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人性本来就是多变的,没真正遇到之前,你永远也想象不到人性之恶,但她接触更多的却是人性之善,人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
古代的夜晚虽然没有灯光那么明亮的工具照亮夜空,但各式各样的灯笼也能把整个繁都的夜空变成点点繁星,每个摊贩、擂台前人来人往,随时有人来,也随时有人离开。
下围棋的擂台下人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唯一没走的是输了的人和一脸惊讶加崇拜的步千雪她们,路关初她们都知道陛下的手谈水平,倒是一脸淡然。
一个时辰后,石忞连赢九场赢得了本次的最终胜利,她并不关心会不会被其他大臣看到,从容的接过奖品玉如意后,淡然下台,转手递给了路关初,“走吧”。
任然还在的那些人以外她会把奖品递给步千雪,结果没看到自己期待的,脸上都有些失落。
“少主,我们回去吧” 今天一个内禁军都没带,跟在后面的路关初心里有点不踏实,就盼着陛下早点回宫。
亦步亦趋不远不近跟在后面的步千雪闻言点了点头,她也发现了陛下居然只带了路关初她们三个,今天人多眼杂,她也有点不放心,所以才跟着,真的不是为了那个玉如意!
跟在她身边的半月沉着脸,气鼓鼓的,觉得自家少主太自不量力,居然想从陛下手中拿回玉如意,这不是痴人说梦嘛,亏她一开始还以为陛下是为他们家少主去比赛的,现在看来,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我饿了”石忞并不急着回去,虽然这里的夜市比不上现代的,但让她流连忘返,也让她深刻的认识到古代人并非她刚来时想象的那么愚笨,反而很聪明。
路关初张了张嘴想说‘那回去吃’,可一想到陛下登基后就撤销了宵夜,御膳房也已经三年多都没准备宵夜,就又闭上了。
“少主,我知道有一家东西特别好吃,有混沌、面食,还有好肉好酒”听到陛下说饿了,步千雪积极跑上去回答道,生怕慢了一步。
路关初、喜夏和凡秋听到‘好酒’两个字不约而同的回头警惕的看了步千雪一眼,陛下之前犯酒病把她们吓了个半死,这货又来这茬,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如此甚好,前面带路”石忞知道步千雪在后面不远不近的跟着,对她突然冒出来回答一点也不惊讶。
更让路关初她们没想到的是陛下居然答应了,一脸担忧。被她们莫名望了一眼的步千雪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听到陛下同意后,直接高兴的跳过了这件事。
石忞对酒精过敏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毕竟是皇室秘闻,而且也怕有心之人以此加害,所以朝中大臣知道这件事的屈指可数,也都不敢轻易泄露出去。
这次步千雪带她去的是另外一家规模更大的酒楼,因为今天是庆夏节要一直营业到晚上宵禁前半个时辰,她们到的时候,人都还很多。
石忞点了三个自己喜欢且完全不会放酒的菜和一碗混沌,荤素参半,步千雪也点了两个自己喜欢的,全是荤菜,还兴致来了非要喝酒。
吸取上次教训的路关初,在她们一点完菜之后就立马让喜夏去掌柜哪里嘱咐所有菜都不能放酒。
酒菜等都上来后,步千雪想给石忞倒酒,却被石忞立马伸手制止了,“不喝,谢谢!”,本来想劝一下的步千雪迫于陛下眼神麻溜的收了回来,只得自己一个人喝。
石忞以为步千雪会控制自己,最起码不喝醉,结果总是那么出人意料,步千雪不仅醉了,而且还是酩酊大醉,一身酒气,她只得让凡秋到外面雇了一辆马车,让喜夏搭了把手帮半月把步千雪扶到马车上。
被扶着的步千雪一点也不老实,嘟囔着不肯回去,要跟着文心回去,谁拦她,她就跟谁急,不知道文心是谁的半月第一次觉得丢脸丢到家,而且还是当着陛下的面,使出吃饭的力气使劲把步千雪往马车那边挪。
第四十四章
喝醉酒的步千雪特别不配合, 半月和凡秋两个人架着她都被她带偏了,看到一身酒气的步千雪要朝陛下这边来,吓得路关初和喜夏连忙挡在石忞的前面。
酒壮怂人胆的步千雪一股脑的想往石忞身边靠, 被路关初和喜夏挡住去路瞬间就不高兴了, “让…开,我有话…和文心说”。
原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孩子随处可见到处跑的街上,现在已经熙熙攘攘, 人流量至少减少了大半,除了同是吃宵夜出来的悠闲的停下来看两眼之外, 其他人大多是瞥一眼就走了, 唯独有三人一直鬼鬼祟祟的掩藏在街角。
像步千雪这样酒品的石忞见过, 比她更夸张的也见过, 大学的时候聚会唱歌喝酒, 一个同学喝醉了居然爱亲人, 就亲成了一对情侣,还有从病猫变老虎的, 简直判若两人。
她在现代是能喝酒的,只是酒量不好, 所以很有自知之明每次都只喝到点上就好, 唯一醉的一次是大学毕业分手各奔东西的时候, 倒头就睡,看步千雪这架势,应该是喝醉后比较话痨的那种。
吃饭的时候两个人说的话, 估计都没有她喝醉后一个人说的多, 真的是啥都敢说,还一直叫她文心,比清醒的时候大胆很多, “你说,我听着”她说完示意路关初和喜夏让开,她倒是想听听。
步千雪用力挣脱半月和凡秋,尝试着站稳,可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有点飘,脚有点不受控制,脸色微红,眼神慵懒,不太利索的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走着飘浮的步伐,双手递到石忞的面前,“文心这是我写给你的,很久很久了,直到现在我才有勇气给你,希望你能收下”声音也比平常可爱很多。
被一双水灵灵又透着一丝慵懒和九分期待的眼神看着,石忞有些不自在的咳了一声,犹豫要不要收下,因为她觉得信里写的肯定不是公事。
半月看到自家少主拿出那封信傻了眼,她记得少主自言自语的说过,这封信是写给她喜欢的人的,天呐,谁来告诉她,是她疯了,还是他们家少主疯了!
年龄较大生活经验丰富的路关初了然的在心里叹了口气,喜夏和凡秋倒是没发现什么,很自然的以为步千雪写的是公事。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步千雪快稳不住,石忞在犹豫要不要收的时候,本来在街角鬼鬼祟祟的三人已经到了马车后面,突然拿着匕首冲了出来,“步千雪,受死吧!”。
三个人,两男一女,冲在前面的一男一女两个一起扑向半月和凡秋,给后面一个直接刺杀目标步千雪扫清障碍,石忞眼疾手快一把把步千雪拉到了身后,挺身而出与对方打起来。
凡秋和喜夏学过简单的防身术,凡秋已经和扑过来的人交手,喜夏想去帮自家主子,却被安排去帮正在躲闪逃命的半月,路关初就近抓了一个还算顺眼的人让她赶紧去叫巡逻队过来,并承诺给一两银子,那人欢喜的去了。
路关初还想许重金让等着的车夫也帮忙,结果她还没开口,打斗三下五除二就结束了,一交手,石忞就发现对方并没有学过武功,几招擒拿手就将对方制服了,另外两个更菜,好在凡秋她们花了点时间还是搞定了。
本来就醉的步千雪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握在手里的信捏得紧紧的,然后就看着动作利落的石忞发花痴,一点被刺杀的危机感都没有,步履蹒跚的把信硬塞到石忞手上后就倒了。
好不容易恢复人生安全的半月找到自家少主后,就看到自家少主红着脸、闭着眼、仰着头被那个她都不敢用正眼看的贵人搂在怀里,飞一样的跑过去赶忙把自家少主接过来,一边连连道歉。
没一会巡逻队就来了,已经围成一圈的百姓自动让出一条道来,带队的正是负责此次庆夏节安保工作木兰雨,看到陛下的那一刻她是震惊的,幸好路关初提醒了一句才没有暴露陛下的身份,但她还是无言的行了一礼,才让人把三个闹事的全抓了起来,迅速离开。
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石忞实在是不好说什么,让凡秋搭把手和半月把步千雪扶到了马车中,担心她们安全,一直送到步府才回宫。
从其他下人哪里得知老家主他们已经歇下,半月一路上小心翼翼,好不容易把自家少主弄到床上,给她脱外套的时候发现了那柄她们想而不得的玉如意,难道也喜欢少主?算了,感情的事她不懂,还是别为难自己了。
玉如意是石忞在马车上塞到她袖子里的,路关初、半月她们都在外面跟着马车走,自然不知道。
回到宫中,石忞洗漱完以后并没有马上歇下,而是拿着那封信,纠结要不要看,步千雪硬塞给她的时候,她就快速的把信藏到了袖子里,所以半月看到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她手里拿着信。
最后她还是把信拆了,里面就一张纸,写了一首词: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1)
和她想的一样,确实不是公事,如果用现代的行为来解释,这已经和写情书无疑,叹了口气,她就把再次装好的信放到了桌上。
步千雪第二天起来后面对半月八卦的眼神和自己昨晚的种种行径,直接秒怂说自己什么都记不得了,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的记得一切。
这一天她过的特别的忐忑,生怕陛下叫她去问话,结果陛下没叫她,刑部的人倒是来找她了,去了也一口咬定自己醉酒的事都不记得了,但要杀她的这个人她还是认识的。
当街刺杀朝廷官员,陛下口谕严查,他们刑部自然不敢敷衍了事,所以一大早的就迅速行动起来,把三个人都审问一遍之后,就一边派人去鸿顺核实,一边让人请步千雪过来询问,毕竟她是被刺杀的对象。
听着凡秋的汇报,石忞笑了笑就让她下去了,步千雪竟然醉酒后一醒来就不记得了?!真的如此?还是假的!不管是真是假,这样也挺好的。
一个月后,当街刺杀大臣一案水落石出,三人皆是原鸿顺省首王沛铭亲信官员之一的家奴,认为家主获罪是受牵连被冤枉,对颜一诺和步千雪怀恨在心,步千雪她们前脚刚离开,他们后脚就追了上来。
他们本来是想要刺杀颜一诺为自家家主报仇的,结果颜一诺是当朝大员无论外出还是在家都守卫森严,让他们无从下手,所以把目标改成了步千雪。
经过刑部再次调查后,他们的家主并非被冤枉,而是罪有应得,对于这样的家奴,作为个人石忞或许会欣赏,但作为皇帝,她绝对不会纵容,因为若她不在,死的就是她的大臣,所以直接让刑部按律处置。
眼看秋季内试将至,石忞免了喜夏和凡秋的日常工作,给了她们半月的时间专心备考,既然她们这么努力,而且有目标,她很乐意给她们提供适当的帮助。
所以最近的路关初很忙,非常忙,原本三个人的事,全落到了她这个大总管的身上,陛下都定了,她还能说什么,好在每次想到之后补的小长假可以陪伴侣和孩子,她就特别有干劲。
上一次的大朝会中,大臣第一次联合进谏要她择贤才以担任丞相之职,之前都是零散的提出来,如今空了这么久,着急的人也就越多。
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的石忞直接宣布废除丞相一职,改为成立和军密处类似的内阁,作为皇帝的智囊团,按照皇帝意思行使行政决策权,其他部门负责执行。
内阁由五至七名内阁大臣组成,正二品文官职位,无论是军密大臣还是内阁大臣都不能兼任其他实职,兼任虚职也有明确规定,就是为了防止一人身兼多职,顾此失彼,或难以尽职尽责。
从有朝廷就有丞相一职记载的华朝听到陛下要将延续这么多年的丞相一职取消,满朝哗然,劝阻者有之,大哭者亦有之,石忞统统不为所动,直接一锤定音。
另外还在九区都督府的基础上设立了九区督察府,这是她一早就有的想法,只是觉得一下子实行太多行政,下面的人手忙脚乱可能还不理解,所以才一直到现在才宣布。
九区就有原来的军事划分,变成了军事划分加督查划分,每年三月至八月巡视监察辖区范围内地方勋贵、官员和豪强,每个区的督察府设正三品督察史1人,正四品副督察史2人,正五品督查4人,正七品督查吏10人,副九品督察员28人,不入流办事员若干。
比起九区都督府的规格要小一点,都督府设正二品都督,也称大都督1人,副二品副都督2人,副二品参谋长1人,副二品教务长1人,副三品的副将、不定品级的参谋若干。
两种新政都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地方,另外她还把有封地的勋贵最后财政权也剥夺了,变成了和官员一样领取俸禄,在繁都的由户部、宗人府和国库统一发放,在地方的由地方发放。
之前她让石思河去办的就是确定不同爵位的俸禄定额,并改拟封号,不再用地名为封号,原本的爵位级别不变,其他特权不变,郡王爵及以上爵位自接到改封号圣旨之日起,半个月内必须携带家眷、家产启程入繁都,镇相及以下爵位则不用。
虽然这些王爵的军事权、人事权,乃至最后的财政权都被剥夺了,但石忞还是不放心,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迁徙到繁都,到她的眼皮子低下,才能放心。
正好也借这次机会,看看哪些人是心怀鬼胎的,她已经把有权有钱的都得罪了,不差勋贵这个阶层,唯一没得罪还给好处的应该就是百姓阶层了。
只要百姓不乱,心向朝廷,就是造反的勋贵官员什么的像韭菜一样割了又长她也不怕,不服就打到他们服,正好把华朝已经有些固化的阶层松一松。
转眼就到了八月初,这天石忞正在上早朝,听官员们对内阁大臣人选的建议意见,就听见由远及近的“六百里加急………”。
第四十五章
“启奏皇上, 新兰省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及以上加急密信必须第一时间面呈圣上,超过一个时辰即为延迟。
原本声音此起彼伏的承天殿随着传讯兵的进入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的心里却惴惴不安, 胡乱猜测起来。
坐在最上面的石忞微皱眉头, 瞬间舒展,旒遮住容颜,让人看不清表情, “呈上来”声音倒是没有任何变化,毫无起伏。
站在边上的路关初领命下去把信筒拿了上来, 小心翼翼的检查无误后, 当着众人的面打开, 把完好无损的信呈给了陛下, 下面大臣们的眼睛也随着信移动而移动。
接过信后, 她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 而是检查了一遍,确定没被人动过后才撕开, 经过三年的不断接触和摸索,有没有被动过, 她一检查就能知道。
密信是新兰省省首写的, 不是大臣们猜的勋贵造反或者农民民变, 而是新兰省所有书生聚众闹事,公然反抗朝廷新颁布的《新徭役赋税制度》。
30/192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