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昱看到完好无损的大女儿,便知道杨志宏的叛乱已被平息,深感欣慰,“忞儿免礼,辛苦了,快随母后进殿内详说一下”。
被母后拉着手往里走的石忞,内心实在不忍,得知石暄驾崩,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她身为女儿,若是毫无悲痛之色,定会被世人认为是冷血、无情之人,与她十分不利,所以她才会哭的那么伤心。
但若是她母后知道这个消息定会痛不欲生,因为石暄和文昱并非政治婚姻,感情颇深,她身为女儿更是看在眼里,既不忍心,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开口说此噩耗。
索性顺了母后的意,跟她说起了杨志宏反叛和自己平叛的大致经过,本就西挂将沉的太阳终于没了身影,只剩大片大片的红霞照耀着整个繁都和皇宫。
“忞儿处置得甚为妥当,颇有先帝之风,以后定是明君圣主,为娘已让人备好晚膳,忞儿用过再走”对于石忞能如此快速的平定杨志宏之乱,文昱是满脸自豪,连连夸赞。
看到母亲这么高兴,石忞更是不知如何开口,可若是不说母后总有一天也会知道,“就依母亲,不若让人请皇奶奶过来一起用膳”,长痛不如短痛,索性饭后一起说了。
皇奶奶年事已高,石忞怕她知道后身体有个万一,故严令封锁任何叛乱等不好消息传入永寿宫,加上皇奶奶最近醉心于逗弄兔子,到现在知道的估计比她母后还要少。
祖、媳、孙三人一起和和乐乐用过晚膳后,石忞终是找了个比较合适的时机将母皇驾崩之事和司空慊叛乱之事简略的说了出来。
当初石暄不顾劝阻非要御驾亲征的时候,文昱就做好了她可能会受伤身陨的准备,没想到的是现在成了现实,对她的打击依然不减分毫,几近悲痛欲绝。
倒是明面上什么都不知道的皇太后赵环只是晃了晃跌坐在座椅上,闭目沉思一会就缓了过来,“国不可一日无君,忞儿还是尽早登基,化悲愤为力量,早日发兵平定叛乱才是”。
“皇奶奶所言甚是,孙儿已封老师谷运筹为征西元帅,明日领三千精骑直奔三川,另已调动大军平叛和拱卫繁都,定会迎回母皇遗体,救出小栭,请皇奶奶和母后放心”怕皇奶奶和母后因此乱想,石忞简要的说了一下自己的安排。
赵环微微点了点头,“如此甚好,老身虽已年迈,但需要皇奶奶帮忙的时候尽管来找老身,老身的话还是有些用的,另外以老身看,择日不如撞日,登基的事宜早不宜迟,选个就近吉日即可”。
“孙儿谨遵皇奶奶懿旨”皇奶奶的意思和石忞不谋而合,她若不登基则名不正言不顺,外出征战的将士也没有底气,她自己行事也多有不便。
石忞回到长禄宫的时候已是满天星辰,即使来这里已经九年多,也看了九年多的绝美星空,但只要仔细看还是忍不住感慨这里夜空如此纯净而绝美。
入夜后,整个繁都也凉爽了很多,解禁后繁都又恢复到了以往的热闹和繁荣,尤其是夏天的夜市更是热闹非凡,人气颇高。
石忞刚入殿内还没来得及坐下,就有宫侍来报礼部左侍书、吏部右侍书等人求见,问了宫侍才知道吏部右侍书已来多时,不悦的呵斥道:“传孤旨意,凡是大臣求见隐瞒不报者一律以欺君罪论处,宣”。
“微臣遵旨,请殿下恕罪,微臣以后再也不敢了”随侍一旁的路关初虽未被石忞直接点名道姓,但让宫侍延缓再报的就是她,因为她觉得殿下和皇后她们用晚膳更重要,但没想到却因此惹殿下不喜,内心诚惶诚恐的跪地求饶。
“是,殿下”通传的宫侍领命后小跑下去宣吏部右侍书等人。
看着这个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路关初,石忞真的是恨不得打她一顿,最后也确实是这样做了,罚了她二十板子,若以后再犯数罪并罚。
“臣吏部右侍书段云洁恭请殿下安康”自从承天殿领命离开后,段云洁就马不停蹄开始整理京官空缺和拟定名单,直到半个时辰前才整理好。
“臣礼部左侍书马杰恭请殿下安康”新帝登基此乃国之大事,所以马杰接到命令后就立刻和钦天监监正朱达商议登基日子和流程。
“微臣钦天监监正朱达恭请殿下安康”朱达和马杰是为同一事而来。
这三人除了朱达品级较低没了解之外,马杰是马图锦的父亲已经见过,性格机敏,与矮胖的身材极为不搭,段云洁是典型的瓜子脸,貌美性格沉稳,虽已不惑之年,却依然让人过目不忘。
朱达面容苍老,眼睛却炯炯有神,犹如点睛之笔,增添了许多生气,“众卿免礼”
“启禀殿下,京官空缺名单和举荐名单初稿已出,请殿下阅览”段云洁不卑不亢的将名单呈上。
随侍石忞左右较近的凡秋将名单接过来,恭敬的递给自家主子。
石忞接过来之后大概看了一下就合上了,“孤知道了,段爱卿辛苦了,回去歇息吧”。
“臣遵旨,臣告退”段云洁本来以为殿下会问些什么,还准备了好多说词,没想到这么轻松就可以走了,自然走的比谁都快。
殿内除了长禄宫的人就只剩下马杰和朱达,两人对视一眼,达成默契后一起禀报道:“登基大典乃国之大事,需择吉日方可,三日后即难得的吉日,一应流程借已拟好,请殿下定夺”。
石忞从凡秋手里结果流程单,仔细看了一下,没有大半天根本走不完这些流程,“这就是按孤旨意精简后的登基大典?”。
“殿下容禀,因现在是特殊时期,臣等已竭尽全力将大部分流程精简删除,然我朝历来都是继位和登基大典同时举行,一般都会提前筹备,这次时属突然,以至毫无准备,从三天缩减到一天已是臣等极限”马杰据实禀报道。
当初母皇登基的时候她参加都是人在心不在,因为皇祖母仙逝,让她悲痛难当,只是木偶般照着流程走,这会听马杰这么一说,她倒是想起来了,确实花了三天,“三天太久了,改为明天,流程以此为准,辛苦卿等速去安排”。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马杰和朱达行礼后也退了出去,原本还有三天时间准备,现在只有一个晚上,看来他们是不用睡了。
求见的大臣们走后,石忞并没有歇下,而是让路关初去把宫中六局的负责之人都叫了过来,让他们按流程按各局的分内职责协助准备好明日的继位登基大典。
皇袍现做肯定是来不及了,便让尚服局将母皇当初登基大典上穿的大典皇袍拿来改一下,仪仗等也都尽量能用现成的就用现成的。
这样算下来,她这个登基大典真的是够简单的,估计所有花费加起来都比不上她母皇登基花的五分之一。
该休息了吧,石忞倒是想,陆陆续续各省的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密信、奏疏也已经堆满了她的书桌,在此非常时期,她不看怎么睡得安心。
每看完一封密信或者奏疏,石忞用朱笔批阅之后都会把重点抄在自己的记事本上,除了被司空慊掌控的北沙五省和繁都所在永安以外,其余三十个省已收到二十一个省的奏疏或密信。
剩下九个省都是比较偏远的边境省份,应该还要几天才能送到繁都,已收到的奏疏和密信,皆是表忠心之意,言词之中都是对司空慊的叛国通敌行为大加批判和鄙视。
有甚者没说一个脏字,却把司空慊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连带着把他祖宗十八代都骂了,石忞看着都解气,也从这里看出天下官员还是心向她这个正统太子的。
在批阅奏疏期间,石忞还接见了老师轩辕墨和谷运筹,也从她们手里得到了两份官员举荐名单。
不是她不信任吏部的官员,而是京官一下子空缺这么多,正是一个安插人手的大好机会,有心之人自是不会放过,她可不想好不容易肃清的朝堂再弄得乌烟瘴气的,所以集思广益,选贤任能非常必要。
批阅好奏疏之后,她也收到了最后一份官员举荐名单,陈季元拟好邢博恩送来的,后面这三份名单都是石忞从承天殿出来后私下让人传话让她们秘拟的。
根据吏部的空缺名单和四份举荐名单,以及自己这三年多来通过陈季元收到的情报和邢博恩他们的风评,再加上自己的判断,石忞总算是连夜拟出了任命名单。
第十六章
根据吏部的空缺名单和四份举荐名单,以及自己这三年多来通过陈季元收到的情报和邢博恩他们的风评,再加上自己的判断,石忞总算是连夜拟出了任命名单。
一直忙到深夜才睡下的石忞,天还没亮就被叫醒了,在吉春、喜夏、凡秋和雾冬的服侍下穿好了极为繁琐的登基大典专用皇袍和冕冠。
登基大典的冕冠和平常一样,有十二旒玉藻,长度遮脸。玉藻,指的是用五彩丝条作为垂绳,每条垂绳贯串玉珠。典礼上的皇袍虽然颜色任是正紫色,但图案和平常上朝的朝服大不一样,不是绣凤凰,而是绣十二种图案,有日、月、星、龙、山、火等。
除了内外衣,还有蔽膝、裳、大带等配件。皇帝登基礼服极为繁琐,即是为了显示出皇帝的尊贵地位,也是为了显示对上天的尊敬。
“陛下,礼部左侍书求见”在门边守着的路关初接到宫侍的转话之后连忙上前禀报道。
“让他进来”穿着这一身行头,石忞觉得一会肯定要热的大汗淋漓,现在可是盛夏,她不仅穿了好几层,之后还得站在太阳底下,真的是想想都热。
“臣马杰恭请陛下圣安,这是臣与钦天监拟定的年号和先帝的庙号、谥号,请陛下定夺”马杰行礼后将奏疏呈上。
“爱卿免礼”第一次有人向自己行跪礼,石忞还有些不习惯,接过路关初递过来的奏疏便开始看起来。
礼部拟定的庙号是穆宗和德宗,都不是什么好庙号,穆宗意指英年早逝,德宗意指遭遇战乱,都挺适合先帝,谥号拟定的是怀闵、思闵和原闵,都是中谥,还是够怜悯先帝的。
她的年号倒是拟的不错,天成、天福、天正、天赐、天授、景明、嘉佑和元光,挺多的,寓意也不错。
“母皇西征虽功败垂成,但勇气可嘉,穆宗、怀闵较好,至于朕的年号就定天福吧”石忞一锤定音,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年号是定了,但按惯例次年才会改元,今年任是建平四年。
马杰离开后,石忞草草用过早膳后就开始忙起来,先是统领仅剩的一百多名官员前往天地坛祭拜天地,这一来一回一个早上就没了。
回到皇宫后用午膳、休息又花了半个时辰,带着百官到明月殿祭奠列祖列宗的时候已是未时三刻,轩辕墨念了很长的一篇祭文,她最后也拿着礼部拟好的文章念了很久。
登基大典最重要也最盛大和最后的环节是在承天殿外的大广场举行登基仪式,文武百官按序战列,宫侍、内禁军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绣着凤凰的紫色旗帜随风招展,在太阳的照耀下耀耀发光。
炎热的太阳让石忞的里衣已经全部湿透,不行礼和祭祀的时候吉春她们还可以帮她擦擦汗,脸最起码是干净的,不能擦汗又在室外的时候,比如现在就是汗如雨下,感觉闭眼汗水都能流进眼睛。
文武百官和宫侍还好一些,因为他们穿的都是夏季官服和夏季服装,但也是满头大汗,内禁军甲胄在身比她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奏乐声中,在皇奶奶、母后和文武百官的见证下她一步一步登上了通往凤位的阶梯,如果说前面的祭祀让她觉得庄重,那现在就是从未有过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只参加这个环节的赵环和文昱就坐在凤位左右的位置,看着自己的孙儿和女儿像她们伴侣那样一步一步走向她本该承受的责任,即欣慰又难过,难过她以后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在。
向皇奶奶和母后行礼后,石忞庄重的从母后手中接过代表皇帝权力的传国玉玺,转手递给了路关初,霸气转身终于坐上了那个众人都梦寐以求象征着绝对权力的凤位。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除了皇太后和皇后以外,所有在场的官员、宫侍和内禁军整齐划一的行三拜之礼,三遍呐喊之声响彻整个繁都城,听到的百姓也都停下手中的事行三拜之礼。
有幸被石忞恩典参加此次登基大典的邢博恩六人被这一幕深深的震撼,永世难忘,邢博恩更是在心里暗暗发下誓言:‘陛下,我将用我的余生奉献我的忠诚’。
大部分的人则都在心里默念:“陛下,请带领华国、带领我们走向繁荣与治世”。
石忞都看到了,看到了自己的大臣对繁荣的向往,也看到了邢博恩的忠诚,要开口的时候有点怀念以前下乡扶贫用的扩音喇叭,现在没有,只得尽量提高音量,放慢语速,“朕承天授命,继承大统,将以平定叛乱、驱逐布拉克为己任,延续‘四帝之治’为终身目标,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开创繁华盛世”。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石忞的授意下,礼部左侍书马杰开始宣布第一道诏书,封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追封先帝为穆宗,谥号怀闵,定年号为天福,并于三月后开恩科。
第二道圣旨将昨天宣布的出兵事宜以圣旨的形式定下来,并加封谷运筹为太傅、齐铭为少师、王长武为少傅,谷运筹作为征西元帅接领圣旨,另外石忞从外禁军调出一千骑兵和两千步兵给她,大军一个时辰后出征。
第三道圣旨是赦免被乱臣贼子杨志宏陷害入狱的大臣,让他们官复原职,并宣布最新人事任命,封轩辕墨为丞相,并加封太师,升罗布暔为外禁军军长,升段云洁为吏部尚书,升马杰为礼部尚书,有空缺的重要部门全都任命了人担任。
第四道圣旨是大赦天下,免赋税三年,都是全国范围内的,但大赦天下有赦免细则和条件,像犯重大刑事案件的就不在此范围内。
恒历609年,建平四年六月二十九日,石忞登基为帝 ,开启了她的拯救帝国之路。
按惯例,为表示对先帝的尊敬和追思,新帝登基当年都会继续沿用先帝年号,直至来年才会使用新年号。
登基大典结束后,石忞第一时间召集了自己的侍读邢博恩六人,老师们都领了实职,她也登基为帝,学习也就暂时告一段落,故而问他们是否愿意到军中历练一番,没想到六个人都一脸急迫的表示想去。
她之所以让大军一个时辰后出发,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历练的机会,既然他们都想去,赶紧回家去告辞打包应该还来得及。
接下来的半个月石忞几乎每天都忙到深夜才能歇下,除开每日固定上朝之外,每天中午到下午她都会抽出一个时辰来接见大臣,通过私下接见更好的了解每个大臣的性格和想法,并且都用记事本记录下来。
11/192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