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阵起洪荒(洪荒同人)——君容与

时间:2024-03-11 09:01:12  作者:君容与
  第二支香。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朕必平百越、匈奴、西南,使我大秦子民,再无离乱。
  “今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各郡之间不分彼此,均为大秦之民。”
  李斯比任何人都懂得嬴政的野心。所以纵使反对分封是与贵族、功臣为敌,他仍然义无反顾地为王前驱,庭前辩论,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无裂土分封之诸侯,则无兵戈之源。国无内患,才能如陛下所愿,将目光投诸四夷。
  不过,同样是诸侯起家的秦,就不适合将这些话说与黔首听了。
  李斯意气风发地站在高台之上仅次于始皇的位置,向世人宣告这位史无前例的皇帝的意旨。
  第三支香。
  嬴政垂眸,缓缓将之插于香炉之上。
  ——大秦历代先民之愿,终是不负。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真是傲慢啊……”从天地间截取到了这位皇帝的心念的东华感慨道,然而他的脸上浮现的却是极为欣赏的神色。
  祭天之礼本是人族最为庄严的祭祀仪式。在昊天立道后,更是神与人之间交流的唯一官方途径。
  然而,这位陛下依礼摆开最隆重的架势,九州国运加身,却不祈愿,也不祷祀,只请天地见证他的意愿,而不求天地为他助力。
  尚青站在东华身侧,注视着被人间帝王紫气团团包裹住的嬴政。
  纵然天地间,帝王紫气如乳燕投怀般朝着嬴政而来,但是天道认可了昊天的建言,不愿意再承认人间有人皇,于是那紫气便始终寻不到归处,只能徒劳无功地徘徊在嬴政身周。
  而这也是东华和尚青两人冒着被天道阻拦的风险也要亲身来此的原因。
  ※※※
  是夜,咸阳宫。
  在重重保护、看守之下的和氏璧被一只手轻而易举地从匣中取出。东华看着赫赫有名的荆山之玉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唇角不免扬起一丝讥诮。
  “受命于天”……然天道可不愿一国之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啊。
  他摇了摇头,将和氏璧收入袖袍之中,然后便朝着嬴政的寝宫而去。
  而去了另一处取来隋侯之珠的尚青也与他前后脚踏入了帝王的寝殿。
  宫室寂静,原本守夜的内侍随着东华和尚青两人的踏入,悄无声息地睡了过去,可本该熟睡的帝王却于此刻醒了过来。
  嬴政坐起身,撩开帘帐,一身帝王常服。纵使端坐于榻上,也仿佛高踞于王座之上。
  他用如墨的眼眸凝视着空旷的大殿,眼底不曾有一丝睡意。半晌,方才开口。
  “可是有客来访?”
  东华自阴影中一步踏出。他亦是一身玄衣,皓发在无光的宫室中仍有着盈然的光辉,一看就知其并非凡人。
  当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戒备森严的嬴政寝宫中,这本就不是凡人可以做到的事。
  “陛下。”
  东华拱手一礼。然而言行中,却并无普通人对这位皇帝陛下的敬重。
  嬴政对此也不以为然。他只是多看了一眼尚青所在的方向,沉吟片刻,然后颔首。
  “想必白日里也是先生。”
  原来他竟是在祭典时便已察觉到了本不该被发现的旁观者,所以才会在深夜衣冠齐整地静候。
  “不知先生深夜到访,所为何事?”
  东华深深地看了嬴政一眼,“我来渡你成仙。”
  “成仙?”
  “逍遥自在,超然物外。”
  “朕御有天下,不欲往世外。”
  “可长生。”
  “共我大秦?”
  “两者不可兼得。”
  尚未到不惑之年的始皇帝似在沉思。最终,还是轻叹道。
  “先生请回吧。”
  于是东华也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早已退至殿外的尚青似乎对他们此行的结果有所预料,见他出来,便收回了青萍剑,两人一道往东华宫的方向而去。
  更漏声长,一道身影自嬴政寝殿的后方走出,行走间,隐隐有兵甲之声传来。
  “陛下,为何不允臣留下他们?”
  嬴政抬手,止住了蒙恬的话语。
  “蒙恬,替朕取和氏璧、随侯珠来。”
  于是,之前因为视线的遮挡而没有注意到那处的蒙恬这才发现,大秦的两大重宝竟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殿内的几案上。
  和氏璧仍是那块天下间难得的美玉。嬴政自蒙恬手中接过和氏璧,细细端详,然后骤然看到了一抹紫意。
 
 
第21章 
  “陛下——”
  蒙恬没有看到和氏璧的异样,但他却看到了嬴政那一瞬间苍白起来的脸色。
  虽然是嬴政的旨意,但蒙恬突然后悔起了自己没有拦着自家陛下直接上手接触这被不知其意图为何的陌生人动过手脚的玉石。
  “无妨。”
  嬴政重重地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缓过了那一阵的晕眩。
  他知道自己从小身体不好。当初赵姬怀他的时候,日夜忧惧,以至于他生来就先天不足。而最应该好好调理的幼年时期却是在赵国以质子的身份长大的。莫说衣食丰足,能平平安安地活到他的父亲登上王位,然后把他和母亲接回秦国就已经很艰难了。
  虽然自八岁那年回到秦国后,他就一直努力配合太医调理自己的身体,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他想,就能如愿的。
  所以他明白,今夜到访的那一个……不,或许是两人,对他并无恶意。留在和氏璧上的东西也并不会伤害到他,不过是他自己的身体一时承受不起大量信息的冲击而已。
  天下一统吗?
  嬴政将和氏璧置于掌心。
  “蒙恬,你有看出什么吗?”
  蒙恬顺着嬴政的意思细细观察和氏璧,却并未察觉出这块玉石与先前有何不同。
  “臣无能。”
  看来,确实只有朕一人可以看到。
  嬴政又取过随侯珠,不过这次只是简单地看了一眼便将它收入了袖中。
  “今夜之事到此为止。”
  “唯。”
  ※※※
  且说东华和尚青自离开咸阳宫后,便一路往紫府而去。然途径泗水时,却蓦地停住了脚步。
  鸿钧……/老师……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天道设下的封印为何会突然泄漏了一丝气息。
  但有了此物,确实会令此番布局更不容易叫人生疑。
  于是不再犹豫,循着那点气息没入泗水,穿过无形无相的结界,看到了一尊青铜鼎。
  昔年秦昭襄王取九鼎于周,不料在迁鼎的过程中,竟有一鼎骤然腾空而起,一路飞至东方泗水,落入水中再也寻之不得。
  当时之人皆以此为秦德不在,故九鼎不从。却不曾想到,不过数十年,天下已在秦昭襄王的子孙手中一统。
  东华以暗含灵气的手抚过青铜鼎的表面,其上所刻的鬼神精怪之图果如他所料的那般变换成了一篇人族文字与妖文并存的盟约。
  而这也是天道无论如何都不允许九鼎再次落入可能拥有人皇声望的人君手中,尤其是身为伯益后人的秦王之手的原因。
  “大禹确有大毅力,大气魄。”
  尚青也细细端详着这篇盟约。若当初世事真能如大禹所希望的那样发展,或许帝俊此时也不会心心念念要将妖族与人族彻底割裂开来。
  只可惜自禹之后,人皇之名虽然尚存,但人皇之实以失。以血缘传承的人皇之位,代表不了人心所向,也无力再与妖族续订盟约。
  大禹同伯益一起不惜跨越九州万国方才说动妖族写下的盟约,终究还是一代而亡。
  “不过伯益这个人,”尚青似是想起了什么,忍不住失笑。“你那时竟然半点都不曾为难于他。”
  大禹在瑞兽九尾白狐的牵线下四处拜访妖族的事自然瞒不过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或者说,若是此事没有东华的默许,九尾白狐根本不敢擅作主张。
  然而伯益这个人却是有意思。一边跟着大禹一起到处说服妖族与人族结盟,一边却在他用于记录此行的《山海经》上动辄写下食之如何的话语,也难为他在妖族之中的风评竟然还算不错?
  “妖族一向敬重强者。”
  而伯益这个人,可不是纸上谈兵的。
  那时不少妖族都被他揍服过。至于那些灵智未开的同族的生死,妖族自己都不放在心上。
  伯益吃它们,妖族自己也吃啊。甚至反倒是妖族自己更为过分一些。
  毕竟妖族可不会在乎被自己囫囵吞下去的是否同样是灵智已开的妖,而伯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哪怕是实在嘴馋,一般也最多就是打个商量,请对方割块肉来给自己尝尝,而不会伤他性命。
  弱者沦为强者的口粮,在妖族之中本就是常态。
  只要不动各族幼崽,一般来说,很难和整个族群结下生死大仇。
  所以似伯益这般直白坦率的性格,反倒让他在妖族之中颇受欢迎。至少跟他打过一架的那些妖族们,同他的关系都还算不错。
  东华凝神将紫气一点一点地注入九鼎之中。虽然他道基已废,但凭借其对帝王道的了解,倒也还是能够引动一些帝王紫气。
  不过,比不得在嬴政身边时的轻易。东华很快不再分心与尚青交谈,却也最终只能使九鼎上的帝王紫气保持一种虚假繁荣的状态。
  但这也已经足够了。毕竟他需要的只是瞒过天道,而不是像对待和氏璧那样,再创造一个道器。
  嬴政此时还不到一旦悟道就能立地成圣的境界,但若他当真达到了这一状态,天道绝对会严防死守,甚至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直接令他寿终。
  所以东华不能等到那时再现身引他入道,但他可以在嬴政身边留下一个道器,在时机到来之际,为嬴政打开那扇门。
  而没有什么会比能够见证皇帝每一道政令的和氏璧更适合承载帝王道意的存在了。
  在嬴政身侧,帝王紫气不需要费心调动就能聚拢而来,有帝俊这个曾经在帝王道上修至准圣的存在在,令和氏璧脱胎换骨也只是稍费些心力。而尚青则在随侯珠中留下了鸿钧创造的法阵,用于遮掩天机。哪怕只是分秒之差,只要为嬴政日后破境时争取到了这一点时间,天道便也失去了阻止的机会。
  而有了九鼎之上的紫气,则让他们想要天道相信的“事实”更有了佐证。
  帝王紫气既生,总要有所归处。
  镇压国运的灵宝即将生灵,帝王紫气依附而去,也不过是大气运聚于死物。
  和氏璧可以,被视作天下之象征的九鼎自然也可以。
  他们所动的手脚被隐于暗处,此时抛出的秘密不过是帝俊已然斩道重修,令帝王紫气重现于人间。但斩道重修……可以是为了将洪荒世界内最后一个成圣的机会拱手送与他人,也可能是帝俊在知道自己以帝王道成圣无望后,试图在找寻别的道路。
  比如说——
  魔祖罗睺。
  昔年罗睺陨落,创世青莲根茎所化的弑神枪自天际坠落,化作天地中心直入云霄的天梯建木,一如其故主不灭的逐天之意。
  而妖皇帝俊在记忆苏醒后为何多次前往蜀中,又为何频频对一个小辈另眼相看?
  若他在寻觅罗睺陨落后隐遁藏匿的死灭之道,是否比他与人族交往来得更为可信?
 
 
第22章 
  若说天道对于死灭之道的忌惮,那是比对待大道之下的帝王道修者更进一步的绝不容忍。
  毕竟后者最多越过祂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不受祂束缚的规则。但只要洪荒仍在,天道就仍有存在的必要。而前者,却是要使好不容易从混沌中诞生的洪荒世界重新归于混沌,因洪荒世界的诞生而出现的天道自然也会随之湮灭,不复存在。
  所以当初阴死了罗睺的鸿钧才能以混沌魔神的身份得到洪荒天道的接纳,甚至获得了与洪荒天道相合的机缘。
  而罗睺的遗藏也才会消隐无踪,所有他存在的痕迹都被一一抹去。
  不过,那位魔祖当真没有料到这一点吗?
  若他真留下了什么后手,那么创世青莲根茎所化的弑神枪绝对是最有可能的线索。
  因为这是天道唯一不能抹去痕迹的灵物,也是罗睺陨落后,变化最为异常的神兵。
  曾经被无尽混沌魔神恨意残念污染的先天灵根,在被身为魔祖的罗睺祭炼多年后,为什么会随着他的陨落突兀化作灵气冲天的建木,不仅能连通天地,甚至足以滋养一方水土?
  逆死为生,那其上源自混沌的凶煞之气又去了何处?
  天道想必为此抓心挠肺了许久,但生出了意识,反倒让祂不能全知全能。
  就比如说,祂并不知道昔年在混沌中,有一位魔神曾经为了自保,将自己一分为二。修行生生之道的本体在隐秘之处闭关,而修行死灭之道的分/身则四处打架,受了重伤就回来找本体疗伤,顺便替本体于混沌中抢到了无数灵宝。
  生灭之道本为一体,不过是修行过程中将阴阳的两面拆开。一生二,二自然也可以重新合而为一。
  死灭道意在罗睺“陨落”的时候被鸿钧回收,弑神枪不得已弃之不用,却不妨碍鸿钧把已经锤炼出来的枪意连着凶煞之气一并收走。
  而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换来的天道不再针对,若是最终还是要被天道同化,那未免也太看得起混沌魔神的脾气了。
  东华收回手,安安心心地跟尚青一起溜达回了紫府东华宫。
  当年在太阳星道场窥破这一秘密的他本准备今番借此祸水东引,只需挑起天道对鸿钧的疑心,就不怕祂还会死死盯着自己。
  毕竟比起已经不成气候的妖皇,在天道的眼皮子底下隐藏了那么多年的鸿钧才是祂的心腹之患。
  不过如今既然已经与鸿钧结盟,看在通天的份上他也就不坑他老师了。想来道祖也是心中有数,知晓这才是他与他结盟的最大底牌,所以才会这般“殷勤”地帮忙。
  依照约定,今日蜀中必会有一缕死灭之意浮现,引走天道全部的注意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