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然抓住了机会,又不曾只想着得到而不敢付出。那此番,便是他的机缘。”
这条小金鱼在通天河时,虽然吃了几年的童男童女,但归根结底,也算是遵循了平等交易的原则。他年年施甘雨、落庆云,保得这些年来通天河附近千里村庄风调雨顺、黎民安康,自然是有恶孽,却也有功德的。
虽说恶孽与功德并不是两相抵消的道理,但比起许多只知烧杀劫掠,光想着享受,却不曾回报的妖怪、恶徒已是好上了不少。
品过血食的味道后固然心修难持,但若是这条金鱼还肯改邪归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可不是西方教为了广揽门徒,极力宣扬的说法吗?
“帝君。”
东华和通天走到游廊处,被放入池中的灵感大王看着走近的两人,于水中翘起上半身,恭敬地喊道。
他不认得通天教主,但却知道东华的身份。
紫府的水池中有着他往昔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充沛灵气,然而单看他一入池中,原本在水里肆意遨游的锦鲤们便纷纷离他而去就可以知晓,这池中养的,只有潜心静修的好妖。
灵感大王知道,对于很多神仙来说,以凡人为血食可谓是破了大忌,更何况他还每每只挑童男童女下手。将心比心,若有人对他同族幼崽下手,他亦不会轻易宽恕。
只是……
他无论如何,都不想再过被人轻视的日子了。
第64章
通天自无意在并非玄门正统出身的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身份,见这条小金鱼只识得东华而不认识他,也就顺势保持了沉默。
东华走到池畔,低头看向池中的金鱼。
“你可知此乃何处?”
“承蒙帝君座下灵官搭救,使灵感有幸得至紫府。”
灵感此时虽因有伤在身,化不得人形,但许是在落伽山受教日久,即使维持着金鱼本相,亦表现出了恭敬的姿态。
“小人不愿再回南海,可否请帝君宽宥,容小人寄居三岛十洲?”
即使有着观音的有意放纵,但能够趁着海水涨潮之际从落伽山的莲花池逃至通天河中,也可以见出灵感是一个极其善于抓住机会的妖精。
他固然不敢奢求能够留在紫府,但三岛十洲也一向是散仙和妖修们向往的圣地。其中不仅有不少道法有成的散仙愿意收妖族为徒,更有一部分原本拜在通天教主门下、玄门正朔出身的妖修在碧游宫闭锁后暂居三岛十洲,愿意照拂同族小辈。
于灵感而言,身无传承,只靠着观音菩萨每日讲经时听得的那一言半句磕磕绊绊地修行至今,若是能在三岛十洲中拥有容身之地,那自是再好不过了。
“通天河数年,你皆以童男童女为食。”
灵感求得恳切,东华却不为所动。
“小人修行有瑕,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帝君明鉴。”
灵感艰难地用鱼身表现出了微微垂下头的模样。东华的神识扫过他的全身,他也不曾反抗,只敞开了自身,任由东华窥探他的修行功法。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在落伽山茹素多年,修行的功法纵使是自己七零八碎拼凑出来的,却也太半出自佛门。若非实在迫不得已,他又何必一离开落伽山,便破了杀戒,开了血食。
不过是功法出了岔子,通天河又贫瘠,没有什么天材地宝可以助他渡此难关,只好寄希望于为天道所钟的人族,先天之炁不曾散尽的人族幼儿。
童男童女的血肉中蕴含的先天之炁可以让他平复此后一年的灵脉不稳,而那些不曾与子女分离的凡人的敬畏与感激则全数化作功德,稳住他摇摇欲坠的修行境界,甚至多少还能助他再往前迈上一个台阶。
这确实是再畅快不过的通天大道。若不是他尚还念着落伽山那些年所听的经书妙道,只怕他便克制不住自己一年只索要两个童男童女以全阴阳,而是忍不住贪心更多。
以东华的眼力,自然看得出灵感的问题所在。然而……
“你固然不得已,亡者又有何辜?”
现在的他是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不是妖皇帝俊。上古洪荒之时,莫说是吃几个童男童女了,便是将人族整个部落尽数吞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待到如今,秩序已定。天道不允智慧生灵互相残杀,其中尤以滥杀人族的血孽最为深重。那么灵感所犯下的,就是天道不允的大错。
灵感没有再为自己辩驳,而是垂首默然了许久,鳞片间突然溢出道道血痕来。
「帝君,错已铸成,灵感无从辩解。我如今自废修为,日后若有幸修为得复,亦愿立誓照拂陈家庄九百年,日日调风顺雨,使民安康,还望帝君给我一次机会。」
他在通天河兴风作浪九年,吃了九对童男童女。如今除了以命偿还,便也只能以修为相抵,再还以百倍之数的护佑。
“既如此,你便留在此处吧。”
东华见灵感下手时虽有犹豫,却并未弄虚作假,当真将自己一身修为尽数废除,终是不再为难。
他一指点出,一点灵光便飘入灵感眉心。
“鱼跃龙门,过者为龙。这池中,有一条已经越过一次龙门的锦鲤。便看你与她,究竟最后谁会先跨出这一步吧……”
灵感撑着伤上加伤的身体,勉强做出稽首状。然后见东华再无其他话要交代,就慢慢沉下水去,游至偏僻处,随意找了一处洞穴钻进去。
得赐功法,破而后立,他现下最需要的,自然是闭关。
“这金鱼精倒是聪慧。”
原本修行的功法出了岔子,这条小金鱼若想要留在三岛十洲,除非冒着开罪东华帝君的风险在他的道场内继续以血食修炼,否则必然只能改换功法,重新修炼。
然而,在发现东华执意要问罪他这九年间吞吃童男、童女一事时,灵感却果断自废修为,将之作为惩罚的一部分,来表达自己的认罪之意。
这不是聪慧,又是什么?
“他确实耍了心眼,但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在没有半分保障前自废修为的。”
东华对此倒没有什么不满之意。毕竟,灵感下手如此决绝,实则也是将决定权交到了他的手里。
若他执意不愿意庇护其于三岛十洲之中,那么失去了唯一能够用来抗争的修为的灵感,也不过是只有身死一个下场而已。
更何况,单冲灵感当时没有反抗采碧对他身上精血、灵气的抽取,他便不可能当真要了他的性命。
至于灵感身上的那点血孽……
只待妖族新天得开,天道亦能换个妖当当,这点血孽便也算不得数了。
不过待到那时,灵感是否还愿意遵守他今日所做下的承诺,便是决定此妖堪不堪用的关键。
“伤势未复,伤上加伤,你又传他化龙的高深功法……看来你是颇为看好此妖?”
不然,换做悟性差一些的,怕是还不等看明白功法,就要赴身黄泉了。
“他原来修行的法门……”东华细细探查过,自然知晓这条小金鱼到底有多么不容易。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天资,才不甘只在落伽山的莲花池中当一条受人观赏的金鱼。而是要从旁鱼欣羡的池中挣脱出来,宁愿跳到贫瘠却广阔的通天河中,也不愿被一个小小的、人工开凿的池塘所束缚。
逃离、破戒,纵使沾染血腥,亦要抓住每一次变强或是活下去的机会,去抬头仰望那片属于他自己的自由天空。
第65章
没有了紫府灵官们的插手,西行一路似乎又变得坎坷了许多。
不过,便是紫府灵官们尚在,金[辟鸟]山金[辟鸟]洞的那只青牛,他们也并未打算出手相助。毕竟,太上老君府里跑出来的灵兽,又能顺得金刚镯在手,即便他们出身紫府,多少也要顾忌着三清圣人的存在。
刀枪水火皆不能成功,孙悟空为了降服这只青牛,一猴跑遍了天庭、灵山。然而纵使请遍了漫天神佛,最后也还是青牛的主人出手,方才顺利将牛牵了回去。
太上老君如何作想,诸人皆不得而知。而于孙悟空而言,既已平了这一难,其背后隐藏的种种他亦无心探究,便只护着唐僧继续往西而去。反倒是天庭之上,两位至尊却因着他的一句无心之言,起了些许心思。
四大天师将孙悟空所言转述于玉帝,昊天微眯了双眼,沉声道:“哦?他果真如此说?”
四位天师俱不敢应昊天此语,不过昊天也不曾为难于他们,摆了摆手,便命他们再去传旨,令李天王与哪吒三太子即刻下界,襄助孙悟空降妖伏魔。
四位天师依旨退下时,正与款款而来的王母擦肩而过。
王母并不曾在意这几位天师,见他们驻足行礼,也不过是抬了抬手,便留下随侍,独自一人踏进了玉帝所在的凌霄宝殿。
“陛下可是在为那猴子所言生怒?”
三千年前,被一个道法初成的少年手持三尺青锋挑破凌霄,数十万天兵皆尽溃败,才让玉帝恍然发现,神道点化之辈竟无一人勘用。于是,方生出了使玄门弟子为天庭诸神的想法。
然而三千年后,一只被他们当做棋子的猴子,却还是能在天庭说出“调了小圣二郎,方是我的对手”。这岂不是在明晃晃地嘲笑玉帝费尽心机算计玄门三教,亦不过是做了无用功?
“他所言是真是假,娘娘又并非不知,朕何怒之有?”
天庭之中,并不是没有能与孙悟空匹敌之人。他不曾出手,近些年更是屡屡将舞台让给了如来,亦不过是身份不同,所求不同罢了。
“若事事都要陛下亲力亲为,要这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又有什么用?”
瑶池当然知道昊天在暗示什么。但是,若昊天所求仅为如此,他便不会执意同天道一起,弄出将玄门三教得罪到底的封神榜。
“娘娘想说什么?”
昊天其实不欲与瑶池这般言语往来。他们二人所看到的东西,始终是不一样的。若不是同出一门,有同门师兄妹的情谊在先,早年又曾在道祖面前彼此立约,而共掌天庭之初时虽无夫妻之实,却已有了夫妻之名……他历劫归位后,其实未必会娶她为妻。
只是事已至此,那么多年情谊,他到底是不愿给瑶池难堪的。尤其是,龙吉毕竟是他们的亲生女儿。无论如何,她都是他孩子的母亲。
“我这些年时常会想,杨戬实在是个弃之可惜的人才。”
瑶池并没有发现昊天那份隐藏得很好的不耐,她只是将在心底琢磨了有一段时间的事慢条斯理地说了出来。
“无论如何,他都算是陛下您的外甥。您当真舍得将他放在下界,弃他一身玄功神通不用,只做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地仙?”
“那依娘娘所见呢?”
昊天没有想到,一向最为厌恶云华母子的瑶池今番前来,竟是想说服他启用杨戬?
“杨戬家学渊源,文韬武略俱胜过这满朝仙神。陛下何不以高官厚禄相请,也好让他为陛下分忧。”
瑶池其实心下仍觉得有几分可惜。
若这世上还有比杨戬更合适的人选,她自然不会改了态度,向昊天举荐杨戬这个妖孽。然而,战力能胜过杨戬又可能为天庭所用的,竟是一个也无。而战力稍逊杨戬一筹的,却也大多是只通武功的莽夫,又哪比得上杨戬这样的人才好用?
家学渊源,也确实是家学渊源。
若非当年尧皇欲效少昊、颛顼旧事,以叔伯的身份教导子侄,以继其帝位,或许昊天还不至于那么快就下定决心,要覆灭古蜀。
瑶池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随即被她自己掩盖了下去。
更何况,她还怀疑西王母在杨戬身上动过手脚,以至于天生司水的命格竟然生相杀伐,就好像从她手中分走了一部分她自西王母身上夺来的天生刑罚之力一般。
“高官厚禄?”昊天扯了扯唇角,“那小子可不在乎。”
瑶池却胸有成竹。
“不在乎不过是因为官不够高、禄不够厚。这世间,岂会有人真的不因权势所动?”
“‘仁佑王’都不够,娘娘的意思是——”
“王爵虚衔,他自然看不上眼。陛下何不以……相诱?”
瑶池指了指凌霄宝殿之上,在那处常人不可见的虚空,存在着的是昊天的立道之基——天条。
昊天倒是没有想到,瑶池一朝改变了心意,启用杨戬的想法竟是如此坚定,甚至想要说服他将天条抛出来。
他不着痕迹地细细打量瑶池,却察觉不出她身上有被人动过什么手脚的痕迹。
莫非,她之所言当真是出于本心,真的是这般想的?
昊天若有所思。而这副模样落在瑶池眼中,便是自己说动了昊天几分。
她倒也不乘胜追击,反而以退为进,柔声道:“陛下不妨好好考虑。若是摸不清杨戬的态度,多下几次调令试探一番也好。”
“若是杨戬当真能够上天,陛下还愁不能让他低头吗?”
瑶池看着猛然望向她的昊天,自以为戳中了昊天心里最隐秘的想法。果然,高高在上的至尊最是容不得人忤逆。杨戬的桀骜不驯,天庭的被迫妥协,绝对是昊天心底扎根极深的一根刺。
“且让朕再思量些时日。”
昊天沉默了一会儿,终是给出了一个让瑶池满意的答复。
瑶池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去,离去前,还不忘再为此事增添砝码。
“不论陛下与灵山达成了怎样的协议,都切莫忘了,一旦取经事成,那猴子便会真正入了佛门。到了那时,恐怕便是西天嘲笑我天庭竟无一合之将了。”
第66章
而一个猴鄙视了整个天庭战力的孙悟空此时却也不似往日那般轻松。
在子母河闹出的那场乌龙固然好笑又惊悚,但取来解阳山落胎泉的泉水饮下,消去胎气,倒也不过只是西行途中的一桩趣谈。
可西梁女国国王的情意绵绵,却让孙悟空抓耳挠腮了起来。
佛门有意在取经途中制造劫难,孙悟空自然不会看不出来。而西梁女国这一难为的是什么,也再明显不过了。
唐僧本就没有剃度,三千烦恼丝不曾断尽,便意味着尘缘未了。
37/103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