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近之所以天天住在凤德宫就是因为步千雪不准她动手动脚,一次两次还勉强能自欺欺人的说算情趣,三次四次,她也是有脾气的,好吧。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夜缠绵, 两人和好如初,天刚亮石忞就醒了,看着怀中爱人恬适的睡颜, 眉眼弯弯, 温柔似水, 看着的仿若绝世珍宝般让她移不开眼。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石忞突然切身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因为今天的她就特别不想去上早朝!
但想归想, 做肯定不能做的,最起码现阶段不是她想不早朝就能不早朝的,因为要处理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步千雪不用早朝, 一般都比她晚起一些,估摸着时间,她就准备起了,却不想还是惊动了怀里的人。
睡眼朦胧的步千雪揉了揉眼睛,就看到石忞要起身的样子,下意识看了看窗户, 见天色不过刚亮就劝道:“还早啊,怎么不多睡会。”。
“该起了,最近事有点多, 你在睡会吧,我忙完就回来和你一起用午膳。”石忞虽然也很想在和爱人一起在睡会,但时间和政事不允许啊,只得柔声安慰道。
步千雪这会已经彻底清醒过来, 盯着石忞看了会,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不舍,她们虽然享受了天下的荣华富贵, 但有时候也有很多的无奈。
比如很小的一件事,但因为对象是她们,可能就会被无限放大,所以但凡出宫或在大臣面前,总是要注意一些,有些不想做的事也不得不去做,甚至有时候会不得不妥协。
反正皇家生活并不像步千雪想的那样坐拥天下又可以为所欲为,想到这些她不情不愿的转了个身,背对着石忞若有似无的应了声“嗯。”。
“那我走了,你再睡会。”起身穿好鞋子的石忞说着弯腰给她理了理被子,直到满意了方才起身准备往外走。
感觉到石忞动作的步千雪又转过了身,看出对方打算去外面更衣,连忙阻止道:“外间冷,你就在这里更衣吧。”,说完就对外喊了一声,已经侯在外面的路关初和卢晏两人应声而入。
“好。”其实外间也烧有火盆,并不比寝殿内冷多少,往常她起的时候步千雪没醒的话,她不想吵醒对方,也都是在外间更衣洗漱的,但难得今天对方醒着又开了口,她也就应下了。
路关初和卢晏还以为两人要同时起,结果进来就看到中宫还躺在床上,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开始有条不紊的给石忞更衣洗漱。
这里皇后的地位是很高的,服侍皇帝与否全看心情,也不用每天去给太后请安,因为执掌后宫和诞下皇嗣才是她们真正的职责,只要把后宫管好了,又生了皇嗣,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大臣也无可指摘,最多打打嘴仗。
若是皇后是皇帝的心爱之人,那待遇就更是往高了走,毕竟被皇帝特别宠爱的一般都有恃无恐!
世人也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对,毕竟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谁不想把最好的东西捧到心爱之人的手上?
眼看石忞就要洗漱更衣完毕,步千雪连忙问道:“太后的要求,你有什么想法?”
年年过年都那样,今年太后还非要点名搞个新花样,步千雪一时半会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点子,想到石忞平常主意、想法就多,便想听听她的意见。
石忞闻言也有些为难起来,因为想法再多,时间不够都是白搭,思虑半响才转身看着步千雪回道:“我估摸着母后就是想热闹热闹,不然大年三十的时候把关系较近的皇亲国戚都叫来,在安排一些歌舞和母后喜欢的皮影戏,应该就差不多了。”
自从先帝骤然仙逝后,每年过年就只有她和太皇太后、母后及礼亲王一家,后来太皇太后也走了,人就更少了,想一想,确实有些冷清。
在华朝,仙逝是皇帝去世的专用名词,因为整个国家都信仰道教,所以世人的终极梦想就是得道成仙,那皇帝就更甚了,恨不得死后都还是皇帝,依旧坐享一切,得道成仙自然也不想放过。
而大年三十的除夕日,在华朝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是和家人团聚享受一年丰收的大日子,所以华朝皇帝一般都不会无故占用,而是坚持各过各的年,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惯例,大年初一才会在宫中宴请皇亲国戚,而初二才会设宴群臣。
而礼亲王一家之所以会一直和她们一起过年,一是两家血脉近;二也是两家关系一直亲密;三是礼亲王一家也一直在繁都;而且礼亲王还是曾武宗当之无愧的左膀右臂,为国操劳颇多,当之无愧。
步千雪觉得石忞说了和没说也没什么区别,但还是欣喜的应下了,又叮嘱道:“记得用了早膳再去上朝。”,说完看向路关初,路关初连忙汇报说已经准备好了。
“嗯,那你在睡会,我走了。”石忞在安仁宫正殿用完早膳就去上朝了,而步千雪也只多睡了会就起来了,用完早膳就开始忙起来,按例先处理宫事,之后才处理平准商行的事。
刚开始接受平准商行事宜的时候,步千雪还隔三差五的传唤郭凡秋,也时不时问下石忞,现在熟悉后,已经很少传唤了,一般非重大事宜,她不会轻易传唤郭凡秋。
也是接手后她才知道石忞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钱,光平准商行一个季度的毛利润就是她们两人一年俸禄的几倍,正规纳税完后,也是利润颇丰,难怪大婚的时候她能掏出那么多钱。
平准商行中高层早就知道迟早会换管事的,所以对新换的管事的并没有很难以接受,就是对方不漏真面目这点,让人忍不住多想,不过有了大老板的前例,大家也接受的很快。
不对所有人露脸这点,是步千雪出于自己的考量,也是石忞的建议,毕竟万一被下面的人认出来就不好了。
另一边,在朝堂上听了户部尚书元直木关于今年财税的汇报,石忞眉头微蹙,今年国库收入比去年略高,真的就略高点,但支出却是去年的三倍还多,一是大婚,二是出兵,还都是不得不花的大钱。
今年国库根本没结余多少,幸好前三年每年都有结余,有时还颇多,不然来年各项开支都无法维系,尤其是边境的战事没结束,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可就算她想删减开支,也已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因为能裁减的她早就裁减了,留下的和新增的机构都是不得不维持的,军费,官员俸禄,教育,医药等等那样都要钱。
石忞突然想起之前让造船司打造的那些船舶了,好像除了配备给水军之外,还剩了一些,目前光靠西南官道陆路上的商贸通道,渠道还是太在窄了。
明明华朝的茶叶、绸缎和瓷器等都很受诸国欢迎,且无论与西南官道诸国还是六个藩属国互通有无都是处理顺差地位。
但贸易顺差年收入却还不足全国财税收入的百分之五,实在是有些反常,恐怕路途遥远,运送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外来白银大量流入,导致国内货币通货膨胀,石忞甚至下令大宗货物交易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实物交换,白银只能付两层到五层不等。
如果把海上贸易打开,在成立专门的海关收税,国库是不是又多了一大笔收入,一想到这个石忞就很高兴,但没有确定的事,她不敢贸然在朝堂上说。
在繁都的府衙部门实在是太多,一天肯定听不完他们的年终汇报,所以每年都是轮着来的,每天有一到三个部门汇报,等所有部门汇报完毕,也就到了除夕,开始放假。
像户部这种大且重要的部门,今天的年终汇报就他们一个主角,众股肱大臣听到国库居然还有些许节约,都大大松了口气,有结余总比赤字好啊。
要不是今天不能奏事,各府衙部门肯定会争先恐后的说自己缺钱,就怕来年经费拨不到自己的府衙部门。
元直木汇报完毕,石忞肯定了她这一年的财税工作,按例进行了褒奖赏赐,今年各省的财税指标任务也完成的不错,她也按例奖赏了名列前三的三个省。
早朝事毕,下朝的时候已经快中午,石忞便索性连文宣殿都不去了,直接摆驾安仁宫。
用午膳的时候,石忞说了下午的行程,难得的今天下午她有外出活动,因为今年恩科中的进士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安排完职务就立马上任,而是集中参加了为期一月的任前培训,今天正好结业,她为了表示重视,之前就说了结业会去,不能食言啊。
之前的科考,因为各地官缺较多,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给她实行官员任职前培训加观摩的机会,到了今年恩科才总是有了条件和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
所以暂定的是集中学习一个月,培训班设在明道学院,老师由学院名师和抽调的相关官员担任,主要就是培训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思想。
培训结业后,会进行一次考核,名次前列者奖赏,垫底者予以薄惩。之后再由吏部根据各人的职务分派到在都六部及各府衙观摩三个月,也会有一次考核,也有赏罚,如果结业和观摩考核都被罚,就会被降一级,反之则升一级,职务也会随之调整。
这只是初级暂定方案,如果这次试用并无问题,之后就会成为惯例。这也是石忞为了防止官员什么都不懂到任后只能被胥吏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再发生。
石忞之所以和步千雪说这事,也不是单纯说说而已,因为这件事步千雪也是知道的,她其实是有些想让步千雪同她一起去的,但一想到之前回来时寒风瑟瑟,又不想了,她怕步千雪冻到。
第二百四十八章
就在石忞放弃了邀请步千雪一同前往的打算时, 步千雪却反而兴致勃勃的道:“正好下午无事,我与你同往。”。
虽然每次和石忞一起参加这种官方活动,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当背景板, 但并不影响她看石忞啊, 所以一般无事她都会一同前往。
这次之所以有些兴奋, 可能是要去明道学院, 教育改革后的明道学院,她还真没去过, 尤其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一点点功劳,她还是挺想去看看的。
“下次吧,外面天寒地冻的, 要是实在无事就去陪陪太后。”石忞却难得的拒绝了,让步千雪有些诧异,进言道:“多穿点即可,我没那么娇弱的。”。
步千雪知道石忞是担心自己,但还是有些不高兴,她又不是瓷娃娃, 不用这么小心翼翼的,好嘛?!
看步千雪的样子是拿定了主意要去,石忞只得答应下来, 转头就私下吩咐路关初务必准备妥帖,无论是马车上,还是明道学院那边都要准备好。
明道学院位于外城东北方向,建筑风格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假山池塘应有尽有, 就是冬天看上去有些萧瑟。
今天一早,整个明道学院就开始忙碌起来,大部分学员昨天就已经放假回家,只留了些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和参加今天结业典礼的新进士们。
整个学院内外早已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就连学员的宿舍都没放过,学院负责人提学长更是一早就开始在院内查缺补漏,生怕冲撞了贵人,整个学院的门卫也被他全部指派在了各个地方,以防宵小。
一到中午,学院外就来了一队外禁军,带队的是一位外禁军高阶将领,和学院提学长按程序对接后,就接手了整个明道学院的安保工作。
而身着对应整齐官服的提学长、一众老师和新进士们,还有身着学员服的尖优生们用过午饭后就开始在明礼堂等候,直到一队内禁军来到学院,他们才走出暖和的明礼堂,到大门外迎接。
明道学院大门外早已被外禁军戒严,就连外围的附近街道等也早已被安仪县衙役戒严,任何人暂时不得出入,以策安全。
自从石忞差点被刺杀而亡后,但凡帝后出行那都是内外禁军重中之重的大事,层层保护更是标配,即使是看上去不起眼的微服出行,暗中也会安排不少人马。
等身着青莲色常服披着大氅的石忞和步千雪踩着点到学院正门口的时候,已经是丑时末,随行的还有礼部尚书马杰和吏部尚书等官员,一番行礼后,众人按序移步明礼堂。
明礼堂是明道学院最大的礼堂,位于中轴线前沿,不仅能容纳约两百人,还敞亮通透,因为石忞的要求,里面已经烧了不少火盆,众人一进去就立马感到热气扑面而来。
一进明礼堂,石忞和步千雪就把大氅去了,携手坐到了讲习台并列的高位上,众人按例再次行礼,礼毕方才按序入座,礼部尚书等官员坐在下手第一排的中间。
左右依次是学院的高阶老师和教授过新进士们的官员,第二排及之后则为新进士,状元居中,然后是榜眼、探花,依次排开,最后两排则为低阶老师和学院尖优生。
此次恩科共录取179人,虽然都还在学习,但皆已分配职务,只待培训与观摩全部完成,即可启程赴任,最幸福的当然还属留都的人。
除了尖优生是着统一蓝白相间的学员服以外,其余有功名有官阶的都着对应官服,所以石忞和步千雪一眼望去,不是蓝就是蓝,末尾的些许白倒成了点缀,石忞天天看,还真有点审美疲劳。
“开始吧。”随着石忞的一声令下,第一批进士培训结业典礼正式开始,因为培训和观摩都是石忞想的,所以具体流程她也都过了目,还修改了一下,有些参照上一世的经历,所以石忞是最后一个发言。
由于陛下和中宫就坐在上面,谁在下面主持、发言都不敢磨磨蹭蹭,那是能快则快,能利索就利索,进程倒是出奇的无缝衔接。
明礼堂外有内外禁军值守,内有宫侍和威仪卫列于两旁,没人说话的时候就显得特别安静。
来的路上,石忞有问过步千雪要不要说点什么,步千雪想了一下,最后摇了摇头,她是真没什么想说的。说自身经历肯定是不行的,说教有石忞,也不用她操心。
没有准备稿子的石忞环视了一圈,确定大家都在认真听讲后,才正襟危坐道:“诸位能坐在这里,就已经证明了尔等的才能,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教授的老师对尔等近一月的学习颇为赞赏,朕心甚慰。朕相信之后的观摩学习于你们而言,也是手到擒来。
最后,尔等会奔赴各自之职,有人会留在繁都,有人可能会去地方,但无论将来于何处任职,你们都是为华朝、为朕办事,有功者虽远朕必赏,有过者虽近朕必罚,希望尔等上任后勤政爱民,心中牢记‘法律’二字,胆敢违法者,虽是皇亲国戚朕亦依法惩处。
人生如逆流而上,不进则退,学习亦不是一时一日即止,而是日学不辍,活到老学到老,排名靠后的也不用忧心,观摩学习任大有可为,希望这几个月的学习能让你们明白书本和现实的差距,不要真到了地方任职反被胥吏蒙蔽,连民生为何物都不知。
一县之令虽小,却掌管着一县的百姓身家和民生大事,一事处理不好,丢的是尔等的脸,但若事事都处理不好,那丢的就不仅是尔等的脸了,还有朕的脸和朝廷的脸!
181/192 首页 上一页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