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省的,恭送殿下、亲王妃”赵焕英刚说完话行完礼就有一大批全副武装的人从黑暗中冲过来将赵侯府门口团团围住。
赵侯府门口虽然早就上了灯笼,也一直亮着,就是电灯泡也不能照射很远,何况连电灯泡二分之一都比不上的灯笼,照明情况更是堪忧,以至于这些人冲出来他们才发现。
看他们的甲胄不像内禁军也不像外禁军,就更不用说像甲胄都没有的衙役了,原本以为是巡城外禁军的赵侯府侍卫和王府侍卫看清他们并非禁军和衙役后,瞬间拔刀退至门口形成防御姿势。
被众侍卫和下人们护在后面的礼亲王石延见状皱起了眉头,立马将伴侣护在自己身后,气势不若半分的大声呵斥道:“尔等何人?天子脚下竟敢私着甲胄在身,不怕被灭九族吗?”。
赵焕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人的行为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要是怕死就不会行此之事,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陛下当政后,先是与民休养生息,后又大力除旧革新,就连他所在县的百姓都歌颂陛下仁德,这些勋贵士族却憎恶陛下于此吗?
为什么是勋贵士族?因为只有勋贵士族才会有钱养得起这样大规模的私兵,而且全部都是甲胄在身,武器精良!
他真的不明白,但不明白这个不要紧,他只要明白自己绝对不会让这些人得逞就行了,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他也不会退缩,当即叫过自己随从安排他去叫人来,并安排人去后门查探。
歌舞表演还在继续的前院并不知道门口发生了什么,任然载歌载舞,吃吃喝喝,有些酒量差的已经醉了,随行家属不得不告辞准备离开。
而已经先一步离开的赵环和文昱在内禁军和宫侍们的簇拥下缓慢的向皇宫前进,木兰雨带着百来号乔装的外禁军隐藏在夜色中不远不近的跟着,陛下在密信中再三交代务必保证两宫太后的安全,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眼看就快要到大承门的时候,突然冲出来一批和赵侯府外身着一样甲胄且全副武装部分手举火把的士兵瞬间将两宫太后銮驾团团围住。
銮驾突然停下吓了文昱一跳,连忙叫来宫侍询问发生了何事,就听到宫侍说他们被一批不知名的私兵围住了去路和退路。
看到太后想出去,在车内伺候的典总管连忙出言阻止道:“启禀太后,此时此刻出去太过凶险,还请太后以自身安危为重”。
听了宫侍的话文昱瞬间停了出去的心思,但她又放心不下前面的太皇太后,“来人,去看一下太皇太后如何?”,“是,太后”刚刚汇报的宫侍领命离开。
就在宫侍离开的时候,围堵的士兵和内禁军已经打了起来,影在暗处的木兰雨发射了类似烟花的信号后,又派了人去查看四门和赵侯府情况,然后才带着人加入了战局。
外面喊打喊杀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传到了文昱的耳中,“传本宫令,让副统领安排人突围通知外禁军来援,内禁军务必竭尽全力保护好太皇太后,下去传令吧”文昱沉重的说完,仿佛被压了千斤在身上,自从石忞移驾皇家园林山庄后,她所管理的就不仅仅是后宫,外面的事多少也得管着点。
出来参加一个宴席竟被围追堵截,这是她没想到的,如果她能早点想到,就根本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如今已经发生,她也只能竭尽全力能保一个是一个。
本来想说些什么的典总管看到太后凝重的表情终是没开口,行了一礼就下马车去传令了,外面已经打成一团,火把和灯笼都有不少掉在了地上,宫侍们被吓得全围在了銮驾周围,手上拿灯笼的,灯光都是晃动的。
第七十七章
相比于文昱的惊慌, 赵环就显得沉稳多,只给随行副统领下了一个命令“相机行事,保护好太后”, 并让自己的典总管下了马车随时汇报外面的情况, 听到喊杀声兵器声的那一刻,她闭上了眼,明明耳边竟是嘈杂之声, 眼前却仿看到了武宗石焺(sheng)的身影,顿时吓了一跳。
内禁军总共就只有三千, 一千被石忞带走, 一千留守皇宫, 此次出来两宫太后也只带五百人, 而石爽派来堵截的足足有上千人, 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况, 此次随行负责安全的副统领临危不乱,正好太后命令下来, 与他差不多不谋而合。
便立即组织了两队五人的突围救援队,一队拿着太后的信物前往外禁军军营, 一队拿着他的信物前往皇宫调五百内禁军过来, 至于太皇太后肯定是要保护的, 太后也必须保护好,否则陛下追究下来,他承担不起!
突然一个烟花信号就在不远处被放上了天, 副统领手起刀落砍杀一名敌军, 看着在天上绽放的烟花瞬间皱起了眉头,这个点一般人肯定不会乱放烟花,自从道宗时期烟花被制造出来后, 多是用于庆祝。
可今天这样只放一响的现象却是头回见,那肯定不是为了庆祝,瞬间下令部分人退回銮驾处保护两宫太后,自己则带人左右冲杀。
看着突然冒出来的百来号百姓手拿匕首加入战局,遇到地上有掉落的刀枪直接捡起来就用,生怕是敌人的帮手,副统领连忙安排几十人准备前往堵截,就看清了带头的人是外禁军军长木兰雨,当即让人继续突围,自己则边杀边向军长处靠拢。
就在两宫太后被堵截的同时,皇宫门口也涌现身穿同样甲胄的千来人突然发起攻势,西门已经大开正在迎入敌军,东门正在遭遇前后夹击。
木兰雨派去打探的人赶到西门时就看西门守将已经叛变,身穿敌军同样甲胄的人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当即立断,影入夜色,按军长之前的安排前往中南门。
而赶到东门的人就看到中南门守将和士兵正在遭受敌军前后夹击,他觉得自己无法穿过在内攻击的千余敌军,只得也掉头前往中南门。
被派去北门的人运气最好,北门什么事都没有,守将和士兵也都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当即拿出军长信物传达军长的命令让守将带五百人前往两宫銮驾处救驾,北门则由副守将留守。
自从接到陛下密信后,木兰雨就加强了繁都城防,按例繁都四门一直都是正、副二守将加一千外禁军,最近她不但加了一个副将还加了五百人,再加上外禁军实力仅次于内禁军,以一敌二完全没问题,否则突然遭到前后夹击的东门早就易主了。
被木兰雨派去中南门的人运气也不错,正好看到副军长带人准备入城,长长的火把队伍照的整个中南门都亮亮堂堂的,连忙上前将两宫太后的情况说了。
外禁军一共有两名副军长,易统梵带人跟随皇帝去了皇家园林山庄,一名则留在繁都,内禁军设置也一样,所以还有一位副统领在镇守皇宫。
能当上副军长的武将都不是愣傻之人,看到信号烟花后就立即带人赶到了南门,另外还派了人去打探四门,但听到军长派来的人说两宫太后在皇宫不远处遭到堵截,又带着信物,当即派了一名副将领两千人前往救援。
若是两宫太后出了事,就算此次叛乱很快镇压下去,他们也得不到任何奖赏,反而有掉官帽获罪的危险,因为军长已经不止一次说了两宫太后的重要性,而且陛下现在只有这两位长辈,只要脑子不傻,一想都能明白两宫太后的重要性。
而赵侯府外,还没等回查探下人,就有几个喝醉了的宾客也到了门口,其中就有北郡王山麓,此次参加寿宴又只有他一人,已经有些醉了正被下人扶着走过来。
虽然北郡王是异姓王,但山家历代镇守北方且一直忠心耿耿,从未有逾越,让礼亲王石延很敬重,但凡对华国有重大贡献的人,她都敬重,若是小辈,那就多了几丝怜爱,看他醉成这样,本来想要叮嘱两句就听到了打斗声。
围住赵侯府门口的敌军可不管你想不想说话,想说什么,上头说的时机一到就带头提刀砍了过来,至于礼亲王之前的问话,他也压根都没有要回的意思,已经不把这些待宰羔羊看在眼里。
赵侯府就只有正门、后面和一个方便下人进出采买的侧门,被赵焕英派去查看的下人还没到后门就听到了打斗声,当即折转跑往前院汇报。
赵侯毕竟年纪大了,两宫太后走后没多久,他也回了自己的院子,待客招待之事也就落在了赵程凡和他伴侣身上,正在接受其他同僚敬酒的时候,就看的一个下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一直随侍左右的管家见状,连忙跑过去询问一二,下人便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管家正准备向家主汇报,又有两个下人来报说前门、侧门都已经打了起来,管家当即让三人召集所有侍卫、下人前往抵抗。
本来以为没什么事的赵程凡见问完话回来的管家脸色沉重,当即快速结束了敬酒,招手让他过来小声问道:“出了何事?”。
相比于管家的紧张沉重,整个宴席的氛围即欢快又热闹,就连坐在赵程凡身边的伴侣都还在和对面的另一位家庭主妇遥领祝酒,歌舞也任在继续。
管家连忙把下人们汇报的情况告诉给了赵程凡,得知对方有千余人,而且来者不善,他已经明白,此次父亲寿宴成为了别人动手的契机,想把他们一网打尽。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赵程凡当即让管家安排部分人去后院保护父亲,并立即把歌舞撤了下去,向在场的众人大致说了一下事情的严重性,想组织大家前往后院避难,前院太开阔,一旦对方打进来,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
可他说出来的消息就是地雷一样炸沸了一潭太平水。
在场的人一听到已经被不知名敌人包围,原本欢快热闹的宴席,瞬间只剩了恐惧和怨声载道,有人想带着自己的人逃出去,有人则跌坐在地,还有的在这个时候都不忘谴责这些叛逆之人,还有些人神情自若,不知道是早就知道还是其他原因,可谓众生众相,不胜枚举。
想当土皇帝的前都督早已不见身影,就像他儿子去上厕所一样一去不复返。
最特立独行的应该要属卫启能了,本来已经有了醉意,但一听到有架打,瞬间就清醒过来,仗责嗓门大,大喝几声才让整个宴席安静下来,赵程凡才又几乎把自己的打算再清楚的说一遍。
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在场众人这才同意前往后院暂时避难,可卫启能不干了,他闲了太久了,能有这动手的机会实在不易,他可不会轻易放过,当即主动请缨让在场所有人把随从和侍卫交给他统领,为大家转移拖延时间。
他都这样说了,而且难得有人主动要去和敌人应聘,在场的人瞬间大部分同意了,有一小部分本来不想同意,最后也不得不跟随大流把人交了出去。
卫启能将这些衣服各式各样,身材也各式各样的随从、侍卫召集后,立即将人分成人数不等的三队,最少的一队让他的侍卫带领前往支援侧门,第二少的由他的侍卫长带领前往支援后门,他自己则带最多的一队人前往支援正门。
被派来查看赵侯府的人远远的就看到赵侯府门口已经打成一团,赵侯府一方明显处于弱势,且战且退,没一会就被全部逼到了大门处,当即转道前往中南门。
副统领终于靠近了木兰雨,看到侧面有人杀将过来,反手一刀又杀了一个以后才用木兰雨能听到的音量说道:“木军长,敌众我寡,末将建议统一朝皇宫处突围,以保两宫銮驾回宫,以策安全”。
“集中力量向皇宫处突围”木兰雨也正好有这个打算,因为她不敢保证援军一定能及时赶到,敌人本来就有近千人,后又陆陆续续赶来一千人,经过这一番厮杀,他们损失惨重,圈子也越来越小,再这样下去被俘虏只是迟早的事。
已经换上铠甲和自己私兵汇合的石爽正在领兵前往皇宫处,他一共养有私兵四万,除去他儿子和张良月领的一万去路上伏击,他还有三万,整个繁都的兵力都没三万,而且还被他策反了不少人,他觉得拿下繁都只是迟早的事。
赵侯府所有侍卫加上所有宾客的侍卫都没有一千人,他派了一千已经足够,堵截两宫太后銮驾的一千他担心不够,故先派了一千前往支援,加上东门前后夹击攻打的三千和皇宫大承门外攻打的一千,剩下的二万三千人全在他这里,只要把两宫太后和皇宫拿下,其他的也就是跳梁小丑。
被木兰雨派去折返前往中南门的人和副军长自己派的人及斥候也终于先后都回来了,得知东门遭到攻击,西门已经叛变,皇宫也遭到攻击,而敌军主力正在前往皇宫,副军长当即调中南门一千人前往东门支援,北门一千人前往西门平叛,自己则带领主力军中的骑兵快速赶往皇宫方向。
而另一边,天还没黑的时候,张良月就派人扮成传令兵前往皇家园林山庄报信了,鱼饵已下,上不上钩就看天意了,若不上钩,待繁都得手,真实情报传过去,早晚还是会上钩,她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第七十八章
渡河的夜就像恬静的姑娘一样陈静, 一到宵禁时间,城内街道上除了巡逻的就是打更的,平常百姓却是一个都见不到, 河对面的皇家园林山庄宫殿区却是灯火通明。
石忞一个人坐在天赐殿内, 书案前摆了本书半天没翻页,眼睛盯着灯盏看,思绪早已跑偏, 今日就是赵侯的寿辰,可到现在都没收到任何情报, 难道她估算错了?
这一天要不是有步千雪陪伴, 她会过的更烦躁更坐立难安, 之前西征平叛毕竟隔得远, 对方要打过来, 也得需要时间, 可这次想搞事情的石爽就在繁都,而她的奶奶和娘也都在繁都, 这让她寝食难安。
随侍在一边的路关初看到陛下这个样子,也有点着急, 有些事她知道, 有些事她并不知道, 但能让陛下这个样子的肯定是军国大事,而她能做的只是做点宵夜这类小事,可惜陛下今天没胃口, 也没有吃宵夜的习惯。
清影不到睡觉的时候是不会回来的, 经常往步千雪在的平秀殿跑,不知道的还以为清影是她养的,路关初忍不住在心里吐槽清影的白眼。
突然殿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没一会宫侍就拿着信筒进来汇报道:“启奏陛下,繁都八百里加急”,路关初闻言连忙接过信筒,看了一下没问题后才拆开将信拿出来呈给石忞。
被脚步声拉回现实的石忞闻言,眉头轻皱,目光瞬间凝聚,脸色略显沉重,心里反倒松了口气,结果信封,习惯性的检查一下,却发现了细微异样,当即命令道:“将传令兵带过来,朕有话要问”,“是,陛下”宫侍领命离开。
明知可能有假,石忞还是把信封打开了,里面的内容更加肯定了她心里的想法,木兰雨算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也相处多年,这封信的字迹虽然模仿的尚可,但语气和内容却和往常有很多细微的不同。
倘若繁都真的被攻破,木兰雨又怎么会有时间写这封内容颇多的信?而且她早已做了安排部署,若是有变,第一时间也不是送信来渡河,而是应该按她的安排派人搬救兵。
石爽的私兵具体数量一致打探不清楚,但大概估算不少于三万,整个繁都的兵力都没三万,为了以防万一,早在几天前她就已经下令华中区都督府都督以练兵为由领兵一万秘密前往巨鹿县,驻扎在郊外以便随时策应。
53/192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