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拎着金箍棒,警惕地张望四周,唯恐那妖怪正准备吃了他师父,却发现此时唐僧竟是一个人呆在这间石室内。
“我没事。”唐僧挽住孙悟空的手,将蝎子精的来历尽数说与悟空听。
“她本性未脱,想来但凡蝎子的天敌俱都是她的克星。不过……”
“不过什么?”
“悟空,这天上地下,可有能够管束妖怪之人?”
“师父为何这么问?”
“她对为师……”唐僧虽然是无奈之下出此计策,但见后来蝎子精真情流露,到底有三分不忍。“为师想着,若有这样的人物,便应将她交予此人。若她这些年有作奸犯科之事,自当严惩。若没有,我等也不该随意打杀了她。”
第72章
“这……”
听到唐僧这样的疑问,孙悟空不由得抓耳挠腮了起来。
他在天上时,虽然称得上交友广泛,可似乎也并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物。天规森严,约束的却是天上的神仙。若无仙籍在身,好像就不曾被天庭放在眼里。
至于西方那边,他只见过菩萨、罗汉收妖族为坐骑,这应当也不符合唐僧的要求。
“俺老孙好像没有听说过。”
“那往日里若是有妖怪为祸一方,天庭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唐僧在大唐境内过了那么多年的安定日子,既然从来没有见到过妖怪,自然不会相信妖怪们不曾受到任何约束。
“若是有妖怪为祸一方,天庭自然是派兵围剿。”
孙悟空摸了摸鼻尖,抬头望天。说起来,他也曾经是那个被剿的“匪”。只不过,他为祸的不是凡间,而是直接将天捅了个窟窿。
“可会查证?”
“我不知。”孙悟空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些,“不过,若是小打小闹,想必不会被上报天庭,天庭也不会兴师动众。至于为什么大唐境内的妖怪都那么安分……兴许是,他们被打杀怕了吧。”
孙悟空顺着唐僧的思路想下去,耸然一惊。
他生于海外傲来国境,海外散修一向对妖族还算友好,他亦不曾正面对上能够与妖怪们力敌的人修。
可是中土却是不同的。
九州各地皆有地仙驻守,妖怪们固然不曾受天条约束,却也同样不曾受天规保护。甚至于,若是没有出现在人修眼前也就罢了,若是与人修对上,未必不会随意将之打杀了,以作为自己降妖除魔的功绩。
“这……怎会这般?”
唐僧活了那么多年,第一次接触的两只妖怪,一者是精研佛经的熊妖,一者是熟知诸子百家的古砚化形。他们固然不曾像之后的妖怪那般款待于他们师徒,但言谈间透露的底蕴和智慧却亦让唐僧对妖怪们的第一印象凝固成了与人族无二的有思想、有修养的种族。
而他们其后接触的那些妖族,或鬼灵精怪,或胆小怕事,亦是各有各的性格。僵着一张脸硬着头皮招待他们的模样不免让人有些失笑,天真懵懂、不通俗务的小妖怪也是可可爱爱。正是因为有着这般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模样,才愈发让唐僧真切地感受到妖亦是同人类一样,在努力生活着的种族。
那么此时孙悟空捋顺思路后,讲给他听的这些有关天庭和灵山对待妖怪的种种,便是倚强凌弱、欺压良善,乃至于杀良冒功。
难道只因为他们是妖,他们的自由乃至生命就不受到任何保护吗?
妖有善恶,可人也有啊。
唐僧没有因为此前妖怪们待他的友善而忽略了蝎子精可能存在的恶意。或者说,正是因为蝎子精二话不说掳走他,并想要强迫他,才让唐僧怀疑她可能已经做过不少恶事。
杀人偿命。
若蝎子精确实做过恶事,唐僧自然也不会因为心中的那点不忍而选择替蝎子精求情。但猜测永远都只是猜测,若蝎子精不曾害过人,难道他就真的能让悟空一棍子打死她,而不给她一个回头的机会吗?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这是唐僧亲口说与蝎子精听的话。蝎子精觉得他来得太晚了,但晚与不晚,总归该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则来做出判断。
至少到目前为止,唐僧所知道的蝎子精犯下的过错,也不过是不慎蛰了如来佛祖一下和抓走了他自己这两样而已。
“长老,你不必多说了。”
琵琶洞到底是蝎子精的洞府,她自然不会在孙悟空化为原身出现在唐僧面前后还一无所知。
她本来是极为愤怒的。因为在唐僧将她的来历本相逐一告诉孙悟空之后,她就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也明白了唐僧这半日里对她的温言相待怕不过是虚与委蛇。
可是,偏偏在她怒极跳将出去之前,她听到了唐僧的那句“不过”。
原来,这一切并不都是虚假的吗?唐僧是真的觉得人与妖并没有什么不同,是真心实意地在劝她回头吗?
“妖怪!”
孙悟空横金箍棒在手,拦在唐僧身前。
然而蝎子精却并没有分半点注意力给这位齐天大圣。她只是痴痴地望着唐僧,问道:“长老,你今日所言,可有半分虚假?”
唐僧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不曾。”
所以对卿无意是真,好言相劝也是真。
“我明白了。”蝎子精眼中似有一点晶莹闪过,但再仔细看时,却已不曾见到半点痕迹。
“长老,自我离开灵山,一直以凡人的元阳以助修行。所以,你可以省省你的慈悲心了。”
她似嘲似讽,原本的柔情蜜意半点不见。
“若不是昨日你这徒弟寻来,今晨,你怕是就已经化为枯骨。”
她既不提自己想与唐僧合籍双修、共求长生一事,也不再言自己是真正动了心的。
“长老以为,那西梁女国之中,为什么连一个男子也无?”
在通天河的对岸,陈家庄的百姓明明说过也有不少买卖人不顾生死横渡通天河,与西梁女国中的百姓做交易。那么西梁女国之中如许多的如花美眷,难道就留不下一个愿意久居西梁的男子吗?
不过是有妖怪盘踞于此,将青壮男子尽皆掳去了而已。
至于陈家庄中人为何对此一无所知……横渡通天河本就极为危险,蝎子精一阵狂风卷走船上诸人,船沉于河中,世人便也只道通天河中妖风阵阵,风大浪高,往返一程皆是为了钱财赌命罢了。
即便有人看出了几分端倪,也只是找来妇女、老人操船,去做着倒买倒卖的生意,对外只道西梁女国之中皆为女子,女子前去行商,更有利于往来。
而西梁女国……女王有国宝护身,防的不是蝎子精又是谁?只要护住女王,西梁国运亦称得上昌隆,那么并不以人族血肉以助修行的蝎子精就没有必要冒如此大的风险去得罪隐隐知晓她存在的国家。
更何况单是那条子母河,就足以令她不敢轻举妄动了。毕竟即便是凡人女子怀孕时都对自身精气损伤极大,更不要说像她这般走了邪道,以男子元阳修行的妖怪。
一旦不慎被人灌下子母河水,身怀有孕,怕不是就要被破了法身,修为大跌。
“师父?”
孙悟空看着蝎子精极尽妖冶的模样,回头看了一眼唐僧,却见唐僧不忍地闭上了双眼。
于是孙悟空举起金箍棒,横着打去。而那女妖怪也不闪不避,只是一直看着唐僧的方向。
——长老,若有来世,你可愿渡我?
她想了想,到底没有说出这句话,而是主动迎上了那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能死在齐天大圣手中,也不枉自己为妖的一生了。只可惜,还是不舍得死在长老的怀里啊……
一身法力散尽,地上只余下一只琵琶大小的蝎子最后动了动蝎尾,而后便再也没有了声响。
在蝎子精妖生的最后刹那,她脑海中恍惚闪过一个念头——
说起来,自己好像还不曾弹过琵琶给长老听。哎呀,怎么就忘了呢?
不知道会不会有男读者,祝大家三八妇女节快乐呀!
第73章
打杀了蝎子精,孙悟空和唐僧一时都有些沉默。
不过两人很快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给那些被蝎子精拘到洞府内的无辜女子指了一条回家之路后,便与猪八戒、沙悟净会和,继续向西而去。
前路坎坷,但他们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又岂会再回头?
小白龙“唏律律”一声,马蹄轻快,只是偶尔瞥见大师兄和师父的神情时,总觉得那日在琵琶洞中,定然发生了什么。
不过既然大师兄他们不说,小白龙自然也不会去问,只是驮着唐僧埋头继续往西走去。他却不知道,此时他的师父和大师兄心中,已有几分想法与他曾经合作过的紫府灵官们相通。
又是一年春去秋来,师徒四人越往西行,却越发觉得天气酷热。
“如今已是秋日,怎么天气越发炎热起来了?”
唐僧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渍,有些困惑地问道。
孙悟空固然寒暑不侵,此时也觉得有几分难耐。他心知这炎热怕是来得蹊跷,便主动请缨,要去前方先探一探。
待问得一个老者,方才知道此地六十余里之外,有一座火焰山,常年烈火炎炎,四季皆夏。
孙悟空思忖着若果真如此,以唐僧凡人之躯必不可过。好在那老者想必也是在此地久已,熟知火焰山情况,告诉孙悟空离此地西南不远处有一座翠云山,山内有一座芭蕉洞,洞府主人的芭蕉扇可以熄灭天火,使人平安穿过火焰山。
孙悟空回到唐僧面前,将事情一一说来,师徒四人便决定一道去那芭蕉洞,向洞府主人借一借芭蕉扇。
“若此扇果有神通,也应该问一问那主人可否援手一二,助此地百姓熄了这火焰山上之火。”
唐僧看着过路的路人皆面如红铜的模样,心知在此地生活定是难捱。不过是故土难离,方才忍着终年的炎热,也要艰难地定居在这里。
他暗自想着,却听到自家大徒弟清朗的声音。
“师父,若是可以,俺老孙便借来芭蕉扇把这火给尽数灭了。”
唐僧看着孙悟空晶亮的眼睛,不由得微微笑了起来。人同此心,甚好,甚好。
“如此,我们可要诚心求一求芭蕉洞的主人哩。”
猪八戒挑着担走在后面,边说着这话,边用小眼神瞅瞅孙悟空。
“呆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二师兄想是担心大师兄你心高气傲,不肯好言相求。”
沙悟净憨憨地笑着,却一语点破了猪八戒话中的深意。
于是孙悟空拎起金箍棒,作势就要打八戒,而猪八戒则以平生最快的速度窜到了唐僧的身旁。一猴一猪顿时围着没有停下脚步的小白龙躲起了圈。这般追逐起来,猪八戒便一时顾不上自己肩上挑着的行囊。行李飞了出去,被沙悟净接住抱在怀中。而他也不曾提醒猪八戒注意,只是笑眯眯地跟在打闹的两位师兄后面。
师徒四人在两人的打闹中,便来到了翠云山。
猪八戒此时已经是满身大汗、气喘吁吁,而孙悟空却仍是毛发松软、不染纤尘的模样。一猴一猪的对比实在太过惨烈,令猪八戒也只能摆了摆手,示意休战。
要上山了,孙悟空也不放心唐僧一个人骑在马上,便挑衅地看了猪八戒一眼,牵上缰绳,带着唐僧上山去。
而猪八戒则是原地坐下喘了会儿气。
沙悟净从他身边路过,拎起被猪八戒放下的另一个行囊,分别串在自己的降魔宝杖两侧,挑着担跟着大师兄上了山。
猪八戒见这帮没良心的师父、师兄、师弟竟一个都不曾停下来等他,也只能抹了一把汗,晃荡着两只大袖子,跟在后面晃晃悠悠地上山去。
不过,此时的猪八戒面前若是有一面镜子,定是会发现自己那张因为投错了胎而显得长嘴大耳的脸上,有着让他那一张大嘴直接裂到耳根去了的笑容。
“贤弟,你终于来了。”
待得几人走到了芭蕉洞近处,尚不待他们看到洞府的大门,便见一个金甲银盔的壮汉携娇妻爱子迎出了洞府,口唤“贤弟”,然后一把握住了孙悟空的手。
“长兄?”
孙悟空定睛一看,才识得这打扮与五百年前不尽相同的妖,正是昔年曾与他在花果山结拜为兄弟的牛魔王。
“看长兄这般打扮,想是这些年来亦有机缘?”
“哈哈哈,不比贤弟得以护佛子西天取经。来日功成端坐莲座,可莫要忘了兄长。”
“自然不会。”孙悟空与牛魔王寒暄几句,而后看向牛魔王身侧那两人。“不知这两位是……”
“愚兄倒是忘了。”牛魔王右手握拳一敲左手手掌,而后唤来自己身后的女子和小儿。
“此乃吾妻铁扇公主,乃是位得道的地仙。幸蒙其青眼,下嫁老牛为妻。”牛魔王握住铁扇仙白皙的左手,话语间尽是得色。
然后将那身着锦绣战裙的小儿揽入怀中,“这是吾儿红孩儿。他生年月日极佳,有着同天不老之寿。”
于是孙悟空便也亲近地唤一声“嫂嫂”、“侄儿”。
双方作礼罢,孙悟空方才提起正事。
“不知嫂嫂可否就是这芭蕉洞洞主铁扇仙?”
因牛魔王近些时日竟好似回心转意了一般,始终待在她的芭蕉洞中,而不曾去积雷山与那玉面公主厮混。铁扇公主从丈夫的言谈间,知晓其愿意归家是因为佛子西行一事重大,他需守在此处等佛子一行前来。故而唐僧师徒不曾到来前,铁扇公主便对他们有了几分好感。
再加上有牛魔王在,铁扇公主也能唤回爱子,使其承欢于父母膝下,而不用让红孩儿因为父母之间感情上的矛盾左右为难,小小年纪独自一人跑出去择府别居,自然更是心情大好。
她见孙悟空听了牛魔王的介绍便直接开口唤她“嫂嫂”,此时看这只小猴子,竟也不由得生出了几分长嫂如母的心态。
于是听孙悟空如此问,铁扇公主也柔柔地笑开。
41/103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