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女皇只取一瓢(GL百合)——云书致远

时间:2024-03-20 09:44:58  作者:云书致远
  在她不注意的时候就会跳出来,吓她一跳,比如有次做梦,她就在梦里声嘶力竭的质问仙女姐姐,为什么不经过她同意就把她送到这里?醒来时已泪流满面。
  在外人看来武宗在时她是皇孙,未来的皇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什么都不缺,真正的天之骄子,可谁又知道她内心的惶恐和不安。
  既要适应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又要努力从头学起,还不得不隐藏自己,言行格外谨慎,一直小心翼翼。最最重要的是她再也见不到前世的父母和朋友了,这是她最大的痛苦和遗憾。
  另外,这里的母亲并不待见她,能不能熬到安稳接班都是个未知数。
  看得见的荣华富贵背后实则是随时都有可能泥足深陷或者丧命的危险。那段如履薄冰的日子,她这辈子恐怕都忘不掉了,也因此产生了异样的想法。
  ‘你不是有条件的让我挽救这个该死的帝国吗?好,那我就努力挽救,兢兢业业,但只要我活过四十岁,我就开始懈怠、奢靡、享受,不作到死,决不罢休!’以此来表达她无声的抗议。
  可世事难料,人的想法和认知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快速登基后,她才发现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当时又正值内忧外患的关键档口,一个不慎,别说活过四十岁,就是第二天的太阳都不一定见到。
  在这种紧迫感的鞭策下,她不得不努力奋斗,终于转危为安后,她才意识到皇帝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力,她的一个决策可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可以将百姓推入万丈深渊。
  也曾是普通人出身的她做不到拿这么多人的生命开玩笑,最起码她在位时不想让百姓过得比先帝在时还惨,而之前作到死的想法也就只能是想法了。
  之后她就开始努力的去当一个好皇帝,澄清吏治,广开言路,广纳人才,然后就在殿试时再次遇到了步千雪,没了心底深处的另样想法后,她发现步千雪真的很不错,只是长得有点点像仙女姐姐而已,并不是同一个人。
  后来的后来,她们在一起了,这是她一开始完全没想到的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已离不开她,她憧憬她们的未来,便想到了孩子的事。
  她才发现自己竟不想立马就要孩子,即使帝国真的很急需一位继承人,因为她准备好好教导她们的孩子,却发现自己没有任何育儿经验。
  除了孩子的事以外,她还担忧方腊的事,以现在的情形看来,打肯定是要打的,但怎么打,打成什么样却是需要细细谋划的。
  而且方腊什么时候动手不好,偏偏挑在她们大婚前后动手,石忞倒是不怕人说,但却不得不顾忌步千雪的名声,所以此事暂时只可密谋,不能公之于众。
  永寿宫正门渐渐清晰,坐在御辇上闭目假寐的石忞听到外面路关初小声提示方才睁开眼睛,内眼角眼白上的两条短血丝特别明显,简妆遮住了脸上的疲惫,却遮不住眼睛的血丝。
  在路关初的唱喊声中,身着朝服的石忞下了御辇,在身罩红纱的内官、身穿红服的宫侍和内禁军的簇拥下进了永寿宫,永寿宫中已经幡然一新,红色随处可见,就连皇奶奶曾养过的花花草草上都挂了大红喜字。
  而独占一小池的玳瑁也逃不过被装饰的命运,龟壳上被绑了一条红绸,听见声响慵懒的冒出头吐了几个泡泡,又快速的退回了水中,生怕再被抓上岸。
  石忞来到殿内,喜庆打扮的内官、宫侍分立两旁,见她来都开始行礼,而身着太后朝服的文昱则端庄的坐在主位上,眉眼带笑带笑的看着她走上前。
  太皇太后和太后的朝服与皇后的朝服区别不大,只是礼冠的博鬓和珍珠、宝石、珠宝流苏、花钿和翡翠等有些差别,皇后礼冠是二博鬓,而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是三博鬓,样式都是差不多的,但重量却有些许差别,一般身份越高贵的人的礼冠就越重。
  幸好太皇太后和太后不用每天参与早朝,一年到头穿朝服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不然天天戴这么重的礼冠,别说是年纪大点的,就是年轻人都受不了。
  “母后万福金安,今日儿臣大婚,特来给母后请安报喜。”石忞停在三步开外恭敬行礼道。
  以前每次穿朝服来向太后行礼,石忞都很烦头上的冕冠,珠帘抵挡视线先不说,头一低重力就往下移,若戴得不牢固,就此掉在地上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现在她都是象征性的偏一下即起,文昱也从未说什么。
  文昱上前扶起石忞拉着她的双手慈爱道:“好,很好,我的忞儿终于长大了,找到了自己的爱人,你皇祖母他们若泉下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文昱知道石忞不喜先帝,太皇太后更是不适合提起,便只提了武宗一人。
  石忞却红了眼眶,她想皇祖母了,也想皇奶奶了,是她们的偏爱让她有了现在的一切,也是她们让她适应了这个世界,可她却做了那样的选择,如果人生能重来,她一定不会在那样选。
  隔着珠帘,文昱看不清石忞的眼神,但拉着的手却能明显感觉到她的情绪有波动,忙安慰道:“今天大婚之日,你作为新人就该高高兴兴的,别想那么多,快去承天殿吧,大臣们都在哪里等着你呢”。
  “谨遵母后教诲,儿臣告退”缓了一会收拾好情绪后,石忞才再次行礼离开,而文昱则一直目送女儿离开,直到完全看不见都舍不得收回目光。
  石忞来到承天殿时,情绪已经完全收拢的一干二净,又恢复成了往日不怒自威高高在上的皇帝。
  别人成亲都是娶方亲自上门求娶,哪怕对方贵如太子,但所有人里并不包括皇帝,因为出于安全和尊卑等等的考虑,从古至今的皇帝都不会亲自去娶亲,而是派人代为迎娶。
  石忞来承天殿就是为了检阅迎娶仪仗队和册封正、副奉迎使。检阅是不可能细细检阅的,走过场的多,大致看了几眼,队伍整齐,仪仗规整,逐点了点头。
  礼部尚书马杰见状连忙按程序上前喊话,台阶上的宫侍又传,一直传了几遍,传到下面礼乐起。
  石忞又看了看殿前快堆满台阶的礼品,全是全国官员送的,官阶越高送的礼就越摆靠在前面,尤其是在都官员,一眼望去礼盒仿佛没有尽头,听马杰汇报好像还没包含藩属国的礼品,而且库里也还剩了一些。
  大婚收到这么多礼,不管值不值钱,石忞都很高兴,压根就没想到有人竟敢明着违背她的旨意。
  检阅仪仗完毕,石忞入殿升座,册封石思河为正奉迎使,另外两位宗室王爵为副奉迎使,礼部部分官员及涉及官员同往奉迎。
  他们的任务就是带着仪仗队前往迎亲,而且必须要在吉时酉时前将皇后迎至承天殿外。
  石忞离开承天殿后,石思河带队离开,到殿外的广场上规整队伍,在算好的时辰按时启程,其余的大臣则在宫侍的带领下列队前往三清殿。
  承天殿到三清殿的沿途都被内禁军严格把守起来,两边都是五步一人一岗,隔段距离还有一位将领,就是为了防止有大臣乱走动惊扰了太后的清静。
  石忞回凤德宫换了一身衮冕服,再次开始祭祀之路,先是三清殿,然后是明月殿,最后是日辰阁。
  三清殿,顾名思义供奉的就是道教三清,连皇家都供奉三清,还特意造了个大殿专门供奉,也难怪道教在华朝的地位不可动摇了。
  明月殿则是皇室宗庙,和太庙不一样的是,这里只供奉华朝的皇帝,并且除了牌位以外,还有栩栩如生的画像,高祖和高祖皇后居中,继承者居左,再继承者居右,往后以此类推。
  在明月殿每个先祖都得上香祭拜,相当于重复的事要做九次,加上三清殿的三次,相当于要重复十二次,而且每次祭拜前还得祭祀一番,幸好到日晨阁,她就不用祭拜了,只要上香然后看着礼部尚书祭拜即可。因为在这里君是不可能拜臣的。
  据史料记载,之前的皇帝是每天都要到三清殿和明月殿祭拜一次的,即使特例如道宗也不能例外,到武宗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但到先帝时就彻底变了样,心情好三五天去一次,心情不好,该去她都不会去。
  到了石忞,本就对这种表面工作不太感冒,而且时间本就不够用,索性直接以惯例的方式定了下来,三天才去祭拜一次,而且大部分都是晚上去,因为早上太赶了,来不及。
  除了日常祭祀以外,逢年过节等大日子也是要祭祀的,春耕还得去郊外祭祀,但一年也就这一次。皇帝一辈子只两次的大祭祀全被她赶上了。
  幸好她年轻,要是个年纪大的,肯定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还来来回回的。
  宫中照常祭祀不提,另一边石思河已经带领仪仗队,一路吹吹打打的出了宫,沿途已经被外禁军戒严,观看的人群只能在楼上或外围,队伍过时还得行礼,但并不影响他们的观看热情。
  步千雪也没比石忞好到哪里去,同样也是天不亮就起的,她昨晚也没睡好,因为实在太激动了,仿佛在梦中一般。
  用花瓣水沐浴完毕后,才开始更衣装扮,大婚喜服是试过的,穿着刚刚好,就是配套的礼冠有些重,反正比昨天的重,刚戴上去很不适应。
  等步千雪在宫侍等人的服侍下完全收拾好自己时,太阳已经老高,水都没喝一口就连忙去正房和北房向姜丽和两老请安报喜。
  两老语重心长的叮嘱了步千雪不少话,脸上全是喜悦,眼里却是抹不开的担忧,步千雪知道他们的担心,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行礼离开了。
  石忞因为她而选择放弃为太皇太后续命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否则于她,于石忞都很不利,所以她不会说,也不可能说。
 
 
第二百三十章 
  步千雪到正房的时候, 身穿朝服的姜丽正在门口来回观望,看到她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迎上来,而是转身进了厅堂回主位坐好。
  没一会, 开道的宫侍就陆续立于厅堂外两侧, 姜丽也终于看到了画着精致妆容一身大红喜服未戴后冠的女儿, 衣服上的凤凰栩栩如生, 金光灿灿,衬得女儿皮肤越发白皙。
  难得在家见到坐的一本正经的娘, 步千雪还有些不习惯,却也不敢笑出声,端的是大气稳重, 在卢晏的主持下,恭敬的向姜丽行了三拜大礼。
  正襟危坐却没有一点不耐烦的姜丽坦然受之,因为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女儿在她活着时最后一次行如此大礼了。相反,以后再见就该是她行礼了。
  近几年家中几经大变,尤其是步朗去世时, 女儿又不在家中,两老也不主事最多给她些建议,一应大事全靠她拿主意, 害得她几乎夜夜失眠,想这想那,这辈子都没这么操心过。
  经此一练,姜丽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起码现在处理府中事物已经有些得心应手,不在像之前那样不是靠女儿,就是靠养女, 或者靠两老,心里总指望着别人,从不深思也不努力学。
  两老如此也是有意为之,毕竟孙女大婚后就会住到皇宫去,但他们不能跟着去啊,曾孙又还小,他们就算身体再好,肯定也是等不到曾孙长大了,雕琢女媳就不得不为之。
  步千雪没在府中则完全是巧合,她根本没想过这档子事,娘没主见的性格已经深入她心,她也从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所以也从未想过要去改变她娘。
  不过这次回来,她也发现了娘的一点改变,不在像以前那样只要她在家,什么事都来找她拿主意。
  行礼毕,姜丽屏退众人,厅堂内瞬间只剩母女二人。
  “陛下看着是个好相处的,对你也颇为上心,你们一路走来也挺不容易的,娘没什么不放心的,就是希望你也能为自己着想一二,别有什么就说什么,毕竟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小心点总是没错。”姜丽慈爱的看着女儿语重心长道。
  步朗的事深刻的让姜丽明白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也很担心女儿会在不注意的时候得罪皇帝而不自知,最后获罪。
  步千雪会心一笑:“娘的教诲,女儿必铭记于心。”,此时此刻无论姜丽叮嘱什么,她都会毫不犹豫的应下,因为石忞是怎样的人,她自己知道就行,反驳只是无畏的争吵,最后还两人都不愉快。
  姜丽又道:“甚好,大婚后,你和陛下就是荣辱一体了,遇到大事要多同她商量,别自己私下决定。若是想家了就回来看看,我和你祖母爷爷都在家,如果不方便,就让人来说一声,娘进宫去见你也可以。步朗的事真的多亏了你和陛下。”。
  自从步千雪住回来以后,母女两人就步朗之事私下认真谈过一次,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步千雪把握得很好,还把利弊都摆开来详说,才让姜丽从被迫接受变成现在的感激于心。
  但让步千雪没想到的是,竟加深了娘对皇权的敬畏,这是她完全没想到的。
  其实刺杀一案最后能如此结案已是最好的结局,无论是对步朗来说,还是对她和石忞来说,还是对这个国家来说,都是最好的。
  母女两人一个积极说,一个积极应,竟说了快一炷香才分开,步千雪转道去了家祠祭祀,姜丽则开始做最后的查缺补漏,准备迎接奉迎使一行人。
  奉迎正使石思河带领仪仗队吹吹打打到步侯府时,除步千雪以外的所有步家人都已身穿朝服在大门外等候,就是尚在襁褓中的小侄女也是一身喜庆服饰被奶妈抱在怀里跟着行礼,奏乐声鞭炮声不绝于耳,竟也不哭不闹。
  除了步侯府自己人以外,步家大宗有官职在身的也都来了,虽然也没几个,但也稍微增加了一点人气。
  在步侯府弄完所有礼仪,奉迎仪仗队再次启程时,已是一个时辰以后,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仪仗队的先导队,华盖旗帜羽扇多不胜数,然后依次是八人所抬的放置皇后宝册的凤亭,八人抬的放置玉如意的凤亭,礼乐队,之后才是步千雪坐的婚舆。
  婚舆是十六人抬的皇后专属婚娇,外观大气华丽,内部装饰精良柔软,比一般人成亲坐的八抬大轿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虽然步千雪也是第一次坐,但因为早已见过实物,倒也不会好奇的东看看西看看,刚刚再次辞别亲人后,便在卢晏等内官宫侍的簇拥下踩过新铺的红地毯进了婚舆。
  婚舆起,步侯府上下再次在之前迎接的位置上行礼恭送,杨半月不舍得看着队伍渐渐远去,心里默默祈祷自家少主以后一切顺遂如意。
  婚舆之后则是石思河等奉迎使和官员,再之后才是妆奁,共一百八十六抬,其中有一半多是宫中陆陆续续送来的,剩下的则是姜丽准备的,除了钱财和日用品以外,还有一些珠宝玉石等贵重物品。
  其中任意一样拿出来都可以单独列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哪怕最廉价如茶盏,也是巧夺天工,外面难得一见的精湛品。
  其实,为了减少开支,大部分从宫中送去的妆奁都是石忞自己掏的腰包,若宫中库房有现成的更是直接拿来就用,实在没有又必须要的才不得不定做。
  就拿喜服来说,如果按照道宗大婚的标准准备,她们的预算就会严重不够,因为道宗大婚的两件喜服光镶嵌的珍珠玉石就数不胜数,还有大量金线银线等等,就算是布料也用的是缂丝,可谓巧夺天工又极度奢靡璀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