谢过管事,满脸笑容地出来了。
“哥哥,我过了我过了。”银如画举着木牌一下子扑进络腮胡汉子的怀里。
“真的?咱家如画真棒!走,哥带你去吃烤鸡!”
络腮胡汉子显然也很高兴,抱着小姑娘转了个圈,脸上的笑容络腮胡都遮不住。
林筠初看着兄妹俩的互动,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
回头看见走在后边的叶新夏,见她一脸笑意,林筠初就知道事成了,赶忙迎上去:“这么开心?”
“嗯。”叶新夏用力点头。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去吃好吃的,你想吃什么?”
叶新夏偏头想了想,摇头:“我也不知道。”
“去吃烤鸡怎么样,我们一起呗?”络腮胡汉子从一旁探过头来插话,“以后我家妹子和你家妹子也是一起共事的,咱一起吃个饭,提前认识一下?”
林筠初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转头去看叶新夏。
“也好。”
叶新夏也挺想认识银如画的,她见过小姑娘的绣品,比自己的好多了。
“行,一起。走吧走吧。”
络腮胡汉子咋咋呼呼的。
这时陈效从旁边走过。
叶新夏叫住了他:“陈大哥,要一起吗?”
陈效没想到会有人邀请自己,愣了愣,笑着摇头:“不了,谢谢叶姑娘,在下家中有事,下次有机会再一起吃一顿吧。”
“行,那我们先走了,陈大哥回见。”
叶新夏他们表示理解,朝陈效点点头,一行四人人朝对门的酒楼去了。
陈效看着他们,心中的紧张渐渐淡去。
即将共事的人没有看不起他是个男子,想来,以后不会像以前那样艰难了。
四个人点了两只烤鸡,等待烤鸡端上来的时间,互相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络腮胡名叫银如棋,和叶新夏同岁。兄妹两从西北来的,年前才在历先镇买下房子。
几个都是爽利人,一下子就打成了一团。
烤鸡一端上来,四个人纷纷上手,直接撕下鸡腿开吃。
不拘小节的样子引来周边食客频频侧目。
“果真是乡下人,一点礼教都没有!”
一个看起来是个富家小姐的姑娘,看着林筠初一行人的吃相,一脸的嫌弃。
四个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她,眼睛一眨不眨的。
银如棋事是男子,不好一直看着,也不想跟那富家小姐计较,回过头来继续啃着。
林筠初、叶新夏和银如画都是女孩子,就没什么顾忌了,直直盯了人家好一下子,看得富家小姐浑身僵硬后才收回目光,为自己和小伙伴的默契相视一笑。
富家小姐感觉那几道目光终于从自己身上离开,气得站起身来伸出纤纤玉指指着几个人:“你们!无礼!”
“这位小姐,我们哪里无礼了?我们在这吃饭也没碍着你吧,不想看别看就是了。”
“那、那你们直勾勾盯着我家小看干什么?”富家小姐身边的小丫头站出来,气愤地看着他们。
林筠初嗤笑,一手拿着鸡腿,一脚抬起来踩在凳子上,吊儿郎当的:“当然是你家小姐好看呀,好看被人多看两眼怎么了?怕被人看别出来呀。你也就看我们是女孩子才敢乱讲话,要是个混不吝的,这会儿怕早就上手摸了。”
银如画被林筠初粗鲁的样子惊呆了,从在锦绣堂到刚才,她一直以为林筠初是个稳重温柔的大姐姐呢。
富家小姐被气得满脸通红,自觉说不过,甩着袖子走了。
第64章 暖房
签契一事很顺利,叶新夏就这样开始了每天刺绣四个时辰的规律生活。
锦绣堂有员工宿舍,十几人一间,住着不宽敞,林筠初不太放心叶新夏,决定还是在镇上买房。
一连跑了好几天,在银如棋的帮忙下,买下了银家隔壁的一进小院。
小院离市集不远,步行也就半刻钟左右。
房子一收拾好,林筠初就将叶新夏从锦绣堂的员工宿舍接了出来。
正式入住当天,林筠初趁着叶新夏上班,早早买来一堆食材做了一桌席面,等着叶新夏和银如画下班后,请银家兄妹过来暖暖房。
“来来来,坐坐坐,敞开了吃。”
林筠初叫银家兄妹入座,自己将碗筷递过去。
银家兄妹这几天早和林筠初叶新夏混熟了,接过碗自己盛饭去了。
“好丰盛,看起来就好好吃,筠初姐姐你好厉害呀。”
林筠初还没落座,银如画坐在桌边等她,看着一桌席面惊叹连连。
“只是普通家常菜,你们喜欢就好。”
银如画见林筠初落了筷,自己也跟着落筷夹了一筷子红烧肉,差点香哭了。
“好好吃,哥,相比起来你做的简直是猪食!”
银如画一边吃一边不忘记吐槽自己哥哥。
“滚滚滚,猪食你不也吃着长这么大了,猪小妹!”
银如棋给了自家妹妹一个白眼,夹过一筷子红烧茄子拌饭里,呼噜呼噜就往嘴里扒拉,太好吃了。
林筠初见兄妹俩如此捧场,心里也高兴:“喜欢就多吃点。”
“对,多吃点,做了挺多的,不怕不够。”
叶新夏给银如画夹菜,眼睛亮亮的,看着银如画的样子俨然在看自己妹妹一般。
正吃着,门口来了人,林筠初一看,还是熟人。
是当初林景扬还在历先镇的时候,张家拨到林景扬身边伺候的人,没少往榕树村跑。
“小折子,来来来,正吃饭呢,一起吃。”林筠初热情地招呼着。
小折子憨憨地摇头:“不了不了,谢谢林姑娘,张家差小的来给两位送个迁居礼,还请林姑娘收下,顺便将景扬少爷的信送来,送完还得回去复命呢。”
小折子不由分说将礼物盒子塞到林筠初手上,小折子收手快,林筠初怕摔着礼物,只好稳稳地端着。
小折子在怀里掏呀掏,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来,估计看着觉得有点埋汰,放在掌中抚平了些才递给林筠初。
林筠初接过信封,想给小折子跑腿费,可惜刚刚买了房子,又添置了一应家具和生活用品,还有这一桌席面,现下全身上下也能有十来文钱。
林筠初没办法,将这十来文钱都塞给了小折子:“麻烦小兄弟了,劳小兄弟跑这一回,小小心意还请收下,回去请代我跟张家几位主子问安,礼物我很喜欢,多谢几位挂心。”
小折子连连推拒:“林姑娘客气了,林姑娘是张家看重的人,小的也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给老夫人话小的会带到,这银钱小的不能要。”
林筠初说不过他,只好将铜钱收了回来。
“谁来了,怎么还有东西?”
叶新夏看着林筠初端了一个盒子进来,问。
她们才刚刚搬家,除了银家兄妹,也没告诉其他人呀。
“张家的小折子,景扬来信了,咱们送信和送迁居礼的。”
林筠初随手将信和盒子放在一边,回到座位继续吃饭。
“张家?是那个老爷子以身殉职的张家吗?我记得张老太太还是一品诰命来着。”
“是呀。”
“厉害啊。”银如棋对着林筠初竖起了大拇指。
他们在镇上住了差不多十个月,也仅仅是听过人家的八卦而已,张家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巧合罢了。”
“我们也没跟谁说搬家的事,张家怎么知道的?”叶新夏问。
“镇上不少产业都是张家的,我们采买的时候可能看见了吧。”林筠初不以为意。
关于张家的话题很快揭过去,几个人聊起了未来的规划,一边吃一边聊,热热闹闹的。
不多时,一桌席面被四个人吃得干干净净。
饭后,银如画满足地摸摸溜圆的小肚子,毫不客气地支使着自家兄长。
“哥,吃饱了洗碗去!”
“不用不用,我们来就行。”
林筠初赶紧阻止,起身麻利地收拾着。
“不费什么事,顺便消消食,不用跟我们见外。”
银如棋大大咧咧的,站起身来也一起收拾。
29/132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