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批阅奏疏和密信,华国没有奏折,都是卷装的奏疏和密信,密信只有重大事项且正三品以上官员才可呈报,且一旦呈报必用六百里及以上急报,所以平均下来一个月收到十多封,已经算是非常多了。
奈何现在正值多事之秋,好的天最少也会收到一封密信,不好的天可以收到几封,甚至十多封密信,比她皇奶奶当年平定八王之乱有过之而无不及,奏疏则是所有官员,甚至百姓都可以委托官员呈报。
故而即使有丞相帮忙初阅并用小纸条拟好批示,她都要批阅到深夜,才能把当天的奏疏批阅完,半个月下来,她已经慢慢适应这种强度的工作,同时心里有了其他想法。
户部和刑部经过半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总算完成了近四百多名犯官的抄没家产工作,且全部清点入国库,被石暄各种作各种乱花几乎快见底的国库,一下子增加近两千万两,打仗她也有了底气。
这两千万两还没算被经手官员贪墨的,要说办事的这些官员一点都没贪墨,别说她不信,就算街边玩耍的小孩,你问他他也不信。
严办?原本朝廷里四品及以上官员都有两百多,先是被先帝出征带走了一百多,后杨志宏叛乱免职发配近五十,到她手上的不过三十余人。
因为官员的事她特意召见过段云洁,据她整理统计,自华国开国以来,朝廷里九品及以上官员最多时有两千多人,而精简时期不过千余人,先帝继位时京官约有两千余人,但经过三年多动不动就贬官屠杀后,精简到了千余人。
再加上被石暄带走的两百多和她贬官抄家的四百多,她登基时连九品芝麻官算在内都才不到四百人,后又从各地调来一百多人,这半个月距离近的已有五十多人来报道上任,剩下的还在路上。
另一边,经过近十天的急行军,谷运筹带领众将领和三千外禁军总算抵达三川前线宁广县,三川省首颜一诺和她交接完军务后就立刻回省府正州处理日常事务,以此表明她这个封疆大吏绝无染指军事之心。
谷运筹自是知道她的心思,也佩服她的忠君爱国之心,故而事后为颜一诺上了出征后的第一道请功奏疏,密报繁都,近半月来浴血奋战阻止司空慊东进,都是大大的功劳,理应褒奖。
司空慊假传遗诏拥立石栭为帝后,就和布拉克签订了合作协议,组建三十万联军准备瓜分华国三十六省,不到五日就从北沙出兵,一路畅通无阻抵达宁广县。
受到三川省省首组建的军民联军殊死抵抗不得寸进,不得不在宁广县城外安营扎寨,因为夏天炎热,三十万大军竟然全部驻扎在郊外树林里。
被拥立为帝的石栭此时正在和士兵对练,和往常一样胜利的永远是她,开始赢觉得很高兴,可一直都赢就会很乏味,石栭不高兴的说道:“和你们打,真没意思,改日我一定上战场上去和他们打”。
得知石忞派来的大军已到宁广县,正愁眉不展的司空慊和布拉克元帅商议了一个下午总算敲定了机会,这会心情好出来走走,正好听到石栭的话,便上前劝说道:“陛下切不可如此想,石忞派来的都是穷凶极恶之人,您若上战场有个好歹,让老臣怎么向先帝交代”。
“朕知道了,朕听丞相的就是,丞相不必忧虑”石栭上前扶起司空慊安慰道。
得益于祖辈不断改进的好基因,才十二岁的石栭个子已与十四五岁的少年差不多,相比于石忞长相偏向石暄,她更偏向文昱一些,皇家气质更是深入骨髓。
当初知道母皇中箭驾崩的时候,石栭悲伤几近昏厥,醒来后就莫名其妙被丞相和大臣们称呼为陛下,再后来经过简单的登基仪式她就当了皇帝。
母皇曾说过要将皇位传于她,故明知母皇中箭后即刻殒命,她也一点都没怀疑丞相拿出的遗诏,心安理得的当了这个她早已视为囊中之物的皇帝。
石暄确实私下偷偷和二女儿说过这样的话,也是真的想把皇位传给性格比较像自己的二女儿石栭,但不是这个时候。
因为石栭现在即没成年,也没有任何势力,又没了她扶持,若将国家交到她手上,无异于将华国拱手让给别人,所以就算能留遗言,她也不会让石栭继位,何况她根本没这个机会。
石栭被拥立为帝后对先帝和随军大臣等都进行了封赏,她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只能依靠司空慊,所以封了司空慊为长文侯,并拜他为讨伐大元帅,对于司空慊与布拉克的合作协议却是半点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平日里敬着她、各种为她好的司空慊心里已经打好自己的小九九。
第十七章
司空慊和布拉克的元帅准备趁谷运筹他们刚到,疲乏未站稳脚跟时连夜发动总攻,争取一次将宁广县拿下。
谷运筹对司空慊这个人还算是了解,料到他十有八九会连夜偷袭,已经及时调兵遣将分守四门,还在城外设伏,不怕他们来,就怕他们不来。
四天后,石忞接到了老师的捷报,算是她登基以来战事取得的最大胜利,不仅粉碎了司空慊的夜袭,还重创叛军联军,斩首两万余。
第二天就派了特使前往犒劳军队,并对军粮押运事宜进行了过问,让户部务必保证军粮充足,不能让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否则定严查,一个不放过!
繁都皇宫内,石忞正要在文宣殿接见来面圣的三川省前省首颜一诺,因为老师谷运筹上的第一道请功奏疏就是给她请,而她自己也觉得确实该赏,故而下旨将她调入繁都任右督御史,加封太子少保。
登基后,石忞就从长禄宫搬到了凤德宫,她的皇奶奶和母后则没动,本来母后是要搬离安仁宫的,但最后被石忞劝了下来,一来她还未成年,二来对象都不知道在哪里,近几年估计都不会有皇后入住。
她日常处理政事,都是在文宣殿,批阅奏疏、密信和接见大臣都是在这里,每天忙完后才会回凤德宫休息。
“陛下,颜大人到了”已经升为石忞贴身大总管的路关初穿着正五品的内官官服,显得特别精神。
内官的官服和外官差不多,只是颜色为浅蓝色,官帽没有两个耳翅,按《华律》一日内官终身内官,正五品已经是内官的最高品级,路关初五十岁不到就成了大总管也难怪她会如此意气风发。
正在趁着间隙批阅奏疏的石忞头都没抬的说道:“宣”。
“恭请陛下圣安,臣颜一诺谢陛下隆恩”颜一诺既是来面圣也是来谢恩的,陛下加封她为太子少保,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她虽然任任正二品的右督御史,但享受的待遇却是太子少保的副一品。
“爱卿免礼,赐坐”石忞这才抬起头来,和她知道的差不多,有些中年发福,圆脸塌鼻子,据说性格比较死板,故而当了多年省首都一直不能再进一步,“对于西边战事,爱卿有何看法?”。
颜一诺没想到陛下会问这个,想了一下才慎重答道:“敌军虽众,但各怀心思,如今又有谷元帅出马,臣认为平定战乱只是时间问题”。
颜一诺心口如一,石忞看的清楚,得知司空慊叛乱后亦处理的中规中矩,临危不乱,不惑之年,心态虽老道,但也乐观,算可堪大任。
“日后监察天下官员,还需爱卿多多上心才是”性格比较古板的放在督察院正好。
“臣必殚精竭力做好职责分内之事,当好陛下的眼睛”颜一诺言辞恳切,恨不得立刻走马上任为陛下分忧。
又询问了一下颜一诺的家中事宜,以表对大臣的关心后,石忞就让她去督察院上任了,自己则拿出记事本把对她的评价记下来。
登基一个月不到,她就已记满了一本记事本,现在已经是第二本,包括从周围四省调来的四万军队的带军将军她也都一一接见过,并全部派往繁都门户巨望县驻守,进可助三川战事,退可守繁都。
建平四年十一月中旬从北沙发出的最终捷报抵达繁都,在民心所向和谷运筹的运筹帷幄之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完全平定了叛乱,不仅重创布拉克军队,还在石忞的授意下,暗箱操作让布拉克的王位换了个一心仰慕大华帝国的人。
而此次叛乱的罪魁祸首司空慊,兵败退无可退后,自知繁都那位不会让自己活命,抱着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心态,先杀了石栭,后自杀而亡。
石栭死都没想到最后对她下杀手的居然是司空慊,知道兵败的那一刻她已经做好获罪的准备,因为就算皇姐要杀她,母后也不会同意,总是没有性命之忧,却没想到对她下杀手的竟是身边之人,以至于死不瞑目。
追随司空慊的大臣全部被就地斩首示众,押解进繁都这道程序,石忞都直接免了,没有为虎作伥程度轻一点全部免职发配渔西,永不录用,子孙三代不得参加科考,程度再轻一点的免职,永不录用。
即使一个月前恩科新招录了两百多名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的新鲜血液,也填补不了被她抽调入繁都的三百多地方官空缺,现在又加上北沙等五省的空缺,更是急需填充。
每次人事任命,特别是重大的人事任命,石忞都是斟酌再三之后才定下来,北沙等五省大部分都是边界省份,不能没有官员主持事务,她只得将一些内省表现较好的三、四品官员提升调到北沙等五省任职,即是过渡,也是以观后效,看最后是留任,还是降职。
石忞还第一时间下旨迎回先帝和石栭的遗体,因为先帝死时正值盛夏,不到三天就发出恶臭,司空慊便擅作主张找了块风水宝地安葬,还骗石栭打下繁都后会将先帝遗骸移葬帝陵,实际上压根就没这个打算。
西边战事平定,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布拉克都不可能再有动作,石忞总算是解决了登基以后的第一个大麻烦,也树立的极大的威望,进而将皇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心情一好,石忞就想出去走走,算起来,自从登基后她就再没有出过皇宫,现在已是初冬,想来繁都已是另一番风景。
像之前一样,午膳后石忞就带着路关初、凡秋、雾冬和四名内禁军乔装改扮坐马车出了永思门,直奔东市和西市,她想去看一看最近的物价。
冬天的街道集市确实没有夏天那么繁荣、人潮涌动,但也算得上人来人往,大家也都换上了较厚的冬衣,本来比较胖的人更胖,而比较瘦的看上去也壮了一些
看着人来人往的人们有男有女,穿着款式不是短打、右衽就是长袍的古装衣服,布料却千差万别,有的是粗布麻衣,有的是棉衣,还有的是绫罗绸缎,有人坐马车,有人坐轿子,也算热闹。
直到这时,石忞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离开了皇宫,到了有浓浓生活气息的古代,一个男女比较和谐的古代,没有男尊女卑,也没有女尊男卑,大家各凭本事过着各自的生活。
石忞熟门熟路的去了几家米店,米店的老板对这个只问不买却衣着华丽的怪人,语气是爱理不理,答的阴阳怪气,路关初气得差点就呵斥起来,却被并不因此生气的石忞阻止了。
问了几家之后,石忞才放下心来,和她预期的一样,受前几个月的战乱影响,米价确实高了一些,却只高了两文,已比她预期的好很多,心情还可以。
又去肉食类的区域问了一下,本就比较贵的肉价倒是没有受影响,还和以前一样,在东市想问的都问完后,才坐车去了西市。
西市专门卖非食物类的,像锅碗瓢盆这些生活中用到的杂七杂八的都在这里,石忞大概问了一下,大部分都没涨价,基本上和之前一样,也就放了心。
邢博恩他们都还没回来,她也没人可找,天色尚早又不想回去工作,便坐着马车在城内转转,权当慢慢兜风。
时不时掀开车帘子往外看的石忞,看着街道慢慢从热闹变得寂静起来,两边的房屋也都变得朴实起来,想来这就是平民住宅区,倒不是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而是完全没有了摊贩和商店,来往的人也都是小声交谈或者直接不说话,所以显得安静。
突然一阵嘈杂声传来,就显得特别刺耳,石忞听不清内容,便让车夫快点前往一探究竟,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她听清了,是一个年轻女子的哀求声。
在凡秋和雾冬的搀扶下,石忞下了马车,就看到一个有点熟悉的背影在药铺门口低声下气的哀求一个大夫打扮的中年男子,可惜男大夫铁了心不答应,袖子一甩就进去了,她便让雾冬去把年轻女子请过来。
被莫名其妙叫过来的步千雪,一脸悲伤,仿佛随时要哭一样,直到走到石忞跟前,看到她之后惊讶的忘记了要哭这件事。
她第一次看到穿书生服衬得这么好看的女生,戴帽显示还未成年,身材高挑,双眼黝黑灵动而有神,仿佛天下都不放在眼里的自信和高傲深深吸引着步千雪。
直到女子渐渐接近,石忞才发现不光她的背影熟悉,就连正面也有些熟悉,仔细回想,才发现她的身形和面容都有几分像她穿过来之前见过的仙女姐姐,但气质和声音却完全不同,她不是仙女姐姐。
但她是石忞见过除仙女姐姐外最漂亮的女生,没有之一,大概十六七岁,身材修长,肤色白皙,不高,琥珀色的双眼睁得大大,纯洁的仿佛无一丝杂质,她喜欢这双眼睛。
第十八章
“主子,小的已经问清楚,她叫步千雪,原本在药铺当学徒,因犯错被驱逐故而哀求大夫”机灵的路关初第一时间去药铺打探了第一手消息,回来便附耳小声向石忞汇报道。
石忞就是喜欢路关初的机灵上道,如果什么事都要她吩咐才去做,那只能算是合格,却达不到优秀,就像她前世在基层待的那一年学到的一样,去向领导汇报的时候一定要想好领导会怎么问,而自己是否已准备好答案。
领导安排事给自己的时候,也要多想一想怎么在领导安排的基础上将事做的更好更完美,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个努力上进的员工。
步千雪穿的是很朴素的学徒服饰,戴的帽子就是布巾,但依然遮不住她的容颜。
虽然第一次这么被人盯着看,但石忞却并不讨厌,可能是看的人不一样,也可能是心情很好,试着喊了两声“姑娘,姑娘”。
被一个清脆悦耳声音拉回现实的步千雪,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又背过去匆匆整理了一下易容,才作揖行礼道:“少主有礼”。
少主类似于少爷、小姐,是一般人对大户人家孩子的尊称,步千雪看她出行带着这么多人,排场和她娘都有得一拼,便用了尊称。
石忞作揖回礼道:“姑娘有礼,姑娘可是遇到了麻烦事?”,姑娘和公子是平称,没有贬低之意。
“此事说来话长,我看天色也不早了,不如我们去酒楼边吃边说”步千雪不由自主的想和这个翩翩少主多呆一会。
步千雪的提议正合了心情极好一点也不想回去工作的石忞,“如此甚好,姑娘可有喜欢常去的酒楼”。
12/192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